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学生综合沟通能力的培养

2018-04-02 11:19台山市特殊教育学校邓小燕
师道(教研) 2018年4期
关键词:手语聋生家长

文 台山市特殊教育学校 邓小燕

歌德说过,人不能 “孤独的生活,它需要社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风景,更是学习的一片天地。聋人能否与人沟通,能否融入社会,关键在于聋校实施怎样的综合沟通能力教育。

一、培养听障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聋生要回归主流社会,更需要具备良好的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作为班主任的我,常常通过主题班会,开展了 “寻找自身的闪光点”的活动,要求学生客观地进行自我分析,很多学生通过评价自己和其他同学对自己的评价,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身上竟然有那么多让人欣赏的优点。我适时地利用机会引导平时自卑感重的学生在与人相处中扬长避短,不断取得进步。记得我们班的小强同学就是一个好的例子。他以前普通小学读书,常常处于自卑状态,久而久之把自己封闭起来。他是插班生,比其他同学年龄大了一点,有点脑瘫影响他的手指不能灵活运用手语,所以他上课从不发言,课外不活跃,不喜欢和同学交往。那时候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此在班里开展 《伸出友谊之手》的活动,让班里的每一个同学都来帮助他,班长负责教导他日常生活,学习委员辅导他的学习,体育委员带领他参加各种体育运动……他每一点小进步我都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就这样,小强一天一天的打开心扉,慢慢的融入了班集体,常常在课堂上看到了他的积极发言,听到他开朗的笑声,在操场上看到他帮助低年级同学的身影……现在不用家长接送上学,独立坐公共汽车上学了。他的交往能力日益进步,离回归主流社会迈近了一步!

除了给学生进行指导,我还积极争取家长配合,保持家校教育的一致性。 学生因为是聋人,再加上双方沟通上存在一些障碍,父母对其缺少管束,使得学生在家属于失控状态,导致教育成果得不到巩固。这类学生在学校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在人际交往中障碍重重,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家长和教师只有一致要求,共同培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为了协调家、校教育,我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本、电话访问和家访等形式做好家长工作,共同培养聋生良好的交往行为。

二、发展听障学生的语言,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

聋生在校与同学和教师的交流往往依靠手语,但是他们走向社会,其手语的作用便微乎其微。与健全人交流,他们不得不采取笔头交谈的书面方式。因而语文教学课程是非常重要的,而聋生由于听力的损失,组织书面语言的能力明显低于同龄的常人,交谈时常句不达意、支离破碎、前后颠倒。如聋生爱说: “我完了作业” (我做完了作业)、“我跳绳会” (我会跳绳)等。

聋生由于自身听力存在障碍,他们的语言发展是缓慢的。因此,我就采取 “关注生词的学习与积累”的方法,选取接近聋生生活的教学内容,通过生活中多种方式来学习和积累语言。例如,在学习生字 “梢”字的时候,我运用拓展法进行教学,启发学生曾学过 “木”字旁有哪些字,这样学生就可以复习以前学过的字,强化学生的记忆。再如学习 “绿油油”这一词时,就让学生回忆 “ABB”这类型的词,如 “黄澄澄、红通通……”又引申到 “AABB”的类型,学生头脑中又出现有 “干干净净、马马虎虎……”这样学生让知识进一步的积累。一句多读对聋生来说一个关键,如二年级下学期的14课中:“小民和大星乱扔果皮,小华劝他们不要这样做。”这一句子包含了三个人的名字,教学生读句时,要耐心、细心,不怕麻烦,指导学生变换人称一句多读。经过多次训练聋生就能顺利地变换人称说句子。语言的学习如果仅限于课堂之内,那么学生获得的信息量是远远不能满足他们沟通和交往所需求的。所以还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充分调动聋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让他们大量的积累语言材料。

总之,聋生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认识和完善主观世界,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过程中, “综合沟通能力”起着很重要的桥梁作用。交往能力的培养,发展语言的能力,树立自信心将有助于聋生走出“特殊族”的生活圈,将有助于他们养成自强不息的性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从而建立与健全人相同的情感与行为准则,为他们毕业后主动融入迅猛发展的社会更好地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手语聋生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聋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研究
自然手语在聋人大学生手语中的使用调查研究——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科学认识中国手语,努力提高应用水平
在数学课堂中对聋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
家长请吃药Ⅱ
奇怪的手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