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2018-03-31 12:38李国锋
社科纵横 2018年4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景区融合

李国锋

(武威职业学院 甘肃 武威 733000)

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过程非常复杂。甘肃省正处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时期,必须明确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产品交汇点和产业交叉点,寻找打破两者之间融合发展瓶颈的具体途径,找到产业创新的新思路,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实现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高效、健康的融合。

一、政府引导引动路径

甘肃省各级政府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成长过程中,要制定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要求和体育产业、游产业本身特点政策,积极地引导产业融合的推进。甘肃省政府要做好体育类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引导,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要政府搭建体育产业和旅旅产业的有机融合平台,利于两大产业的融合;二要进行规划调整和机构改革,政策上积极创造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和打造友好的旅游环境,吸引两大产业进行融合;三要通过财政税收、价格、信息、人才等方面激励性导向政策,激励体育和旅游企业积极地跨界融合;四要在体育和旅游融合发展中,实现区域交通、医疗、环保等各个行政管理部门利益协调,管理上密切配合,理顺合作关系,规范行业行为,消除和扫除深度互融障碍,实现互动共赢;五要改变人们当前的消费内容和工作方式创造新的旅游需求引导旅游消费,拉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六要加两大产业大技术的研发资助和扶持,鼓励科研、引领创新,推动两大产业融合;七要兴建一部分两大产业融合的标杆示范项目,如建立综合性的体育旅游产业园区、主体公园等,示范带动两大产业的融合;八要切实落实国家和政府制定的产业引导政策,促进两大产业的融合;九要对旅游城市鲜明定位,使旅游者一目了然、印象深刻,以定位促发展;十要采用整体发展的思路规划“体育圈”、“旅游圈”、“体育旅游圈”等两大产业的圈层和建设产业集群,两大产业共享基础设施和市场资源,方便两大产业的有效融合。

二、资源整合促动路径

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资源整合是在一定范围内,区域的体育资源和旅游资源作为一个统一整体,通过打破行政壁垒,有目标、有规划、有层级、有阶层地对有形资源进行组合和聚拢。甘肃有浩瀚的大漠、辽阔的草原、峻峭的雪山等种类齐全、类型多样的自然旅游资源,有古城遗址、长城关隘、石窟艺术等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旅游资源,有丰富的民族旅游资源。甘肃全省拥有A级景区133家,其中1A级景区2家、2A级景区59家、3A级景区32家、4A级景区38家、5A级景区2家,红色旅游景区8个,国际狩猎场3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0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3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9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地质公园4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8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个,世界文化遗产2个,世界百大濒危文化遗产1个,并且甘肃旅游资源开发已形成沿丝绸之路分布的旅游经济带,呈现为一个“木”字形结构,总体格局为:一个中心(兰州),三大旅游区(以兰州为依托的中部旅游区、以天水为依托的东部旅游区、以敦煌为依托的西部旅游区、),六条线路(东线、西线、北线、南线、东南线、东北线),十二大王牌旅游景区(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雅丹地质公园、嘉峪关关城、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武威雷台汉墓、张掖大佛寺、永靖黄河三峡、甘南草原、天水麦积山、平凉崆峒山、夏河拉卜楞寺),甘肃有全民健身路径、全民健身工程、体育俱乐部、体育场馆、精品体育赛事、体育运动基地、体育节等丰富的体育资源。虽然有丰富的体育和旅游资源,但体育和旅游资源由不同部门管辖和各自为政,并且有些体育和旅游资源以区域为主,这严重影响了体育和旅游资源高效的利用率,无形中增加了体育和旅游资源有效、有序整合的难度。政府牵头成立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完善的制度化合作协调机制,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打破行业的壁垒密切配合和紧密协作,在坚持“大产业、大旅游、大市场”的指导思想下,按照“优势互补、各得其所、自愿参加、平等互利、逐步发展”的原则,以增强游客体验需求为结合点,积极整合点、线、面丰富的体育和旅游资源为体育旅游资源,满足人们的观赏体验的需求。要充分把景区(50个特色景区、30个精品景区、20个大景区)、王牌景区、东西中部三大旅游区、廊道(精品丝路旅游廊道、黄河风情旅游廊道、民族风情旅游廊道、寻根访祖旅游廊道、红色征程旅游廊道、长城边关旅游廊道)多样的旅游“静”资源和体育的“动”资源整合,充分的做到“游”中有“体”、“体”中有“游”、“体游一体”、和“体游共享”,从而促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开发具有甘肃特色的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项目,诸如徒步旅行、自行车赛、马拉松比赛、汽车拉力赛、登山探险游、多类型的体育旅游活动。精心打造出贯穿丝绸之路全程,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体育品牌赛事,如兰州国际马拉松赛、酒泉动力悬挂滑翔锦标赛、酒泉戈壁超级马拉松赛、张掖汽车拉力赛、张掖祁连山国际超百公里越野挑战赛、天水山地自行车赛等体育赛事、白银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平凉崆峒国际武术节等体育品牌赛。全力打造陇东南地区、中部地区和兰州、河西地区三区体育休闲健身,着力培育形成如陇东南生态体育旅游圈、河西走廊航空体育运动旅游圈、临夏甘南民族体育旅游、兰州体育“产销研”旅游圈等特色体育旅游圈。

