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文婷 王喜燕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并入“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出“四个自信”。“四个自信”实质上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幸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终目的,更是“四个自信”的核心价值追求。本文基于人民、文化以及实践这三个层面的现实基础,对“四个自信”的内生逻辑展开论述,把人民幸福作为核心价值追求,以此将“四个自信”的核心价值追求提升到新的高度。
关键词:“四个自信”;人民;文化;实践;内生逻辑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9-0022-02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全党全社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容回避的基本问题是,自信缘何而来?事实上,自信并非虚无缥缈、空中楼阁,必然有其产生与发展的内在逻辑。自信源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必然,源自于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践,源自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对于一个致力于引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政党,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无疑是执政党执政目标与民族梦、中华梦、人民梦、个体梦核心价值追求有机统一的历史过程。
“四个自信”是全党全国人民深刻总结我国发展历程而自觉树立起来的精神标杆,是由内而外生发出来的自我肯定和自豪的气质,对于推动人民携手打造理想社会、创造美好生活起到内在激励作用,成为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四个自信”是我国社会系统自组织、自调节过程的自觉性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更是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及在其他方面呈现强劲发展态势的精神力量。独特的历史传统、独特的文化积淀以及独特的基本国情,成为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并坚定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且唯一参照。“四个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从人民、文化和实践的视角出发,有助于较为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四个自信”。
一、“四个自信”是人民选择的必然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1]13亿多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创造者和提出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人民群众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是自身幸福的实践主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建设的最终受益者。
中国人民选择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确保方向正确的制度。经实践检验,所选道路和制度符合国情民情,人们对此越发自信。19世纪前,中国以“天朝上国、自给自足”独霸于东亚地区。帝国主义的强势入侵所造成的悲惨后果是“四千年二十朝未有之变局”,彻底打碎了中国人的久久迷梦,保家卫国的意识提高,反侵略斗争风起云涌。然而,仅学习西方器物无法救国救民;农民自身的局限性使其无法完成两大历史任务;洋务派具有的封建性、腐朽性、对西方的依赖性,使其最终难以寻得出路;清末新政无法脱离自身封建保守的局限性,改良行不通;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难以实现;由于陈独秀等放弃了无产阶级领导权,致使大革命呈败绩……无数革命和反抗运动以失败告终,根本原因在于没有道路作为铺垫、没有理论作为指导、没有制度作为保障、没有文化作为引领。
于1921年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终于成功探索出适合中国发展、带给人民普惠的道路——社会主义道路。制定使人民得以真正解放、获取自由、享有权利的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价值指向是人民幸福。人民摸索出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本为走向幸福。事实上,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有的信心度也不断提升。
“四个自信”正是全党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途中,摸索“特”并取得非凡成就后的底气透露和呈现精神抖擞面貌的自我意识。天上不会掉馅饼。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还是文化,都是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不断“上下求索”而成,并非一劳永逸,也非不劳而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一旦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和土壤,“四个自信”也就成了虚幻。进一步地,只有广大人民群众继续加强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四个自信”精神才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新的历史使命中,起到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引领和心理促成作用。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继续保持“四个自信”不失落。
二、“四个自信”是文化传承创新的必然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2]其意为文化观或文化自信是对历史连续性的理性认知,对当下文化发展的清晰与自觉,更强调民族特性、中国特色、民族荣誉感。
当下,传统文化逐渐复兴、社会主义文化日益繁荣,人们创造性地将传统文化的基因融入社会主义文化,无疑为文化自信锦上添花。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重要战略目标——文化强国的内在底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滋养着中华数万万人。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涵盖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中华文化虽在历史中遭到破坏,但以坚韧的生命力流传至今,并发挥重要作用。实乃国人礼敬和自豪之处,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
中华文化以兼收并蓄、海纳百川之姿态,在保存自身精粹时,也吸收借鉴他国他民族文化的精髓,创造性地将其转化并融于本国本民族文化体系之中,逐步形成中华民族特色,对他国产生重要影响力。
中国汉字语言影响甚远。我国各领域发展蒸蒸日上,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在国际上,具备中国特色的汉语汉字的影响力也愈加深远。除本国使用外,汉语汉字的使用率明显提升。这极大地提升了国民自豪感、助长了人民自信心。
三、“四个自信”是实践探索的必然
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广大人民在实践中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传承创新社会主义文化,最终生发培育了人民对此的自信。可见,“四个自信”是其必然产物。尤其是改革开放成就彰显“四个自信”。“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3]三十多年来,我们党靠改革开放统一民众思想、凝聚社会力量、提高发展速度、获得国际优势,播下自信的种子。深化改革开放是破解困境、化解难题,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文化优势、推动社会良性发展、实现现代化及中国梦的唯一途径。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提出改革开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正确可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沿着这一道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时代,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秉承实事求是方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設、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创了新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依据国情党情民情,提出了治国理政新战略,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各领域。党的一代代领导集体的光辉政绩更加鲜活地显示出了“四个自信”。
从另一角度讲,改革开放后,我国生产力水平普遍提高、社会发展形势总体向好,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虽不是十分尖锐但依然存在。同时也遇到了诸多“拦路虎”“绊脚石”;一系列复杂、敏感的问题源源不断;党面临着一系列“考验”和“危险”;外部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更加需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一刻不容懈怠,必须长期坚持。
深化实践力度,增强“四个自信”。上下同欲者胜。党同人民站在一起,在实践中前进。一起撸起袖子合力缓解社会基本矛盾、凝聚共识致力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众志成城献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现代化的实现,以更加热忱的精神状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现代化和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道路自信是构成中国自信的路径支撑。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自信是构成中国自信的理性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国强民富的根本制度保障,制度自信是构成中国自信的本体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人民各项活动的精神基因,具有深厚而长远的渗透力与持续影响力,文化自信是构成中国自信的精神支撑。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取得胜利的唯一领导力量。
“四个自信”鲜明地透露出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中国人民在本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担当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安全等方面的使命、责任和权利。“四个自信”是对中国历史与现实的理性认知,是对中国发展前景的精神依托,“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4] “四个自信”是现代化和中国梦最深沉的推动力,是实现社会整合发展的内在凝聚力。马克思主义是共产主义的根基,坚持“四个自信”归根到底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增强“四个自信”,是迈向共产主义的充分条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
[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