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农农民创业研究

2018-04-01 08:41丁振阔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农民养殖农村

□黄 胜,丁振阔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粤商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420;2.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1)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发展,目前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然而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进程中,三农问题依然是党和政府未能彻底解决的难题。特别是2004-2017年连续十四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涉农文件,并且党和政府已经把解决三农问题提到了工作的重中之重的高度。如何破解三农难题?三农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农民问题的解决,而农民问题的解决关键则在农民增收。对于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无外乎两种途径:一是外部“输血”,比如国家的转移支付即各种补贴;二是内部“造血”,即是发挥农民群体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能力来发展非农产业来增加收入,进而提高生活水平。根据哲学上内外因之间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是在内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外因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并且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来起作用。由此可知要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关键在于农民这个内因起作用。但是问题又出现了,农民增收这个内因如何起作用呢?几十年的农村发展证明:仅靠传统的方式来发展农业来实现农民增收、提高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是一条不成功的道路。而江浙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民企业家的大量出现,农民增收较快而且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给了我们启示:在兼顾国民经济基础农业发展的同时来引导农民创业是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一条可行的出路。同时继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民工潮”之后,如今农民创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农民创业更是蓬勃发展更有成为一股“创业潮”趋势的可能。

1.2 相关文献回顾及命题提出

农民创业的出现不但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先后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措施来支持促进农民创业,比如鼓励返乡农民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而且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制定专门计划,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农民工、务农农民创业给予补助和贷款支持”等;而且农民创业更是引起学界的研究兴趣,自从20世纪九十年代农民创业进入学术研究领域以来,国内学者主要从农民创业的影响因素、制度创新、可选择创业类型、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等角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比如,郭军盈(2006)[1]把农民创业的影响因素分为体制性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和自身素质因素,并对这三个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娄英英等人(2007)[2]通过分析发现农民创业过程中存在观念、技术、资金和环境的障碍,提出要破除这些障碍必须从制度创新入手来解决问题;初明达(2008)[3]通过创业的成本因素对创业本身影响程度高低的分析探讨农民创业可选择的类型,并总结出在不同的情况下适合农民创业的最优创业类型;汪浩等人(2011)[4]通过对安徽省农民创业的调研,得出了农民创业存在观念落后、缺乏风险保障机制、缺乏创业资本、缺乏创业环境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创业资本筹集体系、营造创业氛围等对策建议。这些研究都是从宏观角度而且是从农民创业这个整体的角度来研究农民创业,然而占中国人口一半以上的农民这个群体其内部还可以划分务农农民、务工农民以及失地农民[5]三大类。当前即使有对农民创业这个群体进行细分研究的文献也基本是集中在务工农民即农民工以及失地农民创业方面,通过对期刊网进行搜索发现还没有以务农农民创业为篇名的文献。本文试图通过务农农民这个角度来研究农民创业,一方面来丰富农民创业研究的内容;另一方面以期为后人对务农农民创业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2 务农农民创业概述

2.1 务农农民创业概念界定

2.1.1务农农民界定

中国的城乡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由这个经济基础决定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即户籍制度下农民是与市民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这里的农民主要是从户籍归属的角度来界定的,而务农农民我们是从其是否从事农业生产来界定的。农民和务农农民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一对概念。首先,务农农民从户籍归属的角度来界定其必然是农民;其次,农民却不一定是务农农民,因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农民从农村迁移到城市、沿海省份等发达地区,他们离开农村到这些地区经商、务工、求学等,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依然保留农村的户籍,但是他们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故他们只能算是农民但不是务农农民。由于部分务农农民也在农闲的时候到发达地区打短工,农忙时从打工地返回农村进行农业生产。为了不和务工农民概念混淆,文中的务农农民(下同)我们把其严格界定为:一、其必须具有农村户口;二、其必须从事农业生产;三、其必须是未曾到发达地区打工。其实真正了解农村情况的人,应该知道务农农民的生产不但养活自己而且还给将近人口一半的市民和脱农者提供大部分粮食供给,更是支撑着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的发展。虽然近九年国家的粮食生产保持 “九连增”,农民收入也保持“九连快”,但是仅靠农业收入的务农农民的收入增长却很慢,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作为农业生产必须投入的农资价格也是在年年攀升,同时生活资料价格也是一直在高速上涨,这直接造成务农农民收入增长实际上没有政府部门统计数字显示的那么华丽。而如何才能使务农农民的收入增长如统计数字所显示的那样呢?关键是增加其非农业收入,其中务农农民创业是一个不错的可行选择。