三、组织竞合驱动路径

在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出现一个能提供融合型产品的组织群体时,产业融合才可以称之为真正发生[1]。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是建在产业、部门、企业等组织之间的竞争和合作,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起主要作用的还是体育与旅游部门、各个企业等组织的竞争与合作。在产业融合的大背景下,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处理好与其他企业的竞争和合作,那么这个企业就很难在竞争中立足。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有关部门、各个企业等组织,为了较好适应两大产业融合的发展态势,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在全面、充分考虑市场的供求条件及自身与其他企业关系的前提下,对游客提供差异化旅游品牌和服务标准,加强沟通建立分层次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地对企业的战略及经营模式进行科学、有效的调整,采取新的、高效的竞合创新战略,确定完整、公平和均衡的最佳商业模式,建立共赢的分配体系,借助外界技术革新和政策条件的支持同其它企业建立开放竞争合作的企业关系,共同开发市场和共赢。一方面组建多元化的旅游集团,通过多元化的旅游集团多开展元化的经营,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组建大集团;另一方面要破除“各自为政”和“自我为中心”的独赢思维,构建为适应旅游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发展新趋势的体育旅游企业战略联盟,使双方组织进入对方市场快速成长。从而驱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四、投资拓宽助动路径

制约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资金不足。因此,要加大对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资金的投入。一方面在依靠政府拨款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扩大投资主体,拓宽投资渠道,多渠道、多措施并举筹集资金。在资金投入的扶持下,加强区域和片区体育、旅游相关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并适度地扶持服务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通过招商引资、搭建融资平台、发行彩票等多元路径筹集资金。通过投资的拓宽,筹集一定资金,助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

五、市场主导推动路径

要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的的主导作用。一要体育和旅游部门克服一切困难和顾虑,相互积极、主动的协调和配合,建立市场型的体育和旅游协调合作共赢平台,积极开展旅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市场调研,摸清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市场需求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特征,坚持以市场需求变化来进行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随着经济的发展,甘肃省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开始对生活质量有了更多的追求和期盼,人们对于体育健身的消费意识越来越强烈和旺盛,对于体育产品和服务也多样化,旅游消费者不再仅仅满足于单一型的产品和服务,体育消费需求“信息化”和“旅游化”,旅游消费“娱乐化”和“休闲化”,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围绕消费新需求进行深度产业融合。二要选准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产品开发的市场定位,适时地开发出具有延伸性、差异性、补偿性等特征的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一站式新型产品。三要加强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市场消费环境建设,优化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市场环境,激发经营主体的活力。四要加大市场开发和开放力度,建立健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市场融合的依法监管机制,建立和完善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市场秩序正常化的法律体系,构建产权关系明晰的全新景区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实行管理权和经营权相对分离的景区运行机制,理顺完善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全面推进旅游景区管理社会化建设,实现旅游景区管理社会化。

六、品牌项目带动路径

充分利用甘肃省丰富的体育和旅游资源,紧密结合甘肃省省情的实际情况,以资源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以培育和促进体育旅游业发展为目标,通过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重点项目辐射带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全面融合发展。如充分利用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重点项目松鸣岩国际滑雪场景区、中国·金昌国际青少年生存训练营线路、中国药都·陇西盘龙山户外运动线路、张掖丹霞徒步线路、平凉崆峒山登山赛、肃南中华裕固风情走廊、兰州国际马拉松赛、“非凡足迹”戈壁徒步挑战赛等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品牌项目,带动开发多种形式和不同层次的品牌赛事观赏、康体度假、运动休闲、运动娱乐等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丰富项目,推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七、技术创新拉动路径

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本质在于创新,而创新必须以一定的技术手段为依托[2]。创新的技术渗透与辐射到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等生产要素,并积极地使之发生变化,提高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生产要素的质量,从而优化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资源的配置方式与比例,有效促进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属于服务业,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的旧六要素以及“商、养、学、闲、情、奇”的新六要素,技术创新渗透与辐射到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是通过劳动资料和劳动力来体现,即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后的产业生产力的每一个要素在很大程度上物化的科学技术。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生产力要素的变化,正是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生产宏观比例即结构变化的重要基础。大量的事实证明,哪个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力越强,对创新成果的吸收和融合能力越强[3]。因此,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从而引发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产业格局及经营理念变革,带来融合产业产品市场创新、经营管理创新及体质的创新,加快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挥作用的深度、广度和速度。

八、战略联盟联动路径

战略联盟一般是由具有共同利益关系的单位之间组成的联盟共同体[4]。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决定了它们有共同的利益关系。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建立战略联盟,首先,战略联盟在“共赢”思维和“协同”意识基础上,尽最大程度的努力集中现有的人、物、财等资源有针对性地组建培育有一定规模的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旅行社等旅游大集团和大公司,改变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各自为阵而小、散、弱、差的现状,积极有效地使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进行融合;其次,战略联盟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战略的制定、项目、信息、线路、资源等方面相互合作和优势互补,发挥出的整体优势;最后,战略联盟促使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游资源的有机整合,实现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开发、销售、服务区域一体化的体育旅游产业体系,使区域内的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真正成体系、上规模、出品牌,从而联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必须结合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多种切实可行和有效的途径实现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高效融合。

参考文献:

[1]杨强.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机制与重构模式研究[J].体育科学,2015,35(07):3-9.

[2]姜永常.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31(04):103-112.

[3]曾福生,匡远配.论技术进步促进农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02):126-128.

[4]王世金,白永平,石惠春.河西走廊地带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思路[J].经济地理,2007,27(02):327-329.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景区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摘牌”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我国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6-2008年体育产业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