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课前朗诵激发农村中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研究

2018-03-31 16:47郭志亮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农村中学学习兴趣初中语文

郭志亮

摘 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学现状,坚持以人为本,对初中语文教学来说也是如此。注重阅读教学,倡导以读为本,注重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感悟。课前朗诵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对此教师有必要予以高度重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课前朗诵,采取不同的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做好铺垫。本文对此做了深入研究,首先阐述了语文诵读的意义和内涵,当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利用课前朗诵激发农村中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前朗诵 农村中学 学习兴趣

一、语文诵读的意义和内涵

语文属于一门艺术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自古以来我国的语文教育一直都被高度重视。朗诵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指的是字音清楚、声音响亮地读,利用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将书面语言再现,分享给其他的人,不仅可以强化语言技能,也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朗读占据重要位置,不仅是课堂学习的核心,也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倡导语文教学在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和改革,明确教学目标,不忘本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在朗读过程中注意对于文字的挖掘,紧扣内容的重难点,引导学生带着“真心”朗读,在朗读中认识语文,感知生活。

二、利用课前朗诵激发农村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

课前朗诵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十分重要,对此教师必须要重视起来,合理设计课前朗诵活动,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来。

1.交流故事笑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前朗诵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朗诵积極性,因此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课前朗诵内容。常见的有诗歌、散文、故事等,但是无论选择哪一种形式的朗诵都要保证内容的趣味性和积极性,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其中来,不仅能够调节课堂气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前朗诵的内容题材不限,例如交流故事、笑话、脑筋急转弯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教师在设计的时候完全可以尊重学生的意见,一周一个花样,这一周讲故事,下一周猜谜语,下下周进行诗歌朗诵等等。通过这样的朗诵方式,很多平时胆小内向的同学也能积极参与进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有了明显改善。

2.情景再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初中学生刚刚由小学生转来,身心发展尚未成熟,语文能力并不是很高,在朗诵方面也总会出现很多问题,教师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对于一些精彩片段可以设计专门的情境,例如故事情节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来扮演不同的故事角色,在朗读的过程中表演,更加深入的体会文章的特点和内涵。

例如在学习某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情景剧表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来,合理分配人物角色,将课文内容以情境剧的方式再现出来,过程中教师可以予以适当的指导。每一组表演过后其他学生进行点评,表现好的教师要予以适当的表扬和鼓励,通过这种方式以励后者。这种具有挑战性的课前朗诵学生全都双手赞成,十分热情而积极,有效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在长期的练习中朗读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强化。一个星期坚持下来就可以发现,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由于这道独特的风景,学生对于每一节语文课都十分期待,表演和评读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做好自己的工作,不仅学会了如何有感情朗读,还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表现能力,有的学生在表演中还加上了动作,在这种浓厚的氛围中语文学习兴趣明显提升。

3.大显身手竞赛读,激发学生诵读积极性

初中阶段相较于小学时期来说任务更多、压力更大,需要掌握的字词语句数不胜数,如果仅仅靠课文讲解中的学习是无法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机械的背诵也容易引起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抵触感。对此教师就可以利用课前朗诵组织学生读词语背句子,鼓励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课文背诵竞赛,在激发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调动学习积极性,在朗诵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就将一些重点内容背诵了下来。不仅加深了记忆,也避免了出现影响学习兴趣的问题。这样一来课前朗诵变得更加有组织、有纪律,全都认真的齐声诵读,为了获得好成绩积极背诵,再也听不到课前的喧闹声和抱怨声,只剩下一片琅琅读书声。课堂氛围十分浓厚,为后续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4.教师积极参与,声情并茂配乐读

有教育学者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在每篇课文开讲之前,如能用标准的普通话感情纯正的学生范读一遍,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到了美的享受,那么他的教学目的就差不多达到一半了。”对此,在开展课前朗诵发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尤其是在学习新课文之前,最好有目的性的进行一次示范性朗读,同时适当选择音乐进行伴奏,为学生构建一个标准的朗读模板,创造良好的诵读氛围。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这篇文章之前,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进行一遍范读,注意在朗诵的过程中一定要发音标准、吐字清晰,同时注意抑扬顿挫、语速和谐,必要时候选择一些音乐予以辅助,用悦耳动听的乐声打动学生、感染学生,通过音乐与朗读的结合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使其在浓郁的气氛中得到美的享受,在感情的变化里得到美的熏陶,培养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激发内心的表现欲和求知欲。

结语

总而言之,合理的设置课前朗诵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十分重要,尤其是农村学生,由于教学条件较差,可应用的教学手段相较于来说不是很多,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兴趣,课前朗诵更是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对此身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根据目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合理设计课前朗诵,创新朗诵模式,保证朗诵内容的积极性,用清脆悦耳的读书声代替吵闹的喧哗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强化其表现力,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贺旭国.浅谈如何激发农村中学生语文课堂学习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05).

[2]常胜.浅谈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4X).

[3]许惠.浅谈如何上好初中朗读课[J].科学中国人,2014,(01):135-135.133-134.

猜你喜欢
农村中学学习兴趣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刍议农村中学写作教学
农村中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析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