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钙源和添加量对金针菇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2018-04-02 03:20:22范丽军金群力冯伟林宋婷婷沈颖越蔡为明
食药用菌 2018年2期
关键词:石膏粉氢氧化钙金针菇

范丽军 金群力 冯伟林 宋婷婷 沈颖越 蔡为明



不同钙源和添加量对金针菇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范丽军 金群力 冯伟林 宋婷婷 沈颖越 蔡为明*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通过在金针菇培养料中添加5种钙源和4档量,测定其pH变化、菌丝生长速度、菌丝长势和子实体产量,结果为添加1%~2%的轻质碳酸钙和添加1%~2%的贝壳粉有助于提高金针菇的产量和质量,效果最好。

金针菇;石膏粉;轻质碳酸钙;贝壳粉;氢氧化钙;过磷酸钙;生长;产量

金针菇又名冬菇、毛柄金钱菇、朴菇等,由于赖氨酸含量特别高,又有“增智菇”之称。其营养价值高,口感爽滑,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金针菇还具有抗癌、降血脂、保肝等食疗功能。金针菇的生长过程中,除了需要氮、碳营养外,还需要一定量的钙、镁、磷、钾等矿质元素。菇农普遍反映,在实际生产中不同的钙源对金针菇的外观和内在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进行了金针菇栽培料中添加不同钙源和不同添加量对金针菇的菌丝生长和栽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

表1 添加不同种类和量(%)的钙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和配方

试验菌种为雪秀1号,取自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食用菌中心。

初始固体培养基配方:棉籽壳33%、麸皮33%、玉米芯34 %,料水比1︰1.4,以初始固体培养基培养配方作为试验对照,在此基础上添加不同添加量矿质元素作为处理组。具体钙源和添加量见表1。

1.2 试验方法

按表1在初始固体培养基配方的基础上加入培养基干重1%、2%、5%、10%的5种不同钙源,加水搅拌均匀。然后装入规格为1 100 mL的金针菇栽培瓶中,每瓶装湿料约700 g,折合干料约300 g。每个配方制32瓶,实验重复3次。另同步装入直径为70 cm的大试管中,每处理装5支,测试发菌速率。

装好的培养基在121~125 ℃下灭菌90分钟,待料温冷却至24 ℃以下时接种,接种后移入发菌室培养。发菌温度控制在17~19 ℃,培养20 天左右。要增加室内通风量,发酵室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3‰以下。培养28~30天当菌丝长到瓶底时进行搔菌并移入生育室进行出菇管理。催蕾期为6天,菇房保持温度在15~16 ℃,空气相对湿度在90%~95%,二氧化碳浓度低于1.5‰,每天给予一定时间的散射光。均育缓冲期为2天,控制温度在8~10 ℃,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抑制期为3~5天,保持温度在3 ~5 ℃,空气相对湿度在70%~80%,二氧化碳浓度低于2‰。生育期:当菇体伸出瓶口2~3 cm时开始套筒,5~7天内控制温度在7~9 ℃,二氧化碳浓度在5‰~6‰。待菇体长到13~15 cm时采收。

表2 不同钙源添加量培养料灭菌前后的pH

1.3 检测分析项目

(1)检测培养料pH。在灭菌前和灭菌后,每个处理随机取3个栽培瓶,分别在栽培瓶的上、中、下部位取培养基样测定pH。

(2)菌丝生长速度测量。在5支试管中随机选取3支,用划线法测定菌丝生长速度,同时观察菌丝的长势及杂菌污染情况,以比较各个处理之间的差异。

(3)出菇情况。出菇时间,单瓶产量,子实体品质,包括菇盖厚度、菇盖大小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钙源及添加量对培养料pH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石膏粉和过磷酸钙添加量的增加,栽培料pH略微下降,随着轻质碳酸钙和贝壳粉添加量的增加栽培料pH略微上升,随着氢氧化钙添加量的增加栽培料pH急剧上升。

2.2 不同钙源及添加量对金针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3)表明,不同钙源处理组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菌丝生长情况不尽相同。石膏粉、氢氧化钙、过磷酸钙、轻质碳酸钙表现为在添加量各为5%时生长最快,分别为2.62 mm/d、2.92 mm/d、2.50 mm/d、3.13 mm/d,菌丝长势较浓密。所有处理中,以添加10%贝壳粉的菌丝生长最快,生长速度达3.21 mm/d;添加10%氢氧化钙的菌丝生长最慢,生长速度为0.24 mm/d。

表3 培养料不同钙源和添加量金针菇的菌丝生长情况和子实体产量

注 :将菌丝生长势分为5级,“+”越多表示菌丝生长势越强。

从表3可以看出,产量最高的是添加1%和2%轻质碳酸钙的处理,平均产量均达235 g/瓶,随着添加量的增加,产量有所下降;其次是添加1%和2%贝壳粉的处理,平均产量分别达230 g/瓶,随着添加量的增加,产量也同样有所下降。石膏粉和过磷酸钙各添加1%时,产量分别为220 g/瓶、225 g/瓶,与对照产量221 g/瓶差异不显著。所有钙源中添加氢氧化钙的产量最低,10%的添加量已无法正常形成金针菇子实体。

3 结论与讨论

从试验结果来看,添加1%~2%的轻质碳酸钙和添加1%~2%的贝壳粉时,金针菇菌丝长势较浓密,发菌速度快,产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可在生产应用时参考;添加石膏粉和过磷酸钙在1%的量,对产量和质量影响不明显,生产应用时用量不应该超过1%。添加氢氧化钙会降低金针菇的产量和质量,这可能是由于氢氧化钙对pH的影响造成的,生产中应该避免用氢氧化钙来调节pH或作为金针菇栽培的钙源。

[1] 黄毅. 谈配制食用菌培养料时的pH控制[J]. 食药用菌, 2018, 26(1): 30-34.

[2] 高富辛司(著), 黄年来(译). 高钙金针菇的栽培[J].中国食用菌, 2003, 22(2): 16-18.

[3] 黄晨阳, 张金霞, 左雪梅. 金针菇栽培技术要点[J]. 土壤肥料, 2003(1): 45-47.

[4] 郑明海, 金群力, 方平, 等. 不同培养基质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比较试验[J]. 浙江食用菌, 2009,17(5): 40-41.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CARS-20)

,E-mail:caiwm527@126.com。

S646

A

2095-0934(2018)02-091-03

猜你喜欢
石膏粉氢氧化钙金针菇
樟脑酚与氢氧化钙治疗慢性牙髓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
氢氧化钙表面粘接处理对其压缩强度的影响
金针菇家常吃法
金针菇转潮期管理七要点
野生与人工栽培的金针菇营养成分比较
食药用菌(2016年6期)2016-03-01 03:24:30
不同赋形剂对氢氧化钙pH值影响的评估
卫生陶瓷模型用β—石膏粉性能的检测方法
佛山陶瓷(2014年10期)2014-11-18 02:33:22
不同生育时期小麦中毒防御对策探讨
液体二氧化碳及氢氧化钙在一次盐水中的应用
河南科技(2014年15期)2014-02-27 14:12:31
石膏粉热膨胀有关问题研究探讨*
陶瓷(2011年6期)2011-11-20 02:4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