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捷
(山西能源学院,山西太原 030600)
积极心理学中的幸福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树立,社会责任感的提升。但现阶段,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着目标过于单一化、教育实效性欠佳、创新与实践不足的问题,所以该文针对积极心理学中的幸福观与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大学生的幸福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十分常见,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大学生之中,还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强调自我价值,忽略他人感受,缺乏自省意识与同情心。如果树立起正确的幸福观,大学生就会在追求感受幸福的同时,传递幸福,兼顾他人,提升自身的社会价值,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树立起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对个人的思想政治完善也有很大的作用。而积极心理学中的幸福观教育可以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让学生们在正确的幸福观的引导下,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1]。
现阶段,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主要以矫正和修复为主,教育理念比较消极,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过于单一化。长期以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更倾向于对不良品德以及行为的防范、管制、督查、甚至是惩罚,以消除抑制问题来进行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把培养目标聚集到“问题学生”身上,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使得有些不容易被发现的问题以及先进的思想被搁置,学生身上固有的和潜在的积极力量与美德没有被充分地关注到,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的全面发展。特别是积极心理学中幸福观的背景下,以幸福的视角进行学生问题、不足、潜力的挖掘,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幸福感,激发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从而完善自身,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教育模式的片面性与单项灌输性,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足。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主要依靠课堂教育,日常教育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教育者通常是通过二者的补充、结合,来进行大学生正确三观的树立,促进其道德品质以及人格特征的优化。但是,不管是课堂式的理论教育、日常教育还是二者相结合的教育形式,高校在多数时候都是以灌输纠错式教育为主,教育模式比较单调,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育,无法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自身的主动探究能力与自我教育能力。在教育内容方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时代的要求贴合程度不够,很难走入学生的内心,在加强理论式,缺乏实践,学生容易产生排斥以及逆反心理,进而影响教育效果的时效性,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健康发展[2]。
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角度还比较传统,缺乏实践与创新,直接导致了学生的理论运用实践不到位,实证性差的问题。近些年来,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比较多,但研究成果却比较宽泛,大多数的研究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内容宽泛,方法单一,使得高校在采纳应用时缺乏先进的指导,对理论教学过于注重,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效果往往不够显著,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大打折扣。即使有些教育在与大学生的实际发展结合方面有一定的提高,多数也只是为了消除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问题,并没有激发出大学生的固有美德与潜能。特别是积极心理学的普及,学生的幸福观教育已经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还有很多高校对幸福观认识不足,影响了学生思想政治的完善。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精神状态比较健康的人都会通过一种乐观积极的方法来进行自我认知。而自我图式方法就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认知方法,主要是指理应积极方法来认识未来、世界和自我。这种认知方法能够促进大学生思想的健康成长,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的意义。积极心理学认为,所有人身上都存在一种潜在的美德和积极的力量。因此思想教育者应该主动帮助大学生寻找他们身上的蕴藏的美德和优势,通过让大学生关注自己的发展潜能和积极力量来进行积极自我认知。从积极的心理治疗方法来分析,大学生可以利用积极认知来改变自己的直觉、理智和感觉,从而更好地看清自己的美好品质,而不是只看到自己的缺陷。并利用美德的力量改变自己[3]。
教师可以通过赏识教育法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利用开放和欣赏的目光来看待学生,并通过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发现学生身上地发展潜能和思想愿望,并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的成长和进步,对于学生的进步点要进行积极的鼓励和肯定,让大学生能够看到自身蕴含的积极力量,并在和教师的交流中获得一种高兴、愉快的情绪体验,促进大学生不断改进自身言行,提高自信心。时刻对学生抱有一种赏识态度,能够满足人们的自尊发展特性,能够对学生形成一种隐形的控制力和诱发力。赏识教育法就是教师应该能够看到学生身上的各种强项和优点,同时看到学生积极向上的一部分,对于一些行为和思想上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也要用更加关爱和理解的态度去对待,从而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能够肯定自己的积极行为和思想,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教师可以通过希望灌输法来帮助大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美好品质。希望灌输法主要是指教师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明确的人生目标和思想品德,同时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索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从而让大学生充满发展动力。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将帮助其树立正确人生目标,促进追求主观幸福作为基础的教育目标,从而让大学生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能够保持持续的发展动力。希望灌输法能够提高大学生希望水平,帮助其树立起正确的发展目标,摆脱抑郁、焦虑、迷茫等负面情绪,提高学生主观幸福感和满意度[4]。
教育者可以通过榜样法来帮助大学生树立起各种道德榜样和模范先锋,从而激发大学生的积极行为和思想,帮助大学生塑造出积极健康的人格。积极心理学中提到过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和思想都是通过自我决定和筛选而出现的。人们也都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每个人都有自我发展和成长的潜能,每个人的生命系统也是由自己所决定的。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教师可以将一些具有高尚情操的典型人物事例讲授给学生。榜样法也是一种能够促进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养成良好道德行为的有效渠道[5]。
要想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率,就应该在校园中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从校园物质环境开始进行改造。各个高校也要增加对学校环境建设方面的投资,创建出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物质环境不仅是学校教育的硬件设施,同时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例如,校园中的花草树木、校园设计、建筑设计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着该学校的价值理念,能够体现出一个学校的教育思想。为此学校应该建立起积极、高压的物质环境,从而能够让学生在长期生活中得到心灵的启迪和净化,给大学生带来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加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此外,校园还应该建立起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让校园充满良好学风和校风,提高学生思想水平。通过举办各种社团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学生交流,形成良好文化氛围[6]。
综上所述,加强积极心理学中的幸福观与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程度,结合实际,优化教育培养策略,与时俱进,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