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北京 100088)
电影音乐是电影声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作曲家用音符(固定音高)组合表达情绪的方式。在电影声音三分法中,电影声音分为语言、音乐和音响。和语言相比,音乐不具有直接传递信号的能力,它表达的是感情,并受听众本身理解的影响。音乐始于词尽之处①,它承载的是无法用语言述之于口的感情。另一方面,和电影一样,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在音乐音响化和音响音乐化趋势的推动下,它同样也参与叙事。
《星际穿越》是2014年由导演诺兰(Christopher Nolan)拍摄制作的一部科幻片,由好莱坞极负盛名的配乐家汉斯·季默(Hans Zimmer)进行配乐,这部影片是他与诺兰的第五次合作。
《星际穿越》的故事发生在未来时间,世界陷入极端气候与粮食危机,沙尘暴肆虐,植物相继患上枯萎病。地球濒临末日,曾经的科学探索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的资源浪费和过度消耗行为。“世界需要农民,不需要什么工程师了。”新版教科书将曾经人类探索太空付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就抹去,人们不再仰望星空,放纵想象力和灵感的迸发②。主角库珀曾经是一名宇航员和工程师,妻子因为核磁共振器的停用而未得到及时治疗早逝,他带着儿女老人居住在一片玉米地农场里,务农为生。女儿墨菲的书房里相继发生奇怪的事,书架上的书会自己掉下来,还是孩子的墨菲称之为“幽灵”,但没人相信她,觉得她只是疑神疑鬼。一次沙尘暴中,墨菲忘了关窗,窗户边上的沙尘暴出现了奇怪的重力现象,呈现出一组摩斯密码,库珀带着女儿在重力异常现象的指引下,找到了隐藏的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基地。
枯萎病将侵蚀最后的粮食作物——小麦,NASA正在进行一项秘密拯救人类的计划——离开地球,找寻新的适合居住的星球。土星附近出现了一个黑洞,NASA计划派宇航员通过黑洞到达另一个星系,多年前探索星球的宇航员发回的信息,前往最有希望的三个星球进行考察。
为了保护家人,库珀在布兰德教授的劝说下,忍痛与墨菲告别,与其他三名宇航员4人开始了星际之行。他们穿越虫洞,穿越星系,在浩瀚宇宙所带给他们的瑰丽壮阔与孤独死寂之中,找寻新的家园……
在第一次探索中,因为黑洞引力对时间的扭曲,在一小时等于地球七年的情况下他们失败了,并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包括主体飞船的能源,包括几十年时间,他们也失去了一名同伴。能源仅够进行一个星球的探索的情况下,他们选择了曼恩博士在的星球,着陆后却被曼恩博士暗算,原来曼恩博士忍受不了等待死亡的痛苦,发送了虚假情报,他所在的星球完全不适合人类居住。在第二个星球上,库珀发现了布兰德教授所隐瞒的秘密。
原定的两套计划中,PLAN A是库珀他们负责找到新家园,而布兰德解决将地球上居民迁移出地球的问题。PLAN B是找到新家园后,直接在新的星球中进行代孕孵化人类受精卵,延续种族。为拯救家人而踏入星际之行的库珀发现,根本不存在PLAN A。PLAN A的承诺只是教授的空头支票,只是为了说服库珀加入计划——他抛弃了地球上的所有人类。
四名宇航员中只剩下库珀和布兰德教授的女儿,艾米莉亚·布兰德。燃料不能支持飞船回到地球,但利用黑洞引力弹弓效应,可以把艾米莉亚送去第三颗星球。库珀没有告诉她的是,需要手动操作飞船一号登录舱的人会牺牲,一号登录舱将脱离主舰,沉入黑洞中心……
库珀被黑洞引力拉入中心后意外掉入五维空间,这时他才知道,掉下的书,以及落沙所显示的摩斯密码,都是自己传递回去的,自己就是女儿墨菲的“幽灵”……最终库珀获得了关键数据,将信息借由五维空间传回给了女儿墨菲,拯救了人类。
汉斯·季默(Hans Zimmer),作曲家,1957年9月12日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八次提名奥斯卡最佳配乐,一次获奖。最初,季默是一名电子合成乐混音师,后来开始作曲,师从斯坦利·梅尔斯(Stanely Myers)学习传统交响乐作曲。1988年,他第一部好莱坞电影配乐《雨人》入围奥斯卡最佳配乐,次年《黑雨》完全展现出他“充满能量与爆发力”的电子音乐风格。随后为《狮子王》《达芬奇密码》《勇闯夺命岛》《黑暗骑士》《功夫熊猫》《盗梦空间》等配乐。季默将电子合成器与传统交响乐相结合的做法,被称为是好莱坞英雄主义电影的标准配乐。2016年4月,他宣布退出超级英雄电影。
《星际穿越》不同于以往作品,汉斯·季默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及与库布里克在《太空漫游》上的比较和所受到的影响时表示,库布里克对古典乐的使用令他感到气馁,但是诺兰鼓励了他,并且一同决定:这次的任务是创作,需要尽可能地去尝试。
——正是这种创造性的尝试令我们看到了汉斯·季默的突破。
Nolan:It was very important for me that the music not pay any attention to the genre of the film.