2.1.2务农农民创业界定

务农农民由于与土地有着密切联系,我们认为务农农民创业是指务农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通过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识别和利用其他能带来经济收入或潜在经济收入的机会,整合各种可利用的资源,以家庭为单位来组织生产,以追求资本增值或财富增加为目标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务农农民创业有以下特点:一、具有兼业性,因为务农农民收入的一大半都是来自农业生产,创业是其农业生产的一个有益补充的兼业。二、具有家庭性,因为当前农村的农业生产制度依然是家庭经营联产承包制,在农村从事农业或非农业生产,最可靠或最有效率的组织便是家庭。三、微小性,由于务农农民受自身所拥有或能支配的资源、自身的能力和素质的限制,其创业所选的领域多是那些门槛低、投资少、经营易上手的行业,创业企业主要是小型微型企业。

2.2 务农农民创业类型

务农农民是中国传统农民定义中那群不愿意离开土地、默默耕作着二亩三分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坚守者。他们由于一直扎根在生己养己的那方水土上,他们的创业类型也是独具特色的,并深深打上了那方水土的烙印。在这里我们根据务农农民的特点把其创业分为以下类型:禽类养殖业、畜类养殖业、果蔬种植业、水产类创业、服务类创业。

2.2.1禽类养殖业

禽类养殖是务农农民的一大特色养殖,因为从事农业生产的务农农民自封建社会时期的自然经济开始就有家禽养殖的传统,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是现在务农农民的家禽养殖与古代有本质的区别,因为古代家禽养殖仅仅是为自己消费,而现在则不然,除了少量的禽蛋和禽肉自己消费外,其主要是拿这些东西进行商品交换,以获取种粮外的经济收入。典型代表是鸡鸭鹅的养殖,规模是小规模的放养式养殖。务农农民养殖的禽类肉质鲜美、禽蛋营养价值极高,因此备受吃够大型养殖场用各种添加剂饲养出来的禽类产品的市民的喜爱。务农农民养殖的禽类产品价格都较养殖场的价格高2到3倍,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2.2.2畜类养殖业

畜类养殖是务农农民养殖的另一大喜爱,因为农村的草类资源丰富,田间地头一年四季都有野草生长,而且这些草料很适合以草食为主的牛羊等畜类。猪虽然现在肉价比较高,但是其主要以吃粮食为主,而现在粮食价格现在也不低,综合算下来养殖的成本较高,不是务农农民畜类养殖的首选。根据对务农农民畜类养殖种类分析,发现现在务农农民养殖畜类的首选是养羊,而且养羊的规模经济比较明显,猪牛养殖则不那么明显。养殖的方式主要是放养与圈养相结合,放养一般是在农闲时候,而圈养则是在农忙。务农农民养殖的畜类也是很受市场欢迎的,而且基本是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

2.2.3果蔬种植业

在农村吃顿山珍海味比较难,但是吃健康果蔬却是家常便饭。务农农民所承包的土地除了种植粮食外,每家都会留出一部分土地种植不同季节的蔬菜、瓜果。而且这些果蔬绝对不施化肥、不喷洒农药,施肥也是农家肥等绿肥。对于离集市较远的农村,务农农民种植的果蔬一般规模都比较小,差不多是一半供自家食用,一半拿到集市出售;而对于离城市较近的郊区务农农民,种植果蔬的面积相对较大,他们种植的果蔬除了少部分自己消费外,大部分是到城市的菜市场出售而且都比较畅销。典型果蔬:萝卜、辣椒、葱蒜、青菜、黄瓜、西红柿、西瓜等,而且这些果蔬种植成本低,收益比较高。

2.2.4水产类养殖业

在农村沟塘比较多,务农农民除了种地有部分人还会利用这些沟塘养鱼虾等。农村由于基本没有发展工业,这些沟塘没有被污染。这些沟塘的水质好比较适合养殖淡水鱼虾,养殖出来的鱼虾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同时经济效益比较高。同其他种类的养殖一样,务农农民这些水产养殖也不用饲料养殖,基本都是野草、家禽家畜的粪便作为给沟塘增肥的原料。典型的模式就是“禽—塘—鱼”和“畜—塘—鱼”模式,这模式养殖出来的鱼虾是典型的无公害产品,即使比那些各种添加剂配出来的饲料养殖的鱼虾价格要贵很多,但很多人特别是都市市民也愿意花“大价钱”来消费。水产养殖比较适合那些有自家沟塘的务农农民进行操作。

