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斌远,姜佳文
(1.广东培正学院 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830;2.大连乐恩创想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011)
技术流是通过知识、技能(设备)的传播(引进)、应用、提升和创新,凝练出比供应链更先进、更高超的产品研发制造能力和服务能力[1]。英国著名供应链专家马丁·克里斯多夫教授在1992年提出:“未来的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技术流是技术能力的融合提升与流动,技术流决定了供应链竞争优势的强弱。技术流的提升,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研发制造核心零部件和关键设备,实现产品创新,缩短产品生命周期,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供应链的创新能力;技术流的水平方向流动是与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相融合,将技术创新的新产品及各种产品低成本、高质量和高效率送到客户手中,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服务创新,确保供应链的盈利能力。供应链的盈利能力为技术流的提升奠定资金基础,供应链的创新能力为产品盈利提供保障,供应链的盈利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组合,可确保供应链竞争优势的提升。因此,技术流在供应链竞争中起到核心作用,决定供应链竞争力的强弱。
汤林伟认为:供应链管理还应包括技术流的管理。技术流是指技术的传播与流动,整个供应链技术创新的过程、管理和决策决定了技术流的质量、速度和覆盖范围,最终决定了技术创新的成败[2]。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产品创新成为供应链竞争的焦点。供应链通过提升技术流,研发制造核心零部件和关键设备,实现产品创新。核心企业要求供应链相关企业在现有技术能力的基础上提升技术流,重点解决新产品材质、精度、硬度、性能、信号传递播和反馈等技术难点,增加产品竞争力。技术流提升的主要环节:研发设计、材质结构、制造设备、加工能力、工程管理、检测识别和设备维修等,在技术流提升过程中若有一个环节(因素)达不到研发设计标准,产品性能就会下降,产品创新就难以实现,技术创新是由多个环节的技术流提升聚集和有效组合来实现的,技术流的提升是知识、技能的应用和创新,凝练出更先进、更高超的产品研发制造能力。20世纪60年代我国核工业部原公浦同志依靠高超精湛的技术,克服各种技术难关,加工原子弹核心部件,确保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3];2013年我国成功研制了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使中国成为拥有全球最高等级模锻装备的国家,解决了我国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船舶等领域所需模锻件产品的技术瓶颈,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我国现代工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述产品和设备研发制造都是依靠技术流的提升,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来实现的。如果技术流质量低,必然导致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由于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弱,依靠进口核心零部件组装产品,满足市场需要,2017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额高达2 601亿美元[4],自给率严重不足,降低了产业供应链竞争力。
技术流提升速度快、质量高,就能够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供应链竞争力就强;反之,供应链竞争力就弱,所以技术流决定技术创新的成败。
国外学者罗杰·布莱克威尔认为:大企业在争夺市场的优势地位时,竞争的优势必须通过整条供应链来实现[5]。进入21世纪后,世界工业强国紧紧围绕提升供应链竞争力开展技术创新的角逐,其特点是在供应链竞争过程中掌控和提升技术流,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研发制造核心零部件和关键设备,实现产品创新,提升供应链的竞争优势。美国以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突破口,通过因特尔公司和微软公司优先发展集成电路芯片和计算机网络通信软件,推动汽车、航空、生物工程、发动机和尖端武器等前沿技术发展,打造世界一流的核心零部件、关键设备和高端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销售,提升供应链竞争力。美国制造业通过提升技术流,实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抢占行业供应链的制高点,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全球供应链竞争力,增强和保持美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工业强国地位。
在提升供应链竞争力的同时美国应用技术流保护供应链安全。2010年美国联邦政府发布《2010知识产权联合执法战略计划》,提出要保卫美国供应链安全,应用电子检测识别技术、存储技术防止侵权产品进入美国军事及经济供应链,应用技术流对进入美国供应链的货物的知识产权进行分类管理,将假冒商品逐出美国供应链。2017年美国政府公布《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应用技术流防止敏感信息泄露并保证其供应链的完整性[6],确保美国供应链的安全。
发达国家在掌控和提升技术流,实现产品创新的同时推动供应链理论创新。20世纪70年代美国应用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研发制造微型个人计算机,制造业在应用信息技术时提出了供应链物料需求计划(MRP),以便快速掌握产品结构信息和库存信息,确定采购数量和采购时间,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随着计算机局域网技术的发展,多台计算机实现企业内部联网,供应链提出制造资源计划(MRPII),将企业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资源统一计划和控制,提升企业竞争力。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可将全球计算机联网通讯,供应链理论提出企业资源计划(ERP),无缝集成企业信息流(财务、人力资源、供应链和客户),实现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产业供应链管理和全球网络供应链管理,提升供应链竞争力。与此同时,供应链理论创新成果还有:系统集成、准时采购、精益生产、敏捷制造、高级排产技术、零库存、供应商管理库存等,这些供应链理论研究成果又进一步推动技术流的提升,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不断提高发达国家全球供应链竞争力。
