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林
摘要: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最现实、最活泼的心理成份,是学习动力的重要源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关键词:培养;初中;数学教学;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培养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自主学习的强化剂。主动有兴趣地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使他们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着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学生为主体,彻底改变被动学习,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自觉地学习,才能在兴趣这位最好的老师引导下,在数学学习中进行探索与实践,不断创新,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每位老师都必须考虑的,为了解决这一课题,我认为从下列几方面着手很重要。
一、用"爱"去保护学生的兴趣
心理学家指出:胆怯和过分自我批评的心理状态是妨碍创造的最危险的敌人,而自信和勇敢是创造个性中最重要的特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放松,得到安全感后,才能更好的参与学习。首先,教师是情感的引导者,要对学生和教学投入感情。知识获取的过程不是单纯的从一个头脑转移到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心灵上的碰撞,只有教师的情感倾注在教学中,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激情和责任呢,才能更好地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实践看来,学生对于学科的热爱程度,有一部分的原因是与授课教师有着密切关系的,学生喜欢某一个任课教师,就会自然地喜欢上他所授的课。教师不仅是在课堂上要注意调控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自然、愉快地进入学习情境。在课外,教师也要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最新思想动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教的妙趣横生,学生学得生动有趣。其次,要充分信任和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建议,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给予学生关爱、关心,尊重学生意见、宽容学生,鼓励学生,用正确的赞赏态度评价学生,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待在训练中遇到困难的学生,不能选择批评,不要挫伤他们的信心,而应给予启发开导,对于小小的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赞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对能顺利完成训练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表扬和鼓励,但是也要就会学生不能。
二、 巧设导语,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启智之祖。”对学习有兴趣,就会有学习的自觉性,进而转化为内在的动力,就会有发现新事物的愿望。 利用一些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创设一种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情境,使学生的大脑处在最活跃的思维状态,促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敏锐地探索,从而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及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技能。通过设疑引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使知识的接受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从教学内容、策略、方法、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这种方式以教师的主观意识为主,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多媒体课件可以把传统媒体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在这种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按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也可以选择不同教学模式来学习,这种交互方式对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讲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时,我将两个全等三角形中的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与另一个三角形对应的三边的长度进行动画演示,学生很清楚的得出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的结论,我又用同样的方法演示了其对应角,学生又很轻松的得出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的结论,从而深刻理解了全等三角形的两个性质。
四、采用讨论、交流、合作、探究性学习等方式,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位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兴趣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主要采取“灌输—接受”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知识的输入者,学生的参与意识较弱,学习效率较低。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才会有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节内容时,首先让学生自己准备了一根木棒,用铝线自制了一个圆,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探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便很快掌握所学知识。
五、密切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实践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当学习材料与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是有兴趣的;当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才会富有生命力。巧妙设置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知识的内在动力,创设自主参与的条件,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意投入到现实的探究性教学活动中去,同时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抽象、枯燥的认识,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教学活动充满活力与情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例如,在讲授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情节:我先将学生分为8组,给每组准备了足够的一元和两元的纸币,看看共有几种方法能凑够十元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组同学各执己见,学习兴趣空前高涨。此时老师再适时对题目进行点拨分析,学习效果也可想而知,后来在单元测试时遇到此类题目,全班同学无一出错。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虽然属于非智力因素,却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因,而课堂是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主阵地”,教师只有采取一系列配套的激励措施,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充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課堂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邱琼。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创新性教学的实验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2]王明哲。初中数学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10)。
[3]陈淑燕。浅析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能力[J].科技致富向导,2010,(20)。
[4]陈燕萍。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农家科技,2011,(04)。
[5]米玛穷达.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读写算 2016年21期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山县南峪初级中学 74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