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与翻译——对政治语言与工作机制的思考

2018-04-02 05:31熊道宏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国防译者文献

熊道宏



答疑与翻译——对政治语言与工作机制的思考

熊道宏

(中共中央编译局 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部,北京 100032)

答疑工作是大会文件翻译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乃是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提出的有关中文理解的问题进行辅助性解答。这些问题构成了具有研究意义的经验材料。结合十九大答疑工作对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进行分析将有助于理解政治文献翻译工作的难点要点,同时也可以在政治语言学意义上某种程度展现当代中国政治文献的语言特性,并有利于政治文献翻译工作者有意识地改进工作机制、培养翻译队伍,从而增强翻译质量。政治文献翻译需要完成政治语言向普通语言、普通语言向目标外语的双重转换,在这个过程中译者承担着意义重大的政治使命。

十九大;政治文献翻译;答疑;政治语言;工作机制

一、引言

答疑工作是大会文件翻译工作中由专人组成团队(通常为答疑小组),针对各语种翻译团队在翻译过程中提出的中文理解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的工作。负责答疑的团队通过提供相关参考资料、参考性解答等方式辅助翻译工作的进行,以提升译者效率、提高译文质量为最终目的。作为大会文件翻译整体进程的一部分,答疑因其工作性质、内容的特殊使之能为研究者获取政治文献翻译实践中有价值的信息材料提供一个独特的角度。透视答疑工作,探讨这些中文理解问题的产生及处理方式,对于释放这些信息的经验性价值、为相关理论性研究提供素材、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有着重要意义。以往有关大会文件或中央政治文献翻译的讨论,基本不涉及答疑环节,这某种程度上是这项工作过于特殊、参与人数少、相关理论性反思未足所致,然而却在事实上造成了以往答疑所积累的材料之研究价值未能得到很好挖掘。本文拟作直面答疑的初步尝试,聚焦党的十九大报告外文翻译的答疑工作,总结归纳答疑过程中从各翻译团队收集的中文理解性问题,从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入手,引申出对政治语言特性及政治文献翻译工作机制的思考,希冀能为政治学意义上与语言学意义上的政治文献研究以及政治文献翻译实践提供有益启示。

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十九大报告翻译过程中产生的中文理解性问题进行简要描述与分类,第二部分将分析问题产生的主观性原因,第三部分则分析问题产生的客观性原因,即报告的政治语言特性,第四部分将从答疑工作角度讨论政治文献翻译工作机制的改进思路,最后一部分则阐述了政治文献翻译工作的政治属性。

二、问题类型

在十九大文件外文翻译过程中共收到来自各语言小组的中文理解性问题200多个,内容主要关于主报告,也涉及其他需翻译的文件。本文选取了其中177个问题进行一个大样本的简要分析与统计①。这些问题全都与十九大报告相关,根据提问内容本文将其分为字词释义、修饰语之疑、句子成分补完、多重分句关系、时态语态五种类型。

1 字词释义

释义即对字词涵义的提问,根据提问对象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五小类:(1)新字词,即有关新造或之前相关政治文献中较少出现的字词,这些字词一般而言都带有特定政治意涵,或是较新的战略规划及政策措施,如对报告中的“压茬”、“留置”、“塑造力”等词语的发问。(2)老字词,所问字词相对而言并不陌生,但对其明确涵义或所指代的内容往往不明晰,典型体现乃是对组合短语中的字词之义发问,如“党政军民学”、“真实亲诚”等中的字分别指代什么内容。由于报告文字高度凝练与浓缩,译者往往需要对词句进行剥离与拆解,而拆解后字词的涵义则与相关领域的固定性表述密切相关,若对相关表述不甚熟悉,则产生疑问。(3)不了解或不熟悉的事物,这主要指完全不了解,或者知晓其义但不知其官方译法产生的疑问,对象一般为专有名词,如“家庭自主生育”、“贫困发生率”、“天宫”、“蛟龙”等。这类词语并非政治文献所独有,也可能出现在其他领域的文本中,译者查询其义即可处理。(4)成语(四字短语)或古籍引文,因提问对象形式上的特殊性可单列为一类,如有关“方得始终”、“久久为功”、“定于一尊”、“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海晏河清,朗朗乾坤”等的问题。对译者而言,处理这类词语时,往往既要求准确理解其本来涵义,又要把握其在语境中所表达的内涵,因此,涉及到对上下文的整体理解,以便进行灵活地转换。由于政治语言的严肃性,这些成语或引文往往在之前政治文献中被多次使用,译者一般可参照以往翻译方式再进行处理。(5)名词单复数,对于多门外国语言来说,对名词的翻译必须准确定位其内容所指,以便决定单复(乃至冠词使用、阴阳性等)形式。因此有一些问题虽仅就单复数进行选择式提问,但其仍属于字词释义范畴,如对报告中多次出现的“体制机制”是单数还是复数的发问就属于这一问题类型。

