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艳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教育的迅速发展,我们关注未成年儿童的身体健康外,不容忽视的心理健康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着重分析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对策,意义在于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取得一定的提升作用。
关键词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0-0047-01
一、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及原因
(一)注重成绩忽视了孩子们的心理
学校和家庭过于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认为只要成绩好就是好孩子。却忽视了朔造孩子的健康人格,造成孩子们普遍存在脆弱等性格缺陷。心理素质差,不能抵抗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压力,最终导致悲剧发生。家长要求过高,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也是孩子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下,很多孩子每天早出晚归,疲于繁重的学业,无法通过娱乐以及与老师和家人的情感沟通来缓解压力。这些压力不断积累,导致本该天真、快乐、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孩子们不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及疾患。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他们不知道生命的宝贵,没有形成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正是由于对自己生命的轻视,才造成了他们动辄使用自杀这种极端方式。关于生命的意义、心理健康、家庭教育以及感恩敬畏教育,也是家长、学校、社会亟待补上的一课。
(二)缺失父母的关爱、照顾与教育
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看来,用爱心去感染孩子,用爱心去关怀孩子,是家庭教育之根本所在,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在孩子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家长为了能给孩子带来更好的物质,忙于工作。还有一种更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是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为了春节期间比平时更高的加班费或为了节省来回的费用等原因,几年都不回家。春节本是全家团圆的日子,过年却成了留守儿童的关。他们知道孩子爱吃什么,爱喝什么,却不知孩子的心里在想什么?甚至那些几年都不回家的家长们连孩子长多高,都不知道更何况孩子的心理呢?因此,在未成年人良好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家长应该在言行上做好表率,培养和谐的亲子关系,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并正确运用惩戒手段。
(三)强大的网络引力
互联网是是一把双刃剑,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必定对网络中许多新鲜和未知的事物充滿好奇,一旦让他们接触了网络,易造成他们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扭曲,做出一些平时不敢做、不能做的、明显的不道德行为,在网上放纵自我,难以对自己人生的目标做出正确选择,而且稍遇挫折,往往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求安慰和解脱,从而对未成年人心理素质产生许多消极影响。沉迷游戏不仅对未成年人身体发育产生不可逆的负面影响,很多孩子还因此变得性格孤僻、极端,家庭矛盾与日俱增,加重家庭经济负担。
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对策
(一)学校、家庭、社会三力合一
由于学生至少有二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以外的地方度过,我们应该建立以学校为主,家庭教育为辅的进行教育引导,通过家长学校及家长会使他们能够掌握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改变不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家庭生活中能为孩子及家人创建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让孩子能够得到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更多的关爱;学校、家庭、社会只有这三种教育形成合力,一定会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定期检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定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学习情况等进行检测,根据其心理障碍的严重程度把调查的数据进行分类收集,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有效地减少学生心理问题及障碍的发生率;也可以更好地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在学生中产生影响。
(三)增加沟通与亲子时间
语言沟通对于教育孩子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有时非语言沟通的效果会好于语言沟通。当孩子失意的时候,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温馨的拥抱,或者是轻轻地拍拍孩子的肩膀,对孩子的鼓舞和激励甚至可以胜过说教。因此,家长朋友们千万不要吝惜你们的神态和动作,在用语言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辅之以热情的、充满爱的非语言沟通方式,让孩子全方位地感受到家长对他的爱和鼓励。协调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即家庭中以自然的血缘和人伦为主的关系,如父母与子女、弟兄姊妹。民主的、宽松的家庭给青少年一个温馨的港湾,专制的、严苛的家庭会造成家庭成员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易养成孩子孤僻、专横的性格。因此,对未成年儿童的心理健康维护必须以家庭为起始点,以全体家庭成员的优良品质及和睦的关系为依托,同心协力为每一个生命营造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总结
人们常说,孩子是明天,是希望。其实,说孩子是希望这是对的,但孩子不仅仅是明天,而首先是今天。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官员埃斯库德罗强调,不能说青少年是“下一代”,而应说他们是“当前一代”,因此社会应为他们提供保护、参与空间、机会和支持。未成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由于未成年儿童的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性;认知结构的不完备性;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性;对社会和家庭叛逆及依赖的冲突;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等,使得他们的焦虑情绪较重。暂时性的心理障碍若得不到及时排除,便会产生不良的反应,进而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以致酿成日后难以挽救的精神疾病。所以儿童时期是容易滋生心理异常的非常时期,全社会都应当加强对未成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孩子的成长不能等待,教育也不能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