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向明
编辑人员是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本期刊的学术性水平。2016年11月召开的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七届年会发出了倡议,要求大家争做“学者型编辑”。对此,笔者结合实践,作一探讨。
学术性期刊的质量主要由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构成,其中,内容质量是关键,其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决定了一本学术性期刊的水平和层次。因此,作为学术性期刊的编辑人员,不仅需要具备编辑方面的知识和素质,更加重要的是“术业有专攻”,对所属学科具有一定的造诣以及深入的了解。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否则对学术性期刊的编辑人员来说都是不合格、不适宜的。学者型编辑正是两者的完美结合,既注重培养编辑人员的学术能力,又不会脱离编辑的工作范畴,有利于提高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真正胜任学术性期刊的编辑工作。
毫无疑问,学者型编辑对学术论文不会止于简单的文字加工,而是利用掌握的所属学科专业知识,从专业的角度对学术论文的观点是否新颖、数据是否真实、论据是否充分、方法是否科学等提出修改和完善的意见,从而提高期刊的可读性和吸引力。同时,学者型编辑通过学术交流,与知名专家平等对话,有助于在彼此思想碰撞的过程中赢得其尊重和认可,从而在优质稿件的争夺上占据主动;另外,学者型编辑在编审过程中也能较好与投稿作者进行学术方面的探讨,发现有潜力、有思想的青年作者予以帮助和指导,提高期刊对作者的亲和力以及作者对期刊的忠诚度。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7)》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科技期刊5020种,覆盖理、工、农、医、交叉学科等各个领域,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然而,与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相比,我国科技期刊的总体水平不高,例如在很多学科领域仅有零散甚至没有高水平的科技期刊,优势学科的高水平论文大多发表在国外期刊上。除了语言方面的原因,关键是缺乏高水平的学者型编辑,不了解所在学科的当前研究动态及未来发展趋势,与研究人员的联系不密切,而且被动地等待作者投稿,导致研究成果外流或发表滞后。因此,倡导学者型编辑是我国建设出版强国、提高学术性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必由之路。
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了“编辑学者化”问题,并得到了绝大多数编辑人员的赞同和认可。但是,这个关乎我国出版质量及学术水平,对期刊单位及编辑人员都十分有利的事情,一直仅仅停留在倡导呼吁及零星实践上,尚未形成制度,政府部门也鲜有实质性动作。
当前,我国的学术性期刊单位大多隶属于事业单位,职称一直是评价编辑人员业务水平的主要手段,与编辑人员的职务晋升、薪酬水平直接相关。但是,我国出版系列的职称评定,主要考察编辑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编辑人员任职期刊所属学科的相关知识没有任何要求。例如,对论文的要求只要是编辑出版方面的即可,相关学科方面的论文即使发表再多,也是毫无用处,或最多只是参考。又如,编审是编辑人员的最高职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期刊的发展方向及办刊水平,需要根据学科领域的发展状况制定选题规划,对稿件的质量有较高的鉴别能力,因此必须对所属学科有比较系统的研究和较深的造诣,但是在评定过程中没有这一方面的条件和要求。
目前,我国初步建立了责任编辑的继续教育制度(每年72个学时,其中面授不能少于24个学时),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有效的学时几乎都是编辑方面的。一方面,新闻出版培训机构开展的继续教育,每年甚至每期的培训内容都是大同小异,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只是为了学分应付而已;另一方面,编辑人员参与所属学科的学术交流、专业培训等,都不被承认,与当前我国学者型编辑人员急需专业理论知识的现实极不相称。
当前,期刊单位对学者型编辑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相应的培养机制、绩效考核及薪酬制度。究其原因,主要如下:(1)随着事业单位改制和市场经济发展,期刊单位对培养学者型编辑的热情不高,出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可能更加重视懂经营、会赚钱的策划型人才。(2)虽然我国期刊种类较多,但是相对庞大的作者群体及其论文需求,还是属于稀缺资源,排除稿件质量因素,很多期刊并不缺少稿源,约稿组稿的压力不大。(3)绝大多数学术性期刊都建立了专家外审制度,由其对稿件质量进行把关,从而削弱了学者型编辑在审稿中的作用。(4)我国学术性期刊出版单位规模普遍偏小,学习制度不健全,也没有独立科研的条件和能力,缺乏培养学者型编辑的手段。
