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论析

2018-04-02 17:56钱容德
福州党校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法治特色建设

钱容德

(宁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用“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八个明确”从理论上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个坚持”从实践上回答了“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内在逻辑上看,“八个明确”与“十四个坚持”是相互贯通、相辅相承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涵盖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的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从理论层面而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包含八个方面的内容。

一、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里明确了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别的什么道路。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质疑。国内外一些舆论质疑中国道路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或“新官僚资本主义”等。面对质疑,习近平总书记回答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融入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是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相互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在社会主义方向的指引下,我们的总任务是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近现代历史,就是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历史,即中华民族复兴史。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完成。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华民族已经富起来,再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将实现强起来的伟大梦想。习近平总书记用“中国梦”通俗形象地表达这一总任务,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2]

实现社会主义总任务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其间包括一系列相互衔接的战略目标和历史阶段。党的十九大提出“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确立这样的奋斗目标是党长期探索和实践的结果。在改革开放初期,党的十二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目标,邓小平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从1980-1990年,实现温饱;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第三步是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前两个目标已经实现。党在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时,进一步细化,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个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3]这是两个百年目标的最初表达。

进入21世纪,中国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信心,为此,党的十七大又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如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即将实现,下一步该如何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即第一个阶段从2020-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高度文明、高度民主”,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越来越凸显出强大生命力。

二、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论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科学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运动规律和发展趋势,必须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

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国内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党根据当时国情,对社会主要矛盾有了新认识,党的八大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再次确认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相应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八大,我党一直坚持这一正确判断。党带领人民一直致力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经过40年的建设,人民生活、综合国力、国家面貌等全面大幅度提升。依据这些变化,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重大转变的科学论断。

一方面,从需求方面而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表明,“人民”仍然是需求的主体,以人民为中心没有变。变化的是“需求”的内涵和外延。我国即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人民基本的物质文化生活已经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衍生出高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需求,既包括物质需求,也包括精神需求,既包括经济需求,也包括政治、文化、环境等更广泛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对这样的需求有更为清醒的认识: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总体上得到提高,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了世界前列,但是发展仍然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如地区、行业、领域、群体、收入分配等领域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待于提高、创新能力有待于提高等。以上两方面的变化就形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主要矛盾的转化决定了党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前提,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努力实现高质量、高效率、更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三、社会主义事业布局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架构和顶层设计,是战略层面的总体安排与宏观设计。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经历了“两个文明”一起抓、“三位一体”总布局、“四位一体”总布局,到现今的“五位一体”总布局。

改革开放初期,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邓小平强调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随着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不断深化,到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为顺利实现“五位一体”总布局,党又提出具体的战略布局。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完整地提出“四个全面”:“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眼于从整体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既包含战略目标,又包含战略举措。从战略目标、战略举措等方面回答了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中,战略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举措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百年”目标中的第一个目标,是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和完善的根本举措。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所在和政治保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一于“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玉米的产量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入,尤其是在2018年8月份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共同发布通知,将玉米作物制种纳入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险费补贴目录之中,鼓励了农民种植玉米的热情。为了能够更加有效提高玉米种植的产量,本文针对玉米大垄双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可以缩小植株差距,保证玉米地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玉米的产量。

社会主义实践创造了中国奇迹,中国奇迹形成中国智慧,中国智慧奠定中国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宣告了“社会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西方中心论”的破产,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形成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为全体中国人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奠定了精神基础,是中国人坚定自信的底气所在。

四、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论

党的十九大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包括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文化改革、社会改革、军事改革、党的建设的改革等方方面面,但最终目标是通过改革,使社会主义形成健康稳定的制度体系。关于为什么确立这个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前半程已经走过了,前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后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4]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在根本方向上,改革是社会主义的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下,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决定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于国民的意愿。只要符合人类文明进步方向,能够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够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那么这一治理体系就是合理的。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符合我国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和经济社会发展。

在总目标的统领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又分为若干子目标:1、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更加完善,民主政治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充分落实,逐步建成法治政府和法治中国。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和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科技创新成为市场主体的自觉取向,生产力不断得以解放。3、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4、坚持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形成合理有序收入分配格局,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制度化,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健全。6、形成健全的社会管理体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整个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7、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8、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全面提升,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巩固和发挥。通过以上方面的建设,我国就能实现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国家治理体系就能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五、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论

