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青,王 波
(上海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093)
粮食价格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稳定的重大问题。龚芳等人提到,以粮食价格为基础的食品价格在我国物价总水平构成指标中占比1/3。我国粮食价格是由粮食最低收购价和粮食市场收购价组成的。
2004年我国实施了粮食的最低收购价格,对我国粮食主产区的主要粮食进行了最低收购价。随着1986年粮食市场的改革以及粮食市场的对外开放,国际粮食市场对粮食的需求拉动了国际粮食价格的增长,使得国际市场对我国粮食有所需求,导致我国粮食供需不平衡,进而改变我国粮食的价格。
本文根据龚芳等人研究给定的指标标准,对1960—2015年的数据进行整理,由于粮食最低收购价是以1960—2015年的年度价格为主,粮食市场收购价以2014—2015年的月度价格为主,同时整理了1960—2015年同时期的国际粮食市场收购价。其中,粮食最低收购价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国际粮食价格数据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
2004年,我国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和收购价格,粮食价格放开后,为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2004年、2006年起国家在主产区分别对稻谷、小麦两个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
从我国政府收购价来分析。1960—1977年之间,粮食供需平衡,粮食的政府收购价基本不变,变异系数仅为0.08;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实施经济刺激政策,粮食产量也随着增加,政府指导的收购价也稳步上升;自1985年起,取消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定购以外的粮食可以自由上市,粮食价格不断增长,并在1991年达到了高峰,出现了粮食产量大于粮食需求量,因此粮食价格出现了下降,使得这期间我国粮食政府收购价出现了小幅增减;1993—1999年这一阶段,由于我国粮食价格仍然以政府收购价为指导,粮食的价格受到政府价的保护,刺激了农民进行粮食生产,导致我国粮食产量供大于需,我国粮食政府收购价出现了显著波动,但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政府收购价仍处于上升阶段;1999年开始,政府制定了“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粮食的政策,我国政府粮食收购价出现迅速走高的势头,稳定了粮食的生产能力;2004年为了稳定国内主要粮食的产量,我国政府制定了最低收购价政策,变异系数高达0.26(见下页图)。
1986年之前,我国粮食价格仍以政府收购价为主,我国粮食市场化不高,因此国际粮食价格的波动并未影响到我国粮食政府收购价;1986年以后,随着我国粮食市场的改革,粮食的市场作用越发明显,可以看出国际粮食价格和我国政府收购价均发生了变化,其中1993—1999年的变化趋势最为接近。2008年经济危机导致国际粮食价格在之后的几年里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但仍有较大上升趋势,使得我国粮食价格有所上升,为防止我国粮食价格的异常波动带来的影响,政府收购价依然保持稳定增长。
由于1986年我国对粮食市场进行改革,随着我国粮食市场的不断开放,我国粮食市场俨然成为国际粮食市场的一部分,国际粮食市场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市场。粮食的供需、货币和物价(CPI)指数是影响粮食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这里仅采用了1978—2010年我国粮食的生产量、进口量、消费量和出口量来分析粮食市场价格的变化规律。
我国粮食政府收购价走势及其同比波动图
1.从我国粮食总体的供需关系来分析我国的粮食市场价。结合之前提到的理论我们发现,在1978—1986年间,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情况比较。并且粮食在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的差额不是太大,不会引起粮食市场价格的较大波动。1986年以后,尤其是1994—1995年和1996—1999年,供给量和需求量的差额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导致粮食市场价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2000—2004年,粮食供给量小于粮食需求量,粮食的市场价会随之增大,加上我国粮食政府收购价稳定增加以及国际粮食价格的波动,我国粮食的供给量在2005年之后迅速上升,这样就会导致我国粮食价格的下降。为了减少国际粮食价格和国内粮食价格的变化引起的经济和社会的不稳定,我国从2005年之后每年制定一个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并且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以保证农民的基本收入。从国际粮食价格可以看出,2005—2010年粮食的价格有增有减且大体上价格是上升的趋势。
2.基于我国粮食的进出口量分析我国粮食的市场价。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走向国际,对于新兴市场的需求加大了我国粮食的进口量,刺激了国际粮食价格的变化,但是我国仍然处于改革初期,这个时期的粮食进出口不会对我国粮食的市场价格有所影响。1986—1991年,我国实施了粮食市场改革,粮食的价格有一部分由市场来决定,结合前面的供需关系我们知道,此时我国的粮食供需关系起起伏伏,说明粮食市场价格也在变化。1992—1999年,我国粮食进出口量的变化情况说明了我国粮食价格逐渐受到国际粮食价格的影响,但我国粮食的政府价稳定了粮食的进出口,也稳定了国内主要粮食的市场价。2000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际的粮食政策吸引了国内很多市场的需求,我国粮食的进口量逐年增加,必然会改变我国粮食的价格,从而影响我国农民的积极性和粮食的产量。为了阻止发生价格上的较大波动,我国自2005年之后实施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这一政策稳定了国内的粮食价格,这就使得国内粮食价格在国际粮食价格上不占优势,导致我国粮食的出口量逐渐减少。
3.分析粮食市场价在各主产区的变化情况。山东地区的小麦市场收购价高于其他省份的市场收购价,江苏、河南、湖北和河北的小麦收购价整体上高于安徽的小麦市场收购价。小麦的市场价在小麦未收购之前一直处于一个较高的价格,此时小麦的供给量小于需求量,但是6—7月份小麦收割以后,小麦的产量急剧上升,进而使得小麦的市场价格逐渐下降。
从中晚籼稻的市场价格可以看出,除了湖北在稻米收割前后价格有所变动,且低于最低收购价,其他地区各个时期的市场价格均较为平稳。
从粳米的市场价格可以看出,各地区各个时期的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但江苏地区市场价格均低于最低收购价。
由于我国粮食价格的特殊性,我们分别分析了影响我国粮食政府价和市场价的一些因素。通过处理数据,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我国粮食政府价和粮食市场价有着明显的波动性;第二,2000年以后,我国粮食价格受国际粮食价格的影响逐渐增大;第三,粮食政府价受国际粮价的影响较大,市场价受供需关系和不同地区消费水平影响较大;第四,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政策的不断改变,粮食的市场价格在粮食政府价的指导下稳步提升,稳定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龚芳,高帆.中国粮食价格波动趋势及内在机理:基于双重价格的比较分析[J].经济学家,2012,(2):51-60.
[2]葛田.湖北省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效果研究[D].武汉:武汉轻工大学,2015.
[3]刘培生.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绩效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5.
[4]张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主产区农户供给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13,(1):130-136.
[5]刘克春.粮食生产补贴政策对农户粮食种植决策行为的影响与作用机理分析——以江西省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10,(2):12-21.
[6]陆慧.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及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4).
[7]史常亮,金彦平.中国粮食供给与需求状况变迁:1978—2010[J].经济研究参考,2013,(56):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