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电产业节能减排问题研究

2018-04-01 17:45:22王见芳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煤炭能源

□王见芳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国家能源局发布了 《2017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升能效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2014年我国能耗强度高达4.1吨标准煤/万美元,2015年我国能耗强度为3.7吨标准煤/万美元,2016年我国能耗强度整体上又下降了5%左右。[1]低能效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还带来大量污染物排放,造成雾霾频发,严重威胁到国民健康。

煤电行业节能减排成为提升能效的核心任务。其一,煤电行业消耗的能源总量很大,抓好了煤电节能,就相当于抓住了主要矛盾。2015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消费量为27.5亿吨标准煤,约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64%。[2]在所有的煤炭消费中,发电生产及供热消耗煤炭量约占煤炭总消费量的55%左右;其二,煤电生产产生大量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因而煤电的能效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环境治理水平。

1 “十二五”山西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十二五”以来,山西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由2010年的1.78吨标准煤下降至2015年的1.435吨标准煤;2011-2015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分别下降3.55%、4.15%、3.74%、4.18%、5.31%,五年累计下降19.26%,目标完成进度达“十二五”规划总进度的103.26%,实现节能量约3900万吨标准煤,以年均3.5%的能耗增长支撑了年均7.9% 的经济增速,超额完成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五年累计下降16%的节能目标任务。2014-2015年,国家下达山西省的能源消费平均增速为3.1%,2014年全省能源消费增速为0.51%,2015年全省能源消费增速为-2.4%,均未超出能耗增量控制目标。在2015年度,非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占全省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为3.2%左右。

2 “十二五”山西煤电产业节能减排成效

“十二五”期间,山西省积极推进黑色煤炭绿色发展、高碳资源低碳发展,促进能源产业实现绿色低碳安全高效发展。截至2014年底,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分别完成规划目标的133.84%、141.81%、126.92%、143.70%,提前完成“十二五”减排目标;氮氧化物排放量相比2010年削减13.8%,基本完成减排目标;氨氮相比2010年削减9.5%,完成减排任务的78.24%;2014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降低5.03%,与2010年相比下降16.55%,预计超额完成国家下达我省“十二五”期间下降17%的目标;2014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4%,比2010年高出3.1个百分点;采煤沉陷区面积1100多平方公里,到2014年已复垦超过400平方公里。

“十二五”期间,山西省积极推进电力先进产能和生产力布局,努力降低各项能耗指标,持续加大污染物控制和减排力度,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60万千瓦级以上火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4114小时,同比增长2.6%;供电煤耗完成342克/千瓦时,比2011年同期降低1克/千瓦时,电网综合线损率5.79%,较2011年同期降低0.48个百分点;发电权与跨省跨区电能交易电量增长快速,全省发电权交易电量累计16.3亿千瓦时,跨省跨区电能交易电量2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2.1%;全省火电机组全部安装脱硫设施,脱硫设施投运率达到95%,二氧化硫达标排放率达到99%,已投运脱硝机组972万千瓦,同比增长116%,脱硝设施投运率达到80%,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均实现与电力监管机构联网。

3 制约煤电产业节能目标实现的因素分析

《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 年)》中提出行动目标,全国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下简称“克/千瓦时”)。在该计划中指出,从2014年至2020年的这六年间,全国煤炭类化石能源的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降低至62%以下,将电煤的消费占比增大到60%以上。该计划对于煤电企业都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这也要求企业对自身进行节能减排改造,适应社会的需求。

2017年3月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的《山西省节约能源“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5%,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8%;2016-2020年,全省能耗增量控制目标为3010万吨标准煤。

山西在“十二五”节能减排方面举全省之力,取得了积极成效,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但是继续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受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等方面因素影响,难度较大,制约因素较多。

