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成华
(广东医科大学社科部 广东 东莞 523808)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6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标志着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探索达到新的历史高度。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创新排第一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国家整体战略中占有基础性地位。发展成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穿于农业、工业、科技、国防、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之中。“习近平总书记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类社会普遍的发展观具体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另一方面把适应当前中国社会现实的发展动力、发展要求、发展方式、发展目的等对发展的新认识也概括到了哲学的高度。”[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传统发展模式的升级版,关系到中国能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学术界对创新驱动发展的科学内涵进行了诸多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是指创新活动通过知识、技术等要素的引入,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突出强调了知识、技术等要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其实质是通过知识、技术等要素的引入,在有限的传统生产要素的基础上,实现生产方式的优化、劳动者素质的提升、资源的重新分配,通过提高传统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
改革开放以来,在既有发展方式的引导下,中国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全球艳羡的成就,经济增长率力拔头筹,跻身世界前列,但也积聚了大量矛盾。“这些难题,在经济领域,主要是对粗放经济增长方式的路径依赖;在政治领域,主要是权力的越位、缺位和错位,是权力与资本的勾结所产生的腐败现象和不良作风,是利益固化的藩篱;在文化领域,主要是物欲横流、贪欲膨胀与精神懈怠;在社会领域,主要是公平正义有所缺失,社会流动机制不畅;在生态领域,主要是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在党的建设领域,主要是存在‘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3]以往,我们惯于依靠消费类的能源、资源等来获得发展,资源、能源等面临巨大的压力,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压力达到极限,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生态污染等,人与资源和环境的紧张关系史无前例。“依靠传统生产要素的投入可以实现经济的发展,但是,资源、劳动等传统生产要素总量有限,且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边际报酬递减趋势,这使得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很难持续。”[2]举国上下已经认识到,牺牲资源和环境的做法是短视式的发展,粗放式的经营方式难以为继,对生产经营方式进行调适势在必行。同时中国的人口红利时代也已过去,要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型转变。旧有的靠增加投资、资源消耗等的经济发展方式,面临发展动力不足、短板效应凸显的困境,遭受诟病。“如果说,发展是改革的动力和源泉,体现的是中央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理性和自觉;那么,难题就是改革的压力和推力所在,体现的是中央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3]这就迫切需要转换发展思路,在社会发展动力上,要从资源索取向创新发展上转变,从外在驱动向内在驱动发展,通过创新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新增长理论认为,除了传统的劳动力、自然资源、资本等要素之外,科学技术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并且这种要素正逐步由渗透在其他要素之中显化为社会生产中的外在要素。这种由外生变量向内生变量的变化,可以成倍地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换句话说,科学技术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的边际效应变得越来越明显。也正是源于科技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倍增效应,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正被称为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经济时代。”[4]
无论是经济发展困境的破解、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还是新兴经济增长点的培育、产业结构的升级等,都离不开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为了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实施“腾笼换鸟”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产业的技术含量,从低端制造业向中高端智造业发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促使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从生产大国向研发大国转变。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要抓住新兴经济发展的引擎,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发展新兴战略产业,包括电子信息产业、医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技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发展和延伸,具有更高的战略定位,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价值导向,因为只有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发展才是可持续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对原有发展战略的转型和升级。要素驱动受制于环境资源的可承载性,一味地强调要素驱动只会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投资驱动受制于资金的总量,一味地强调投资驱动只会造成通货膨胀。建立在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基础上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创新驱动是在不增加既有生产要素和投资规模的前提下进行的,其无疑就成为理想的选择。“在从以资本、劳力、资源为主导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以知识、人才、信息为主导要素的创新发展模式转变进程中,创新驱动的新经济,是指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经济,或者概括为知识经济,即不同于传统经济,也不是指支持知识经济发展的知识创新活动与成果本身。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创新驱动导向的重点是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以知识为第一要素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效益与水平提升。”[5]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转换发展范式并替换发展的原始性要素,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适应和突破新常态。这体现出执政者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彰显政治威信的必然要求。
