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构基于微信的德育媒介生态

2018-03-29 02:01
传媒论坛 2018年19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德育价值

(暨南大学,广东 广州 510632)

微信是互联网开启的传播技术断点平衡进化环节中的一个新兴物种。微信传播的去中心化和裂变性,影响了高校德育的主控性和权威度,微信信息的碎片化和即时性,冲破了德育的时空限度。微信内容的复杂性和共享性,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和影响度。微媒体给高校德育带来了新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是一个利用各种传播载体传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求的文化产品的过程,其实质是争夺和利用各种传播载体的过程。微媒体的广泛运用给在高校德育带来了双重影响。要善于利用微信平台,占领主流舆论阵地,提升德育实践效果。

一、微媒体时代影响德育的两种因素

首先是高校学生的内在因素。微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自带互联网思维的基因。具备独立意识强、价值观念多样、集体意识相对淡薄等特征。青年用户使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动机主要为信息性、便捷易用性、利益性、服务性、娱乐消遣和时尚性。

德育工作还受到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等外部因素影响。政治方面,我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言论自由和信息传播得到解放,各种亚文化、非主流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等对核心价值带来了冲击和影响。微时代,个人的主体选择性在价值传播中愈加作用,自上而下的价值传播效果减弱。经济方面,我国在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着贫富分化和利益失衡等情况,从宣传、教育等外部手段来做好德育工作的难度加大。欧美一些国家以经济交流为手段,传播附着在经济物质上的价值观念,影响德育工作。文化方面,新的价值体系形成与构建需要一个过程。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价值思潮见缝插针。教育方面,一些高校存在重技能培养、轻人格培育的功利化倾向,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做好德育的水平参差不齐。

二、微信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角色担当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高达8.0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88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微博、微信、抖音等“微”事物在学生中普及开来,我们进入了一个处处是“微”的传播时代。高校学生可以通过微媒体平台进行交友、学习、创业等,但是也有极少数学生从事贩毒、诈骗等犯罪行为。

微信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工具。高校通过微信平台及时推送嵌入价值导向的校园资讯、文化活动和生活知识及重要热点事件等,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与舆论环境。微信是高校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微信双向互动传播沟通的强大优势,可以提高学生将德育理论内化为自身良好品质的效率,拉近德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平等互动关系的形成,提升德育的时效性与实效性。

微信是网络德育的重要手段。早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就提出高校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特别指出要不断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加强包括校园微信公众账号、校务微博在内的网络新媒体建设。

三、高校微信运营理念给德育带来双重影响

自2012年8月华中科技大学推出首个国内高校官方微信以来,高校纷纷推出特色微信平台。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有官方微信平台,学生自主开发运营了许多自媒体平台。

高校微信运营主要有四种理念:一是以宣传为主,定位于宣传组织文化、提供新闻资讯等,如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学校各单位开设的官方微信平台等。二是以分享与交流为主,主要是各类学生组织等开设的微信公众号。三是以服务为主,主要有微信服务号及以服务菜单功能为主的订阅号。四是以营销为目的,主要是高校学生借助微信平台创业。

不同运营理念的微信公众号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双重影响。一方面,微信提供了自由开放的平台,有效拓展了工作抓手,丰富了德育内容,使德育教育更便捷、更有贴近性。同时,建立在教育双方理论与知识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的相对优势格局被打破,学生获取信息由被动接收转变为动态择取,由单一传递变为多向获取。微信用户成分复杂、价值多元,容易造成学生的行为失范和道德扭曲。“微信控”的网瘾等网络心理问题,也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四、微信实践与德育效果提升

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是我们自己的一些‘前结构’与理解对象的内容的一种相互对话和交融的结果。”微信德育功能的实现是受众的“前结构”与德育功能实践的相互对话与交融。利用微信做好德育的逻辑起点是微传播主体与客体“前结构”的对接。

微内容集纳着丰富多样的价值符号,其价值取向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超越工具理性取向,以价值理性引导微媒体沿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前进。德育工作者要善用微媒体,进行“微”创新,接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理解的“前结构”,平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实现德育实践由思想到行为,由意识到实践的飞跃。

微时代的德育工作要转变理念、方式方法与手段。传统的德育教育在封闭、稳定与线性的结构体系内完成,但在微环境中,教育则突出表现为取消有限性与限制,更多表现为开放性、丰富性、复杂性与生成性,强调个体的个性化与经验化。微媒体是一种“高维”媒介,传统媒介的“低维”方式无法有效地管理和运作“高维”媒介的事务。高校德育需要转变观念,紧扣“微”脉搏,结合教育对象的“微”特点,推进教育方法的创新发展,探索基于微媒体逻辑的媒介发展模式,建立具有开放、激活、整合与服务属性的“平台型德育媒体”。

搭建“信息共享、教育至上”的德育平台,发布基于学生生命价值体验的内容,实现由知识灌输、行为管理逐渐转化为对学生信息选择的启发指导和社会生活的帮助、服务,使德育内容从“平面灌输”走向“立体疏导”,从“静态获取”走向“动态生成”。探索“微信体”网络语言的平民视角与碎片化表达,增强德育话语的网感。借助微信建构的“强关系链”,打造多点信息发布体系,注重互动交流,构建基于价值认同的重叠共识。整合高校微媒体资源,打造微信矩阵,形成德育的整合优势。

五、结语

高校德育系统由教育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等要素构成,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冲击了传统的德育生态系统与秩序,影响学生的思维逻辑与价值取向。微信建构了新形式的思想空间、价值空间,形成了新的德育媒介生态。新时代的德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为基本遵循,结合微信等新媒体开放性、多元性等特点,整合新媒体中多样的“碎片化”信息和多元的价值取向,接通微媒体受众的记忆痕迹和内心世界,透视教育客体的生活逻辑和价值感悟,实现共鸣基础上的价值认同。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德育价值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