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兰
从20世纪末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到现在,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数据显示,2017年,60周岁及以上老人已经达2亿人左右,且每年以近千万人的规模增长。专业人才是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十余年来,我国老年服务人才突显出专业化程度低,人员数量不足,且严重流失,老龄化快速发展与养老专业人才的不足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高职院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它能够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持,缓解行业与人才的供求矛盾。为老年群体服务是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和目标,所以,开办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培养养老服务人才,符合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宗旨。
按国际标准,60岁及以上老年人数占总人数10%,就意味着社会进入老龄化阶段。我国20世纪末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在不断地增加,老龄化进程在不断地加深。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数占总人数的17.3%,超过2.41亿人。到21世纪中期,预估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7.8%左右,人口总数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其中空巢和单独居住的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高龄老年人将增加到2900万人左右。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大规模、高速度和高龄化等特点。
中国的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与此相应的社会保障福利资源却供应不足。根据每千人养老床位应达到30张的标准,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床位数与养老人员比例应该为4:1。以2016年底为例,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在33086万人左右,应提供的床位数大约为800多万张,与国家权威部门提出的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要求相吻合。养老服务专业人员要由2010年的3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600万人左右,按照每3位老人就需要一名护理人员的国际惯例计算,我国专业养老服务人员需求量在1千万人左右,而现实情况是,养老专业服务人员不到50万人,缺口达900多万人左右。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养老服务专业人员严重不足,不能够满足老龄化社会健康长足发展的要求,也制约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在老龄化的发展进程中,如何养老已经成为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养老问题的解决不仅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同时也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议题。因此,培养专业老年服务人员来满足老年人的需要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全国民政行指委秘书长邹文开的研究分析指出,我国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开设老年服务专业的院校逐渐增加。2004年以前只有3所院校开设养老服务专业,但截至2015年,全国已经有60多所高等职业学校开办了老年服务专业或与之相近的专业和课程。第二,专业群建设已初见成效,招生入学人数不断增多。据统计,2014年招生总数达1700多人,比2015年增长141.9%,随着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增强,有些院校甚至出现超额完成招生计划的现象。第三,养老服务人才资源逐渐成熟。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初步建成并不断扩大。第四,由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教学资源丰富,整合了校内和企事业及养老行业的有效资源。第五,专业人才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部分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能开展养老服务管理专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在本科学校陆续设立了老年服务专业和课程。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创办“老年学”专业,随后一些高校也开始设置与老年服务相关的课程。例如北京大学分别在社会学系开设“老年社会工作”课程,在心理学系设立“老年心理学”课程;北京中医药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在医疗系开办“老年医学”等。2007年,部分高职院校也纷纷响应,一些非医学专业的高职院校,如山东淄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开始招收首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引起了政府部门和行业的广泛关注。“老年服务与管理”是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的特色专业,在大专院校中起到了示范作用,也受到了民政部的重视,2012年,民政部委托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筹建成立“全国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2013年首次举办了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专业指导委员会的组建表明我国老年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进入了规范化的养老服务业的发展道路。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2016年,高等职业院校开办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出现下降趋势。2016年的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报告数据提示,我国开设养老服务及相关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减少到现在的30余所,中等职业学校约25所,两类学校年招生人数只有2500人左右,有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在养老机构中只有2万人左右。而在湖北省,2016年60岁及以上人口数是1072万人左右,占总人数的18.22%,与全国(2.3亿人)对比,老龄化程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2个百分点;65周岁及以上人口685.3万,占总人口的11.64%;80周岁及以上人口116.1万,占总人口的1.97%;湖北省大约有1550个养老机构,22.0347万个养老床位,需要养老服务人员5.8万人左右,而现有的养老服务和管理专业人员根本无法满足上述要求。目前在湖北省的55所高等职业院校中,武汉民政职业学院是唯一一所开办了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高职学校。现阶段养老方式由传统模式向社会化模式和智能化模式转变,各类形式的养老机构层出不穷,养老服务市场有巨大需求,但目前开办养老服务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远远不能满足养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需求。养老服务业供求失衡特别是人才短缺将成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阻碍。
4:2:1(一个家庭中 4 个老人,2 个独生子女,1个小孩)是目前我国家庭人口结构特点,老龄人口呈现空巢化和高龄化的趋势,导致家庭成员赡养老人的矛盾日益突显。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家庭的养老功能在逐渐弱化,而能够承接养老服务的社会机构数量较少,服务质量不高,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养老需求。中国经济的加速稳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物质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提高和改善,老年人不再只是满足基本的需求,更多希望的是有品质的生活、精神文化的需求和心理上的慰藉。因此,对养老专业化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在数量上不足,服务水平又不能达到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要,这就直接影响到老年事业的发展。现在的老龄化社会急切需要高素质综合型的养老专业服务人才,来满足老年人在健康、心理、精神文化和休闲娱乐等多层面的需求。因此,加快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的专业人才已经迫在眉睫。高等职业教育在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养老服务业应借助高职学校这个教育平台,大力培养专业服务人才,以回应养老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开设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专业服务人才,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发挥高职院校为社会经济服务作用的途径。
我国的养老服务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国家经济“未富先老”,明显存在先天不足。而在国外,养老服务业是在“先富后老”的基础上发展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比较成熟和规范,培养模式又各具特色。如美国注重学历教育,从低到高,相应是学士、硕士和博士,由养老机构负责实施教育和培训,在工作中,实行分层管理,根据岗位的不同,安排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人员。澳大利亚重视服务人员在细致周到、专业程度和个性化方面的培养。具有较系统完备的养老人才培训体系,重视理论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日本是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通过对介护士和社会福利士进行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持资格证上岗,有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并通过相关法律和政策来确保人才的培养,采取提高养老专业人员的待遇和地位来稳定人才。
我国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缺乏系统化的教育,专业设置比较随意,没有统一标准,且缺乏科学的指导。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是融多学科为一体的专业,涉及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健康管理,心理疏导,精神文化,酒店管理,休闲和康养旅游等方面的内容,养老服务业是集多层次,多领域为一体的服务。养老服务专业综合性强、涉及较多学科,这就需要在高职院校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体系。
可见,高等职业院校的养老服务专业发展具有广阔空间,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迫在眉睫,培养养老服务人才大有必要。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加大在养老服务、医养结合、科技助老等重点领域的培养力度,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培养养老人才。在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中,选拔和引进优秀人才,采取落户安家、住房奖励、子女入学等政策,稳定人才,带动行业发展,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老年服务工作。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也给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高等职业院校应抓住机遇,把握市场热点,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依托学校现有的专业体系开办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加大加快对养老服务业人才的培养,为国家老年事业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作出贡献。
:
[1]王兰.在高职院校开设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意义[J].中国培训,2015(7).
[2]赵恩兰,宋丽萍.论老龄社会与高职院校服务人才的培养[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5).
[3]王雪辉.我国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综述[J].老龄科学研究,2015(1).
[4]邹文开.破解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困境之策[J].社会福利,2015(1).
[5]刘淑娟(导师:刘艳红).我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16(6).
[6]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7.
[7]刘翠兰.高校如何培养适应老龄社会需求专业人才的探讨[J].老龄科学研究,2014(2).
[8]陈琳,朱林.海南省高校开设“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前景探讨[J].品牌,2015(1).
[9]赵恩兰.旅游类高职院校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休闲养老方向)专业的构想[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