3.1 发展理念陈旧,地方对节能减排的紧迫性和艰巨性认识仍需加强

山西省属于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煤炭行业整体素质不高,发展理念陈旧;进一步加快发展速度的任务重,管理粗放,生产经营过程中容易造成资源浪费、污染物排放重的问题;开采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员工整体素质不高,企业从根本上节能减排意识不强;由于缺乏先进的产业和项目,且对于产业转变方式以及对调结构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实际工作中不能较好的权衡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相关性,且企业没有节能减排意识,在实践过程中没有坚决贯彻落实相关文件指示,且对于节能减排的监督和检查力度不够,同时也未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未来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压力较大。

省内部分火力发电企业守法意识不强,可能存在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偷偷将燃烧产物排放到大气中;由于缺乏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在配备环保人员时,对员工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要求不高。除此之外,相关部门在进行节能减排数据统计时,都由各企业自行申报,相关部门只是将这些数据统计汇总分析,这样就难以确保节能减排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节能减排正确策略的制定。

3.2 产业协调发展意识不强,产业结构“超重型化”特征明显,高耗能行业占比重

一是山西省产业结构长期表现为“二三一”结构,第一产业在6%左右,“十二五”期间实现了第三产业超过了第二产业的产值,但由于社会消费需求不旺影响,以及第三产业对能源产品需求相对较低等多方面因素,节能减排工作重点还是第二产业。作为全国能源产业基地,依托煤炭为主导的产业形态,在煤炭加工转化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以消耗煤炭转化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90%以上,油、天然气、水电等相对新能源、洁净能源占比较低。畸重化的产业结构,缺乏遏制高耗能产业增长有效手段,导致节能减排工作难度加大。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十二五”期间,山西积极争取,被国务院确定为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确定了“产业转型、生态修复、城乡统筹、民生改善”四项重点任务,特别是把产业转型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实施了一系列的产业转型升级措施,在淘汰落后产能、关停部分高污染企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是新产业、新项目的培育和发展壮大方面项目较少,大量还局限在以煤为基础的产业链延伸方面。资源型经济的产业转型进度较慢,进一步加大了节能减排的工作难度和压力。

3.3 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不足,能源利用效率需要不断提升

山西省最大的5个煤炭集团产量只占山西总产量的40%、全国的10%。山西省煤炭产业的低集中度导致行业发展无序,企业竞争力减弱,规模化生产状况不佳,资源浪费严重。与此同时,煤炭在开发和利用的同时产生的大量副产品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某些企业没有收集并利用这些副产品而将其直接排入空气之中,这不仅是一种能源的浪费,而且对于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固体废弃物、粉尘排放和煤炭燃烧所致大气污染等最终导致山西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劣的严峻现实。另外,煤炭资源的回采率低、采选设备和工艺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也是导致山西省煤炭行业能耗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十二五”后半期,受宏观经济和企业盈利水平下降等影响,企业技术研发投入下降,技术改造投入不足,对未来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的节能减排带来影响。目前,国内的火电企业节能减排技术获得了巨大的进步,空冷机组、中水回用等新技术成功应用到火电企业上,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但是国内研究起步较晚,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技术还存在巨大的差距,还有很多技术可以进行改进,然而由于受到各方面原因的影响,很多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对节能减排技术进行改进和研发,这就导致目前电力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投入有限、创新元素少、市场适应能力较差等。[3]

3.4 节能减排管理工作体系需要加强

煤电企业缺乏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导致节能减排效果大打折扣。供电调度方式亟待进行改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的实现;煤电企业节能减排的考核和评估体系不健全,不完善,亟待进行改革和完善,使得煤电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难以取得真正的成效。

节能和减排属于两大技术领域,按照专业化管理的要求以及目前全国和山西省的管理体制,节能减排工作分属不同部门的职能。节能减排的主体是市场经济参与的各类主体,其中又以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为重点。节能工作以工业经济和行业管理部门牵头管理,减排工作以环保部门作为管理部门。由于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节能减排的工作标准不完善,技术要求、技术路径不相同,相关监测和统计体系的建设有待加强。随着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以及第一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力度加强,对能源消耗以及排放量的增加,将成为未来节能减排新的、需要重点关注的行业和领域,也需要深化节能减排管理改革,真正建立起统一管理、协调有序、监管有效的管理体制。