2.2.5服务类创业

农村相对城市来说基础服务配套设施比较不健全,特别是服务类比如农村交电费、电话费都要跑到集市上。对于务农农民兼营一些服务类型的创业项目,在农村是比较有市场的。务农农民在农村进行这些服务类型的创业项目,一方面可以方便村民;另一方面可以拓宽自己的经济收入来源。根据笔者在农村对农民调查发现,如果在本村有比如农资肥料代销点或者是小卖铺,即使比集市上每件商品高0.5-1元钱,农户一般也会选择就近购买。而且购买本村这些服务点销售的商品相对集市上来说比较放心,毕竟大家都是出门不见抬头见的熟人,所以一般从事这个服务类创业的务农农民也不会冒着自毁信誉的风险去销售伪劣商品。典型代表是乡村小卖铺超市、农资化肥代销点等,基本都是代理在农村比较畅销的商品。进行这类创业的务农农民于人于己来说是双赢,是一个不错而且比较有市场的创业项目。

3 务农农民创业存在的问题

正如其他创业群体一样,务农农民创业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要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承认、正视这些问题。务农农民创业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 创业资源缺乏

创业就是对一系列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创业资源主要包括资金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本资源。而在这些资源中务农农民所拥有的最丰富的就是人力资源,但是这里丰富主要指的是其数量方面而不是质量方面。务农农民创业基本都是通过自我雇佣的方式来解决劳动力问题,这一资源也是其在创业过程中最具优势的资源,相反,其他三个主要的创业资源务农农民则比较缺乏。资金作为创业之炊的“米”,对创业项目的启动发展至关重要,但务农农民在这方面却是先天不足,后天又很短缺。物质资源方面主要是指设备、场地、原材料,这些除了场地务农农民可以利用自有土地解决外,其他两方面无不需要资金来解决。社会资本资源简单说就是人脉资源,根据社会学所说的人的活动范围与其人脉资源的稀缺成正比例关系原理,我们可以知道务农农民由于其活动范围有限,其人脉资源也是相应的比较缺乏。根据笔者在农村长大的经历来说,务农农民除了因为办事去城镇外,其余时间基本都是围绕田间地头转。以上这些资源的缺乏或者不足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务农农民创业的不成功或失败。

3.2 缺乏创业氛围

江浙地区之所以创业比较活跃、居民比较富足,与这些地方浓厚的创业文化是分不开的。这些地方有一种以创业为荣、人人争相创业、不以创业成败论英雄的社会风气。而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务农农民群体之中,他们由于长年累月与土地打交道,他们觉得创业是一件高深莫测的事。此外,如果他们中的谁进行了创业都会被很多人视作是不务正业,如果创业成功周边的人都会投来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但是如果失败的话则会被其他非创业的务农农民冷嘲热讽。可想而知,在这种创业氛围下进行创业的务农农民要承受的压力。

3.3 缺乏创新

务农农民创业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盲目跟风模仿严重,如果一个务农农民创业成功,其所在地的十里八乡的人都会竞相模仿。结果是使得首创者的利润急剧下降而且整个创业行业会出现恶意竞争。根据经济学上供求关系原理,务农农民创业的这种缺乏创新的跟风模仿直接造成本地区该产品的供大于求,结果是产品价格降低甚至会低于产品的成本价格,这样的直接后果是务农农民创业企业增产而不增收。

3.4 农村治安还有待改善

农村虽然现在经济情况在明显好转,但是社会治安依然不容乐观。据我们2012年暑假的创业农民调研以及笔者本人来自农村对农村治安情况的了解,农村目前偷盗案件依然经常发生,偷盗对象主要是务农农民饲养的牛羊猪以及收获在家的粮食等。而且现在农村这种偷盗事件很猖獗,比如中部某省某地2012年某天,一对年过六旬的老人养的几只羊被小偷白天当着老人的面给强行偷走,而且还弄伤了老人。其实对农村真实治安情况比较了解的人知道,农村特别是那些离城镇远的乡村偷盗现象比较严重,由于中青年劳动力基本都外出务工,留下的都是老妇幼群体,这在另一方面也助长了偷盗行为的发生。这样的农村治安情况严重威胁到农民的财产安全,而在农村务农农民创业者一般都会有比较多的比如羊牛猪等财产,一般都会成为偷盗分子的重点目标。

3.5 创业知识技能比较缺乏

创业虽然是对一系列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但这要求创业者必须具备整合和利用这些资源的知识和能力。而务农农民在创业知识技能方面可以说是零起点,其创业基本都凭借自己在某些方面的经验来进行的,系统的创业知识技能对他们来说是比较高深莫测的东西。务农农民整体的知识文化水平比较低,以中小学文化水平为主,还有部分文盲半文盲。创业知识和技能的缺乏,导致务农农民创业企业在进入发展期后很快就陷入了知识技能缺乏的瓶颈。就是因为这一瓶颈因素的阻碍,部分务农农民创业者直接放弃经过苦心经营的项目,重新“全职”进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务农生涯。可见,提高务农农民创业者的创业知识技能,从而提高务农农民创业者的信心,是势在必行的问题。

