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和谐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2018-03-31 13:17
社科纵横 2018年1期
关键词:贵德不争道德经

陶 武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安徽 合肥 230051)

中国文化崇尚和谐理念,此非凌虚蹈空之论,而是有着深厚的思想沃土和哲学渊源。如果说《论语》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P129),代表孔子对于和谐理念的儒家式关注与追求,那么《道德经》的“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2](P98),则代表了老子对于和谐理念的道家式认同和推崇。讨论老子《道德经》的和谐思想,对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和谐理念,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无疑具有一定启发与借鉴意义。

一、和谐思想的哲学基础

(一)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代表了老子对于“道”的最高概括。何谓“道”呢?在《道德经》的第一、二十五和四十二章中,老子给出了他对于“道”的定义与解释。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P348-353)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2](P29)

从上述两段文字,可以看出老子之“道”具有几个方面内涵:

其一,老子所谓“道”不可言说,很难找到一个名词指称它,但为了表达方便,用“道”字来称呼,勉强用“大”来命名,可见它广阔无垠而流行不息,传播久远又复归本原。老子将王与道、天、地并称为宇宙“四大”,从而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则是完全出于自然的本性。“自然”作为“四大”共同遵循的内在法则,作为“自然”状态下的“四大”也必然是以其自身合理性应有方式存在着,它们相互关联、和谐共存。

其二,老子所说“道”还是天地万物的根基和始源。老子用数字一、二、三揭示了道生万物、由简至繁的宇宙生成过程。此“一”者即“道”本身,“二”者即“阴阳”二气,“三”者由阴阳二气之交互碰撞而成的新状态(“和气”)。这里,阴阳显然不仅是气,而且是万物所普遍具有相互矛盾的势力和属性;老子有意借用阴阳这个相互对立概念,揭示了一个阴阳交荡、和生万物的宇宙生成模式,老子的“和”思想不仅体现于万物的生成环节,也体现于人们日常对于家庭和睦的向往,还体现对于内心合道的精神追求方面(“知和曰常”)。

(二)有无之辨

老子关注和谐,不仅体现于“道法自然”的根本理念,而且也彰显于有无相生的逻辑思辨。有无之辨是老子哲学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老子哲学中非常抽象和精彩的部分。透过有无之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老子的“和谐”理念,下面来看《道德经》的论述: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2](P27-28)

三十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而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2](P270-272)

第一段,老子揭示了世界运动的内在动力,所谓“反者”是指任何事物内部和相互之间都有一种对立统一的两种力量,由于它们“相反相成”共同推动事物的运动与发展。事物运行经历着从“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发展路径,它体现了道体的恒动状态。

那么“有”“无”内涵何在,关系如何呢?老子数次说到有与无,虽然他并未给它们下过定义,而多以设喻方式表达。“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此处“有”“无”是就现实世界的虚无与实有而言的,不同于超现象界、抽象的“有”“无”。“老子的目的,不仅在于引导人的注意力不再拘着于现实中所见的具体现象,更在于说明事物在对待关系中相互补充、相互发挥。”[3](P117)老子告诫人们:不要拘泥现实和表面,更要注重内在与实质;隐藏在事物背后的东西(无),往往是事物成为其自身(有)的前提与根本。

我们再来看《道德经》的《道经》首章,老子以极富哲学的思辨就道与物、物与名、人与物、有欲与无欲、有与无、道与有无等问题进行探讨。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2](P221-227)

老子有无之辨是其“道法自然”思想的延续,正如李零所言,“可道不可道,可名不可名,有名无名,有欲无欲,都是属于有无之辨。它们是同一种东西的两种不同叫法。这种东西就是道。道,就像一个又深又黑的大洞。这个大洞才是‘众妙之门’,下文叫‘玄牝之门’(无中生有)。”[4](P24)

站在“道”立场看待有无,它们只是“道”的不同呈现形式(异名同谓),老子主张两者和谐共生、缺一不可,这种贵无崇有思想对于我们理解老子的和谐精髓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二、和谐思想的主要内涵

老子和谐思想非常丰富,表现在道与德、小与大以及圣与民关系等几个相对命题的讨论方面。

(一)道与德

尊道贵德、志道据德是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老子最早系统讨论道德问题,提出尊道贵德、道主德从、道失德生等重要思想。

