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研讨在企业问题探究中的培训实践与思考

2018-04-01 11:30李世龙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结构化研讨培训

李世龙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北京 100012)

结构化研讨是团队全体成员按照规定的程序、遵循一定的规则、采用适当的工具围绕某一主题进行研讨并达成共识的方法。结构化研讨在培训中的使用诠释了教师与学员之间的定位、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自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以下简称“学院”)2013年引入结构化研讨理念和实际操作以来,越来越多的教师熟悉、接受这种培训方式,并将其运用到培训项目中,组织学员分析、讨论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培训主题,其中以探究企业实际问题居多,如国际化人才培训中探讨HSE管理问题、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问题、工程项目进度控制问题、海外复杂环境下如何强化“四个意识”把握大局方向、海外项目经理作风建设等,研讨过程和研讨效果均得到学员的认可。

1 结构化研讨在企业问题探究方面的优势

培训方式多种多样,但真正经常使用的是讲授、案例教学、研讨等培训方式。与这些培训方式相比,结构化研讨在探究企业问题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1.1 突出学员主体地位

在以讲授为主的培训方式中,教师处于主导和控制地位。教师作为培训内容的创造者、承载者,负责将培训内容传授给学员,并对传授过程进行主导;以传授知识为主,涉及学员真正关心的问题比较有限;可依靠学员提问、问询等互动形式转入学员关注的问题,体现学员在培训中的地位,但深度广度不够、时间受限。

案例教学中,真正主体仍是教师。教师负责提供案例内容、设计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学员按照规定和要求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对问题的探究多限于案例内容范围内,但学员主体地位有所提升。

结构化研讨中,教师负责设计规则、流程、工具,把方法介绍给学员,按流程推进整个研讨过程;教师只是一个普通参与个体,学员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保证。学员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研讨主题来自于学员;强化学员的输出(兼有输入),研讨时间主要由学员用来分析问题、查找原因、提出对策;研讨过程管理由教师和学员共同负责,大节点由教师推动,小节点由学员管理;研讨结果与质量取决于全体学员的参与及贡献。

1.2 研讨过程切割成段并引入流程、规则和工具

一般研讨为人们所熟悉,但有明显弱点:研讨时易受综合性思维的影响,倾向于利用原有经验、习惯模式思考问题,纵向、系统阐述自己的观点,并直接提升到宏观层面;研讨观点提出后不能经过充分讨论、融合,更缺乏共创、达成共识;研讨过程缺乏引导控制,研讨效率低,易受少数人左右,参与力度不够。

结构化研讨将整个过程分为提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等不同阶段,且分阶段进行。在每个阶段,划分研讨小组若干,引入组长、记录员、汇报人、计时员等角色,承担不同职责。按照学员个体独立思考—向小组成员阐明观点—记录小组成员所有观点—澄清模糊或歧义观点—合并或再造观点—投票决定观点排序—将排序居前的观点书写于卡纸上—将卡纸上的观点向全班展示—其他小组对其评价完善—学员全体对所有小组卡纸上的观点进行归类等流程步步推进。其中,第1步由学员个体独自进行,第2-7步由各小组分别实施,最后3步由全体学员共同完成。制定研讨规则,如规定阐述观点的顺序、时间,对其他观点应持的态度等。介绍研讨工具,如团队列明法、活动挂图与卡纸、四象限法则、投票表决法等。

结构化研讨分阶段进行,从而把思维的系统性、纵向性进行切割,克服综合性思维的影响。有更多学员在研讨过程中司职不同角色,强化研讨共同体的意识和记忆。研讨流程解决了研讨深入不下去的问题,实现了研讨人员由个体、小组到全体,研讨观点由发散、碰撞激发到收敛步步深入的过程。研讨规则和研讨工具的使用强制保证了研讨的科学性和研讨效率,激发学员潜力,学员之间信息多向传递、相互启发,研讨结果体现集体智慧。

1.3 可将结构化研讨运用于实际工作

借助于结构化研讨,学员不仅加深了对企业存在问题的认识、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而且掌握了结构化研讨的理念和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可将结构化研讨迁移到学员所在企业培训中,解决师资缺乏、专业人员专业培训能力不足、培训手段单一等问题,从而增加企业自身开展培训几率,提升培训效果。

可将结构化研讨运用于企业群策群力、集体决策、推动工作等活动中。结构化研讨既是一种培训方式,又是一种工作方法;结构化研讨从行动学习演化而来。国内外很多企业利用结构化研讨的理念和手段凝聚共识、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如麦肯锡7步成诗法、GE群策群力10步法、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的群策群力6步法。

2 结构化研讨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结构化研讨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需要予以重视并加以管理,确保研讨过程顺利进行和研讨成果的质量。

2.1 提出问题阶段

提出问题是结构化研讨的第一个阶段,所提问题是否具有代表性、界定是否清晰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研讨成果的质量。提出问题时容易出现的状况是:问题过于综合、宏观,描述笼统,不具有代表性,时效性差,问题本身和问题原因有所混淆;不是自己亲历的问题,只是感觉是个问题或是听他人说过,所提问题缺乏真实性或背景支撑;学员间差异大,有的是在该岗位工作多年,谈论起问题来信手拈来,有的是刚接手该岗位工作,缺乏相关问题的了解或思考。

