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素养培养下的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再思考

2018-03-31 09:13李少祥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小学

李少祥

摘 要:对于小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其核心为语文素养的培养,只有将融入在课改的各个环节中,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课程的改革,进行了思考,从而实现新改目标。

关键词:语文素养 培养 小学 语文课程 改革

以课程的基本理念为基础,进一步明确了语文的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九年的义务教育中,在开展语文课程的过程中,要面向所有的学生,使学生能够养成基本的语文素养。面对这样的要求,作为小学的语文教师,应该根据语文素养的要求,掌握其本质,符合语文素养的客观性,从而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中,对小学语文进行有效的整改,从而加快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1]

一、明确语文素养的内涵和课改目标

对于小学的语文素来说,可以概括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不过,在新课改的理念中,对于这四种能力,在体现的形式上具有一定的不同。与语文能力相比较,语文素养侧重于平时的积累,也就是说,在小学的语文养中,应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例如:审美素养的培养,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并且,将听、说、读、写的能力应用于实践。同时,在语文素养的培养中,还要体现审美情趣。对于小学语文的素养,其内涵可以概括成,对语文课程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要将教学目标体现在各个教学阶段中。不管哪个环节的教学,通过语文素养的作用,可以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从根本上,将新课改的理念进行落实。可见,要高度重视语文素养的内涵,明确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之间的不同,从而找到改革目标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共同点以及差异性,推动新课改的进程。[2]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语感十分关键,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都离开语感。对于语文学习的初级的阶段,语感主要体现在语文的活动中,尤其是对于字词的理解、想象等,具有一定的丰富综合性,进而才能表现出符合学生实际年纪的色彩感觉。例如:祖国这个词汇,作为一年级的学生,对祖国进行理解时,不只是国家的意思,还进一步理解祖国的意思,联想到母亲、长辈等,在内心深处,产生一定的自豪感,且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对于其他年纪的学生来说,也应该对这次词汇产生相应的情感,从而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体现出语文素养的重要意义。由此可知,在小学语文的改革中,将语文素养作为目标,可以推进有新课改的进程。

二、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发展

对语文课程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需求,促进学生的成长,使语文学习逐渐转向为自主以及合作的模式。除了要注重学生的成长,在改革语文课程时,还要注重素质教育,做好基础工作,并且,将语文素养的培养作为改革的核心,使小学生可以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也能为其他的学科起到帮助,提高其他学科的成绩。另外,语文地位至关重要,其基础性较强,其他的学科都不能代替这门学科的地位,从某个层面来说,其他学科的教学离不开语文的支持。由此可见,对小学语文进行改革时,要高度重视语文素养的提升,通过良好的学习习惯带动其他学科的成绩,进而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对于语言素养而言,主要包括:语言的交际能力、写作能力,还涉及了语言理解的能力等,对于不同的年级语文课程,有着具有的要求,然而,这并没有改变语文素养的意义,不管小学生的学习模式是朝着自主方向,还是转变为合作、探究的模式,又或者是开展其他的学习活动,都离不开语言素养,其依然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例如:对于第二课堂的活动,主要对于学习方法的进一步延伸,如果不能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很难进行相应的合作与探究式的学习。为了使语言素养的变成习惯,教师应该注重日常的语言训练,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让学生逐步的养成一定符合自身学习情况的习惯,进而掌握一定的学习规律,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三、理顺语文课改的教学关系

对于小学语文而言,其基础性不仅体现在了工具性,还体现了实践性。对在语文素养进行培养时,离不开实践性,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实践性,发挥相应的基础作用,进一步明确语文改革的思路。

對语文课程进行改革时,要处理好教学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指导学生,使学生能够将语文素养进行实践。在实践的活动中,应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对小学的古诗词进行教学时,明确语文课改的目标,将相应的语文素养均能体现出来。由于每个学生的能力不同,所以,不管是朗诵节奏,又或者是情感的把握等,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此时,语文老师就要积极地引导,使这种实践更符合古诗词的内涵,让学生能够达成共识,从而掌握知识点,完成课改的目标。此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理解,实现教学关系的和谐性。

结语

基于语文素养的培养,对小学的语文课程进行改革时,应该将应用转化为修养,同时,在改革的过程中,使语文素养得到充分地渗透,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改革的最初目标。

参考文献

[1]孙丽曼.新课改视角下“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改革构想[J].喀什大学学报.2016(03).

[2]俞彩萍.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改教学分析[J].课外语文2015(08).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小学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