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琴
摘 要“学前教育”泛指发生在小学教育之前、针对0-6岁左右幼儿展开的教育,它虽然属于基础教育组成部分,但在课程设计上并不要求严谨性、系统性,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有着较大的自由。这源于对幼儿心智发展不成熟的适应,通过融合游戏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兴趣、促进主动性,进而实现学前教育课程的效率。本文通过分析学前教育课程与游戏融合的可行性,阐明其要点并做出实证研究。
关键词 学前教育;幼儿园;游戏;有机融合
中图分类号:G619,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3-0045-01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从教育角度说,“游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途径,它在形成娱乐性体验的同时,也将知识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了意义建构,对于心智发育尚不成熟、缺乏主动学习能力的幼儿来说,不是为一种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方式。因此,对于学前教育而言,课程与游戏的融合是具有科学价值的,不应该简单的“一禁了之”,而是要主动引导、积极开发,充分发挥这一“天性”的教育价值;但现阶段,我国学前教育课程与游戏形式仍然存在明显的“二元对立”状态,两者的关系表现出分离、平行甚至对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家长认为会“玩物丧志”,游戏只是一种单纯的放松行为。另一方面,无法正确看待游戏的价值所在,甚至过度拔高游戏在教育方面的功能,导致学前教育课程荒废——如何有效地实现两者的融合,达到一个学前教育的价值“平衡点”,是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一、学前教育课程与游戏融合的可行性
教育是“思与行”的统一,通常会被划分为“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教育的层次越高,理论与实践的分离现象就越明显,反之则越模糊——这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观点:“教育与发展不是两个互不依赖的过程,也不是同一的过程”,两者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要求按照被教育者的生理、心理规律去设计,以确保其“被教育”的有效性。
众所周知,学前教育的基础是充分了解幼儿心理、生理特點,他们如同一张有待描绘的“白纸”,尽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他们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心智方面的不成熟,是无法通过分离理论、实践的做法展开教育实践的。将学前教育课程与游戏融合,借助游戏形式、过程、内容来实现课程内容的传播,这不仅符合幼儿心理状态,同时也不会削弱学习的趣味性,因此这一方式是可行的。
二、学前教育课程与游戏的融合要点
(一)游戏融入课程语言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但“教育语言”或“课程语言”是一种专业性、价值性、针对性较强的语言类型,它必须要适应受教育者的理解能力。学前课程语言的使用尤其要注意情感、方式等控制,因为在幼儿时期,人们都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在无意识下会被教育主体的语言所感染,进而转化成融合个性的表达风格,其影响是深远的,举例说明,如果用大学课程语言的专业性、机械性特征,作用于学前教育课程上,不仅艰涩难懂、并且缺乏人文关怀,必然会产生不好的教育体验。
利用游戏融合的方式,教师可以模拟不同的场景,让幼儿很好地学会不同场合下语言的使用方法。例如,设计一个《家庭团圆饭》的游戏,让老师分别扮演“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家庭角色,而学生则扮演自己,在交流的过程中注意和长辈说话的方式,通过对话之间的身份差异,培养学生礼貌的习惯。
(二)游戏融入课程内容
学前教育课程相对单一,在某一个阶段的学习内容有很高同质性,如“认识数字”、“认识拼音”、“认识汉字”等,如果长期采用课堂教学的方法,则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对应的,游戏内容是十分丰富的,通过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游戏内容,将所要教授的课程内容融合其中,这样可以冲淡同质性带来的枯燥感。例如,将课程内容与绘画游戏相融合,基于“你画我猜”的游戏来展现课程内容,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
(三)游戏融入课程过程
客观上,幼儿的注意力较差,精神集中于同一个事物的有效时间较短,要维持一节课程,可以通过融合游戏的方式,不断将他们的注意力“收回”。因此,可以将一节课的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中穿插一种游戏方式,实现“过程融合”,这样既不破坏学前教育课程的完整性,也维护了教育质量。
三、学前教育课程与游戏的融合实例
以学前教育课程中“认识数字”和“爬台阶”游戏相融合的实例展开分析:一方面,教师事先提供若干数字图片(1-9),学生抽到对应的数字,意味着要挑战对应的“台阶数”。另一方面,实现在教师内布置好“台阶”(地面上“梯形”网格形式),每个台阶上对应1-9的数字。游戏开始之后,例如学生抽到“7”,每次上一个台阶,背诵“加法口诀表”,从“1”开始每次“加1”,累计到自己应达到的数字,正确的给予鼓励,错误的给予指导,并要求做错的学生接受“惩罚”,为大家唱一首儿歌或者跳一段舞蹈。
这是一种基础性的课程与游戏融合实例,其教育目的是十分明确的,但通过游戏融合,削弱了教学功利性、增强了游戏趣味性。并且,整个过程都处于欢快的师生交流、幼儿交流中,原本枯燥的“数字”被杂糅到游戏内容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到“加法”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陈帅芳.游戏与幼儿课程在幼儿教育中的合作——放手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J].知音励志,2016.
[2]韩雪蛟.浅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及对策[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