供应链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任何企业的原料采购、产品生产、销售,最终送达消费者都是社会分工合作的结果。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采取计划经济模式,产品制造业注重产、购、销的供应链发展模式,企业的重点任务是完成国家下达的生产计划,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由政府负责统一协调,商业注重购、销、存的供应链发展模式。产品的购进和销售按照政府计划和规划执行,制造业和商业两者之间直接联系不密切,通过政府的直接干预解决制造业需要的原材料、零配件和设备等问题,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完成。企业商品进入流通环节时,由政府指定的批发企业到厂家组织购货、通过零售业,最终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在整个供应链运作过程中政府发挥“核心企业”的作用。制造业和商业积极性和创新性没有得到发挥,客户服务理念淡薄,产品竞争优势薄弱,依靠政府的直接干预和对外协作等方式,经过运输、仓储和装卸搬运等环节将原材料和产成品送到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手中,供应链的特征是保障供给,但是产品数量、质量、花色、品种和规格都不能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改革开发后,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为加快改变我国社会经济落后状态,政府职能由干预控制转为服务管理。理论界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管理思想和科学方法,以先进科学的理论指导供应链实践。我国著名供应链学者马士华教授(2003)提出: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7]。在加强供应链理论研究的同时,政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能源、交通和互联网的建设,确保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正常流动;制造业和商业强强联合,在供应链理论指导下,建立新型的供应链战略伙伴关系,整合资源,以客户为中心,缩短新产品上市时间,降低生产成本,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供应链快速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繁荣富裕,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在各国中排名第二。
目前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供应链水平占据世界领先地位,我国供应链虽然由保障供给发展到满足需求,使社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了,但是供应链整体水平在世界处于第二梯队,具体表现是低端产品过剩(价格低),高端产品依赖进口(价格高),某些产业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薄弱,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不高,依靠进口核心零部件和关键设备发展经济,满足人民生活需求。我国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与发达国家技术融合(四流融外),将产品快速地送到消费者手中,产品辐射距离远、范围大。“四流融外”虽然能够满足我国市场需求,但是发达国家获得较高的经济利益,降低了我国供应链核心竞争力。
我国供应链发展在思想上没有认清提升供应链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什么?缺乏对供应链技术创新的内涵研究;在理论上注重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融合,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在实践中应用低成本战略和国外技术融合,促进我国社会繁荣富裕,没有认识到技术流的存在,没有依靠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所以目前我国供应链理论研究处于浅层次和不全面的状态,导致我国供应链竞争力薄弱。
1.加强供应链理论研究。党的十八大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放在国家发展安全的核心位置。”[8]党的十九大指出:要“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9]党中央的科技创新战略决策,是我国社会经济和供应链发展的指导思想,科技创新的基础是掌控、应用和提升技术流,加强技术创新在供应链中的主导作用,使我国社会由繁荣富裕走向繁荣富强。因此供应链不仅是经济链和价值链,而且是创新链和竞争链,其理论内涵是: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与合作方的技术流、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融合,加强研发、采购、加工、组装、销售、维修和回收等环节的控制,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注重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满足客户需求,实现中国富强(五流融创)。供应链合作方包括:研发商、供应商、制造商、流通商(批发、零售、电商、运输和仓储)、金融、法律及政府部门等。供应链“五流融创”发展模式是通过掌控、应用和提升技术流,加强技术流与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融合,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既要满足客户需求,更要推动我国由繁荣富裕快速走向繁荣富强。
2.用科学理论指导供应链实践。在界定供应链理论内涵的基础上,用科学理论指导供应链实践和发展。我国供应链发展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供应链发展的特点,通过政策引导,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等措施为提升供应链竞争力做好基础工作。政府要增强科技创新政策引领,调动企业掌控、应用和提升技术流的积极性,高校要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供应链竞争力提升奠定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企业要承担掌控、应用和提升技术流的主体责任,打造核心企业,围绕核心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我国供应链竞争力。进入21世纪以来,经过科技人员多年的技术创新实践,我国量子通信技术、载人航天工程、高铁、大型蒸汽轮机、超级杂交水稻等重大技术领域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船舶、电子信息和先进装备制造等领域技术创新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制造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缩短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上与技术上的差距,为实现工业强国梦奠定基础。
1.增强政府在提升技术流的引领作用。政府要增强供应链竞争模式的引领,以提升技术流为核心,加强供应链“五流融创”发展竞争模式,研发制造核心零部件、关键设备和高端产品,提升供应链竞争优势,技术流的提升是提高供应链竞争优势的根本保证。2013年8月30日习近平同志视察沈阳机床集团指出:“技术和粮食一样,靠别人靠不住,要端起自己的饭碗,自立才能自强。要发展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加强技术创新,加快信息化、工业化融合。”发达国家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可以传播全球,但是核心技术根本不能泄露和传播。我国供应链竞争优势提升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在政府技术创新政策引领下,明确重点行业的供应链发展战略,掌握技术流现状,瞄准发达国家技术发展水平,明确提升技术流的目标和措施,增强技术创新的能力,从根本上提高供应链竞争优势。