实现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愿景,而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从长远看,实现中国梦的宏伟构想只能依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必由之路。”[4]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谋取新发展,书写新篇章,是一次重大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比任何时候都来得更为必要。如果不实施有效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难以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国的民族复兴伟业就会受到影响。“创新发展就是要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实现发展动力转换,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就是要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形成平衡发展新结构;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问题,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开放发展就是要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共享发展就是要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实现共建共享,同时使国家发展获得深厚伟力。”[6]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把中国作为后发国家的后发优势转变成先发优势,维持发展的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从低谷期到平原期、再到高原期的惊人转变。“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7]被置于新坐标系的中国前所未有地拥有参与大国博弈、建构大国形象、抢夺国际话语权的机会。发展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基本概念和核心语汇,围绕发展论述了如何发展、为谁发展等问题。中国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是中国道路的重要内容,是中国道路自信的关键部分,有利于彰显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当前,中国要以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为指导,以发展话语为核心,建构大国形象。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构大国形象,能够起到话语倍增效应。
“一些学者指出,创新型国家应符合以下要求:综合创新指数明显高于他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70%,研发投入强度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8]反观当前,科研成果的市场化转换力度还不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不高,创新驱动发展仍面临一些体制机制僵化难题、创新效率提升难题、创新资源配置与创新能力差距问题等。”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速换挡,整体进入懈怠状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历史的必然。如果不实施有效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难以保持发展上的局部优势及实现发展上的赶超策略。2013年,德国在汉诺威工博会上提出工业4.0计划,利用发达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加速“机器换人”的速度,促进制造业的绿色升级,全面实现工业自动化。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当前,中国一方面要通过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保持原有的强劲发展势头;另一方面,要通过建设创新型国家来参与世界竞争,在关键领域如人工智能领域引领世界创新,成为科研创新领域的领导成语,确立中国在世界创新型发展范围内的国际话语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向世界宣示中国道路的正确选择。“创新型国家目标是中国在经济与科技发展领域不断探索后,立足于当前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所提出的重要战略目标,为中国经济、科技现代化建设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南、行动指南。”[8]
创新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离不开政府的整体战略构想、规划和布局。“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历程中,国家不断完善顶层设计,从战略规划、制度建设与目标制定等方面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日益完善的战略指导与制度环境。”[8]因为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到来以及治理格局的复杂化,政府规划经历了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顶层设计的质的提升,使得经验逻辑的适用空间逐步缩小。“在当代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强调探索试点性的发展实践,与注重整体谋划性的顶层设计,在思维与实践的逻辑上始终并行不悖:前者通过局部的探索与试点,为系统性顶层设计寻找路径、积累经验;后者在总结前者经验的基础上指导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深入推进,二者相互统一,共同构成改革发展的逻辑演绎过程。”[9]
1.设计产业发展规划
政府设计产业发展规划,特别是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产业等,做好“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制造4.0”等先进高端制造业的对接,培育和支持先进产业,淘汰落后产业,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尤其是在关键行业、关键领域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摆脱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制定具有倾向性、扶持性的政策加以引导,协同各部门围绕创新成立协同创新中心,设立创新创业园,促进产学研的融合,在税收等方面给予进园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能够避免重复浪费建设;设立专项资金、资金安排,成立创新型企业孵化基地,为资金规模小、发展前景好的企业提供融资便利;要形成支持与鼓励创新的长效机制,避免企业目标追求上的急功近利。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不强。
2.转变政府职能
政府要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责任型政府,形成“政府调控、市场主导、企业创造”三位一体的创新格局。政府要把控科技发展的方向,并以此为导向,优化创新要素的配给,广开财源,多渠道提高研发经费的总量,优化研发经费结构。政府要引导和促进科技与生产经营方式的融合。“进一步深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设,明晰政产学研各主体功能定位、利益分配与风险分担,建立以企业为主导、高校与科研院所参与研发与利益分享、政府提供引导与市场服务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加速创新产品市场化进程。”[8]政府要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如果说经济体量小时,我们尚可以“摸着石头过河”,那么经济体量巨大时,原有的改革策略就会遇到障碍,我们就要进行顶层设计,重视智库作用。大学作为人才集聚的高地,作为智慧储备大军,要为政府的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政府要善于发挥大学智库的作用。
3.推行精准创新策略
