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红,贺力平,周玉林
陈晓红(1963-),江西永新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商学院校长,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晓红院士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国家创新研究群体、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及国家级特色专业负责人与首席教授,国务院工商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教育部社科委学部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学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应用经济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担任Journal of Industrial and Management Optimization、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十余家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编委。兼任湖南省科协副主席,中国管理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2011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移动商务智能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湖南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家咨询小组组长,曾任长株潭城市群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国家中组部“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首届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
陈晓红院士长期从事决策理论、决策支持系统、大数据分析、中小企业融资、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与生态文明等领域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是我国最早研究中小企业融资和信用担保体系的知名学者之一,提出的逐步建立中小企业金融体系理论受到了国务院原总理朱镕基同志的肯定和学术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作为湖南省唯一受邀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代表,出席了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举行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工作座谈会”。作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高校教师科研奖励计划项目等国家级重大和重点项目30多项。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决策应用软件开发平台Smart Decision”,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ESI前1%高被引论文33篇,被SCI和SSCI检索120余篇,EI、CSSCI和CSCD检索200余篇;出版专著18部,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湖南光召科技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14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精品课程1门。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项。
贺力平、周玉林(以下简称贺、周):陈院士,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明确在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所以我们此次采访的主题是:聚焦“两型”社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请您谈谈,您制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标准体系,源于什么背景?
陈晓红院士(以下简称“陈”):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具象化、操作化亟须制订生态文明标准体系。在国家先行先试政策下,全国各地尤其是长株潭城市群国家“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提供了以“两型”标准体系来规范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因此,我建议全国在长株潭“两型”标准体系经验的基础上,制订和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标准体系,助推美丽中国梦早日实现。
贺、周:长株潭城市群国家“两型社会”改革建设试验区创造了哪些经验和示范,值得全国推广?
陈:长株潭城市群国家“两型社会”改革建设试验区提出了以标准推进和规范“两型社会”建设的新理念,科学研制发布实施了60多项“两型”标准、规范和指南,形成了包括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在内的“两型社会”标准体系,如两型企业、两型村庄、两型社区等。
目前,“两型社会”建设系列标准已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实施,部分已成为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两型社会”建设的典型示范,形成了“两型社会”改革建设的“长株潭模式”,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认可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
贺、周:您认为应该“系统化、针对性”地构建生态文明标准体系,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陈:构建可量化、可具象、可考核、可复制的标准体系,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构建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重点的生态文明经济发展标准体系,包括生态产业、生态企业标准等。第二,要构建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和建设美丽乡村为重点的生态文明城乡建设标准体系,包括生态社区、生态村庄、生态城市标准等。第三,要构建以推进创新创业为重点的生态文明科技创新标准体系,包括生态技术、生态产品标准等。第四,应该构建以注重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和优化各事业单位为重点的生态文明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包括生态交通、生态机关、生态学校标准等。
贺、周:您提到要“大格局、多主体”地推动生态文明标准实施,具体如何开展?
陈:在系统构建生态文明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强力推进标准落地生根。
首先要强化政府在生态文明标准实施中的引领作用。政府应高度协调各方利益,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与实施方案。相关部门要积极落实相应生态文明标准,要加强部门联动,推动出台与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标准配套的产业、财税、金融等方面政策措施。
其次,应该充分发挥企业在生态文明标准实施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生态化标准体系。
最后,应该发挥公众在生态文明标准实施中的主动作用。
贺、周:您提到要“分对象、有步骤”地提炼与完善生态文明标准,具体如何实施?
陈:在实施过程中,要将示范创建作为试行、完善生态文明标准的重要载体,在国家改革试验区先行推进,努力形成一批标准的典范和标杆向全国推广,从而带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那么一方面要以生态标准为指南,在机关、学校、企业等多个领域分对象、有步骤地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活动;另一方面,要鼓励各地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标准试点示范,把比较成熟、试验效果比较好的地方经验,提炼上升为全国性生态文明标准,在全国推广应用。
贺、周:垃圾处理问题一直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您有什么建议?
