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美解
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瑶芦小学 广东江门 529000
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是课堂改革的关键。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老师必须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下面是我在多年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情度上取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参与和参与的多少。因此,老师应当把学生看作教学活动中的朋友,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才能敢想、敢问、敢于创新,自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同时,老师要认真倾听学生意见,或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给予帮助、鼓励,增强学生自信心,有效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真正成为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
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原动力。教师必须巧妙运用激励策略,创设良好的情境氛围,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正所谓:“乐学之下无负担”。因此,我在教学新知识时,利用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创设新奇有趣的情境,才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自发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我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如:“问题情境、游戏情境、故事情境、生活情境”等,使学生自觉地探索问题,获取新知。如教学“数的整除”这一课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在教学中采用游戏穿插的方法,让课堂充满活力。在课堂最后,又通过一个游戏,把这节课带到高潮,使同学们在快乐的游戏中离开教室。老师说:“你的学号能被5整除的同学先离开教室;你的学号能被7整除的同学离开教室;你的学号能被3整除的同学离开教室;你的学号是质数的同学离开教室;你的学号是偶数的同学离开教室;还有一个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1号同学离开教室。”
教师要转变观念,转变角色,把自己置于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地位,要改变传授、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机会,就是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求知、探索,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归纳、类比、交流、反思等活动,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我在教学时,让学生亲手操作,通过摆一摆、剪一剪、分一分、拼一拼、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等,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老师问:“同学们,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求出圆的周长?”有的同学说:“用一根线或纸条绕圆一周,剪去多余的部分,再拉直量出它的长度,就能得到圆的周长。”还有的同学说:“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就能量出圆的周长。”我让大家按照这两种方法动手操作,量一量课前准备好的大小不一的若干圆的周长,把量得的结果记录下来。再量每个圆的直径,把量得的圆的周长和直径进行比较,学生很容易就发现了“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教师稍加点拨便得出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通过人人参与操作,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操作技能,而且使学生都能从多层面发现问题,找出规律,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就是让学生合作交流,进行质疑、讨论,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开拓思维,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知识。
数学是变化多端的,一题可能有多种操作方法,多种说法,多种思考方法。我在课堂上给学生多动口说、多动脑想,培养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则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能多种多样。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达到由不知到知,由知少到知多的目的,使学习目标进一步得到深化。例如:在六年级总复习阶段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某工厂有男工人364人,女工人91人。
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你能有多少种不同的提法?”同学们在激烈的议论中,争先恐后地走上讲台,写出自己的问题和算式。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黑板上出现了十几种不同的问题,各种解法都是有条理的思考。
教师在教学中要给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不断体验成功。因为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可以激发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自己学习的需要中。在课堂上,我总设法给学生创造机会,使上、中、下各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成功的快慰;如:开展争夺红旗、抢答、攀高峰、更上一层楼、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等等,把学生学习的热潮推到最高点,使教学目标进一步升华,更能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