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廷勇,许小军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产教融合推动应用型高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全方位、多角度和深层次合作,实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及技术骨干的共同参与,不仅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提升提供了全新契机,也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找到了突破口。而《政府工作报告》中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一方面为现代经济发展指明了道路,另一方面为现代教育指明了方向。由此可见,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涵盖了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以及职业技能等内容。其一,当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离不开全面完整的教学体系,缺乏专业职业素养培养的教学体系会使得学生所学知识难以实现系统地联系,进而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造成不利影响。因而,高校在革新课程教育体系过程中,应当构建专业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并且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来完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构建健全高校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可促进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可促进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可促进调动起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1]。其二,培养模式不合理。当前,即便有一些高校开设了各式各样的职业素养培养课程,然而选取的培养方式主要为授课、讲座、创新创业比赛等,形式较为单一,难以在真正意义上发挥学生参与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开展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在教学课堂上,教师仅关注专业知识的教授,而未有及时革新教学理念,未能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及职业技能,缺乏对学生职业思想的有效引导,没有引入各式各样现代化先进的教学方法,由此使得教学质量效果不尽人意。其三,教师队伍欠缺专业性。即便越来越多高校设置有职业素养教育相关的指导课程,然而该部分课程通常由就业指导教师、辅导员、学生工作处教师等担任,专业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鲜有参与职业素养教育,更有一些专业课教师认为职业素养教育与自身所教授专业无关,不包括在自身的工作范畴内,大多数教师缺乏对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效认识。一些教师均是毕业后直接入职学校,而没有企业工作的实际经验,因而不具备丰富的职业素养培育与教学经验。
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基于对学科专业夯实建设,加大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力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等,使高校职业素养教育课堂体系不断趋向于实用化、前瞻化以及系统化。加大职业素养教育体系、职业素养实践教育平台建设力度,推进创新创业理念与职业素养教育的充分相融,建立起高校重视、机构完善、教师支持、学生参与的有利局面。在职业素养教育内容改革过程中,构建健全培养体系。推进教学方法的有效创新,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一环。同时,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应当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一方面,应当推进对课程体系的优化整合,将所有学生作为教育对象设立职业素养教育核心内容,并将其纳入进高校教学计划中,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使学生可切实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应当将最新最前沿的知识引入进教学课程,为学生职业素养创造理论基础,使学生可从不同方位、不同层面提升自己;同时,构建完善配套的规章制度,实时优化教学内容,推进职业素养教育内容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充分相融,优化教学方式方法,缩减理论课课时占比,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2]。推行创造性学习模式,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既要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将传统被动学习转化成主动学习,打破过于依赖教师、课堂、教材的教育模式,又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机械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方法[3]。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越来越为社会各界所关注,高校职业素养教育应当以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方向为导向。职业素养教育的最终导向是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创业,及就业创业后可否获取进一步发展的保障。在教育教学期间,应当紧扣市场发展趋势,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加强对学生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鼓励、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为大学生搭建有利平台,使学生得到有效发展[4]。与此同时,倘若教师仅强调自身的教学而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疏忽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发挥,以教师的“教”取代学生的“学”,则势必会对教学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因而,职业素养培养模式应当注重师生互动,强调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5]。除此之外,应当将实践教学作为职业素养教育中的重要一环。促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开展多元丰富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6]。
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成效受教师综合素质很大程度影响。第一,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要注重培养“高校创业指导师”(IEEM),高校创业指导师是教育部门认证的教师培训项目,主要用于培养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师。让教师能够掌握更科学、更专业的创业知识、创业方法与创业流程,提升教师开展创业指导工作能力。同时,定期开展创业就业指导会议,让专业的创业导师能够与学生直接对话,对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指导。第二,高校应当为教师提供大量的学习培训、实践考察等的机会,帮助教师革新专业知识结构等,及时优化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综上所述,大学生群体是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所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中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引导,可提高职业素养教育成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因而,新形势下应当提高对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工作的有效重视,并在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过程中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真正意义上促进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