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国芳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化下,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随之创新,对于新时期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应该正确看待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重要性,寻求合理措施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成效,养成良好的学习素养。本文就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展开分析,提出合理的措施应用,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知识运用能力。
关键词 新课程;小学语文;低年级;識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0-0011-01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能力。提升学生的识字教学能力,需要教师正确看待教学重点和难点所在,推动教学方法创新,切实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以便于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全面发展。通过新课程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对于学生素质能力全面发展意义深远。
一、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问题
(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充分
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存在差异,为了可以达成教学目标,加深生字理解和记忆,多数教师采用强制性知识灌输方式,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来学习。学生被动式学习,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影响到是自学习质量。长此以往,学生由于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逐步丧失学习兴趣,不利于识字教学质量提升。
(二)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不同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由于生长环境和学习能力差异,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学习中存在显著水平差异。部分教师在识字教学中,未能正确看待学生个体之间差异,按照统一进度开展教学活动。此种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全部学生个体需要,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导致课堂教学沉闷,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
(三)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教学方法是否合理,直接关乎到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质量,但是很多语文教师采用机械式教学方法,对于生字词死记硬背。但是,低年级的学生性格活泼好动,自我控制能力不足,面对枯燥、乏味的识字内容兴趣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识字教学质量。学生为了高效掌握生字,除了课堂上认真学习以外,还要注重课下听、说、读、写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但是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填鸭式灌输知识,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
二、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优化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是教育基础阶段,由于学生年龄较小,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在低年级识字学习中学得块、忘得快,出现此类问题是由于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于教育内容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和记忆。这就需要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正确看待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教学方式,在摸索和实践中积累经验,促使学生可以从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结合学生好奇心旺盛、活泼好动的特点,融入多样化游戏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切实提升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质量。
诸如,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通过组织“猜字谜”游戏,课前结合汉字结构来设计一些简单字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猜字谜的过程中加深汉字的理解和记忆。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进行表扬,促使学生可以保持高度学习兴趣,感受成功中的乐趣,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能力。
(二)把握识字教学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应该结合识字教学规律,全面讲解汉字的字形、字音和字义等内容,把握教学难点和重点所在进行教学。通过字形作为突破点,在学习字形后,学习汉字字音,加深对汉字的读音和写法理解,逐步掌握字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过程中,提升学习效率,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诸如,讲解“江、河、湖、泊”等汉字时,可以展示汉字描述的内容,展示江、河、湖、泊,结合图片来引导学生练习汉字发音,逐步养成自主学习能力,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三)生活化教学,强化实践能力
生活与教学联系较为密切,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整合教育资源,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锻炼和培养。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识字教学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创设生活化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实际生活中加深汉字理解和记忆。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化下,推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改革,应该正确看待识字教学重要性,推动教学方法创新和完善的同时,帮助学生在良好情境中学习汉字,加深汉字理解和记忆,学习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池黎静.走进“智·趣”识字课堂——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35):57-58.
[2]孙宗乐,李晓庆.让学生快乐识字——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8,5(33):347-348.
[3]李小娟.论趣味识字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