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宁 (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以意逆志”是孟子针对春秋时期“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的主观臆断解释诗歌的现象而提出来的解诗之法。读诗不能“以文害辞,以辞害志”,不能以个别文字影响对词句的了解。针对“以意逆志”,孟子又提出必须能够“知人论世”,即深入的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的状况。“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相结合的的解诗方法因而成为了批评和鉴赏文学作品的重要原则和方法。本文以唐代诗人朱庆馀《闺怨》一诗为例,利用“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进行鉴赏。
首先,有必要对“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两个概念的意义进行界定和阐释。
“以意逆志”中“意”所表示的意思,历来就有不同的说法。一说“意”代表诗人之意,即应该全面客观地从诗歌本身所表达的意义去探求作者之意;一说“意”应指读者之意,即读者在理解诗歌时需要全面把握诗歌精神实质,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探索作者的志趣倾向。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又有“诗无达诂”之说,即根据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的特性来看,由于审美主体的差异性,对于同一文学作品往往会产生不用的理解和解释。因此“诗无达诂”也是指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的实际上无法达到对作品原意进行十分确切的训诂和解释。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文本作为一种永久性存在,它并不依赖与审美主体的审美经验,它只存在于读者的审美观照和审美感受中。由于时代的阻隔,读者所处环境,以及在此环境下所意识和下意识下接受的一切信息,都会影响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接受。这也就造成了对作品的理解和接受以及对作品愿意阐释上的难度。
事实上单就从“以意逆志”的层面上去理解诗歌,如果只是强调对“意”的理解,往往容易导致对作品的理解过多搀入接受者的主观揣测,在此基础上甚至容易作出超越作者本意的阐释。如果只是强调“志”,又容易忽视接受主体及其阐释作品的能力,从而削减文学文本的多元性内涵和审美价值。因此就更需要把握文学欣赏与批评中作者的主体地位。“知人论世”这一方法论的提出为解决这一两难境地起到了积极作用。作品在孕育和创造的过程中,无不渗透着作者的心血和感情,文艺创作实践依赖于整体文化氛围中的文化经验,它是诗人所生活时代文化传统的体现,也是诗人心理储蓄的来源。细读文本,“以意逆志”必然离不开“知人论世”
唐朝诗人朱庆馀《闺意上张水部》一诗,《全唐诗》和《唐诗三百首》均作《近试上张水部》,《唐诗品汇》作《闺意上张水部》。题目作《近试上张籍水部》并不正确。按施蛰存《唐诗百话》来看按照唐人制诗题的惯例,应该先表明诗歌的题材,其次表明诗歌的作用。如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诗歌的题材是“临洞庭”,诗歌的作用是“赠张丞相”。同样,朱庆馀这首诗的题材应该是“闺意”,作用是“上张水部”。如果此诗题作“近试上张水部”,那么诗中必须以临近考试期限为题材,这与诗歌所表现的意义并不贴合。另外“张籍水部”这样的称谓也不符合唐人以官职名代替人名的称呼习惯。即使是这样,张籍当时为水部员外郎,在官职上比朱庆馀高,在年龄上比朱庆馀大,“籍”是张籍之名,只有长辈才可以直呼其名,显然在题目中朱庆馀对张籍直呼其名是不合规矩的。因此题目作《近试上张籍水部》并不符合常理,故另一题目,即《闺意上张水部》更为合理贴切。
《闺意上张水部》原诗为:“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单单从字面来看,这是一位新婚妇人,洞房花烛夜后,清晨梳洗装扮,等待天明去堂前拜见公婆。待梳妆完毕,担心自己的装扮好看不好看,低声问新郎自己的眉毛画得怎么样?深浅合适吗?合不合当下的时样呢?“停红烛”中的“停”一字,实际上意指停留的烛火,是红烛还未燃尽之意。从下句的“待晓”二字便可体会到。红烛还未燃尽,新妇就已经起身梳洗,精心打扮,一方面表示第二天拜见公婆是一件大事,让新妇非常重视;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新妇马上要面对公婆的忐忑心情。如果只是讲述一位新妇清晨即将拜见公婆,而精心梳洗这样一件事,那么对于这首闺情诗的理解到这里应该就结束了。然而这首诗是作者用来“上张水部”的。
实际上根据《全唐诗话》中记载:“庆馀遇水部郎中张籍知音,索庆馀新旧篇,择留二十六章,置之怀袖而推赞之。时人以籍重名,皆缮录讽咏,遂登科。庆馀作《闺意》一篇以献曰:‘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籍酬之曰:‘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由是朱之诗名,流於海内矣。”可以得知,此篇《闺意》是朱庆馀以新妇自比,想张籍询问自己的表现是否足矣展示自己的才华,以给自己在朝廷中谋得一份职位。而从张籍给朱庆馀的酬唱诗,张籍把朱庆馀比作越州镜湖的采菱女,不仅面貌美丽动人,而且拥有绝妙的歌喉,这些都是身着贵重丝绸的其他越女所不能相比的。可以看出张籍对朱庆馀的才华非常赏识。文人相重,酬答俱妙,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流誉诗坛。这也使得朱庆馀的诗名得以显著诗坛数百年。
考察这首诗所作的背景,本诗是朱庆馀向张籍献诗行卷中的一首。在唐代,科举考试的试卷是不糊名的,因为不糊名,所以某年某科有谁参加考试、哪本试卷属于谁,所有这些信息都是公开的。这就使得主试官除了评阅试卷之外,还有参考甚至完全依据举子们平日的作品和名望来决定去留,这也使得应试者们有向主考官呈献平日的作品的表现的机会。所谓“行卷”,就是应试的举子将自己的文学创作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以前呈送给当时在社会上、政治上和文坛上有地位的人,请求他们向主司即主考的礼部侍郎推荐,从而增加自己及第的一种手段。凡是接受了举子呈献行卷的人,他们既可以直接推荐于主试官,也可以间接推荐于通榜者,而有力的推荐者,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成为通榜者了。
了解了这些情况后,再来读这首诗,就会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在唐代科举考试行卷风气的影响下,朱庆馀渴望自己的才华被发掘,这也就不难理解《闺意》中“妆罢低头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虽然参加科举考试时,已经在文章中着意用功,但仍是担心自己的文章能否合主考官的心意,为此询问担任水部员外郎的张籍。读懂整首诗的过程,也就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学鉴赏方法具体实践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