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总目标的提出,明确了法治的性质和方向,突出了法治工作重点和总抓手,具有纲举目张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为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部署了法治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为了实现法治国家,我党确立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二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即法治建设要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三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无论组织还是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四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五是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即法治建设要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要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而不是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在总目标指导下,全面依法治国包括了诸多方面的建设。一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以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规范基础和逻辑起点,包括多个要素系统的相互支撑。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总章程,因而首先要坚持立法先行,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二是建设法治政府。即建设成为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三是提高司法公信力。即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监督司法活动,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四是建设法治社会。即在全社会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五是建设法治工作队伍。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等方面的建设。通过建设,形成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为法治国家的建设提供组织和人才保障。六是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六、强军目标论

党的十九大提出党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党提出两步走战略:第一步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第二步是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面临着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提出了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围绕着强军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系统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一流军队、怎样建设一流军队的问题。一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人民军队永远跟党走。早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就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即:“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习近平重申这一思想,并提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军魂和命根子,“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二是推进军事理论创新,坚持先进军事理论的指导。要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军事实践相结合,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理论体系。三是坚持战斗力标准,锻造精兵劲旅。能打仗、打胜仗是军队的根本职能。人民军队要认真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把握现代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全面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四是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紧密结合,全面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政治建军是人民军队的立军之本。政治建军首先要解决铸牢军魂问题,在全军牢固树立理想信念、党性原则、战斗力标准、政治工作威信,锻造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改革是强军的关键一招和必由之路。军事改革既包括先进武器装备的创新,也包括建军治军理念的与时俱进。通过改革,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创新能力是军队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科技兴军就要“坚持自主创新的战略基点,瞄准世界军事科技前沿,加强前瞻谋划设计,加快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5]依法治军是我党建军治军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军就是要塑造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着力增强军事法规制度执行力,在全军牢固树立法治信仰、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五是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要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社会经济发展体系之中,形成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新局面。

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更广阔的视角观察世界、观察人类总体发展趋势,认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已成为时代潮流,中国要“更好地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基于这样的判断,习近平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新的诠释,为解决世界难题和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略”。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主要包含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构建。一是构建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各国要充分尊重对方的国际人格,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相尊重各自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在相互交往中,国家不分大小,都坚持平等相待,和平共处。在处理矛盾时,国家之间要通过对话协商与和平谈判,缩小矛盾、缓和矛盾、化解矛盾,维护发展大局。

二是构建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当今世界,整体上和平,但局部还存在矛盾和冲突。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成为人类共同的挑战。同时,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关系,这就决定了各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必须抛弃零和博弈和冷战思维,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确保在国际活动中,国与国之间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权利平等,弘扬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合理化。

三是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有了共同的利益诉求。同时,各国也只有发展才能消除冲突、改善民生、保障人权。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走开放发展之路,即各国要秉承开放精神,推进互帮互助、互惠互利,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让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另一方面,要走互惠发展之路,即在谋求本国发展时,能够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世界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只有各国共同发展了,世界才能更好发展”。

四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文明是社会进步的结晶和标志。每一种文明都是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有特色、民族之别。人类历史也是不同文明互动、互鉴、互融的历史。当前所处的时代,决定了不同文明之间只有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才能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

五是构建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工业文明以来,环境事故和环境灾难频频发生,这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习近平指出,我们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各个国家只有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才能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八、新时代党的建设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就必须全面从严治党。新时代党的建设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把“从严治党”发展到“全面从严治党”,极大地推进了党建的历史进程,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党建理论体系。

一是政治建党。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二是思想立党。在思想建设中,坚定理想信念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同时,党员要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党员个人要加强道德修养,领导干部要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带动全党、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三是制度治党。首先要编密扎紧制度“笼子”。构建严密的制度运行机制,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其次,形成科学有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再次,用制度严管干部。引导广大干部树立制度意识,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氛围,让制度成为一种信仰。四是人才兴党。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在人才选用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选人用人标准上,习近平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建立求真务实的干部选任机制,形成公道正派、选贤任能,知人善任、人尽其才的选人用人导向。五是廉政强党。在理念上,坚持“零容忍”的反腐理念,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在行动上,充分利用好巡视这把“利剑”,通过巡视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在组织上,抓好“关键少数”,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可以教育、引领、带动普通党员干部“最大多数”。六是纪律管党。党的十九大提出:纪律管党“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通过纪律教育和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它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它对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党建等方面,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和规划。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键在于落实。我们只有将新理论转化为思想上和行动上的自觉,才能确保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30.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9.

[3]人民出版社编.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4.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27.

[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6.

猜你喜欢
法治特色建设
特色种植促增收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医的特色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完美的特色党建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