1.道尊德贵

尊道贵德是老子关于道德两者关系的重要观点,老子认为,万物生成包括道、德、物与器等四个阶段:万物因“道”而生,由“德”而聚,因“物”得形,由“器”生成,尊道贵德是成就万物的必然选择。《老子》第五十一章说: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2](P69-73)

在老子看来,“道者万物之奥”(第六十二章),“道隐无名”(第四十一章)且“天道无亲”(第七十九章),“道”生成万物且又“无名”“无亲”,所以“德”对于万物的形成至关重要,诚如冯友兰所言,没有“道”,万物无所从出;没有“德”,万物没有了自己的本性,所以说“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即使如此也不要忘记,道与德所以受到尊崇还在于“莫之爵而恒自然”(莫之命而常自然),也就是说,万物的形成和变化并不受超自然的外在力量和意志的支配。尊道贵德代表了老子对于两者的总体态度,这是和谐精神和系统思想的体现,对于中国文化重德传统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当然,道与德的关系还有另外一个层次,即道主德从。

2.道主德从

在道与德关系上,老子既主张尊道贵德,又提出道主德从说,为大德者树立一个更高的“道”之本源与规范,他说: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物,唯恍唯忽。忽呵恍呵,中有象呵。恍呵忽呵,中有物呵。幽呵冥呵,中有情呵。其情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以此。[2](P327-332)

老子认为:“最大的德就是遵循道”,“道”就是最高最大的“德”。道是根本、内在和无形的,德是显现、外在和有形的,虽然它们处于不同的层次,但它们又是相互依赖,互相促进的:离开德的道没有意义、离开道的德没有根基。

3.道失德生

老子文本中并无“道失德生”之文字,是对“失道而后德”的变通说法,体现了老子关于道与德关系的另一种诠释。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2](P1-7)

对于首句的理解,从韩非子开始分为两大派,《韩非子·解老》作:“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失义而后失礼。”由于文义和理解比较完整,陈鼓应采取此说;而高明在帛书本中引用马叙伦之说,对上述说法存疑。基于文本分析与自己理解,笔者认为帛书本更为接近老子原义。因为根据前文老子关于上德与上仁、上义和上礼的论述,他分明将“道”、“德”、“仁”、“义”、“礼”放置在不同的层级上。老子以一种层层递减方式证明前者对于后者的支配作用。区分上德与下德的关键在于他是否出于无为之心:如果顺任自然而无所标榜,则达到高德之境(上德);如果刻意求德而有意表现,则尚未进入德的门槛(下德)。基于上德(无为)的标准,上仁、上义与上礼都是在“有为”目标下或无为、或有为、或强为,由此可见,老子并没有否定仁、义、礼的价值,而是痛心它们变得越来越外在化,背离它们原有的自然无为,甚至成为人们自我标榜的工具、诱发混乱的根源。

“失道而后德”,意思是说人们不能遵循大道之时,便会寻找和推崇大德,说明老子并不回避“德”,只是他更为推重“上德”而批判“下德”罢了。老子关于道德关系的论述系统而又深刻,是道法自然理念在道德关系的具体体现,也是道德和谐关系具体表现。

(二)小与大

老子的和谐思想还体现于小大之辨上,包括诸如大与小、多与少、难与易等几个方面的辩论。老子曾说过“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豪言,可见他对于大国治理的充分自觉与自信: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2](P118-120)

如何治国理政,是借助于上天鬼神,还是仰仗于人间圣王,老子都给出了否定答案,在他看来治国之秘钥在于“道莅天下”,依道治国,如“烹小鲜”,不需猛火暴政、虐政害民,而要因势利导、爱惜民力。与孔子“不言怪力乱神”相似,老子强调“其鬼不神”,“吉凶由人”(春秋叔兴语),这里包括上至君王,下至百姓,强调都要各安其分,协调共生。“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哲学智慧,早已流传海外,成为人类共同的思想财富。

一国之内要处理大小之辨,不同国家之间也要处理好大小矛盾。有感于当时诸侯国崇尚武力,攻伐为上,老子对于大国外交提出了忠告。“大邦者下流”,“大者宜为下”[2](P121-125)。他呼吁国与国之间应当谦虚并容,警示大国不要恃强凌弱,妄动干戈,而要谦让无争,甘守雌静,才能赢得小国的信服。老子认为“谦下”当是大小国相处之道,不过“谦下”有度,不可过分,老子所见卓识高远。