2 修饰语

第二大类问题是对词句中修饰成分的提问有两种:一是对修饰语涵义的发问,二是对修饰语之修饰范围的发问。与对字词涵义本身的理解不同,这里的修饰涵义侧重对修饰成分与被修饰成分之间的关系。相关问题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意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这些问题本身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这些问题的修饰?“全民国防”是“为全民之国防”还是“全民参与之国防”?就修饰语修饰范围的发问往往以“XX管到哪里”的方式进行提问表述,与对修饰涵义的疑问一样,对修饰范围的疑问实质上也源于译者不能准确把握其意涵。例如,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中,“社会主义基本”是否同时修饰“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还是只管前者?“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中“绿色”只管“技术”还是管“技术创新体系”?站在译者的角度而言,转换语言的过程往往涉及到捋顺并拆解短语结构的问题,这类型的提问较为普遍。

3 句内成分

在一些简单句或短句中,因句子成分不完整也会引发提问。经常表现为主语或目的状语的缺失,提问表述为主语是什么或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如“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的目的状语该如何准确表述。这类问题的产生部分是由于报告行文对称齐整之需要,部分是由于相关表述早已形成习惯,并没有写全的必要,可根据上下文语意进行补充以便转换。

4 句间关系

这类问题涉及到多重分句或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往往以层次如何划分、如何断句(若直译过于冗长)的方式提出,如“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之间是并列关系还是递进关系?事实上,这类疑问很大程度上也源于承接词的缺失。译者一般不存在具体内容上的理解困难,而需捋顺句与句之间的逻辑顺序,这要求其对原文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

5 时态与语态

部分提问涉及到句子(动词)的时态与语态问题。例如,“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中该战略是已经开始实施了还是将要实施?亦或是必须要实施?对其解答,或结合上下文语境来揣摩其时态语态,或查阅相关资料,弄清对象目前所处的状态(如确定食品安全战略是否已经实施)等。按照这五大分类,177个问题的分布如图1所示,需说明的是,一些问题因分别拥有几类问题的特性,或因其特殊性而不好明确归类,统一列为其他项。而在98个字词释义问题中,五小类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图1 各类型分布

图2 字词释义中各类型分布

三、来自译者的主观性原因分析

在解答这些问题的同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无疑将带来更多启示。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两方面:一是来自翻译行为主体,即译者方面的主观性原因;二是来自翻译行为客体,即报告语言特性方面的客观性原因。

1 知识盲点

事实上,纵观这些不同类型的问题,除却直接对字词涵义的发问,有关修饰语、时态语态、句内成分与句间关系的疑问都可看作不明晰内容指向或确定涵义所致。例如,无论是就修饰关系还是修饰范围的疑问,实际上都产生于不能准确把握词组的内容涵义,如在对“全民国防”的发问中,译者欲确定修饰语关系为“为全民之国防”还是“全民参与之国防”,即是由于其不能准确把握“全民国防”之内涵。习近平总书记(2017:418)强调:“我们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事业。”“全民国防”应理解为全民共同推进国防现代化事业,国防是全民的使命担当,“全民都要强化国防意识、增强国防观念,全民都要关心国防、热爱国防、保卫国防,以确保国防安全和人民安宁”(田清春,2017)。因此,“为全民之国防”的目的性理解不准确,而“全民参与之国防”的意思较为接近,但因其谓语动词过于显性也不能完全体现全民身处其中融为一体的意涵,若作“全民性国防”或“全民化国防”的处理或许更佳。同理,其他类型中很多问题也是因为译者不明对象的确定内容。因此,问题产生的首要原因还是知识性盲点。

2 语言转换的相关考量

不少问题也来源于译者对语言转换时处理方式的考量。政治文献译者需经历中文理解与目标语言转换这两个步骤,其中,中文理解的阶段涉及到对高度凝练浓缩之语言的拆解、内容指向的明确、政治意涵领悟等,对译者有极高要求。因此,为完成更加高质量的转换,译者需要对中文部分进行彻底地理解,弄清字词结构背后深层次的关联,把握其背后的政治意涵指向。在此过程中,译者会提出有关转换考量的问题,这些问题就不止于知识性解答,而是出自更高层次的需求。

