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小雅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 40067)
集群行为是西方学术界常运用的一个术语,也译作为“集聚行为”“聚合行为”或“集体行为”。从传统集群行为理论出发,集群行为是在特殊情景当中人们的自发行为,通过这种自发行为,人们的某种心理需要得到了满足,并且处在一种不受通常的行为规范所指导的、自发的、无组织的、无结构的、同时也是难以预测的群体行为方式。在网络爆炸的时代,人们的集群行为呈现越来越普遍的“网络化”,微信、微博、视频网站、“Facebook”和“Twitter”等无一例外地在颠覆着人们对于时间的认知和行为,革新了由传统理论所认为的集群行为概念,通过新的社会组织与动员方式来实现变革的途径。网络集群行为在这两个特定前提下应运而生。
基于网络本身的性质,同时也决定了行为的发生是依据互联网而进行的,并且有着深深的集群行为部分特征,因此可称之为网络集群行为。网络集群行为是集群行为的一种新的发展与延伸。在本文中,有这样几个关键词可以界定本文的研究主体:一是网络,发生地点不确定;二是不符合网络规则,通常以突发性质表现出来的短时间效应事件;三是人数群量大,在一定时空限制下,人数猛增甚至于是爆炸式增长。
关于“网络匿名化”,有研究表明,技术匿名性与社会匿名性共同组成了网络的匿名性。分开来说,技术匿名性是通过一定的网络信息处理来将网络信息与个人特征进行模糊化的手段;而社会匿名性则将上述的模糊化手段放置于现实生活中来,将个人身份指向信息同现实生活割裂开,即便有了个人信息也是指向多个个体,从而将个体行为掩盖。从这个层面来说,每一个网络使用者都曾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过“技术性匿名”和“社会性匿名”,这种自觉性与不自觉性都是通过网络特殊手段来达到的,并且根据有关资料可以发掘,基于日常生活的网络使用,技术性匿名的最终目的就是社会性匿名的效果。
正因为有了匿名性的“保护色”,所以大多网民可以“随心所欲”表达自身情绪,构建了社会公众的充分意见表达机制。如果说言论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使普通人能通过网络有机会发表意见的话,那么网络的匿名性带来的安全感也进一步鼓励了公民在网上的发言,人们也从网络中了解其他人的舆论。安全感是网民在意见表达过程中共同追求的目的,想说出真实想法但又不想让别人知道这种想法是出自自己口中,那么这就是网络匿名性的魅力。我们总是开玩笑说“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句话很好地体现了网络技术与现实社会中的隐形连接,它让任何身份的主体通过网络实现了不可能的连接。
2.1.1 发生环境网络化
既然是发生在网络上的集群行为,那么网络化便是最突出的特征之一,网络化将不同时间与空间通过技术和场域的加工实现了其去时空化。首先,行为的发生地点实现了“虚拟化转移”,不再拘泥于一个现实性的“地域”,而是基于一个数字化的网络空间当中;其次,行为对于发生时间的要求不再苛刻,参与集群行为的任一主体不受制于“同一时间”原则,摆脱了传统集群行为发生的“时效性”要求。
2.1.2 参与行为赋予符号化
在传统集群行为中,沟通不再是言语的传播渠道,沟通可以在语言符号化与非语言符号化的方式下进行。而在互联网空间中,唯一的交流介质仅仅是符号化的图像、文字、语音等信息的存储库,也许可能你会说这样的沟通交流是不是过于苍白,从而失去了其“集群”的意义,但是相反的是也正是因为这些介质才决定了网络交往和网络互动其实就是以符号为中介或符号化的交往和互动。
2.1.3 集群成员的非有序
前面我们说过,在突发因素的刺激下参与者自发的、偶然的行为方式与呈现方式是集群行为的特征之一,那么既然是自发性的、偶然性的和无组织的,所以也就意味着集群行为参与者之间其实也是松散的和无序的,彼此之间的联系仅仅在网络上发生,与现实生活完全割裂,参与者之间人际关系呈现为颗粒化。
2.1.4 集群去功利化
传统集群行为通常是参与主体同导火索事件产生一定的利益关联从而做出行为判断聚集在一起。正是因为某一事件的发生同参与主体有着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是直接的利益共同因素,也可以是精神趋同因素,或者就是相关事件引起了参与者的某一“共鸣”。相比之下,网络集群行为就突破了这种规律性,无论参与者是否是直接还是间接地参与,都是在从一个“无关看客”演变成为“网络集群参与者”的身份转变。首先,社会道德和社会价值观是约束社会成员的第一道防线,多数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都是基于该事件引起了社会大部分人的情绪愤怒,投射到网络上,便是网民与对于事件的“义愤填膺”,具有去功利化的特性。
2.1.5 行动信息的再造性
在持续的网络空间中,网民相互之间的沟通使得行为和信息变成了信息发布者和独立接受者,通过自身个体价值判断后的信息,交由两种角色的混合放大后,再次选择和改变发布新信息的传播渠道。在此过程中,参与行动的网民都在不断地衡量、丰富、制造和建构新信息。
2.1.6 集群的从众效应
网络空间中,信息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参与者无法及时考证信息的来源和其真实性,而且针对性的网络事件的突发性与短时间效应也导致了网络集群行为并不会持续太久,在这样的条件下网络集群行为的参与者一旦与针对性事件产生了某种层面上的“趋同”倾向,那么信息的传递就开始了爆炸式的大战,理性思考的时间被不可逆转地持续压缩,态度释放的权限被进一步地架空。