陈:有效处理垃圾问题应该推行垃圾分类处置收费制度。目前国内多数省份及试点城市虽已将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收费制度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但仍存在体制不健全、收费标准不科学、征收主体不明确和公众环保意识较差等诸多障碍。但是,如果政府下决心在政策等方面进行引导,是完全可以做的,就像当时阶梯式电价、水价、气价的改革,政策推行前期稍显困难,坚持下来就会收到较好的反响。因此,应该推行“分步骤、分层次、有目标”的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收费制度。一是完善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培养公众环保意识;二是优化相关收费措施,明确费用征收主体,扶持垃圾分类处理产业链;三是建立阶段收费机制,完善责任追究机制,促进垃圾分类处置收费制度可持续发展。
同时,垃圾分类要形成一个完成的产业链,垃圾的前端回收分类,后端处理没有分类,肯定效果不明显。政府要将垃圾分类作为一个产业链来抓,在制度设计、政策引领、财税政策等方面制订相关的政策措施,并给予必要的资金投入,这样才能保证垃圾分类处置收费制度的顺利实施。
贺、周:我们有关注到您曾在一次会议中提到过“智慧环保”,请问智慧环保与以往我们所谈的环保有什么区别?其中有用到什么新技术吗?
陈:蓝天碧水、净土青山离不开智慧环保。智慧环保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也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新手段。通过智慧环保,可以使人们生活更加绿色、安全、便捷。智慧环保产业和智慧城市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一方面,城市治理和运营需要绿色发展的理念,与环保有天然的契合性;另一方面,环保产业也需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如城市环境治理、清洁生产、大气污染治理、水土壤污染等治理。
有关智慧环保,我以湘江流域水环境的智慧管理举例说明。近几年,我的课题组借助智能水自动监测和处理技术,采集分析了近10亿条湘江流域环境相关大数据,通过这种智慧管理,动态分析湘江流域水质变化规律,找出了流域内主要污染源,分析了经济发展对水质变化的影响,预测了流域水质未来变化趋势。这一探索实现了湘江流域的智慧管理,改善了流域水质。由此及彼,这样的智慧环保方法及技术可推广运用到其他环保领域,借助物联网的实时监测、大数据的深度分析和人工智能的辅助决策,可实现实时掌握环境状况,动态分析环境污染成因,准确预测环境变化趋势,精准制订环境保护政策,精确实施环境治理措施。
目前环保行业有以下几个痛点之处:第一,废品回收缺乏鼓励。目前的回收项目,民众往往没有获得合理恰当的激励和奖励,参与积极性普遍较低,推广难度大。第二,篡改、伪造环境检测数据时有发生。数据质量是环境监测工作的生命线,环保数据的真实性、综合性、长期性是环境监测最基本的要求。第三,污染排放难以量化。在目前的系统中,每个产品的环境影响都难以确定,其生态足迹也没有被纳入价格考量,消费者缺乏购买绿色产品的动机,企业也没有动力出售这类产品。第四,环境公益腐败现象普遍。环境公益机构接受的捐款难以追踪资金流向,官僚、腐败和低效率在慈善领域中普遍存在。
针对环保行业的几大痛点,区块链新技术可以为环保行业的现状带来改变。首先,区块链上的回收项目可以鼓励民众参与,运行回收计划的机构可以选择以加密代币的形式提供经济奖励,换取可回收物品。
其次,借助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追踪和记录重要的环境数据,可以防止公司和政府背弃其环境承诺或误报其进展,减少欺诈和数据伪造现象发生。
然后,使用区块链跟踪生产过程中的“三废”和碳排放情况,可以避免数据篡改,并可确定应该收取的排污税和碳税金额。
最后,区块链技术可以确保环保资金不会在官僚迷宫中消失。融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基于区块链的环保公益款项甚至可以根据具体的环境目标自动发布到正确的机构。
利用区块链、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解决当前环保大健康产业的痛点,目前这些技术已经逐渐被运用在环保行业中。如碳链、环境监测“大气110”平台、金正环保污废水处理新模式。中国环境保护部携手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协会、港澳台、中华环境保护基金、美丽中国基金共同发起建立碳链基金会运营主体,推出碳链。它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通过在工厂、学校、医院、小区、商务写字楼、公园、公交车站等地建立人工智能碳排放站点,借助物联网实时采集碳排放数据,并利用碳积分(碳链CBN)对企业和个人的低碳减排行为进行激励,引导民众节能减排,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国家环境保护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使用“云链”技术开发“大气110”平台,融合应用区块链、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专注于大气监测、生态大数据分析等公共服务,实现通过定位系统实时展示当地的空气状况、污染地图、污染排名、污染对比等信息。“大气110”平台具有多元化的数据源、丰富的数据产品,可以满足环保部门、科研院所、普通大众、企业、社会组织等的环保数据需求。
