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2018-12-05 16:37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体育场馆场馆经营

王 蛟

(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西安 710038)

引言

经济水平提高后,群众的健康意识开始增强,锻炼需求在不断增多。体育场馆是群众从事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健身场地短缺成为影响大众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充分应用现有体育场馆,普及全民健身理念,体育总局下达了适当开放高校体育场馆的命令,为体育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场地,扩大了体育活动范围。

一、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特点

1.开放时间的有限性。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时间具有特殊性,不能用普通体育场馆的开放时间来衡量,开放高校场馆要在保证不影响学生正常上课的情况下进行。国家和社会对高校投资建设体育场馆的目的是为学校培养全面型人才提供资源,如果体育场馆的开放影响了学校体育课程和其他课程的顺利进行,或是给学生和教职工的活动造成了困扰,则是得不偿失的行为。

2.具有收益外溢性。收益的外溢性也可以称为外部经济的发展,指的是个人或集体的经济活动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了效益或有利影响,体育场馆开放带来的收益外溢性主要表现在提高群众身体素质上,体育锻炼在强健体魄的同时,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国民身体健康状况不但是影响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还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最好展现方式。

3.具有一定的排他性。高校体育场馆属于一种有限资源,不是具有不排他性的公共产品,一部分人员的使用会影响另一部分人员的使用,即社会人员的使用会导致学生使用时间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从这一点来看,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具有私人产品的经营特点[1]。

4.具有非盈利性。我国教育法律法规明确规定,高等教育不得带有营利目的。体育场馆属于高校教育资源,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不能违反教育法的规定,因此具有非营利性。从这点来看,高校的体育场馆与私人产品的经营目标有所区别。

二、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现状

1.开放方式。据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体育场馆共有164.24万个,高校体育场馆共有4.97万个,占总体体育场地数量的3%左右。虽然高校体育场馆在数量上不占优势,但在建设规模、地理位置、专业程度、开放价值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现阶段高校体育场馆采用的开放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完全开放;二是部分开放,并且开放的多是室外体育设施和活动场所;三是场馆不对外开放,以租赁的形式供社会人士使用。决定高校体育场馆是否开放的主要因素是领导部门的思想,部分高校管理者和当地教育部门表示,学校属于事业型单位,不适宜利用体育场馆来收取费用。影响体育场馆开放方式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效益,大多数场馆开放的目的是改善财务管理模式,用场馆开放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增加教职工和学生的奖金数额。因此当场馆经济效益不高时,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开放形式和程度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2.经营方式。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方式主要有:高校体育部门经营,高校财务部门经营,租赁经营,承包经营,混合经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不同性质产品的经营方式和盈利方式是不同的,如私人产品的经营方式是市场分配,公共产品的经营方式是公共选择,高校体育场馆多样化的经营模式代表领导者对这一新鲜事物的认识还不到位。

3.收益分配方式。场馆开放所获得经济收益分配方式有:上交给学校的财务部门,以维持学校的收支平衡;用作修整和扩建场馆;用作学生和教职工的奖金。但对于采用租赁开放形式的高校来说,大部分的利益都落到了承包人员手中。

4.场馆的利用效率过低。高校体育场馆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学生和教职工,建设目的是为师生提供娱乐场所和健身场地,场馆应当具备娱乐、锻炼、科研等功能。但部分高校修建了多功能型体育场馆,有的场馆更是具备了体育锻炼、文艺演出、体质测评、举办体育赛事等多种功能,并且在极大程度上为外界提供有偿服务,此类场馆的管理费用和经营费较高,相应的使用费用也比正常场馆要高,这让大多数消费群体只能望而却步,场馆的应用效率也因此降低[2]。

5.场馆的服务性较差。服务性差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即场馆的收费标准过高和服务的单一性。场馆收费制度是针对社会人士制定的,归根结底,高校体育场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在校学生及教师,对校内师生采取收费方式,会降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单一指的是场馆只提供体育设施服务,没有提供专业指导人员服务和保护用具服务,消费者在场馆没有体会到优质的服务,消费者流失将造成场馆无法持续经营等问题。

三、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的对策

1.协调好教学和场馆经营的关系。高校体育场馆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偏离场馆修建的根本目标,因此场馆的经营要在满足学生日常课程和体育锻炼的基础上展开。协调两者关系的具体方式如下:场馆的对外开放及出租不能影响体育课程的进行;场馆的经营和管理不能影响学生和教职工人员的教学、学习、工作、休息;管理人员要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不能片面地追求利益最大化;要确保场馆经营收益大于管理成本,让经营管理工作具有意义。

