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娟 王晓双 辛丽俊 武 敬
(聊城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院,山东 聊城 252059)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理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和聊城大学于2017年12月24日共同举办了“双一流建设”与院校研究高端论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会长刘献君教授、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青岛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范跃进教授、厦门大学副校长邬大光教授、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别敦荣教授等50多位专家学者及高等院校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代表围绕“双一流”建设的策略、“双一流”建设与本科教育的关系、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思路进行了深入研讨。
院校研究作为研究者运用高等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基于高校个案、针对高校实际运行中的现实问题所作的应用性问题与对策研究,对于高校科学规划、系统决策、改善管理、促进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双一流建设”的目标达成度、措施的有效度、教育资源的支撑度、举办者和社会公众的满意度都需要通过院校研究寻找建设目标定位、应然的措施和实然的评价来驱动和衡量。可以说,院校研究是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实践方法论。
刘献君教授就“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开展院校研究的意义和需要关注的问题进行了阐释。他认为,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发展水平与世界一流大学还存在差距,面对产业变化、企业创新平台变化、教育对象变化、学校自身个性发展的要求,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院校研究。院校研究要抓住为学校战略管理、人才培养、内部治理等提升决策咨询支持以及为学生成长提供服务两个重点领域。加强院校研究要改进方法,改善组织结构,健全校务委员会、职能部门、院校研究机构等院校研究组织体系,把数据分析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用数据去发现、分析、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深入师生了解、体验、提升,对教育教学进行质性研究分析,要全方位调动全校师生积极性,形成全校性参与院校研究的新局面。刘献君教授特别强调,高校的个性等于共性加特性,共性是国家对所有高校的共同要求,特性是学校自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色,大学校长在特性发展上应该有所作为。
阎光才教授对高校办学策略、“双一流”建设给高校带来的影响、对高校发展进行多元化评价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他认为,高校办学策略要有表格性导向,在规划导向之下有重点的添加学校的关注点;“双一流建设”要关注究竟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发挥的作用、对人的智力突破的成果、理论研究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起到什么作用,其实质性贡献是什么等基础性问题;在学校管理方面,要思考以学生为中心时代,大学应如何规范化管理的问题;对从事院校研究者而言,也存在对一些数据的分析是否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是否应从制度强迫转变为通过正面引导来实现学生自觉等的分析立场上开展院校研究,如到课率的提高要靠学生自觉提高还是靠学校监控?阎教授认为,不应将数据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不然很可能陷入量化的悖论。
别敦荣教授对“双一流”的建设的实现机制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双一流”建设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指国家层面,微观指院校建设层面。“双一流”建设既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还需要院校的共同努力。1901年至今,有183位诺贝尔获奖者的本科院校是世界排名前二十的高校,这些数据表明“世界一流大学”的本科教学质量很高。高校追求工作指标的同时,还要注重学校的资源与发展的匹配问题,匹配质量高,学校发展进程就快。目前院校研究者的研究还仅从高等教育的宏观层面研究高等教育相关问题是不够的,要进一步深入到高校的运行过程,注重教学文化,关注高校的微观办学问题,找到一条或多条适合中国大学发展的道路,以便进一步推动双一流建设。
李立国教授从价值层面、知识层面及经验层面分析了“双一流”建设的认识论问题,探讨了西方高等教育的经验、知识与价值,提出了高等教育理念、制度、体系到底有没有普适性价值存在的问题,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双一流”建设提出应对策略: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优势学科与一般学科、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重点学科与社会需求学科的关系,处理好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与整体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需要良好宽松的环境,最为迫切的是评价体系、机制创新与良好社会环境的形成,建立多维度的学科评价体系,特别要注重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不同评价体系的建立。
韩延明教授从可比性、可行性、可信性三个方面对“双一流建设”的评价导向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在可比性方面,要建立一流大学的评价坐标,同时又要区别对待,不能搞“一刀切”;在可行性方面,一流学科是长出来的,不是栽出来的;在可信性方面,要让国人认可,更要让世界人认可。