政府要梳理精准创新的内在机理与发展策略。对于追赶型产业,进行海外并购或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对于领先型产业,注重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对于转阵型产业,一种方式是少数的有能力的企业去经营附加价值比较高的部分,另一种是将加工场转移到工资水平比较低的地方去;对于弯道超车型产业,则可以与发达国家直接竞争;对于战略型产业,中国跟发达国家是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但我们仍然应该做。[10]同时,对创新进行分类管理。对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协同创新等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当前,中国科技创新水平存在着严重的区域差距、城乡差距、产业差距,并由此导致了不同群体福利水平的较大差距。如东部地区创新水平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城市科技创新水平普遍高于农村,新兴产业科技创新水平普遍高于传统产业。”[8]政府要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产业之间进行创新方面的引导,采取帮扶措施。为了防范金融领域的系统性风险,中国政府在对外投资上做了明确规定,限制不动产、娱乐行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的投资,但可以在海外并购制造业企业。政府此举是为了通过海外兼并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政府通过实施设立大湾区这样的区域规划,实现区域范围内的行业整合。政府要建设一批创新型城市、智慧型城市,并使之发展成为区域性、世界性的创新中心。
4.把控发展的价值导向
创新是为了发展,而发展是为了人民。明确发展“为了谁”的价值目标,有利于在提高发展质量的同时,推进普惠型发展。发展共享经济,人人共有创新的机会,人人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为此,要“鼓励‘民生型创新’,即发展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科技创新,创新产品或服务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通过“亲贫性创新”、“普惠型创新”,民众能够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在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目标中,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白无误地把价值目标放到了第一位。他们执政后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和支持,从根本上说就在于强调价值目标在治国理政目标中的首要地位。”[11]价值目标对实践目标的优位凸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民本情怀。“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只有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实现人民满意的包容性发展;只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6]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智力支持。
中国具备了科技创新的基础。中国的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广大科研工作者砥砺前行,在科研领域硕果累累。早在2010年,中国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排名世界第二。这些都是中国通过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优越条件。但中国要从地区创新大国向世界创新强国发展,还必须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育创新的突破点,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高等教育主管部门一方面要加强对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另一方面还要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作为考核高校工作的指标之一。要形成高校内部创新创业教育的综合平台,形成校长负责、副校长主管、专项部门领导、二级部门协助、各二级院系具体实施的校内创新创业教育平台。”[12]在高校间成立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探索包括课程设计、开辟实践基地等多种创新创业教育形式;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环境,在高校成立创新创业孵化园区;直面“李约瑟之问”、“钱学森之问”的质疑,对过于功利化的、短视的、偏离本性的教育进行纠偏;实施卓越人才工程,通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远见卓识和颠覆能力;建设开放包容的知识体系,形成鼓励创新型思维的语境,突破约定俗成式的思维,在异想天开中挑战不可能;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证研究能力;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拓展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使教育契合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冯增俊等认为,“教育创新之魂在于回归教育本性,即服务社会、孵化创新、塑造未来、增长智慧这四大特征”。[13]
人才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尊重科技工作者的科研首创精神,给予创新型人才宽松的成长环境,关心和支持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使得他们“想干事”、“能干事”和“干成事”。要让创新成为一种文化,成为一种氛围。“创新文化是一种尊重个性、包容失败、诚实守信、勤奋务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文化;是一种尊重企业家和创新、创造者,尊重知识、专利和劳动成果,遵纪守法、提倡公平竞争的文化。”[14]加大有利于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引导企业资助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培养创新型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领军人才、将帅之才等,并形成创新型人才的规模优势;采取“送出去”与“请进来”的双重举措,推动国内人才与国际社会接轨;反对科研领域的自我封闭,注重国际科研交流,加强国际科研合作,参与国际科研公关,共同提高,相互发展;制定类似中组部的“千人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制定合理的人才政策,使得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将人才的数量优势转变成数量和质量的双重优势,从人口大国转变成人口强国;撰写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创新人才聘用制度改革,为其营造压力与动力并存的环境;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和评价机制,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氛围;增加科技研发投入,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改革科研创新的绩效分配制度,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科研待遇,实行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双向驱动的机制。“要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和政策,建立以科研能力和创新成果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标准,坚持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元素,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团队和创新型科技人才骨干队伍。”[14]改变只准成功、不许失败的科研评价机制,破除影响创新的条条框框、僵化机制,依靠良好的科研制度来催生和孵化科研成果。对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人才重点培养,推行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等。
新一轮世界范围内的科技和产业革命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创新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就企业的命运而言,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在中国以“BATJ”为代表的四家企业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就仅仅抓住了信息技术,走在了时代发展的前列,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但另一方面,企业创新的成本越来越高。譬如,中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但是抗生素的创新却越来越难。研发新的抗生素所需的投资更多、难度系数更大。新的抗生素即使研发成功,产生耐药性的时间也越来越短。受“成本—效益”理念的影响,制药企业的研发积极性受挫。当前,单个企业难以承受研发新抗生素的成本压力,同时,研发成功后市场不确定性也很强。受制于企业的资金规模,企业创新的能力受限。“科学和技术的外部性较强,存在较多市场失灵的领域,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政府应在市场不能发挥作用、企业无力或是不愿意投入的领域发挥作用,从而起到对市场的引导和互补作用。”[14]这就需要由政府出面,统筹协调,克服市场失灵。