2.1.7 网络集群自发产生且无组织规划
正因为“时空缺场”与“时空区隔”的网络集群特质,让网络集群的参与者没有一个“准备期”来进行前期的集群行为规划,事件的始发都是无组织、无预谋地“爆发”,大家第一时间在网络空间上“畅所欲言”,注重的是对事件的关注行为而不是策划安排。
2.2.1 负面影响放大趋势
纵观近年来的网络集群事件,可以看出一个趋势,那就是事件后续结果的负面影响不断增大,并且对实践主体当事人的生活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各路网友对同一事件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评价,其中不乏过激网友的激烈言行,甚至发展到“人肉搜索”的地步,对于当事人和社会都产生了极深的不良影响。
2.2.2 集群的非现实性冲突
当某一网络冲突事件发生时,大部分在真相尚未明朗之前就已在网上迅速流传并成为网络热点话题。而对于事件本身,参与者很可能并没有十分明确的观点和利益诉求,事件的话题性反而是他们的关注点,通过事件他们可以释放紧张或不满情绪,这种对突发事件认识的“失焦”让参与者在参与冲突的过程中获得的刺激感要大于冲突事件本身。参与者们可以通过网络抒发自己在线下现实生活中无法纾解的社会情怀,从而使得冲突呈现极端化趋向。
2.2.3 集群的众声喧哗
网络集群中的“无限制发声”似乎描绘出了类似勒庞笔下的“乌合之众”与“群氓”时代的所有特征——人们可以狂欢甚至愤懑,同时也可以表达“网络集群行为”与“价值累加”中的自由追求、平等色彩和无限制的天性。
目前关于网络集群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集群事件的特征、类型、演变与发展治理管控方面。网民群体在网络集群行为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心理介入为主,舆论导向为辅,匿名性的网络态势解读中主要有政策方面的匿名制问题研究,匿名性的言论自由问题研究,网络匿名的传播与传输,匿名的心理学研究等方向。网络集群行为的匿名化研究涉及不多,何白在《网络集群非理性行为的温床——浅析网民围攻事件中的集群及影响》当中主要以时下典型网络集群事件为说明,详细探讨了网络暴力事件——网民的网络围攻现象的网络集群、舆论导向、心理特征三个方面,关于匿名的研究是在网民心理因素分析中完成的,“网民的情感价值从理性上升到感性,再从感性上进入到了另一个理性层面”。《匿名的狂欢与人性的显现——对若干网络集群事件中网民行为的分析》一文中,作者以2006年五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网络集群事件为例,揭示了网民网络行为对网络集群事件的刺激作用,而匿名作为一个重要的网络事件酝酿推手,迅速得到了集群实事件扩大的“青睐”,网民的参与度提升,将网民“看客”类型从心理层面划分为几个层次,着重强调了网络心理活动与现实集群的差异存在的不同影响。
匿名理论认为,当个体处于特定的情境当中(匿名状态),这种情况下个体是去个性化的。真实身份、社会地位等均被加以基础处理,能够联系到个体的相关信息都被模糊化了既不知对方是谁更无须去承担责任;同时,网络中经常使用的匿名情况也会让个体产生这样的一种感觉,可以不用去承担社会约束力,此时代表着原始欲望和本能的“本我”就显现出来了。网络集群行为中的个体就会变得比较暴躁、冲动并且不受控制。基于不用承担责任的这种思想,个体在“法不责众”这种心理的支配之下,就会有更多的个体参与到集群行为中来,以此来宣泄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压抑。
模仿不仅仅只出现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在网络虚拟空间内也普遍存在着模仿心理。在网络集群中人们因为去个性化的缘故,理性部分已经被淹没,剩下的非理性部分占据主导地位,此时个体判断能力下降,理性思考能力减弱,只是一味地表现出从众行为。由于在网络集群行为的形成过程中,人们相互模仿,情绪相互感染,这样便形成了一种群体情绪,个体由于受到这种情绪的感染,形成触发的集群行为。
在匿名化产生的群体情绪的影响下,个体会对群体产生一种认同感,当这种强烈的个体认同感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个体的行为也就会趋向于一致了。一些研究显示,群体认同与匿名化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并且,匿名对网络群体极化的作用会受到群体认同的影响。也就是说,匿名化可以产生群体认同,个体基于对群体的认同,会在心理上和行动上表现出与群体相一致的行为,群体认同理论认为这样做是为了满足自尊的需要,同时可以减少不确定性,更好地感知和预测他人的行动。
本篇论文从对传统集群行为过渡到网络集群行为的探讨,再到网络集群行为当中“匿名”要素来对研究主体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目的是勾画出在网络集群事件中“匿名”要素的网络影响,但是,它又不同于普通网络中的匿名特质,反而是扮演着更加细化的“集群”推手的角色功能,正因为目前网络发展存在着“匿名属性”,网民在集群事件中的心理特质在集群行为发生的不同阶段都表现出不同的层次变化,基于这一点,本文的研究才得以展开,并在文末对目前网络的匿名管理进行了可操作性方面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