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勇,高雪冬
(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401)
2015年10 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指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是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同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两个纲领性文件,这表明“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方针的顶层设计已趋完善,同时反映出创新创业活动对中国经济转型和促进经济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国内外诸多高校都把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摆在战略位置,竭尽全力在打造具备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大学生[2]。研究以多所工科大学为例,系统调研了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整体趋势与特征,分析了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研究对9所工科高校的在读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进行了创新能力状况和影响因素以及高校的创新工作状况的调查,根据原始文献辨析了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以此为导向,设计了力求了解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状况、存在问题和原因的学生版调查问卷 ,命名为《大学创新能力调查问卷(学生版)》;同时为了更全面了解高校创新能力状况、存在问题和原因,设计了教师版问卷,命名为《大学创新能力调查问卷(教师版)》。其中学生版发放问卷共2 400份,回收问卷共2 140份 ,本科生1890,研究生214份,回收率为89.17%。教师版发放问卷共100份,回收问卷共73份,回收率为73%。根据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其中男56.4%,女生占42.57%;工科类学生占67.43%,理工类占15.51%;大二学生占44.91%,大三学生占25.37%,大四学生占18.04%,研究生占10%。该次面向教师的调研主要是要了解教师对高校创新工作的看法及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并未涉及教师的个人信息。
虽然调查数据显示:有50.51%的学生认为高校对科技创新比较重视或很重视,有37.66%的学生认为高校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一般。调查中发现76.71%的教师中认为高校对科技创新工作比较重视或很重视,20.55%的教师认为高校对科技创新工作重视程度一般。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校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从学生角度来看高校科技创新氛围有待提高,与高校对科技创新工作比较重视应有的结果不一致。
调查数据显示:40.69%的学生参加过科技创新活动,其中社会实践活动 (24.72%),“挑战杯”竞赛占9.63%,专业技能竞赛仅占6.64%,超过一半的学生从来没有参加过。数据说明当下高校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关注度还不够,较低的科技创新实践比例与较高的科技创新要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调查结果显示:53.2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一般,17.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创新能力比较强,15.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弱,从总体上看在学生主观意识里,大多数认为自己的创新能力一般。
79.08%的教师每年都组织参加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只有21.92%的教师未组织参加过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教师的科技创新活动参与率(79.08%)明显比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参与率(40.23%)高出很多;最受教师欢迎的科技创新活动类型依次为:科研课题、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学术讲座论坛。
发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是高校对创新活动的宣传力度和宣传范围不够,以至于很多学生未接收到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相关信息;二是高校创新活动的组织情况不理想,参与度不高或影响范围较窄。教师们认为影响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组织效果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经费支持力度、指导教师水平、学生参与积极性。
调查发现未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原因有:认为自己做不了,不自信、学业重,没有精力、没有获取比赛信息、对科技创新类比赛没有兴趣;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原因有:个人爱好、可以展现自己的特长、有利于自己保研、在年终评优有优势等,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们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大概有两种目的:第一种是以发展自学为目的,希望通过创新活动来提高自己的能力;第二种是相对功利的,希望通过科技创新来为自学加分,从而获得奖学金和保研的资格。
通过调研发现创新能力与素质主要受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影响:(1)主观因素分析:教师和学生们都认为激励大学生创新最主要的内在因素是创新的兴趣,占比分别为81.73%和76.71%;其次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分别占比为78.08%和71.92%。教师与学生的调查结果总体一致。(2)客观因素分析:学生们认为制约大学生创新的主要因素有:资金、科研经费投入不足、没有科技创新的氛围,占比、专业指导力量不足等;教师们认为制约大学生创新的主要因素有:资金、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专业指导力量不足、没有科技创新的氛围。
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有:(1)多数高校教师面临教学和科研考核的双重压力,教师的考核与申请课题数、发表论文数、出版专著数等直接挂钩,教师除了教学和科研之外还要指导学生实习、完成毕业论文,无暇顾及科技创新竞赛的相关事宜;(2)教师激励机制的缺乏,现行的科技创新激励方法落后,基本是基于经济人的假设,很难在自我实现方面予以满足,不能从根本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不能引导教师主动追求和实现自身价值。