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事情,人们处理事情的态度和方法各不相同。老子睿智地处理大小难易问题,为人们处理好各种事情提供方法论指导。老子有关大与小论述体现了他丰富的辩证思维,他所强调的大小和谐相处的生存之道,体现了老子非常独特的贵柔守雌思想。

(三)圣与凡

讨论圣凡关系,需要就老子的圣人主张加以辨析。由于受到王弼通行本《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的影响,人们认为老子与庄子后学一样摒弃圣人与智慧,实际上据《老子》郭店楚简本“绝智弃辨,民利百倍;绝伪弃诈,民复孝慈”所言,老子并不否定圣人,而是将“圣”喻为“救人救物”“无败无失”的人格修养的最高典范:“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材,是谓袭明。”[2](P365)“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2](P137)

老子如何看待和处理圣与凡关系呢?老子秉承“使夫智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2](P237)的主张,反对主政者的“尚贤”“贵货”和“重欲”主张,从而让百姓“不争”“不盗”和“不乱”,提倡对于百姓虚心实腹弱志强骨的圣人之治。老子认为,圣人在有为与无为之间保持一种适度的平衡,既提倡“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2](P243)的不偏不倚,又隐含“恒使民无知无欲”[2](P237)的愚民嫌疑。老子果真有“愚民”之意吗?辩驳的关键要看“明”“愚”的含义。老子也曾说过“大巧若拙”,可见老子之“愚”非真愚,而是体现了道者的简朴与天真。由此老子所谓“无知”,并不是行愚民政策,乃是去除内心的奸诈与计谋;所谓“无欲”并不是要消除自然的本能,而是遏制贪欲的滋长。老子又曾说过,“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2](P58),可见他内心充满着谦逊与仁爱精神。“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2](P146)这种圣民思想在方法与途径上是温和谦让和与民为善的,而他的“天下莫能与之争”的结局同样也是积极进取和良善效果的。

老子如何看待高低贵贱之分呢?他说:“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贱之本与?非也?故致数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若玉,珞珞若石。”[2](P16-17)老子基于“道”的“柔弱胜刚强”特性,提出“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的主张,与孔子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1](P78)有着明显区别。老子认为,从政者甘为“珞珞如石”,方获“数誉无誉”。相比之下,孔子的“君”即使有待臣之礼,也难有甘为珞石之心。

在圣凡关系上,老子保持一种朴素的人道与平等主义情怀,他对于圣人的理性态度与对低贱者的深切同情有利于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和谐思想的目标与启示

“《道德经》中所蕴含的天人和谐、身心和谐、人际和谐等方面的和合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5](P73-76)老子和谐思想体现于他对于个人、国家乃至天下的理解与设想,这种设想虽然带有明显的道家特点,但是对于当今社会不无启发意义。

(一)道法自然,做一个知和、玄同之人

道法自然是老子提倡的最高法则。在老子看来,一个人的最高生存准则当然是道法自然,它要人们既保持自我的身心和谐,又遵循不敢为天下先的原则,做一个知和、玄同之人。

1.知和曰明

身心问题,即物质与精神问题,包括物质、精神以及两者关系几个方面,老子希望以无为谋求无不治的圣人之治,他说: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智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2](P235-237)

老子以矛盾方式对待心与腹、志与骨,不过这种消极方式却是为了获得无所不治的积极结果,这种使百姓无知无欲虽有愚民之嫌,但设想使每个人都能做到不争不盗不乱又何尝不是一个温和与智慧之举呢。老子十分强调“和”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认为“知和”是人们高明和体道的表现。“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是谓之不道,不道早已。”[2](P95-97)郭店简本说,“和曰同,知和曰明”,和、同互训,凸显老子对于和谐的强调:懂得和谐才叫正常,懂得正常叫高明。老子这种思想不仅体现在自我的身心和谐,也彰显于人己相处之中。

2.和光同尘

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兑,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2](P98-100)

“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矣,己愈多。[2](P157)

在一个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老子提出建设一个不分亲疏利害贵贱的社会,圣人“为而弗争”,这是对当时“争名、争利、争功”世界的极大讽刺,作为有道的圣人从不私自积藏,他尽量地帮助别人,自己因此而变得更加富有;他尽量地给与别人,自己反而更加充足。这是一种道家博爱与奉献精神的表现。在老子心目中,圣人处处表现出一种无为、无欲和谦让的姿态,他不仅希望人们安享与世无争、和光同尘的玄同境界,也不忘努力成为一个为人己愈有、予人己愈多的无积圣人。圣人这种无积无欲的行为往往会获得意想不到的积极后果。