陈敏教授提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院校研究要注重定量分析、把“人才培养”作为院校研究的重点。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要利用大数据做好院校研究,实现从注重管理效率向注重关注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转变,从解决一般问题向注重解决复杂问题的转变,从小数据时代模糊关系向大数据精准决策转变。
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体系和运行机制,虽然具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但主要还是借鉴欧美与前苏联模式建构起来的混合体。如何植根中国大地办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是院校研究者和高校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
邬大光教授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跟跑”状态,且至今还未完全摆脱“跟跑”的发展模式,“跟跑”只是基础,“领跑”才是目标,中国高校目前已经具有“领跑”的意识和条件,要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探索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其次,他深度分析了解决目前中国高等教育跟跑与领跑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中国高等教育跑多久、跟谁跑及如何跑的问题,二是从跟跑到领跑所要具备的充裕的财政经费保障、逐步成熟的大学制度建设、兼容并蓄的大学文化等条件性问题,三是指出了中国高等教育在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些积弊及自我反思,四是提出了中国高等教育在领跑中的悲观、乐观及自信。最后,邬大光教授提出中国高等教育实现领跑需要补“短板”,领跑的大学要有自己的基因。
卢晓中教授提出,要将世界一流与中国特色分开来,中国特色是为了领跑,能否领跑、是否有利于领跑还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双一流”建设,应有完整的体系;对于不是“双一流”的学校和学科,要在政策上都应有一定的政策导向和引领。要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一流的大学文化要伴随“双一流建设”同步建设,尤其要对接一流大学“学术文化”。
陈廷柱教授对地方高校如何加强“双一流”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一是地方高校要采取对称策略,突出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建设;二是地方高校科研按“双一流”标准执行,投入教学;三是通过政策推动本科教学。陈廷柱教授针对目前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现状,提出人文社会科学的经费投入是否更加边缘化,能否按照学科差异推动“双一流建设”,如何区别对待校与校之间的差异、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能否通过“双一流”建设实现高等学校共同协调发展等问题。
胡建华教授提出要关注“双一流”背景下本科教学的危机问题。他认为建设一流大学,研究者要从客观和主观二个方面分析研究数据及时补齐人才培养方面的教育短板,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院校,其所推出的学科都是研究性学科、学校少数的顶尖学科,使本科专业的整体建设显得被动。高校建设一流学科,更要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日本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者,其本科教育都是出自日本国立大学,这说明日本的本科专业教育取得奠基性成效。胡建华教授特别强调,“‘双一流’建设下,本科如何不被忽视”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
蔡先金教授所作的《默会知识视域下的大学默会教育》报告,提出推进默会教育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途径。他从大学默会教育的提出背景、对大学默会教育的认识、构建大学默会教育方式、实现默会教育效果的保障等四个方面对何为默会教育、默会教育为何、如何开展默会教育进行了阐释。构建大学默会教育体系,一是要加强环境育人,通过教育空间改造助推教育教学改革的全新生态和良性循环;二是开展行动教育,通过实践活动、实习、实验、游学、同伴交往、自主性文体活动、科研学术活动、社团活动、学术交流、国际交流、教师的行为示范等多种途径开展默会教育;三是突出过程教育,启发式教学、发现式教学和自由式教学,自主、合作、辩论、探究、互动等教学方式;四是强化文化化人;五是实施通识达人,六是整体构建默会教育体系,通过更新教育管理理念、有计划地丰富默会教育资源、改革教学方式方法等,构建起基于默会教育的一流本科育人体系。
孙朝教授基于1977年恢复高考后部分大学本科校友当选两院院士分布的数据分析,提出大学文化中的学科文化作用,即软环境对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作用不容忽视;高强力的资金投入,即硬环境不是产生高端人才的唯一手段;实践经历是两院院士成长的很重要的因素。
周川教授提出,一流大学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高校建设的硬指标与品质、内涵要成正比,避免陷入硬指标上的快,品质内涵不能保证的误区;院校研究要做本真的研究,如对毕业生的后续发展开展跟踪式实证性持续关注和研究。
闫广芬教授提出高等教育“双联动”机制构建问题,即通过“外部联动”与“内部联动”,实现人才供需信息与人才培养信息的共建共享与传递反馈,进而服务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实现路径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追踪平台,以期实现高等院校与教育部门、人社部门、用人单位间、行业协会的互联互通和数据的共建共享,进而建构多元协同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信息传递与反馈机制,形成基于大数据分析来进行决策支持的高等教育“双联动”发展机制。
洪志忠博士提出了一流本科教育到底依靠什么,地方本科高校育人体系依靠什么,教学文化中心依靠什么三个核心问题,同时给出了对策性建议,项目质量推动发展,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打造特色的教研室或基层教学组织;专家引领,同伴互导,教学反思推动教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