3.5 与节能减排技术、管理相关的配套政策机制不完善

政府部门对节能减排工作相当重视,相关部门专门出台了与火电企业相关的30多个与节能减排工作相关的法规、政策和标准。然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更多地依靠行政性措施,对依靠市场自身的作用来推动节能减排的研究较少,没有充分发挥市场对节能减排影响的作用。

火力发电企业在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时比较被动,随着水资源费用增加、排污费加大等因素的影响,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开展节能减排的积极性、主动性相对较差,更难以将工作重点转移到节能减排工作中来,因此必须要建立可行的经济补偿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节能减排提供强劲动力,建立长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4 “十三五”推进山西煤电产业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对策建议

2016年国务院颁发了《“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了我国在“十三五”期间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山西作为现阶段我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大省和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基地,煤电产业节能减排的成效对山西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完成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山西省节约能源“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省要将能源消费增量控制在3010吨标准煤之内,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一方面要继续强化节能减排的制度环境、法律环境和市场环境;另一方面,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强化节能减排措施,争取完成“十三五”规划中制定的计划,将煤炭消费的比重控制在80%以下,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提升到5%以上。

煤炭作为基础能源,山西近三分之一的煤炭通过火力发电转化为电能,煤电生产一体化程度较高,煤炭电力唇齿相依,煤炭产业的节能减排重点是做好煤炭向电力转化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工作。

4.1 全面推进煤炭绿色低碳消费

在“十三五”期间,山西省在煤炭类能源供给侧结构改革中指出要促进煤电产业转型和优化升级,提升载能产业的占比。统筹三大煤电基地资源优势,保证煤电基地科学、合理、有序的发展,配置好常规火力发电,不断推进低热值煤电项目建设步伐。保证涉及民生的基础热电项目快速发展,提升城市集中供热和供电比例。

4.2 加快外送电通道建设、推进城乡采暖“煤改电”工作

山西省将严格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扩大电力直接交易占比,不断推进“煤改电”试点工作进程,将节能减排落到实处。争取在2016年度完成所有煤改电试点工作,在条件允许的学校、厂房以及医院等地完成电采暖试点工作。

全力推进在建外送电通道建设,进一步拓展晋电外送规模不断推进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建设进程,争取在2016年底完成晋北—天津南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投产。同时争取完成新建晋电外送通道建设完成“晋中——浙江”±800千伏直流通道、“晋东南——山东东明——枣庄”2回1000千伏交流通道、“晋东南——江苏”±800千伏直流通道和扩建“晋东南——荆门——湖南”3回1000千伏交流通道的建设。

4.3 加快节能减排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依靠科技进步,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全面进步

山西未来节能减排工作必须走创新驱动的道路,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能效水平提高。完成煤电产业优化升级,在市场竞争中淘汰落后的企业和技术,推进新技术和超低排放产业项目的应用,提升煤电清洁化水平,将节能减排政策落到实处。[4]

4.3.1 煤炭

推广年产400万吨选煤系统成套技术与装备,完成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鼓励灰分大于25%的商品煤就近销售,发展动力配煤,科学合理地考察并选择煤炭储配基地,优化煤电资源配置,完成煤矿节能技术改造,加强煤炭开采过程中煤矸石等副产品的应用。

4.3.2 电力

鼓励循环电站的建设,积极宣传并加强煤气化多联产技术的应用,发展联电产业,并以此为杠杆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促进智能电网的建设,完成传统电力产业发电机组和电网的改造升级,不断降低输电损耗以及厂用电率。