前述对一些古语引文的发问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十九大报告指明:“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有译者就“定于一尊”如何处理发问,在这里,困扰译者的与其说是“定于一尊”之本来涵义,毋宁说是在此语境中应如何更好地转换这个词语。“定于一尊”本意为在若干方案中择其一以为权威标准,《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李斯言曰:“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于一尊。”十九大报告中对这个词的使用,意在说明不能离开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政治制度,以致认为某一种政治制度有着普世绝对的优越性。因此,作为问题的答者而言,应把这种意涵展开,以便译者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词语乃至语气来转换之,这样才能满足译者问其所问的需求。其他很多如句子间关系处理、情态语气等问题也与这种需求相关。

3 意见统一之需要

一些情况下问题的提出并非来源于翻译中的技术性困难,而是出于工作推进的需要,典型体现为需要专门团队相对权威的解释来统一团队意见。由于政治文献翻译工作通常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由团队合作完成,团队内部对某些问题的处理方式有不同意见实属正常,而获取团队外部的解答正可以达到统一翻译口径的目的。这种统一需求有时还体现在译者对过去相同表述的翻译有所疑虑时,因而需要相关参考以重新制定标准。

四、来自政治文献语言的客观性原因分析

问题产生原因的另一方面则是政治文献语言的特殊性质,即中国政治文献的语言特性导致了译者有诸多疑惑。当代中国政治文献具有特殊鲜明的语言风格,其部分继承了传统的公牍文风,并经历了马克思主义、革命斗争思想及不同阶段的党执政思想理论不同程度的形塑。可以说,作为一种研究对象物,关于当代中国政治语言的讨论在语言学意义与政治学意义上都很有价值。政治文献外文翻译直接触及到了政治语言的内在结构、深层内涵等,给予了探究中国政治语言一个难得的视角。在这个意义上,借助这些问题探讨政治语言特性,也是为中国的政治语言学研究贡献素材(田海龙,2002;孙玉华、彭文钊、刘宏,2015)。结合前述问题类型,本部分集中分析十九大报告的语言特点。

1 被构建性

如前所述,很多问题的产生都与报告语言的高度凝练与涵盖性有关。这种凝练与涵盖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报告中的政治语言大多都经历了长时期的被建构过程,装载了特定内容,表达了明确的政治意涵。与普通语言相比,政治语言很多是诞生于具体时点、具体领域,并经过政治决议或政治行为之构建而形成的涵义积淀。尤其在十九大报告这样的全国党代会报告中,其内容涉及政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部分语言就是过去五年来政治战略与施政方针的连续陈列,其存在并非孤立,而是自然地传达了这些战略方针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等。因此,被构建了的政治语言除拥有普通语言本来意涵之外,还拥有释放政治信号的功能。对于译者而言,这种被构建性带来的最大问题在于很难像翻译普通语言一样找到目标语言与之的对应通道,因为政治语言本身处于一个独立语言体系之中,这使得翻译的基本思路往往是先对政治语言进行解构,再进行外语转换。

例如,“四个意识”是党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有关党的建设、从严治党系统论述中的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基本要求,“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这一表述的完整形成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并且表达了中央对管党治党、维护中央权威的特定政治关切。事实上,可以在党的诸多历史重要文献中找到与此表述相关的理论依据(陈理,2017),因此,可以说,“四个意识”本身即是党的思想理论发展与革命及执政实践积淀的产物。当这一四字短语摆在外文翻译者面前时,译者需要做的不仅是展开其内容、明了其中每一组成部分的具体内涵,更是要了解其背后的构建过程与政治意涵,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译出其所装载的政治信息,否则外语受众将很难理解。

常见的固定政治表述都历经了被构建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简要概括为:把与所需表达的政治意涵相关联的普通语词纳入政治语言体系,赋予其具有装载功能的符号特性,每一次政治语境中对它的使用都是构建行为的具体体现,更加丰富的内容与更加明确的政治信号随之逐渐附着其上。最后,当这个语词有着明确的内容指向、固定的修饰语、标准的表述方式,或者可概括为特定的出场方式时,这个构建过程就基本完成。

2 齐整性

十九大报告语言有着鲜明的齐整美感,文风可谓大气工整,这体现为语句对称、惯用排比等修辞,结构上洗练整齐。继承传统公牍文风,政治语言形式上与音节上都有相当考究,尤其是十九大报告这种级别的文本,其诞生绝非一朝一夕,而是历经精心筹划、反复雕琢,吸纳各方意见、逐条讨论定稿,在政治性、思想性、文字本身等各方面确保万全的背景下才得以发布(新华网,2017)。这种涵义深远、字字珠玑的齐整美感,本身就是报告展现出的政治权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某些时候,通过某种程度的缩略、简写以达到行文齐整美感的方式也有助于更好地释放政治信号,因而有着相当的必要性。而这就造成了一些语句并不完全符合现代科学语法要求,其相对模糊的表意方式会对进行语言转换的译者造成困扰。前述有关修饰语范围、句内成分补完、句间关系等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此。