2.制定场馆经营管理规划。制订好经营计划,随后在管理过程中应用科学的管理方式,能够减少管理不善的风险。首先,场馆的经营规划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致,如果管理人员没有结合当地的经济基础,斥巨资修建大型体育场馆,会给学校带来极大的经济压力。同时,场馆也会由于场地较大、体育设施较多等原因得不到充分应用,造成建设资金和建造资源的浪费。其次,要处理好学校运行和场馆经营之间的关系,体育场馆属于高校的基础设施之一,理应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在进行场馆经营管理时要科学适度,避免对高校的教学工作产生不利影响。最后,在建设过程中考虑日后的经营需求,场馆建造的目的就是供体育活动者应用,因此设计人员和建设人员应当将场馆的功能设计放到第一位,结合环保和节等建设因素,实现功能和施工工艺的结合,在场馆经营中融入人性化管理理念,提高场馆的开发潜力和应用效率。

3.完善经营模式。在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制定资金管理制度,为场馆的对外开放提供制度保障,还要扩宽场馆的融资渠道,提高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效率。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高校管理人员为了分散管理风险,多采用社会化经营模式。与此同时,各大高校还在不断探索与企业合作一起从事大型体育场馆运营工作的方式,这种经营模式存在一定缺陷,即高校体育场馆的公益性和商业性的关系难以处理。另外一种新型的经营模式是服务外包式,这种经营模式将场馆经营管理中涉及到的保洁、维修、收费、业务联系等工作全权委托给专业公司,在提高经营效率的同时还减轻了学校体育部门的负担,该模式的缺点是容易让高校体育场馆成为私人附属品,增强了其商业性。

4.采用特色化经营方式。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不同于普通体育场馆,因此要采用与高校身份相对应的特殊经营方式,场馆经营人员和管理人员要秉承内外有别的原则,基础设施对学校师生要免费开放,一些高等体育设施对师生要低价开放,并考虑到学生的经济情况。对外来说,可以建立划卡经营体系,在此基础上添加优惠方式,为场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高场馆的市场竞争力。重视和应用成功的体育产业营销手段,加大对体育场馆经营项目的开发和扩展,建立快速处理机制,便于收集市场信息和开发新项目,挖掘青年消费市场。

5.培养场馆经营人才。高校体育场馆经营和管理的主要参与者是场馆的经营人员,因此要着重培养场馆经营人才,国内各大高校可以设立公共场地经营管理专业,逐渐完善我国的体育场馆人才培养体系,扩大场馆经营管理人才的队伍。另外,还要定期进行对场馆经营在职人员的培训工作,举办培训班,提高经营人员的专业能力,培养其实践技能,为我国的高校体育场馆经营行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6.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健康观念已经深入到广大群众的生活中,人们的体育锻炼意识在不断增强,此时加大对高校体育场馆的宣传力度,不但能够增加场馆的吸引力,还能推动全民健身政策的实施,对群众的消费观念产生积极的影响。另外,适当的宣传工作也能为高校寻求到更多的合作伙伴,帮场馆树立品牌形象,让场馆经营模式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提高其社会影响力。

高校体育场馆经营是一项比较特殊的管理活动,实现可持续经营的难度较大。从现代企业的经营理论来讲,经营活动的核心是管理,场馆经营人员在管理过程中要秉承着科学发展的原则,运用科学的管理观念和先进的经营方式,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让经营管理模式的应用为学校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场馆经营模式的可持续发展[3]。

总结

现阶段,我国的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面临着方式行政化、管理效率低下、服务配置不到位、经营模式过于传统、开发力度不足、体育设施保养不到位等问题。为此,高校管理人员和当地体育部门要协调高校体育需求和社会体育需求的关系,采用适合学校的经营管理方式,实现场馆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赵桐.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36):213.

[2]李郁.成都市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开发研究——基于成都市高校网球场馆经营管理现状调查[J].四川体育科学,2015,(5):73-77.

[3]崔琼,余涛.安徽省高校体育场馆开放及经营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7,(4):6-9.

猜你喜欢
体育场馆场馆经营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研究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黄磊 爱需要好好经营
场馆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