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文化站数字平台提升文化站服务效能

2018-04-01 18:10张云霞
丝路艺术 2018年1期
关键词:文化站数字化数字

张云霞

(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街道文化站广东深圳52800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越来越受重视。而文化站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其服务效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传统的文化站服务模式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如何有效建设文化站数字平台,提高文化站服务效能成为了当前的一个热点话题。

1 文化站加强数字化服务的重要性所在

国家高度重视数字文化站建设工作,2011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出了重要部署。文化部在全国第三次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中,把文化站的数字化、网络化列入评估标准。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创建标准”中,第一次将数字化文化站作为重要的创建考评指标。

与当今许多图书馆、博物馆已基本形成网络化服务体系相比,文化站数字化建设已迫在眉睫。大多数文化站还停留在传统的服务方式上,无法跟上时代发展脚步,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的新需求。文化站多年形成的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形式单一。当今社会,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与日俱增,而且较以往产生了巨大变化。近些年,尽管许多地方文化站的场地设施优越,硬件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其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却相对单一,缺少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举办群众性的惠民演出、开设艺术培训班、组织讲座、播放公益电影几乎成为所有文化站开展文化服务的全部类型,服务供给的主观倾向严重,想搞什么形式就搞什么形式,未必符合群众意愿,很容易脱离群众文化需求。在文化站日常工作中缺乏便捷有效的群众文化需求调研与反馈机制,降低了文化站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借助文化站的数字化建设,这种现状将获得极大改观,文化站的服务形式也必将得到更好扩展。

(2)服务理念滞后。当前,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传媒的快速发展,群众的文化体验习惯和文化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受到网络、虚拟空间的影响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多的市民依靠网络和数字媒介获取文化体验和消费。这种消费环境和消费方式对群众文化的服务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进行深刻而彻底的变革。单纯依靠阵地服务和流动服务的服务理念已经严重滞后,必须树立阵地文化服务、流动文化服务、数字文化服务“1+1+1〉3”的新思维、新理念。

(3)服务方式封闭。长久以来,文化站开展文体活动总是坐等群众上门,而少年儿童、青年人多忙于学业、工作、家庭,无暇造访文化站,因而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文化站是中老年活动阵地”的错觉,这正是由于文化站服务方式相对封闭造成的。文化站需借助互联网思维,把许多活动的开展放在网上,提高群众的参与率和便捷性。文化站的服务应该充分整合广泛的社会文化资源,而不应是封闭、独自运行。文化站数字化建设将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人们可以直接从网络中获取文化资源,享受更先进、更广泛、更方便、更平等的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

(4)服务效率低下。目前不少文化站都呈现出活力不足、效率不高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管理制度落后、用人制度僵化、激励机制欠缺和专业人员匮乏造成的,同时,部分文化站也存在着人员年龄老化、结构不合理、职责定位不清的问题。单纯依靠文化站场馆设施资源和文化站干部职工的个人工作能力来开展群众文化服务工作,已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而文化站的数字化服务具有便利性、先进性、开放性和高效性的巨大优势,必将成为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突破。

2 文化站数字化服务的优势所在

文化站的数字化服务是依托于互联网平台构建的,它可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达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对象的广泛覆盖。相对于文化站的传统服务方式,其服务方式表现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2.1 创新性

文化站的数字化服务功能全方位覆盖文化站的阵地服务功能和流动服务功能。文化站除了剧场、培训室、排练厅、展厅等固态文化阵地外,还有官方网站、移动APP、微信公众号、数字文化体验室、电子阅览室、数字展厅等项目,通过互联网将文化站职能的所有服务内容对外辐射,突破了时间、地域包括场地条件等的局限,提供更加广泛、更加多彩的文化服务,沙头角街道文化站提出“爱读书,爱生活”建立沙头角“读书与生活”公众平台为辖区广大群众提供各种街区文化、艺术、生活信息资讯,并提供读书与创作的展示窗口,让群众对辖区文化活动垂手可得,达到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

2.2 便利性

在今年刚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明确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共文化服务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笔者认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高效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市民获取公共文化服务的便利性,而文化站的数字文化服务模式便将公共文化服务的便利性推到了极致。通过网络渠道,广大群众百姓可以在电脑、有线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媒体中获得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比其他任何一种传播方式都更快捷、直观、有效和便利。