对中文受众而言,构造齐整美感非但不妨碍文义理解,而恰有助于政治意涵的传递。如前所述,政治报告的语言已被构建为装载政治内涵的符号,对见证或是参与了这个构建过程的中文受众来说,其对这些语言的理解没有太多障碍,能迅速接收语言背后的内容与政治性指向。我们甚至可以不恰当地引用政治思想史研究中被广泛讨论的方法路径来进行类比,即确定文本背后的沟通意图、其存在的社会语境等将有助于理解文本之真实意涵(meaning)(Skinner,1969),中文受众处于政治言说语境之内部,并且对言说者意图感同深受,因而在理解上并无太多阻隔。然而对译者而言,面对这样的齐整形式则感到有些为难,因为需要考虑如何将其还原为符合科学语法结构、具有完整成分、层次简明清楚的语句,以便让外语受众更好理解。可以说,这种齐整性也正是政治语言被构建性在形式上的体现。

3 宣誓色彩

前两点分别对应语言内容与形式,而从感情色彩来讲,报告语言呈现出鲜明的宣誓色彩。十九大报告与一般意义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功能上有相似之处,即拥有总结前一阶段(十八大以来)的工作以及部署下一阶段工作的功能,然而,作为“十分重要的大会”的报告,十九大报告更承担了定义与阐述国家目前所处发展阶段、作为执政主体的中国共产党所承担的历史和现实使命、党和国家未来的战略性布局的任务。因此,十九大报告绝非单纯进行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而是有着大量关于“我们是什么”,“我们从何处来,将要去往何处”的表意,未来的战略布局不是单纯地罗列政策目标,而是要在自我定位、赋予自我使命的语境内完成的任务,在这样的表述过程中,伴随着充沛情感与磅礴气势,宣誓色彩呼之欲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语言中暗含强烈的表态决心,这是报告主体决心要做什么事的体现;二是往往带有命令式语气,这是报告主体作为领导层级对非领导层级(或党的中央层级对全体党员干部)命令与要求做什么事的体现。然而,当宣誓性与其他情态、语态糅合时,就需要译者费一番功夫去处理,前述译者有关动词时态、情态选择的问题,很多都与这种宣誓色彩有有关系:当表态决心、命令及要求等情感混合在一般意义的将来时态(准备要做什么)中时,译者就容易陷入不知该选择哪种时态情态进行转换的困境,加之语言的齐整缩略了一些明确的指示词,更是加剧了这种困难。

五、从问题解答思考政治文献翻译工作机制

我们可以从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中得出有益于改进政治文献翻译工作机制的一些启示,主要分为对答疑工作以及对译者队伍培养工作两方面。答疑工作基本流程可概括为整理问题、搜集材料、解答问题。除了站在译者角度理解其提问意图之外,答疑工作最核心的环节是调动各种材料资源对问题进行解答,在解答过程中有哪些资源得到了运用?从实践工作反映的情况看,被利用的资源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种:(1)客观材料,包括以往的政治文献、工具书、网络资料等,这对于解决因知识盲点而产生的问题有直接的帮助;(2)学术理论储备,这对于相关专业性领域的表述理解有很大的帮助;(3)对现实制度、方针政策及客观社会现象的常识性理解;(4)翻译经验,例如,关于某一表述,以往如何处理可供参考;(5)外国语言资源,即答疑工作者对外语某种程度的掌握有助于理解并解答译者所提的问题;(6)权威性解释,对没有办法解决的知识盲点或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词句,需要获得权威性的解释才可以获取解答。因此,理想型状态应当是组建能够覆盖这几种资源的答疑团队。理想的答疑团队应该是一个12人团队,分别为有定稿权的报告起草组成员一人,即能够进行权威性解释;资深政治文献翻译工作者一人,即为至少掌握一门外语的且有着丰富翻译经验的专家;资料收集、整理者一人,保证客观材料的收集与运用,或者相关数据库的建设与维护;各具体内容领域的专家分别一人,保证了深度理论与常识性知识资源,按照报告的布局,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队、港澳台、国际问题、党建领域专家各一个人。这样的团队将保证以上所述六种资源的全覆盖,从而保证答疑工作顺利高效进行。当然这只是一种基于分析的理想型简单假设,以供实践工作者参考,现实情况会有很大的不同,如资深政治文献翻译工作者完全也可以为文件起草组成员等。