高等高校创新能力是高校协同各方力量,从现有平台入手,输入创造性思维,输出创新性成果。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五个方面:政策支持、氛围营造、资源供给、团队建设、平台支撑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对策和建议,提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思路。
高等教育一定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高校积极出台相关政策、采取相关举措,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体制机制的构建对校园大学生科技创文化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催化作用[[]]。一是完善校、院两级科技创新管理的组织体系,充分调动学院、研究中心的积极性,鼓励各学科成立学科协会,依托学科的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二是建立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综合科技创新服务系统,其中包括:科技档案管理系统、科技人才管理系统、成果统计与分布系统等分系统;三是推出合适的激励政策,立足学校现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规范的激励政策,这不仅能激发学生们的创新热情,更能激发教师们的拼搏意识。
氛围的营造对培养大学生科创意识,激发大学生科创思维,一是树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典型,依托全国性的大学生科学创新竞赛,以“挑战杯”“创青春”等大型科技创新竞赛为契机,举办大学生科技创新之星、大学生科创年度人物等评选;二是拓宽大学生创新活动的渠道,在科技创新竞赛的基础上,丰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形式,可以多开展趣味性科技创新活动,避免枯燥乏味的理论性讲座,让学生们广泛接触创新活动,从而激发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欲望;三是加强对大学生科创的新媒体氛围引导,首先应发动高校学生接触最多的媒体形式,在全校范围内通过对科技创新典型案例、典型人物、政策支持的推送,将科技创新观念渗透到大学生心中,引导高校学生对大学生科创的广泛兴趣;四是加强辅导员与教师的引导作用,辅导员要充分了解高校关于创新的相关工作,为学生开设科技创新专题会议,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在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中,教师是至关重要的,教师们应该在创新工作中积极发挥引导作用,积极带领和指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4]。
团队的创新力和凝聚力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团队建设在科技创新的实践工作中十分重要[5]。在团队建设方面还有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导师和本科生双向选择,让本科生参与科研课题,壮大高校整体的科技创新队伍;二是建立“博士生—硕士—本科生”的纵向团队,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高校的导师资源,有力提高学生整体的水平,另一方面在科技创新竞赛中也可以组建纵向团队,提高团队的竞争力;三是交叉团队的建设,高校应协助学生组建交叉学科创新团队,解决学生该找谁、怎么找等组队问题,鼓励协会会员组建交叉团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
硬平台建设。硬件设施主要包括:创新实验室、交流场所等,是科技创新工作展的物质条件。对于硬件设施的供应,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要依托材料、机械、控制等优势学科建立大学生发明制作创新实验室,不仅满足创新团队的交流,而且满足学生们的实验要求[6]。二是开放创新小组交流办公室,为方便创新团队进行交流与讨论,优化创新环境,可开放1~2个创新办公室,分割成大小不一的空间,提供多媒体设备,供团队内部或团队之间进行交流,共同进步。
软平台建设。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可以使信息的管理与传递更加的方便与快捷,在软平台建设方面,建议建立导师库,包括教师库和校友库,教师库中要包括教师的研究方向、主要成果和荣誉、指导的竞赛以及所获成绩等信息,以方便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7];校友库中包括校友的职业、职位、取得成果等信息。校友是高校的重要资源,可以邀请校友作为学生的第二导师,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指导,也可以邀请校友回校做科技创新的培训、讲座等工作。无论是教师库还是校友库,信息平台的维护都是及其重要的,要及时更新信息库的信息。
资源供给部分共分为三部分:项目供给、资金供给和创新课程设置。
项目供给,良好而规范科技创新竞赛,是提供科技创新项目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平台,提高科技创新竞赛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扩大科技创新竞赛的参与范围与参与人数,真正发挥科技创新竞赛对学生实践的促进作用;二是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打造适合不同层次的科技实践活动,提高参与度和覆盖面,强调基础知识向实践能力的有机转化,完善科研与实践一体化的机制;三是继续发挥好“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竞赛的龙头作用,强化各大赛品牌效应。
资金供应。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资金投入是必不可少一个环节,高校可多层次的拓宽资金渠道:一是建立校友对接平台,以校内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为基础,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为学生提供资金或者指导;二是建立大学生与科创企业的对接平台,借助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与大学科技园等平台,将科创企业需求与大学生科创作品对接,不仅能增加企业投资回报机会,同时保证高校创新活动的资金来源。
创新课程设置。为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需要协同各方力量,一是扩大创新教育课程的覆盖面,开设创新基础类必修课程,开设创新技能类选修课程,形成创新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二是有针对性地开设创新课程,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不同类别的创新必修课、选修课,例如针对大一新生开设创新创意类必修课程或实践类课程,而大二年级开设创新技能类选修课,将创新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三是开展协同创新,构建更完善的培养体系,发挥社会、高校、教师、学生、企事业单位等的优势,构建更加完善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体系。
该文以多所工科大学为例,系统调研了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整体趋势与特征,分析了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和建议。但是研究的样本相对较少,后期需要扩大样本数量,以求得到更严谨的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