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脐疗联合辨证施护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便秘的效果观察

2018-04-02 06:59卞恒杰
关键词:脐疗阻型汤剂

雷 燕, 周 宇, 卞恒杰

(1. 江苏省中医院 骨伤科, 江苏 南京, 210029;2.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过度劳累、活动姿势不良、受寒及慢性劳损等致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或压迫马尾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种疾病[1]。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需绝对卧床休息,长期卧床易发生便秘[2]。便秘的发生使患者烦躁不安,容易因用力过猛引起伤口出血、水肿,严重者还可因结扎线过早脱落而引起大出血。本研究采用中药脐疗法联合辨证施护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便秘的发生,能明显改善患者排便功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0月—2017年1月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便秘症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纳入标准:①经过腰椎核磁共振或者CT检查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3];②均无脊髓神经受压症状;③入院前无大便功能异常,无长期卧床及习惯性便秘;④排除胃肠道器质性病变;⑤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25~68岁,平均(58.89±4.27)岁;伴有腰椎管狭窄10例;便秘中医辨证分型:气滞血瘀型11例、寒湿痹阻型7例、湿热痹阻型4例、肝肾亏虚型3例。观察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22~70岁,平均(57.85±5.78)岁;伴有腰椎管狭窄10例;便秘中医辨证分型:气滞血瘀型9例,寒湿痹阻型8例,湿热痹阻型4例,肝肾亏虚型4例。住院时间均为7~14 d。2组性别、年龄、便秘中医证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在一般处理的基础上每日予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10 g,3次/d,并用毛巾热敷小腹15 min。观察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每日行中药脐疗,并针对便秘的不同中医证型行辨证施护。

1.2.1一般处理: ①向患者宣教便秘的危害性,有便意时及时告知护理人员或家属,解除患者思想顾虑;②指导患者尽快适应床上排便,教会床上正确使用便盆的方法;③指导患者饮食宜清淡,多食粗纤维蔬菜、水果,忌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之品;鼓励患者每天饮水1 000~2 000 mL。

1.2.2中药脐疗: 取神阙、天枢穴。将大黄粉用蜂蜜调成糊状,患者仰卧位,取适量药物(8~12 g)置于3 cm×3 cm的油纸上,均匀敷于穴位上,再覆盖无菌敷贴,每穴1片,贴敷24 h,1次/d。此外,在中药脐疗时需注意如下几点:①贴敷前向患者讲解治疗目的、效果、注意事项,询问过敏史,对中药大黄粉过敏、皮肤破溃者慎用;②取穴准确;③敷药前清洁皮肤,保持皮肤干燥;④贴敷药物现配现用;⑤注意保暖。

1.2.3辨证施护: ①气滞血瘀型:指导患者平时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饮食宜清淡。中药通腑方汤剂口服,1剂/d,温服;②寒湿痹阻型:加强腰部保暖,鼓励患者多晒太阳,忌贪凉;饮食宜温热且营养丰富,忌生冷黏腻食物,中药汤剂宜偏热服;③湿热痹阻型: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饮食宜清淡,忌辛辣、烟酒及肥甘厚腻食物。中药汤剂宜温凉服;④肝肾亏虚型:指导饮食营养丰富易消化,多选滋补肝肾之品,如山药、核桃、黄芪、枸杞等,中药汤剂宜热服或温服。

1.3 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中医胃肠病学》所制定的便秘症状评分标准,分别在术后第1次排便和治疗1周后第1次排便这2个时间点评价便秘情况。便秘症状评分:①排便间隔时间<24 h,排便时不费力,排便时间<5 min,性质成形为1分;②排便间隔时间24~72 h,有微弱的便意,排便需用力,大便在5~10 min内排完,性质干结为2分;③排便间隔时间>72 h,无便意,排便需要用手抠,排便时间>10 min,性质呈颗粒状为3分。得分越高,表示便秘程度越重[4]。治疗1周后根据2组患者出现排气、排便的时间把预防便秘的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用药后8~24 h即出现排气、排便、腹胀缓解、进食正常;有效:用药后25~48 h出现排气、排便、腹胀减轻;无效:>48 h仍无排气、排便[5]。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便秘症状评分比较

术后第1次排便2组便秘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第1次排便,2组便秘症状评分均较术后第1次排便降低(P<0.05),且观察组便秘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便秘症状评分比较 分