(二)无为而治,建一个不争、不战之国

1.不争

老子推崇水德,赞誉“不争”,对人们的居住、思想、交往、言论、政治、处事和行动提出“七善”要求,不争是其中每个人都应遵循的道德信条。

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2](P253-258)

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2](P157)

本章用水性来比喻上德者的人格。在帛书第六十六章,老子又以江海为喻强调“无争”的意义,这种无争并非是说天下已经没有纷争,而是说天下没人能够与他争。

2.不战

与“不争”相应,老子又提出“不战”,“不战”并非绝对否定战争,而是反对轻易发动战争;即使真的发生战争,也要善战不怒、胜而不美。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裕(道)者弗居。……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2](P387-396)

老子对于杀人盈城的战争早已厌倦,他称那些战争狂都是无道者,喜欢杀人的人早晚也要遭到天下的唾弃,他呼吁人们要学习古人那样“不争之德”,他说: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是谓配天,古之极也。[2](P164-168)

“善胜敌者弗与”,与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有异曲同工之妙,老子以“天之道”指导他的论兵之道,表现出一种和平主义的非战精神。

3.无为

要想构建一个不争与不战的社会,还需要处理有为与无为关系。争权夺利、攻城略地,是强力有为的结果,但它导致的结果往往就是连绵的征讨与杀戮;老子希望人们效法天道做无为之事,恪守老子“上德无为而无以为”的品质,与民休息、以无事取天下。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2](P228-234)

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以为。取天下,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2](P53-57)

关于无为思想,冯友兰有过精到评析:“《老子》并不完全不要知识,所以它还要用观的方法去求对外界的知识。它认为,为道就要日损,为学就要日益,但是,所损所益并不是一个方面的事。日损,指的是欲望、感情之类;日益,指的是积累知识的问题。这两者并不矛盾,用我的话说,为道所得的是一种精神境界,为学所得的是知识的积累,这是两回事。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他的精神境界可能还是像小孩子一样天真烂漫,用《老子》表达的方式,一个人也应该知其益,守其损。”[6](P343)

为学与为道,本是人们都应努力做好的两件事,老子更为看重后者,体现了道家的思想追求,虽然与儒家的自强不息与刚健有为思想有很大差距,但是道家追求一种无为无以为、不战不争的美好生活愿望,为人们在战争、灾难、贫困的古代社会提供了精神慰藉与理想目标。

(三)修身以德,创一个德播家邦的天下

老子既期望以一种消极方式实现与世无争、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也不忘以积极态度让人们修身以德,创造一个德播家邦的天下。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国,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2](P85-88)

尊道贵德是老子道德观的重要方面。在他看来,善于修道,德性才会根深蒂固;善于守德,行为才不会偏离航道,才能荫及子孙、祭祀不绝。老子从个人修身出发,从家庭、乡里,到邦国,层层外推,直至天下,概莫能外。老子强调了道德对于个人乃至天下的意义,同样道德也成为联系个人乃至家国天下的共同基因。尊道贵德也因此成为道家奉献给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由此联想到,《大学》所提倡的儒家“修齐治平”的治国理想,可见“家国天下”成了儒道两家共同的理想和精神追求。儒道两家在天下观方面的不谋而合,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价值取向,他们都有一个放眼世界和胸怀天下的梦想,只是通往梦想的路途各有千秋,如果儒家更强调群体的力量和规范的约束,道家则更为注重道法自然和个人精神自由。道家对于个人精神自由和身心和谐的追求无疑可以为儒家精神世界和道德传统提供重要精神养料。

老子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哲学家,五千言的《道德经》更被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所蕴含的和谐思想涵盖了从个人、社会、国家乃至天下等多个层面,对于中国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于我们今天更好地领会与履行协调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和现实启迪作用。

[1]陈戍国.论语 /四书五经校注本(一)[M].长沙:岳麓书社,2006.

[2]高明.帛书老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2011 年重印.

[3]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修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李零.人往低处走:《老子》天下第一[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5]白言笑,张铁军.《道德经》中蕴含的人与自然的和合思想[J].社科纵横,2017(03).

[6]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贵德不争道德经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青海贵德地区藏族面食与文化研究
艾草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贵德县气象干旱特征分析
不争的函谷古道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易说道德经》
发展节水农业促进贵德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