4.4 积极推进煤电产业超低排放

淘汰煤电行业落后产能,严格执行《山西省“十三五”期间煤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计划》(晋电改供给办发〔2017〕2号)。加快推进“煤改气”和“煤改电”。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居民可承受的原则,“宜气则气、宜电则电”,推进燃煤锅炉“煤改气”和“煤改电”。加大气源、电源的保障力度,开拓气源,支持管道气、液化天然气(LNG)、压缩天然气(CNG)等多种方式、多种主体供应。

4.5 以转型综改区建设为龙头,积极推进能源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不仅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更是推动我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4.5.1 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

提升清洁能源的应用比例,推广使用优质煤及洁净型煤,推进“煤改气”“煤改电”,鼓励利用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电力等优质能源替代燃煤使用。大力发展风电,积极发展太阳能发电,有序发展水电、天然气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合理开发地热能资源,增加清洁低碳电力供应。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逐步减低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消费比重。

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加大煤制天然气、过境天然气、煤层气、焦炉煤气等“四气”推广力度,到2020年,燃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2%。加大城乡居民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逐步扩大民用太阳能、地热能设备的使用范围,鼓励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

4.5.2 加大实施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

推进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完成我省煤电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现代煤电产业,应用新能源、新技术以及节能材料,并以此为基础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完成传统煤电产业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完成煤电产品从低端高耗能走向高端清洁型的转变。进一步实施并完善煤炭工业试点工作,在实践中完成传统产业的集中化,提升传统产业环境友好水平,并提升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

4.5.3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不仅要实现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在煤炭产业链的结构布局中也需要遵循节能减排的原则。应当根据我省的实际发展状况和资源禀赋规律,合理地规划和调整煤炭产业机构,完成煤电产业的进一步融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念,在发展中既要估计资源开发和经济效益,同时也要兼顾环境保护。以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现代煤化工基地和项目建设,并以此为基础推进煤炭产业可持续循环发展,完成煤炭产业链的优化布局,提升煤炭开发过程中副产品的综合利用能力。

4.5.4 加强与完善节能减排体制机制建设

在经济手段方面,发挥好价格的杠杆作用,加强并完善节能减排体制的建设,完成市场准入机制建设。对于在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而言,要引入竞争机制,以市场竞争为基础调节产品价格,并以此为基础刺激并鼓励企业完成技术创新,培养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与此同时,对于市场不能有效调节的领域要采取合适的行政手段,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通过政府调控来完成产业节能减排水平,防止环境恶化。[5]

就财税政策方面而言,财务部门要根据实际发展状况出台一系列对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有利的政策,积极引导并鼓励节能产业的发展,并建立节能专项基金,做到专款专用,体现出政府对于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并引导节能工作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支持中小企业完成节能技术改造,参考借鉴其他国家节能发展经验,以节能产业税收减免和补贴政策为抓手,完成节能资金投入机制的建设。搭建支持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投融资平台,[6]引导社会参与到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之中,推进煤电产业税价征收试点工作,并严格按照国家在节能减排相关文件中的指示部署开证环境保护税,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全面进步。

完善节能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建立节能减排监督体系,完成监察队伍的建设。通过媒体宣传和舆论监督营造节能减排氛围,加强对于突发恶性环境事件的处理能力,完成对各类开发活动的环境监管。

只有通过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对传统工业、产业的升级改造,促进煤电产业结构调整,才能实现节能降耗、减排治污的目的。同时,建立完善的节能减排法规体系、体制机制,创新观念和制度,也是实现山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猜你喜欢
煤炭能源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英语文摘(2021年3期)2021-07-22 06:30:12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小学科学(2020年5期)2020-05-25 02:58:24
第五章 红色警报——煤炭
煤炭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家教世界(2019年4期)2019-02-26 13:44:20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能源(2018年4期)2018-01-15 22:25:25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最清洁的能源
煤炭的“未来”
能源(2015年8期)2015-05-26 09: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