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析,常志红
“风险社会”这一概念1986年由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首次提出,是指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政治情境下,不断增长的人为制造的不确定性的普遍逻辑和当前要求的社会结构之间的矛盾。[1]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导致全球性的危机,对人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的极大威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演进,“地球村”模式的不断建构,我国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但必须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这些机会,可能是机遇,也可能是由社会发展所带来的风险。
贝克提出:“在风险社会中,对恐惧和风险的处理成为必要的文化资格,而对这种它所要求的能力的培养,成为了教育制度的核心任务。”[2]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机构,教育对象是多变的人,必须加强对学生的风险教育,进一步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学生在其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相应的风险,其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以及风险意识决定着是否能够有效解决风险,因此,广泛开展风险教育十分必要。
择业风险是指由于社会上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和学生自身的条件不足而引发的在择业过程中所面临的损失问题。[3]1996之后,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企业学生双向选择的政策沿用至今。1999年我国实行高校扩招政策,学生数量的激增对于有限的工作岗位来说使得就业情况越来越严峻。
21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掌握了信息就掌握了机会。信息的不对称性是造成学生择业风险的最大原因,分别表现为学生与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学生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学生在进入高校选择专业之前,可能并未真正了解所学专业是否符合自身的预期。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和途径在一定程度上有悖于用人单位的真正需求,所以就存在着很多学生从事着跟自身专业毫无关联的职业,不利于个人自我价值和自我效能感的发挥。企业的招聘信息无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接收,信息的不畅通也会导致学生择业失败。除此之外,不同学生的就业心态也影响就业风险的高低。自我受挫能力差、自我认识不足、自信程度地、人际关系不协调等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是就业风险的重要来源。
2009年初,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由于各地政府为帮扶当地大学生创业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要求和条件各不相同,大多对自主创业贷款的要求相对严格,办理手续冗杂。毕业生刚踏入社会,社会经验不足,缺乏相应的常识,这就为动机不良之徒创造了可乘之机。不法分子针对高校毕业生社会经验不足,对于贷款程序、事项不熟悉,利用互联网虚设机构,在取得他们的信任后提出各种要求骗取钱财。
最初的河南大学生用同学名义向借贷宝贷款70万最终失联,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网络信贷平台“女大学生裸贷事件”,一次次刷新了公众对当代大学生新的认知,也暴露出了近年来存在于校园之中愈演愈烈的小额贷款之风。但值得思考的是,什么原因和土壤给了校园贷生存的空间,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是如何一步步滑进这种陷阱的。
大学生人身安全是学生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辅导员及其他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一。90后的大学生,由于成长经历比较单纯,很少遭受挫折和磨难,缺乏社会阅历,所以风险意识淡薄,缺乏化解与规避风险的能力。2017年,留美在读女硕士章莹颖失联遇害一案再次将学生人身安全问题推向舆论高潮。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时刻谨记安全意识,对确保大学生自身安全和学校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以往的高校德育工作者并未认识到当前学生所面临的风险具有怎样的危害性,因而大多数高校并未开设如何培养学生风险意识即风险教育性质的课程。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难以接受突然的变故以及与自己预期相悖的结局,这些都是缺乏风险意识的表现。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一方面要促使其形成防范和预测风险的思维习惯,进而尽可能降低风险带来的危害性;另一方面,引导他们学会抓住机遇,避免偶然因素的干扰和冲击,化险为夷,客观理性冷静地应对风险。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及形势与政策五门课程。这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风险意识,但主要是从大背景、大方针的层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要想真正把风险教育落到实处,各个高校需要开设专门的课程,使教师有时间、有机会全面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风险意识教育。还应该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坚守大学生风险意识教育主阵地,开创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风险意识,从而有效规避风险。
风险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社会实践教育的作用远远大于理论教育的作用,但这两者也不可割裂开来,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作用的最大化。
风险本身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人类生活中的基本现象,大学生风险意识的形成不能仅靠书本理论知识的“间接”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亲身“直接”体验,得出理性认识,清晰地看到风险的本质。学生需要适当开展野营、户外跑酷等活动切实感受风险,学习如何处理实际问题。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风险意识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是大学生接受风险教育的最实际的途径,同时也是促进他们认识当前社会社会中存在的风险、了解我国基本国情、拓宽视野、放眼全球、丰富自身社会经验的重要手段。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动手、组织、沟通与合作等能力,有效规避高校生活中可能面对的人际交往、择业等风险;另一方面,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他们认清社会发展的趋势,了解社会存在的问题,正确地分析社会急速发展时期所面临的诸多风险,是机遇也可能是挑战,增强自我认同感和责任感,以主人翁的态度和立场共同应对风险。
现在是一个技术泛化的时代,甚至也可以称之为搭建在互联网上的社会。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离不开网络,但网络和信息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诸如隐私泄露、网络安全等缺点。但不能否认的是,新媒体互联网在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方面影响力巨大。他们大都是“网生代”,网络毋庸置疑地成为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渠道。但目前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鱼目混杂,如何在信息爆炸时代获得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也尤为重要。
在风险社会的大背景和当前高校风险教育课程滞后的情况下,作为当代高校学生能够最便捷获取信息的互联网脱颖而出。大学缺乏相关的课程无法满足大学生对风险知识的渴求,而互联网却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传播全球各地发生的风险事件,并储备着许多关于规避风险和化解风险的宝贵经验。因此高校应该重视新媒体互联网这一特殊平台,把加强大学生风险意识教育与互联网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利用好网络资源,做好网络交流与网络教育,从而实现提高大学生风险意识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风险社会的大背景下,高校学生所面临的风险问题越来越多。风险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是当前的一个必然趋势。高校要加强对学生风险意识的教育,不断完善风险教育方法,更新风险教育内容,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风险意识与应对风险能力的提升,促进高校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
[1]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乌尔里希·贝克.全球化时代的权力与反权力[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译林出版社,2004.
[4][5]崔德华.风险社会背景下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教育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6]祁静.风险教育:高校德育的新亮点——基于贝克风险社会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1(5).
[7]王萍.风险教育要从大学生抓起[J].中国校外教育教研探索,2016(S2)
[8]黄东升,易连云.风险社会语境下的大学生风险教育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
[9]马佳杏,邹立君.浅谈如何加强大学生的风险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