国内领先的环保行业特种膜生产与新生水回用上市公司金正环保携手NWBlockchainLimited公司推出NewBchain项目,使用区块链、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革新目前污水处理行业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面向全球打造创新性区块链污废水处理分布式经济业务生态。无论是项目创造者、参与者还是消费者,都可以参与New-Bchain,以投身到环境保护和污水治理中,并通过NewBchain获得消费、交易、管理自己的各种权益。通过这种方式,使得NewBchain每一环的参与者都得到激励,从而促进NewBchain及水污染环境治理保护的发展。
贺、周: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脱贫”国家方略的实施在解决收入贫困、知识贫困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生态脆弱地带的贫困问题尚未得到良好的解决,以您多年的两型社会研究的经验,您觉得国家精准脱贫策略在生态脆弱地带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
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国家方略。我国在解决收入贫困、知识贫困等方面成就举世瞩目,但在生态脆弱地带仍面临气候变化和极端灾害导致的气候贫困问题:一是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多数位于生态脆弱地带,面临异常气候和灾害威胁。二是面对极端灾害,贫困户首当其冲受到伤害,生活负担加重,甚至造成已脱贫者返贫。然而,当前我国扶贫政策对此尚应对不足:一是扶贫政策与适应气候变化政策的协调性不够,二者分属不同管理部门,协同较少。二是贫困地区发展与保护目标冲突。生态资源是脱贫的重要物质基础,但其开发利用又受制于生态保护。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新时期亟须将贫困地区气候变化适应纳入精准脱贫政策体系。
一是实施扶贫开发与气候变化适应协同战略。建议扶贫办将气候适应纳入扶贫发展纲要,并加快制定各级气候贫困治理方案。二是实施贫困人口生计安全与粮食安全协同战略。建议农业部、水利部和气象局等加强贫困脆弱地区的农田基础设施规划与投资,增强灾害监测与预警。三是实施贫困地区发展与保护协同战略。各级政府要加大贫困地区生态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实现发展与保护双赢。
(1)完善扶贫对象区域的遴选体系。按照《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划定的适应气候变化区域,将自然环境脆弱、区位条件艰苦或生态地位显要的地区尽可能纳入扶贫范畴,完善扶贫对象区域的认定标准。
(2)构建评估气候贫困的指标体系。包括生态脆弱性、极端天气灾害程度、气候适应能力、贫困对象评定等指标。通过以上指标,统计生态资源数量与质量,掌握灾害类型、发生地点、频率和强度,了解当地适应气候变化措施,识别受灾人群及其损失、返贫及贫困变化趋势。
(3)创建一套适用于县域(村级)尺度的气候贫困动态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对气候贫困评估指标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数据收集与跟踪,并就灾害状况、扶贫进展及其动态变化进行评估,实现气候贫困精准监测,精准识别,精准施策。
(1)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提高贫困地区抗灾能力。一是加快气候智能型农业技术、新节水灌溉技术、耐高温耐旱作物品种等新抗灾技术的研发推广;二是设立生态脆弱贫困地区专项资金,不断加大农田排灌设施建设、中低产田改造、极端气候事件及重大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
(2)积极参与构建全球与区域贫困治理机制。积极参与和推动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倡议的在《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建立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行动计划。充分利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助推我国实现全面脱贫。
(1)建立健全气候贫困治理政策体系。充分考虑极端灾害对贫困的影响及适应,吸收借鉴过去的脱贫经验,针对性调整和细化《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等国家重大战略规划相关内容,制定和完善气候贫困治理政策。
(2)建立扶贫开发对象的动态评估与考核机制。对已有扶贫开发政策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绩效做出科学评估,并根据结果开展考核,对不同类型的扶贫投入做出适应性调整。进而制定出扶贫攻坚优先序,分类施策,逐个击破。
(3)建立扶贫与适应气候变化组织协调机制。建议扶贫办牵头,加强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水利部、环保部、气象局等之间的协调联动,对贫困监测、适应投资、灾害管理和政策修订等进行科学筹划与分工。在国家扶贫办增设气候贫困治理部门,成立气候贫困治理专家委员会,为打赢新时期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贺、周:感谢陈院士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祝愿您在今后的两型社会研究中不断创新,取得更加优质的成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
陈:谢谢,也衷心祝愿贵刊以更加强劲的姿态,锐意开拓,不断进取,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