3 当前全国文化站数字平台建设与服务现状

目前,国家对数字文化站建设还没有出台相关标准与规范,各地文化站在提供数字化服务功能上也不尽相同。2015年4月,文化部启动了数字文化站试点单位的遴选工作。经过各地申报、专家评审、公示并经文化部审批,安徽省马鞍山市文化站等10家文化站最终确定为全国首批数字文化站建设试点单位,2016年又确定宁波市文化站等15家文化站为第二批建设试点单位。马鞍山文化站的数字化建设在目前走在了国内行业的前列。

马鞍山文化站将文化站从实体空间拓展到虚拟空间,包括线上服务平台、线下体验馆两部分,自开放投入使用以来,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其线上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包括文化站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借助于此,可以为市民提供文化志愿者的服务预约、远程辅导培训、视频点播、网上展厅等文化服务。线下体验馆借助虚拟场景、裸眼3D、影像捕捉、虚拟骑行、微信分享等现代技术手段,向市民提供非遗民俗展示、旅游景点漫游、戏剧场景模拟、器乐即时培训等寓教于乐的文化体验项目。

由马鞍山市文化站的典型经验,综合全国部分数字文化站建设现状,笔者总结认为文化站数字化服务内容应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种形式:

(1)在线培训服务。可根据群众的基本需求,在文化站网站或APP中提供各艺术门类的教学视频课程,在网络上让广大群众共享,并通过授课教师开设的在线答疑或其他形式进行在线辅导,增加有效互动。

(2)网上展览服务。开办网上展览厅,展示各种艺术门类的优秀作品,开展书法美术摄影展的网上微展,供社会公共进行欣赏和了解。同时也可将文化站内部资料出版物制作成网络杂志,进行网络传播,进一步扩大宣传和覆盖,促进不同地域的文化信息交流。

(3)在线活动服务。开设网上直播平台,即时播报各类专题文化活动,利用网络传媒,在开展阵地或流动群众文化活动的同时,进行在线同步直播,强化文化活动主题,宣传文化活动的意义,扩大文化服务的参与受众面。惠民服务预约。沙头角街道文化站“读书与生活”公众号平台发布辖区最新演出资讯并设置预约系统方便群众预约订票。通过微信预约惠民活动门票,有效提高群众参与文化站活动的便利性。如将所有免费开放的厅室、惠民活动的入场券面向群众进行网络预约。同时,为了保障规范性,不造成公共资源浪费,对预约成功却不能如约来馆者采取技术手段,在一定时间段内对其进行适当限制。

(4)科技类文化项目互动体验。通过构建数字化实体互动体验空间,使市民在体验文化科技产品魅力的同时,接受文化艺术的熏陶。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不断高速发展,数字化文化站的服务内容还有广阔的设计前景和操作空间,将在今后的文化站工作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4 文化站在数字平台建设上的探索与实践

笔者结合某市区文化站,在数字化建设上不断探索,搭建起了符合文化站自身发展需求、满足群众文化享受的数字文化服务。根据自身条件,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数字化服务,建成了文化站网站、文化站微信公众号、智慧平台,及时发布活动信息及电子门票。引进“库客数字音乐厅”,实现同步直播和回放全国部分剧院演出实况,下一步,将在加大数字文化站建设上做以下探索:

4.1 建立文化站云平台

通过平台建设完成馆内所有信息化系统的统一入口,统一管理,实现一站式登录,一站式信息发布,减轻站内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增加群众对本站大量的站内优质硬件资源、海量文艺活动及文艺作品的宣传了解,提高文化资源的普及。通过平台聚合区内丰富的文化资源,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数据库。通过平台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文化资源供应方、文化资源使用方的通道,实现三方的互惠互利关系。

4.2 建设网上视频直播系统

有效整合微信、第三方视频直播平台,将在站内举办的各类公益惠民演出、讲座等现场实况同步直播,实现利用电脑、手机等远程观看,扩大惠及群众覆盖面,提升文化站公共服务效能。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不断普及的今天,建设文化站数字平台已经成为文化站服务创新的必然趋势。因此,文化站要积极探索数字化服务创新的新途径,合理应用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建设完善的数字化服务平台,从而提高文化站服务效能,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优质高效的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基层文化站数字化管理和网络化建设研究[J].李熙.唯实(现代管理).2016(07)

[2]浅谈基层文化馆现阶段如何开展数字化建设[J].孟雷.艺术科技.2017(07)

猜你喜欢
文化站数字化数字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新时代基层文化站所如何开展好群众体育文化活动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乡镇文化站工作创新机制的新举措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
新时期乡镇文化站发展困境与对策思考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