针对以上种种状况,教师需要向学员介绍提出问题的标准,如要近一年发生的、自己亲历的、本质性的问题,问题描述要具体、准确,列示要避免的不规范、不科学的问题。另外,在澄清模糊或歧义观点环节,要发挥好催化师的作用。催化师是结构化研讨的向导,要通过倾听让学员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问询聚焦问题,并引导学员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实现创造性地思考。

2.2 异体评价环节

异体评价是其他小组成员评价本小组阶段性研讨成果。设置异体评价的初衷是建立研讨小组之间的关联通道,汇集更多的智慧,构建班级研讨共同体。异体评价使用工具包括四副眼镜或六顶思考帽,由其他小组成员从不同角度对本小组的研讨成果进行评价。从结构化研讨的实践看,异体评价环节存在的问题是:评价者对研讨成果产生过程没有介入或是介入太迟,评价者选择空间大,评价对研讨成果没有起到补充、完善、提升的作用。

为提升异体评价效果,研讨小组应增设评论员一职,选取经验丰富、洞察力强、善于表达的学员担任;评价时不求面面俱到,但要聚焦、说出评价理由,最好有具体例证支持。当然,结构化研讨中还可采用世界咖啡这种工具,由于有当事小组对研讨过程、研讨成果的介绍,评论员在发表评价意见建议时比较容易,一定程度上能发挥异体评价外脑、智囊的作用。

2.3 研讨过程进度管理

结构化研讨进度管理非常重要,若管理不好,会造成有些环节耗时长、效率低,挤压其他环节的时间,影响研讨过程的进展、研讨成果的产生和质量。结构化研讨具有进度管理难度大的必然,这是因为研讨环节多、参与个体多。如果教师没有摆脱传统的讲授方式讲得多、干预研讨过程多,也会占用不少研讨时间。

在破解进度管理难题方面,教师负有第一位主体责任、能发挥更大作用:最大幅度压缩自己占用的时间;根据学员情况和研讨状况做出调整,如在提出问题阶段之学员个体独立思考环节,所提问题多少与占用时间密切相关,所提问题越多,耗费时间会非线性增加,教师要给予关注,必要时调整所提问题数量;一些意外情况如对研讨内容过于纠结要进行干预;要发挥计时员作用,严格把小组成员用时、每个环节用时控制好。

3 充分发挥结构化研讨效用

充分发挥、拓展结构化研讨在培训中的作用和效用,提升学员以问题为导向的素养与能力。

3.1 利用结构化研讨整合培训内容

通常情况下,培训项目会设置若干方面的培训内容,结构化研讨可以根据总体设计和要求承担指定的培训内容。也可以利用结构化研讨,将培训期间的所有培训内容关联在一起,并有所整合、提升。如果只是将结构化研讨限定于完成指定的培训内容,研讨效果会打折扣,培训机构的优势也没有体现。

当然,可以利用课程回顾方式将所有培训内容进行梳理,按照设置每个培训内容目的、培训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得到的启发与收获、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对培训内容的建议等方面来进行。在利用结构化研讨梳理培训内容时,可以按照其他脉络进行。比如,在利用结构化研讨探究企业问题中,将培训内容按照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等方面进行梳理;也就是说,在学员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时,既要体现学员原有经验和水平,又要体现本次培训在这三个方面给学员带来的丰富和变化,从而促使培训内容与学员自身、企业实际联系起来,促使学员在培训期间尝试利用培训收获解决企业问题。

3.2 运用好结构化研讨成果

结构化研讨产生的成果汇集了全体学员的智慧,要比学员个体的思考客观、全面、有深度,有些分析能一针见血、切入问题的实质,有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具有建设性。因此,对问题的探究不应停留于研讨的结束,而应作为新的起点;不应把研讨成果束之高阁,而应用于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同时也要看到,结构化研讨产生的成果是学员集体选择的结果,可能自己关心的问题并没有列入研究范围内,或是解决问题的措施与自己企业实际有比较大的差异;研讨成果具有综合性、是多方面的反映,查找的问题、制定的对策线条粗,不能将研讨结果直接应用。学员需要对原先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重新审视,对问题进行优先排序。对于自己可以解决或是职权范围内的问题,在原有研讨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分解、细化,调动资源,组织实施;对于自己无力解决或是非职权范围内的问题,进行实际调研,丰富、完善问题支撑材料,优化解决问题措施,形成书面成果如咨询建议、调研报告,提交给有关部门供决策使用。

3.3 提升问题为导向的素养与能力

结构化研讨有助于提升学员全面认识、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会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但绝不能就此止步,还要引导学员树立问题意识、跳出问题看问题,培育解决问题的文化。

刘云山同志在中央党校讲话时曾经指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总是客观存在的,牢固树立问题意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正确分析判断事态发展,拥抱、引领问题的解决是必修课;在问题面前不失信心、有所作为,想方设法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小问题演化成大问题,以钉钉子精神解决系统性的、根本性的问题。

人们不应当单纯地就问题而谈问题,要了解问题深层次的东西,比如问题产生的时代背景、多重影响因素、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要对问题进行系统思考、全面分析,做到由点及面;要提前规划与预防,改良产生问题的环境;要跳出问题看问题,实现自我突破和超越,改变心智模式,促进行为变化。

猜你喜欢
结构化研讨培训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主题式复习初探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