《星际穿越》起源于一个信封,上面是一页关于父子感情故事的描写。这是诺兰给他的剧本,他拿着这页剧本委托季默根据它写个片段,季默即兴演奏了一个片段小样,诺兰听后决定开始做一部电影。随之而来,他开始描述《星际穿越》的庞大的世界观和物理概念,这令季默不安,因为诺兰需要表达的东西太多了,而这个片段只是他自己带入自己和儿子之间感情写的片段,然而诺兰告诉他:这就是故事的核心。
——爱。
而这一段DEMO就是片尾字幕中出现的音乐,但令人觉得有意思的是,尽管这段旋律贯穿始终反复出现,却没有完全用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爱”,却更多地用来表现星河浩瀚以及科技所呈现出的波澜壮阔。
《星际穿越》在音乐创作上的突破性笔者认为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
(1) 配器:管风琴的加入,配合钢琴为主。抛弃大规模铜管配置后,选择了24木管加1铜管。管风琴是中世纪音乐的代表乐器,首先,它与宗教信仰密不可分,人们在聆听管风琴时大部分时候是内心虔诚,并对神明充满了敬仰;其次,管风琴有着固定演奏地点——教堂,这意味着它是被包围在一个大空间中,意味着沉浸感与包围感;最后,管风琴的发声原理与喷射器以及人类呼吸类似③,存在着表达上的隐喻。在影片中,这两个特质完美地与仰望星空契合,只是虔诚的对象变成了科学与星辰大海。浩瀚星河面前,人类渺小而卑微,但即使如此,人类还是希望能有探索它的自由。
这部分的例子在影片中基本贯穿始终,这是整部影片的底色以及底蕴。在库珀发现NASA后,布兰德博士领他站在“徘徊者”,库珀抬头看向飞船的那一瞬间,Day One这首音乐里,孤独的钢琴瞬间为管风琴所淹没,科学的神圣感与壮阔中透出的浪漫令人心悸。
(2) 在录制上,汉斯·季默没有再大量使用现代电子合成器与大交响乐结合,而是使用了原声实录方式进行录制。管风琴是在坦普尔教堂实录的。
(3) 和声:为了营造科幻世界中特有的恐慌感,和声经常呈现单一。单音重复多。在NASA秘密基地里,说到多年前出现的虫洞时就是音乐给的是钢琴的单音重复。这里的BGM(背景音乐)并没有主旋律,这样加上一是令对物理并不是很了解的观众不觉得乏味,另一方面这样的单音重复令人有一种对未知的紧张和不安。
(4) 大动态的极限使用。
(5) 高音持续音的暗示,揪着心弦。除了两首钢琴BGM外,基本所有BGM在低频部分都十分厚重。
故事是以一个梦的形式开始的,库珀的梦,他梦见了一次坠机。第一首音乐是Dreaming of Crash,从片头开始,在入梦时音乐消失,梦醒回到现实时,这首背景音乐继续响起,将梦境与现实区别开来。而这首BGM在14KHZ左右有一个高音的持续音(如图1所示),隐隐地撕扯着心,将注意力抓住的同时,高音线撕扯着凝重的低频部分,中间频率的空出,令人觉得像是心被掏空了一块,而那高音线则像是如乌云般绝望中高悬的一丝希望。
(图1)