2.加强政府在提升技术流的服务作用。建立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政府作为国家的代表,一方面,给企业提供一个良好制度环境和稳定运行机制,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向社会提供良好的创新基础设施,为供应链提升技术流、增强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政府应投入资金建设公共、公益性研发平台、加工平台、测试平台和维修平台,强化技术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提高公共平台利用率,解决技术创新资源分散垄断、闲置和淘汰等问题,协助供应链企业解决技术流提升的难点和技术障碍等问题。目前广东省已经建立新型研发机构120多家,通过技术流的提升,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突破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中发挥巨大作用。政府应对实现产品创新的供应链企业给予奖励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调动供应链企业提升技术流和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的积极性,使我国供应链竞争力不断增强。
1.加强供应链理论教学。我国高等教育要加强供应链理论研究和教材建设,让学生不仅了解“未来的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且要明白依靠什么实现竞争,提升供应链竞争优势的动力是什么?“四流融外”可以使我国达到繁荣富裕,但不能从根本上提升供应链竞争力,要有志气和骨气,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10],要依靠“五流融创”从根本上提升供应链竞争力,实现我国繁荣富强。因此要明确技术流在技术创新和供应链竞争中的核心作用,理顺技术流与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之间的联系,树立“提升技术流、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强技术流与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融合,研发制造核心零部件和关键设备,实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的理念,依靠自主创新提高我国供应链竞争优势。《供应链管理》教材要增加技术、技术流和技术创新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技术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加快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我国供应链竞争优势。
2.加强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不仅要重视供应链理论研究,而且要加快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尤其要注重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要把我国建设成工业强国,必须培养一大批有知识、会技术、善管理、能创新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高等教育要通过理论教学、实战演练、企业实践和社团活动等,加快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从2016年至今,广东省高等教育(本科)扩大了理工科招生人数的比例,并把高等教育理工科专业发展作为广东省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这些措施将培养和储备大批应用型高素质技术人才,为我国提升供应链竞争力,实现复兴强国梦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1.掌控技术流,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是产品生产和技术创新的主体,产品研发制造、组装和流通环节都需要技术流的支撑,技术流支撑的内容:(1)产品质量、数量和交货时间达到核心企业要求;(2)生产设备的维修保养,确保生产正常进行;(3)与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融合实现服务创新;(4)提升技术流,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产品创新;(5)产品性能检测识别,杜绝假冒伪劣;(6)加强与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增强核心零部件、关键设备和高端产品的研发制造能力,提升供应链竞争优势。技术流的提升不仅需要当代人的努力,而且需要几代人的传承,德国工人技术精湛,向工业4.0的智能制造发展,大规模定制的流水线,高度精密的机器人,为德国现代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些是几代人努力和传承的结果。
2.组建技术创新队伍,提升技术流。企业要建立一支以技术骨干为核心的队伍,掌控和提升技术流,经过学习和实践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掌握发达国家同行业技术、产品、设备和工艺等发展趋势,制定我国供应链提升技术流的目标和规划,如设备改造、加工技术提高,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等,技术创新的重点是技术流与信息流的融合,不断提高产品的研发能力、加工技术能力、设备检修能力、流通服务能力和产品维修能力,通过自身研发来提升技术水平,从而赶超国际先进品牌[11],提升供应链竞争优势。企业要为中青年员工提供学习和技术创新的平台,在实践中掌握高超精湛的技术能力,使企业整体技术流水平得到提升。要将思想作风好、有知识、会技术、善管理、能创新的技术骨干选拔到技术创新领导岗位,带领员工提升技术流,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研发制造核心零部件、关键设备和高端产品,实现产品创新,将企业由供应链的加工组装地位转变为核心企业,提升我国供应链竞争力。
3.提高技术创新人员的福利待遇。技术能力的流动和提升,不仅需要员工掌握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多年反复实践和磨练,付出很多辛勤劳动,如此才能解决核心零部件、关键设备和高端产品的研发制造等问题。企业要提高技术创新人员的福利待遇,拿出资金奖励掌控和提升技术流的员工,调动技术创新人员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人员安心工作,不断实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提升供应链竞争力。我国东北经济萧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批技术人员跳槽离开东北到北上广发展。技术人员短缺,关键设备出现故障不会修、不敢修、没人修,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秩序。我国教育部门虽然培养了大量应用型技术人才,增强了制造业的技术力量,但是如果技术创新人员福利待遇低,将会出现转行、外流甚至移民的局面,供应链竞争力就会降低。技术创新不仅需要当代人的努力,而且需要几代人的传承,大量技术创新人才辞职离岗,就会使技术流断裂,我国技术创新就是一句空话,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就不可能实现,供应链竞争力就不可能提升。
本文分析了技术流在供应链竞争中的核心作用,揭示了我国供应链起源、发展路径和特色,存在问题及原因;最后从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角度界定了供应链“五流融创”发展模式的内涵,并从政府、教育和企业三个方面就如何提升技术流、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供应链竞争力展开初步探讨。“五流融创”发展模式对提升我国供应链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动作用,但是如何围绕核心企业,与相关合作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技术流与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融合,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提升供应链竞争力,将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