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凌
引言和背景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无论是文采还是书艺,都是传世极品,尤其在立意方面,作者独出机杼,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宴游活动谈到有關生死的人生的感悟,其哲理的思考显得不同凡理。
根据本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诵读教学法为主,探究性阅读为辅,让学生培养文言诵读的兴趣,通过探究性阅读,形成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确立本文的教学目标如下:
1.掌握并积累相关的文言文知识。
2.了解《兰亭集序》的起因、经过、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
3.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在以上三个目标中,如何让学生准确理解作者感慨,学会客观评价是教学的重难点。
过程描述:
一、联系导入,激发兴趣
提问:大家是否喜爱中国的毛笔书法?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书画作品,《兰亭集序》摹本。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中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它的创作者是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出示图片)。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的书序《兰亭集序》,更以其文采书艺双绝而脍炙人口。
今天我们不仅欣赏到其书法美,还要跟大家一起欣赏文章的美。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同学自由朗读,并用铅笔画出自己不懂的词、句,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2.学生交流课下搜集的有关作者时代背景资料。
3.归纳文言知识点。
三、鉴赏背诵,随思悟情
(一)欣赏第一段,理清背诵思路
1.本段共有六句话,请学生概括出每句话的要点。
明确:时间:永和九年,暮春 地点:兰亭
目的:修禊事 人物:群贤、少长。
活动:流觞曲水 感受:信可乐也
2.“信可乐也”到底几乐?
明确:良辰一乐、美景二乐、赏心三乐、乐事四乐、人贤五乐。
3.赏析本段写法的高妙之处。
明确:体会作者状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想象这一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游人如织的快乐场面。)
4.提示学生朗读时注意语调要清新明快,尝试背诵。
(二)、欣赏第二段,理清背诵思路
1.全班齐读第2段。
2.这段话作者是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议论的?是如何逐步展开的?
明确:作者承上文的“乐”字,乐而生悲,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由现今人们相处,处世各异,静躁不同,但忧患之源相同:A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而快然自足,所之即倦,感慨系之 ; B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向之所欣,转眼之间以成陈迹; C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故死生亦大矣。
3.朗读提示,应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4.学生背诵第2段
(三)、欣赏第三部分,理清背诵思路。
1.请一学生朗读第3段。
2.这段议论中饱含感情,请理清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
明确:昔人兴感,若合一契——古人也有感于生死;批评:一死生,齐彭殇;后之视今,亦如今之视昔;兴怀一致。
3.朗读提示:“同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要读出批判的语气,“后之视今,亦如今之视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语调读出。
4.背诵第三段。
四、探究阅读,理解难点
1.思考:你是如何理解“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的?
提示:批评名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而作。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阳,漂到那里就是那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对此,作者作了委婉的批评。生和死是两码事,不能等同起来,生有各种各样的生,有的人活得窝窝囊囊,有的人活得志得意足;死也有各种各样的死,有的人死得默默无闻,有的人死得轰轰烈烈。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毛泽东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生和死怎么可以等同呢?作者不为玄谈家的论调所蔽,借题发挥,阐述了他的生死观,显示其豁达性格,抒发人生苦短,应当珍惜美好一切的情感。
2.思考:“后之视今,亦由今之昔,悲乎”是一句经常拨动人们心弦因而引用率很高的话,那么,“悲”在何出?动人处又何在呢?
提示:悲在人类认识上无法彻底摆脱的局限性,动人处则在于它揭示了这种局限性。现实总会有一定缺憾,人们身处其境时往往意识不到这种缺憾,因而也就无法弥补和纠正,只为后人留下许多惋惜。我们现在看过去,对过去的是非得失都看得一清二楚,但对于现在、自己时却是扑朔迷离,人类任何主观努力都不能彻底摆脱这种认识局限。但正是在一代代的叹惋中,人类能清楚认识历史,吸取历史智慧的基础上从事现实的历史创造,人类历史一步步向前推进。王羲之对人生局限性的认识是极富创意的。
五、延伸拓展,提高认识
思考:人生苦短,人之共叹,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提示:王羲之的人生观并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正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如陶渊明虽然感叹“人生似虚化,终当归空无”,但更唱出“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的高调;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引来的不是消极无为,而是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李白虽呼“人生在世不称意”,却依然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鲁迅于“绝望的深渊”中“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为中华民族挺起了不屈的脊梁。这正是我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他们在经受着人生局限的同时,依然努力创造出了瑰丽的生命华章。
教学反思:
1.师生共同诵读。对于文言文教学,我曾经以教师讲解为主,不重视学生诵读,因为文言文有讲头,其中的实词、虚词、句式、情感、理趣等等,都可以讲出很多“东西”来。这种教学方法并不是不受学生欢迎,不少学生还很爱听老师“侃”,但这种做法却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文言文本身,他们喜欢的只是其中的所谓文化。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在教学中感到了一种“舍本逐末”的尴尬。
于是我参照新课标精神嘗试改变文言文教学思路,从由教师讲解变成让学生诵读,从重视翻译到重视感悟。我把自己的思考设计为“文言文四步诵读法”: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懂句意,三读读出情感,四读品味评价。《兰亭集序》的教学,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一思路进行的。在文言文诵读中,通过教师背诵方法、技巧的指导,讲课(感受),点评(升华)后,学生能完全背出,这对惧怕文言文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奇迹,他们定会对这一“奇迹”惊叹不已,而这种惊叹也正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迸发学习激情的动力。
2.串讲不是万能的,《兰亭集序》的注释比较详尽,但学生课前预习就反映读不懂,有时候光是突破了字词和翻译,并不能代表学生就真正读懂了文章。文言作品的教学应着眼于作品的解读鉴赏的角度去设计,而不应仅仅局限于疏通字词,传授文言知识。“无限风光在险峰”,文言作品的精髓蕴于貌似艰涩的文字背后,语言本身只是作品的情感、思想、文化的载体。学生疏通了字词,却还没能登上“险峰看风光”,转身就下山了。岂不是要与旖旎风光失之交臂!试想,我国古代文言精品浩如烟海,能够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篇目又都是精品中的精品,其价值怎几个词法,句式能够解释清楚。因而,追求真实的阅读,一定要透过表面的“达到”,深入到学生实际和文本内容,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积累,在积累中运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要弄清文章的时代背景,使学生走进历史,在历史的氛围中感受文章的思想内涵。“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古文都是作者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对人对事对情的记述和评价。更使学生准确理解作品内容,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告诉学生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还作品一个客观的历史情境,即追求历史的情境感。事实证明,置文章于历史情境从而领略思想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古文须依据事实得出结论的认知方法,而且能指导学生从现代观念出发去认识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去粗取精,这也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个新课标精神在古文教学中的贯彻和体验。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钢一中学 545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