职称评定、培训机制的不足以及期刊单位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编辑人员的职业规划,对学术方面的追求完全是个人的喜好。但是要真正成为一名学者型编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持之以恒的学习和积累。另外,由于期刊的周期性出版要求以及大量的事务性工作,编辑人员平常工作较忙,学习时间较少,更不用说“额外”的课题研究、学术交流,需占用不少的业务时间,从而大大削弱了编辑人员的热情与意愿。
要建设出版大国,关键是打造一支优秀的编辑队伍。毫无疑问,一名优秀的编辑,特别是学术性期刊编辑,不仅需要政治素质过硬、文字功底深厚、市场眼光敏锐,还需具备较强的学术造诣。因此,新闻出版部门应重视学者型编辑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而要落实到行动上。一是完善编辑人员继续教育制度,放开对专业培训方面的限制,以所属期刊的学科分类为依据,将对口、正规的学会、协会举办的专业培训及学术活动纳入编辑人员继续教育范畴,提高编辑人员参加专业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改革编辑人员职称评价制度,对学术性期刊而言,应增加体现编辑人员学术性涵养的评价指标,例如所属学科的专业论文且不能发表在自己期刊上;如果发表论文或科研成果较多,可以适当降低编辑方面的论文要求,等等。鉴于期刊种类繁多,自然科学类课题研究的要求较高,笔者认为可以先行在社会科学类期刊中试点,总结经验再全面推开。
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学术期刊的传播渠道发生了根本变化——从纸质发行转变为网络化、数字化传播,突破了地域及渠道的限制。以前,只要维护好发行渠道,就“不愁吃不愁穿”;只要主管单位“照顾”,利用其行政手段,就能轻易获得稳定的发行量。但是随着传统纸媒的日益萎缩,评价一本学术期刊优劣的不再是发行量,而是下载率、引用率,发行渠道对期刊单位的效益贡献不断下降,代之而起的是刊网融合、多元发展,而这些都建立在优秀内容的基础上。因此,同类期刊之间竞争从渠道为王转变为内容为王,如果没有精品力作,在网络上根本无法吸引读者“埋单”。期刊单位必须转变思路,不能忽视对学者型编辑的培养。第一,必须明确学者型编辑的内涵,其归根到底是一名编辑,专业知识、学术造诣都是为了辅助做好编辑工作,不能为了科研而忽视编辑工作,否则就是本末倒置。第二,限于期刊单位的实际,可能单独申请专业方面课题较难,对此不必强求,而是“重在参与”,也可选择所属学科的某一领域,从撰写综述做起,再视其潜力而定。第三,开辟学者型编辑的晋升通道,如设立“首席编辑”等,并明确任职资质、薪酬、绩效、奖惩、退出等各项规定,解决其后顾之忧。第四,实行栏目负责制,让编辑人员负责固定栏目,并细分市场、细分受众,走专业化发展之路,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第五,加强与主管部门的联系,可以有选择性参与其组织的调研、承担其委托的课题。例如,2009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本刊编辑人员承担相关厅局委托课题20余项,涉及公立医院薪酬制度、卫生总费用、医疗费用控制、财政投入绩效、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等。
随着刊网融合的深入,加强与读者、作者的互动交流可能成为学术性期刊未来的发展趋势,期刊的功能更多的是交流平台或举办学术活动,而编辑人员是管理员、维护员,因此与读者、作者的互动式交流将会更加频繁。对此,如果没有一定的学术造诣,将会无法胜任。因此,编辑人员必须审慎自己的职业规划。如果有志成为一名学者型编辑,需要注重平常的积累,熟练运用统计方法等研究工具,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或学术活动;需要努力提高英文水平,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等等。
[1]周慧琳.倡导工匠精神 做学者型编辑[J].中国编辑, 2017(2):4-6.
[2]后窗.为什么要成长为学者型编辑?[EB/OL].(2016-07-23).https://www.jianshu.com/p/1d52be68eaa2.
[3]杨艺.浅谈专业出版社年轻编辑坚持学者型编辑的发展方向[J].新闻研究导刊,2017,8(21):223-224.
[4]邹玮.对“编辑学者化”问题的探析[J].青春岁月,2015(23):89.
[5]《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7)》发布[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18-01/29/c_1369338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