4 促进务农农民创业的对策建议

4.1 充分整合创业资源

务农农民创业资源缺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如何来有效解决其创业资源不足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通过两个方面来入手。一方面,政府要设法来帮助务农农民解决创业资源不足的困境。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者,政府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鼓励引导部分创业资源流向弱势的务农农民创业群体,比如政府可以牵头成立务农农民创业投资基金,继续加大调控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务农农民等弱势创业群体的信贷支持。此外,政府还要加大对务农农民创业者在购买设备、物质材料等方面的补贴,从而可以减轻务农农民创业者由于创业资源不足进行创业的部分压力。另一方面,作为当事人的务农农民创业者,要充分利用自己所拥有的创业资源或者通过政府中介或亲朋好友关系来扩展自己的社会资本资源,从而能够为自己获得优质的创业项目提供机遇或能够为自己创业产品提供销路。务农农民创业者还要充分利用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免税、补贴等政策,比如国家出台的小微企业优惠政策,这样的政策同样适合于务农农民创业。

4.2 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针对务农农民群体中创业氛围不浓的现状,各级政府要加强全民创业宣传,特别是乡村两级政府组织要充分发挥自己基层先锋的作用。可以通过印制创业动员宣传册,通过村中的宣传公告栏,张贴图文并茂的宣传海报宣传创业知识等,定期通过乡村广播站播报典型务农农民创业人物事迹,树立典型模范,争取在农村形成一种创业光荣,人人想创业、人人敢创业的创业文化氛围。此外,非创业的务农农民要主动向创业成功的务农农民求取致富真经,而务农农民创业者也要乐于向取经者传授自己创业的心得体会。另外,我们也要在农村引导大家树立这样的观念:创业成功者是英雄、创业失败者也是英雄,因为不管务农农民创业成功与否,只要你敢于创业你就是成功的。务农农民创业成功者可以为后续的务农农民创业者提供创业经验,而失败者同样重要因为其可以让我们汲取教训,可以使后续者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从而提高其创业的成功率。

4.3 务农农民创业要敢于创新

当前我国创业领域的创业行为中模仿跟风现象比较严重,一方面模仿创业对于激起大家的创业兴趣是比较有益的,保证创业的成功率也有一定的好处;另一方面这种只模仿不进行创新的行为达到一定程度时,则会给创业者及所选创业行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乃至是破坏性的结果。由此问题产生了,我们应该如何避免物极必反的情况发生呢?笔者认为创新是一个不错的选项,而且创新精神也是创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提到创新大家肯定会和高科技联系在一起,这个联系没有问题。然而创新其实是非常普遍的,大到高新技术的发展小到务农农民如何搭配粮食作物的种植都可以发生创新。务农农民创业者不仅要学会模仿,更要学会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比如当你模仿别人搞大棚种植,你先模仿他这种种植形式,然后在具体种植安排上可以把种植的作物和季节安排进行调整,这样做不仅可错开作物集中上市的时间而且可以卖上好价格,这就是一种很简单也很实用的创新。

4.4 加强农村治安整治、为创业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虽然我国社会整体上比较安定,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但是农村地区的治安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问题。农村地区各种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特别是偷盗和地痞村霸现象在很多农村地区盛行,这些现象对农民的个人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要对农村地区比较严重的偷盗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同时要铲除农村地区的其他黑恶势力。乡村地区的派出所、警务室要提高出警的效率,加大执法的力度;农村地区的民兵、联防队要加强巡逻,及时发现并处理偷盗等行为,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为在农村进行创业的务农农民提供一个安心舒心的创业环境。

4.5 加强务农农民创业教育培训

创业知识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通过后天的实践、学习获得。对于本身文化水平不高并且自学能力不强的务农农民,政府要充分利用各县市的职校和技校作为平台,有组织有目标的对务农农民进行创业知识技能培训。通过培训使有创业想法的务农农民能够付诸行动,已经正在创业的务农农民能够更好地驾驭企业,创业失败的务农农民能够东山再起进行再次创业。国家要加大对务农农民在创业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的投入,设置专款来支持教育培训的有效开展,同时要量化具体标准把培训效果与地方的政绩考核挂钩。务农农民要克服自身的不足,积极主动通过广播、电视等现代媒体来学习创业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创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郭军盈.农民创业的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6(5):77-80.

[2]娄英英.制度创新是推动农民创业的关键[J].求实,2007(11):92-94.

[3]初明达.农民创业可选择类型研究[J].调研世界,2008,3(3):22-23.

[4]汪浩.农民创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基于安徽省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经济,2011(5):121-124.

[5]顾芳睿,丁振阔.基于不同创业群体视角下的农民创业比较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3(1):32-35.

猜你喜欢
农民养殖农村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猪市虐我千百遍 我视养殖如初恋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