紧接着第二段BGM是 Cornfield Chase,这首歌的主旋律在全片中反复出现。它出现在库珀对女儿说“我不可能一直在你身边帮助你”后面,强调了这句台词,预示着父女之后的离别。主旋律在五度之间,动机里高音不变,低音节节攀升,旋律线整体往上走,直到一架飞机掠过,节奏突然变快,三人开始追踪飞机。快速的过渡段结束后,管风琴又回到主旋律,但配器逐渐叠加,其中一部分仍保持着追踪的节奏型,造成强烈的追踪、紧张,以及上升感。而这一切,在库珀一句“停下”后戛然而止。在这一段中,音乐的节奏完全配合上了剧情发展。
这段主旋律的出现和后面Where We’re Going这首BGM重复。出现在库珀和布兰德从水球回来后,失去了一个队友,并且失去了二十三年的时间。库珀打开显示器,查看这二十三年来从地球发来的亲人的通讯视频录像。第一次音乐的旋律变化时,库珀听到儿子汤姆说不过第二名也还不错时笑了,像是想起从他走之前科琳小姐就总是为难他儿子,但旋律线是往下再往上,反而听上去令人有些心酸,心跟着一落,然后库珀笑着笑着,就哭了。当儿子把女朋友照片放到镜头前时,库珀没忍住哭出声,直到提起墨菲,他泣不成声。再从平复,看见儿子结婚欣慰,到听见老父亲离世时笑还没收回就落泪,嘴角忍耐的抽动……,随着视频中儿子各个阶段的汇报,这里听到的音乐和前面Cornfield Chase的主旋律一样,上行,只是一句结束后,又是重复回到底部。心情也随着5度、4度、3度、2度、5度、4度、3度、2度的音程而摆动……稍微平复一些时,又跌回谷底,不知何时才能结束这悲伤,就像库珀不知何时可以回家一样。
这段音乐值得一提的是,在屏幕里的儿子录像结束关掉录像后,音乐随着屏幕一黑同时静了下来,并且是以截断的方式突然同时一空,正沉浸在思念情绪之中的库珀,像是突然被抽空了,而死寂之中令观众和库珀一同感受到了其中的落寞。
——音乐的力量不在于煽情程度,而在于它怎样能让你体会到制作者想让你体会到的东西。正如声音的力量很多时候不在于音量大小,而在于心里的响度。
这又提回了动态。响不是音量,而是动态。有动才有静,有静才有动。《星际穿越》这个题材注定了两个极端的声音,一是极大的飞船起飞,一个是太空中真空条件下的静谧。而在本片音乐中,动态也是极大。但大部分时候,音乐的由小到大是渐变的,比如孤零零的钢琴有时候就会被渐入的管风琴所取代。
最后一点,音乐的音响化参与叙事。
就像前面所提到的,汉斯·季默在音乐的隐喻和表达上处处都是设计,除了管风琴的隐喻外,在穿越虫洞的时候,BGM是弦乐,由单个颤音引入。既像是被引力吸附,在反作用力下引起的颤抖,又像是唤醒了穿越虫洞面对未知来自内心的颤抖与畏惧。单音每响一声,我的心也跟着颤一下。还有在Mountain(水星球上一小时等于七年)中,木质的敲击声模拟走秒造成的时间压迫感以及重复单音造成的时间追逐感。
人应对知识与未来心怀虔诚,正如影片中布朗特博士在片中所说:“不要温顺地走进那个良夜,激情不能被消沉的暮色淹没。”无论是科学还是艺术创作领域,创作者都不应止步于拾人牙慧或是历史的“惯性”,汉斯·季默作为成名已久的世界范围内顶尖配乐大师,已经用这部影片的音乐诠释了这句话的意义。
注释:
①出自圣桑.
②出自豆瓣《星际穿越》简介.
③Hans Zimmer 谈《星际穿越》的配乐创作.http://www.midifan.com/modulearticle-detailview-46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