与术后第1次排便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防治便秘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6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00%(23/25);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2.00%(18/25);观察组预防便秘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腰椎手术后,伤及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瘀血阻滞经脉致气机不通,内传脏腑,导致脏俯传导功能失调,腑气不通出现腹部胀满疼痛,大便秘结等[6]。患者术后需要绝对卧床休息,活动的减少、排便习惯的改变及饮食饮水减少都会加重便秘症状。便秘能够引起患者腹胀、腹痛,食欲下降,易造成水电解质紊乱,影响术后恢复,延长住院天数,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中药脐疗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多有研究[7-8],其采用中草药制剂,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施于皮肤、孔窍、俞穴及病变局部部位,属于中药外治法中的敷贴法,临床疗效较好。本试验中观察组行中药脐疗和辨证施护后,观察组便秘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脐位于“神阙穴”,与督脉、冲脉相通,通过经络上连心肺、中经脾胃、下通肝肾,是经脉的要穴,更是人体神气通行出入的门户。脐与命门相对,与肾有内在的联系,脐是任、督冲脉的相会处,十二经脉的枢纽,气通五脏六腑,诸经百脉[9-10]。中药脐疗方中大黄味苦,性寒,具有攻积导滞、泄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效[12]。脐疗时药物经脐透入经脉,借用药物的药性及对穴位的刺激以达到消积导滞、调理肠胃,配合辨证施护理论运用,从而共同达到解除腹胀、排便困难的作用[16]。

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要求轴线翻身、卧床休息,选取中药脐疗治疗便秘比开塞露塞肛更人性化。辨证施护中中药汤剂由大黄、芒硝、厚朴、枳实、当归、生地、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甘草11味方药组成。中药汤剂中含有清热凉血药、芳香化湿药、理气药、活血祛瘀药、攻下药、补气补血药等多种中药。诸药合用,攻补兼施,泻下不忘扶正,共奏益气养阴、润肠通便之功。

中药脐疗联合辨证施护具有诸多优点,例如以中医理论系统指导、经济成本较低、临床中较易实施、副作用小等。然而本研究由于样本数量偏小以及可能存在的临床中操作不规范等因素,还需要进行更多严谨的临床试验来探究。总体上说,中药脐疗联合辨证施护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所致便秘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1]夏瑶, 陈洁.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康复的护理进展[J]. 上海护理, 2013, 13(5): 71-74.

[2]ANDROMANAKOS NP, PINIS SI, KOSTAKIS AI. Chronic severe constipation: current pathophysiological aspects, new diagnostic approaches, and therapeutic options[J]. 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5, 27(3): 204-214.

[3]鲍铁周, 宋永伟.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编写报告[J]. 世界中医骨科杂志, 2011,12(1): 22-23.

[4]蓝顺萍, 江巧玲, 蓝映兰. 扩肛法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中风老年卧床患者便秘的疗效观察[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 11(1): 22-23.

[5]唐烨, 刘欣, 占密. 中药敷脐在防治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 2010, 24(6): 500-501.

[6]王苏琴.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的中医护理[J]. 中国中医急症, 2010, 19(1): 177-178.

[7]徐伟, 金小晶. 脐疗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山西中医, 2010, 26(11): 50-52.

[8]时乐, 高军, 王其兵, 等. 孙浩主任运用中药散剂脐疗法的经验[J]. 中国中医急症, 2015, 24(4): 642-643.

[9]卢承顶, 田思胜, 张永臣. 急症脐疗法的古代应用[J]. 中国中医急症, 2016, 25(4): 665-667.

[10] 吕庆超, 吴彤, 李春林, 等. 灸脐疗法现状及理论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17(5): 154-156.

[11] 王晓红. 中药大黄在临床应用中的新功效[J]. 亚太传统医药, 2013, 9(7): 159-160.

[12] 王天宇, 孙波.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腹胀、便秘中医治疗方法探究[J]. 中医杂志, 2010, 51(S2): 107-108.

猜你喜欢
脐疗阻型汤剂
传统中药制剂丸、散、汤剂的研究现状
温中止泻汤联合脐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临床观察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三伏贴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邮购信息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脐疗新探
脐疗治疗带下病古今用药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