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培训对降低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的效果评价

2018-04-02 06:59沈艳虹赵文婷
关键词:共情职业倦怠急诊科

沈艳虹, 赵文婷, 周 芸

(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 急诊科, 浙江 杭州, 310004; 2. 长治医学院护理学系, 山西 长治, 046000)

急诊科是医院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主要场所,其涉及的疾病具有紧急、病种复杂、风险高、工作规律性及稳定性差等特点,且急诊科是产生医疗纠纷的重灾区,因此,急诊科护士易出现心理高度紧张、角色适应不良、身心疲劳等情况,长此以往会产生职业倦怠,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共情又称为移情、同理心等,是指将个体放在他人角度,感受他人精神世界的能力[1]。高水平的共情能力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因此,共情被认为是医护人员必备的素质之一[2]。本研究旨在探讨共情培训对降低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效果,寻求提高共情能力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护理效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急诊科21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1~41岁,平均(28.00 ± 5.20)岁;工作年限:1~3年9名,4~10年9名,>10年3名;职称:初级职称8名,中级职称10名,高级职称3名;学历(包括继续教育获得学历):大专及以下10名,本科9名,硕士及以上2名。 婚姻状况:已婚14名,未婚6名,离异1名;有无子女:有11名,无10名;用工形式:正式编制6名,合同15名。

1.2 方法

1.2.1共情培训方法: 本研究对21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长达6个月的共情培训,包括理论培训及实践能力培训。具体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①共情的相关理论知识、合理共情的方法、共情与沟通、有效的沟通技巧等知识;②识别患者心理,包括对患者心理感受的预测与体验,对患者思想、行为动机的识别,对患者情绪的理解等;③采用角色扮演、影片赏析、情景模拟、案例再现、角色互换等实践互动环节提高护理人员的共情技能。

1.2.2测量工具: 包括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杰弗逊共情量表(JSE-HP)(中文版)、护士职业倦怠量表、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等。①JSE-HP量表:护士共情水平的测量采用安秀琴等编译、修订的JSE-HP中文版进行测量,包括心理认知、情感体验、行为帮助3个维度,共28个条目,得分越高,提示共情水平越高[3],该量表Cronhach' sα系数为0.750,重测信度为0.659。②护士职业倦怠量表:采用马斯勒工作倦怠量表(MBI)对护士职业倦怠状况进行调查,量表包括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共3个维度22个条目,总分值越高,提示护理人员的倦怠程度越高[4],该量表Cronhach' sα系数为0.738。③培训前后分别随机对200例患者或家属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护理满意度问卷由医院自制,调查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2.3问卷发放: 采用现场发放,现场回收,由培训人员监督指导护士及患者有效填写,回收率均为100.00%。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护士共情培训效果

经共情培训后,护士JSE-HP量表心理认知、情感体验和行为帮助3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见表1。

表1 培训前后护士JSE-HP量表评分比较 分

与培训前比较,*P<0.05。

2.2 培训前后护士职业倦怠情况

培训后,护士MBI量表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的得分均低于培训前(P< 0.05)。

表2 培训前后护士MBI量表评分比较 分

与培训前比较,*P<0.05。

2.3 培训前后护理满意度情况

培训后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中,非常满意52例、满意82例、较满意53例、不满意13例,总满意率为93.50%(187/200);而培训前的调查为,非常满意32例、满意53例、较满意69例、不满意46例,总满意率为77.00%(154/200);培训后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高于培训前(P<0.05)。

3 讨论

共情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人格特质,但研究[5]表明,个体的共情能力可以通过后天培训而提高。共情是站在对方角度理解对方处境,感受对方情绪的能力。共情水平高的人可以增进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各项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共情相关理论培训、设置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环节,有利于唤醒护士的共情意识,促使其提高换位思考的能力,改善认知结构及行为模式,进而提高人际沟通能力[6]。本研究结果显示,培训后护理人员JSE-HP量表各维度评分与培训前相比较均提高(P<0.05),提示共情培训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共情水平。

随着目前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的不断增多,护理人员长期暴露于风险大、责任重、要求高的工作场景中,使其出现自我的价值认同感低,社会心理支持度不足,精神压力过大等状况。急诊科是医院的特殊科室,急诊科护士经常面临危重患者抢救等突发事件,因而更容易紧张、压力大,进而产生职业倦怠[7-9]。共情将个人置于他人的位置,感受他人的情绪体验,降低自我关注,进而发展理解、包容、利他等人格品质[10]。本研究通过引导理解、角色扮演与角色模拟等方式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共情培训,结果显示,培训后护士MBI量表各维度得分均较培训前显著下降(P<0.05)。提示共情培训可以帮助护士有意识地控制情绪,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缓解自身压力,有利于健康情绪的保持,帮助其营造轻松、平和的工作氛围,从而缓解职业倦怠。

共情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沟通关系的基础,也是构建良好护患沟通关系的主要切入点[11]。本研究从共情的认知特征入手,对护理人员进行共情理论知识的培训,教会其合理使用共情的技巧,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共情水平,并能将共情技术很好地运用于临床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护士通过共情技术,能给患者的情绪与行为多一份理解与宽容,促进构建融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12-13]。

此外,护理管理者也应该认识到共情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把共情培训纳入到护理人员的常规培训中,提高护理人员的共情技能,从而促进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1]赵文婷, 周云, 唐四元. 护理本科生共情水平及培训效果评价[J]. 中国卫生产业, 2015, 12(22): 38-40.

[2]夏骁凯. 医学专业知识对医疗场景下共情程度表现的影响[D]. 天津: 天津师范大学, 2017.

[3]邵翠萍, 江敏, 张守亚. 护士共情能力培训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 28(6): 959-961.

[4]董建俐. 运用“巴林特”模式提升护士情绪智力及沟通能力的作用研究[D]. 大连: 大连医科大学, 2015.

[5]孙璇, 王雪芬, 周佳莉, 等. 共情体验培训对新护士关爱能力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 2017, 32(14): 79-80.

[6]BOURGAULT P, LAVOIE S, PAUL-SAVOIE E,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athy and Well-Being Among Emergency Nurses[J]. J Emerg Nurs, 2015, 41(4): 323-328.

[7]周燕, 胡菁. 共情培训对内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4, 32(4): 227-228.

[8]HUNSAKER S, CHEN HC, MAUGHAN D, et 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compassion fatigue, burnout, and compassion satisfaction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nurses[J]. J Nurs Scholarsh, 2015, 47(2): 186-194.

[9]解方舟, 吴姗姗, 杨平, 等. 共情能力的作用及其培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 24(9): 1425-1432.

[10] 黄桂玲, 杜丽, 顾希茜, 等. 骨科护理人员共情能力现状与相关因素分析[J]. 骨科, 2016, 7(2): 125-129.

[11]CUNICO L, SARTORI R, MAROGNOLLI O, et al. Developing empathy in nursing students: a cohort longitudinal study.[J]. J Clin Nurs, 2012, 21(13-14):2016-2025.

[12] 董春玲, 张雅丽. Orlando互动程序理论在提高护士共情能力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 2014, 28(23): 2917-2918.

[13] 颜丽霞, 张平. 产科护士共情能力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9): 898-900.

猜你喜欢
共情职业倦怠急诊科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住院医师的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特征分析及对策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