从译者角度而言,加强政治文献翻译工作效率、提升翻译质量是其努力方向,要减少这些理解性问题的困扰,根本仍然是注重日常相关积累与能力培养。在积累的内容方面,保持对制度运行、政策热点等时政信息的关注毋需多言,其他有帮助的地方或许有两方面:第一,对深度理论的学习掌握。译者可在平时的关注中,选择一两个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的思考研究与写作,以点带面提升理论素养。深度研究的意义在于,有助于译者穿透政治语言的构建特点,增强对语言背后内容指向与政治内涵的敏感性,这也正是在答疑工作中研究性思维与深度理论素养带来的帮助。为了刺激这种理论思维,在译者队伍组建方式上,也可在现有普遍采取的按语种组建的同时,在日常翻译工作中按照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领域的维度进行有意识地培养专业性,并进行同专业不同语种之间的研讨等;第二,增加调研实践,使译者增强对现实问题的感性认识。政治文献翻译工作绝非闭门造车,翻译对象的性质决定了译者必须对现实问题有所体会。这不仅有助于译者更好地理解相关政策表述,更是亲身参与到政治语言的现实构建过程之中的方式。

六、结语

从这些中文理解性问题中可以看到政治文献翻译工作乃是面对独特文本、处理独特问题的专业性工作。不同于一般性的翻译,政治文献翻译实际上要经历一个双重转换过程,首先突破构建、齐整以及情态混合等诸多屏障,将政治语言还原为符合科学语法、具有完整结构、有着清晰时态语态的普通语言,随后再进行目标语言转换。在此过程中译者始终须遵循两项基本原则:一是树立高度的政治自觉意识,把文本中想要表达的政治信息完整、准确地呈现出来,即政治原则;二是需要考虑国外受众的理解能力,尽力展现流畅、地道的译文,即翻译原则。若这两大原则发生冲突时应该如何抉择?是保证政治信息完整传递而牺牲受众理解程度,还是保证受众理解而减弱政治信息?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显然涉及到对于政治文献翻译工作基本性质的认识。作为一项以特殊文本为对象的工作,政治文献翻译的首要性质就是政治性。就十九大报告而言,这样一份面向新时代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执政党带领一个历史悠久、体量巨大的政治共同体从何处走来、身处何处以及走向何方的纲领性文本,在权威性、公共性以及对外部的宣告意义上,有着极强的政治属性。报告对外翻译的直接目的,是要让世界更好地理解自身,或者说阐释自身并获得认可,这绝非没有任何立场地转换语言,而是需要对构建理想的国家形象有所考量,从而更有效定义国家利益与安全、创造有利于自身的发展环境。因此,政治文献翻译工作首先应当是一项政治使命,政治信息的传递始终是第一位的,而受众理解应当在其后。但这二者并非相互对抗,此消彼长,而更应该是相辅相成,一损俱损。政治信息传递不到位不符合翻译的根本目标,但不能被很好理解的政治信息又有何意义?当这两者存在冲突时,最大的可能依然在于,仍存在政治语言向普通语言转换的空间——正是由于转换程度不够,所以导致了第二重转换的障碍,因而需要更彻底地拆解与追根溯源,完成对本土政治语言的解构,这可能才是更应考虑的解决思路。政治文献翻译工作者在这两大原则的规制中,一方面要心系祖国,另一方面又要有着对受众的共情理解,超凡的责任感与担当意识是其完成工作必备的素养,这或许正是这个特殊群体最受尊敬的地方。

注释:

①本文所引用的一手材料均来自十九大文件外文翻译组答疑小组。

[1] Skinner, Q. 1969. Meaning and Understanding in the History of Ideas[J]., (1): 3-53.

[2] 陈理. 2017. 增强“四个意识”的由来、内涵及要义[J]. 党的文献, (1): 23-33.

[3] 孙玉华, 彭文钊, 刘宏. 2015. 语言的政治vs.政治的语言——政治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J]. 外语与外语教学, (1): 1-7.

[4] 田清春. 2017. 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N]. 中国国防报, 10-23.

[5] 田海龙. 2002. 政治语言研究:评述与思考[J]. 外语教学,(1): 23-29.

[6] 习近平. 201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7] 新华网. 2017. 面向新时代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党的十九大报告诞生记[DB/OL]. http://www.xinhuanet.com/2017-10/28/c_1121868753.htm.

2018-02-11

熊道宏,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当代中国政治

H315.9

A

1008-665X(2018)2-0043-10

猜你喜欢
国防译者文献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英文摘要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