政府要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围,发展新兴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从多渠道入手,强化企业的创新动力和意愿,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掌握关键行业和关键领域的知识产权;设立创意中心,并引入风投资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前沿和尖端技术,发展高端机械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从经济价值链的下游向上游移动,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知识密集型企业转变,从世界制造业中心向智造业中心转移。设立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对于进园企业给予土地、贷款、税收等的政策优惠。疏通“政产学研”一体化的环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与科研院所的联姻,成立协同创新中心,简化科研创新成果的市场转化流程。把企业的“走出去”战略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策应战略,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深化拨款制度改革到技术市场开放,再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举,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制定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管理体制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渐进式改革历程。一系列推动科技发展与应用、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以及实现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的政策的出台,完善了中国创新体系建设,激发了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与动力,促进了中国科技发展和产业化水平的提升。”[8]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要以提高科研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发挥制度的导向、奖惩、整合、保障、熏陶等功能。具有导向功能的制度能够为科研人员自主创新指明大致的努力方向;具有奖惩功能的制度能够利用人的怀赏畏罚的心理,为科研人员自主创新提供具有内在和外在双重属性的驱动力;具有整合功能的制度能够为科研人员自主创新提供高度集约化的资源;具有保障功能的制度能够为科研人员自主创新建立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解决后顾之忧;具有熏陶功能的制度能够为科研人员自主创新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舆论氛围。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以激发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为着力点。“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创业精神的有效发挥和企业家创业资源的有效配置;企业家创业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要素,现代视域下的企业家创业精神还是一种包含创新理念的创业精神,并且企业家创业精神的发挥有助于中国科技创新成果及科研成果的市场化转化,还会通过作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而对创新驱动发展产生影响。”[15]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离不开政府的强力支持。政府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变成一种政治信仰。是否支持和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成为评价党员干部是否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是否具有大局意识、历史使命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
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发挥其濡化与涵养功能,把创新发展成我们文化的人文价值取向。“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社会主义需要创新,日益趋近的民族复兴需要创新,世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更需要创新;也只有在创新思维的持续作用下,社会主义、民族复兴、人类发展才能登上更高的台阶。对社会主义信念的坚定、对民族复兴的追求、对人类持续发展的信仰是我们能够不断创新的精神源泉,也是创新思维的逻辑前提,它们共同构成习近平治国理政中创新思维话语体系的第一层级。”[1]
“评价创新驱动发展应厘清创新驱动发展要素条件,关注创新驱动发展的动态性、互动性和全链条性,从系统角度出发,评价创新活动是否产生了驱动发展的作用,以及驱动的程度。”[2]以创新型国家的标准来进行自我对照,寻找差距,精准发力,不断提高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水平。设计完整的指标体系,制定合理的创新绩效评价体系。
[1]曹亚芳.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创新思维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16(3):16-23.
[2]王海燕,郑秀梅.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基础、内涵与评价[J].中国软科学,2017(1):41-49.
[3]韩庆祥,张健.破解难题-建构秩序-唱响中国——简析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脉络与方略[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5(2):29-33.
[4]丁大尉.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内涵与问题[J].兵团党校学报,2017(2):66-70.
[5]王玉民,刘海波,靳宗振,梁立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6(4):1-12.
[6]刘光明.五大发展理念: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的集中体现[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5(6):10-13.
[7]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4/0610/c64094-251255-94.html.2016-10-11.
[8]李政,杨思莹.十年创新型国家建设:成就、经验与问题[J].学习与探索,2017(1):123-131.
[9]高建生.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顶层设计推动实践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2):5-11.
[10]林毅夫:挖掘中国经济新动能,五大产业类型如何转变?[EB/OL].2017-08-12,http://3g.china.0000159/120-170812/31080598_2.html.
[11]宋福范.习近平思考治国理政目标的鲜明特点[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6):28-30.
[12]王飞龙.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广西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7(2):66-68
[13]冯增俊,姚侃.教育创新驱动中国新工业革命[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7(4):1-5.
[14]李政,于凡修.东北地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基本路径[J].社会科学辑刊,2017(1):33-43.
[15]邵传林,王丽萍.企业家创业精神与创新驱动发展——基于中国省级层面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7(5):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