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探究

2018-03-31 16:47蒋留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高年级自主学习小学

蒋留芳

摘 要: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性至关重要,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挖掘学生的潜力,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本文针对的实际数学教育,探究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模式。

关键词:小学 高年级 数学 自主学习 培养

在如今的教学理论中,教师应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且,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创新教学模式,利用新的教学理念,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以及自我成长。

一、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

与低年级的学生相比,高年级学生的自主意识更强,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没有认识到自主学习的内涵,也没有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另外,个别学生缺乏合作意识,也没有良好的主观能动性,习惯于别人安排自己的学习任务,不仅不会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规划,也不能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而实施自主的探究性的学习。在数学课堂中,往往缺乏认知能力,无法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其自我调节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升,总而言之,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的能力是不足的,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二、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要为学生创建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享受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而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自觉主动地配合教师。可见,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要明确教学的重点,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的展现给学生,从而有助于自主学习情境的建设,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并且,发自内心喜欢数学,积极思考,进而形成发散性思维。此外,在亲身体验中,进一步理解数学的真正意义。例如:对《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进行教学时,可以分成不同的小组,设置不同的问题。

问题1:根据每组中的圆锥和圆柱,找到底与高之间的关系?

问题2:先将空圆锥装满沙子,在将沙子倒在等高等底的圆柱中,反复多次,在操作中,使学生发现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关系?

通过创设有效的实验情境,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教具的辅助下,开展相应的实验,经过讨论,学生可以理解等底、等高的条件下,圓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三倍,对于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也能充分的理解。不仅如此,学生的自主性、数学兴趣等都能调动起来,进而形成创新意识,在日后的学习中,也能够主动探索,自觉主动的学习。

(二)增强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经过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学习动机直接关系着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学生自身的效能往往决定了成就与否。由此可知,学生学习数学的可能性是由自身的效能感所决定的。有专家指出,大多数的高年级学生的数学效能感具有一定的离散性,学生的数学成绩也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教师要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同时,适当引导学生,渗透相应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享受成就感,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例如:对《分数化成小数》进行教学时,对于这样的分数,很容易化成相应的小数,但是,对于换算成小数却具有一定的难度。此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分组讨论,在交流中,学生会知道,这样的分数利用现有知识是无法解决,正是因为无法得知结构,学生的思维才会更加的活跃,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上升到一种“自我需要”。在知识的海洋中,为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也会增强合作意识,并且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学习的效能感。

(三)适时的点拨和诱导

对于数学的学习,既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为了向学生传授书本上的数学知识,更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时间,使学生自主地探索,并且,适时地引导学生,提供解题思路,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通过这样的方式,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自我提升的活动中,并且,挖掘学生的潜在,对数学知识能够深入地探究,从而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数学能力。例如:“要修一条公路,长为二百米,前3天完成了全长的25%,如果想修完这条公路,还需要多久?”经过学生的计算,发现有不少学生都计算错误。在这个时候,教师要正确的指导学生,让学生互相讨论,使学生能够从总长度、建设的速度出发,对已知条件进行分析,明确题中的问题,从而让学生找到了正确的思路,利用不同思路来解题:

第一,(200-200×25%)÷[(200×25%)÷3]

第二,200÷(200×25%÷3)-3

第三,200×(1-25%)÷(200×25%÷3)

第四,3×[(1-25%)÷25%〕

第五,3÷[[25%÷(1-25%)]

第六,3÷25%-3

学生在这样的引导下,能够明白解决问题要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同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积极的反思自我,挖掘自己身的潜能,从而发展自身的主体性的。

(四)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学习的习惯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可以说习惯能够决定着数学学习的结果,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自主地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按照自己的习惯,学习数学。由此可见,对小学的高年级数学进行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自由,使学生可以充分的自主学习数学知识,并且,鼓励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发现、体验数学的快乐。对新的数学知识进行学习时,即使遇到了困难,也能迎难而上,靠自己的力量寻求答案,最终不断地强化解决数学难题的能力。例如:两根绳子,第一根用去了 米,第二根用去了 ,问,哪根绳子用去的多?当学生接到这样题目,第一反应会认为,剩下的都一样。此时,教师要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理会出题者的意图,经过反思,学生意识到,题目并没说绳子的长度,所以,要分情况进行解答,进而抓住问题的核心,能够全方位的解决问题,在日后的学习中,也能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结语

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来说,养成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十分重要,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成绩的进步。作为高年级的数学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以往的教育理念,由“教”逐渐转变成“学”,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知识的构建中,具备自主探究的能力,且受益终身,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星辰.昆明市“还课堂给学生”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2]蔡金香.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高年级自主学习小学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