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怀文
我国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已有40个年头,以此为转折,女子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在恢复高考制度之初,全国大专院校的女生人数仅占到20%左右。然而,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后,女性的数量与日俱增,到2004年已经达到45%,在2009年超过50%,从最初的“男多女少”变成了“女多男少”,这种“阴盛阳衰”的现象愈演愈烈,像师范、外语这类院校更是被戏称为“女儿国”。
笔者收集整理了教育部关于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女生数量及比例的数据,如图1所示。[1]2004-2015年间,从高中往上的各个学段,女生所占的比例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普通本专科学校的女生人数已经连续7年超过男生;女硕士的人数从2010年起开始超过男硕士;女博士的占比也逐年上升,渐渐与男博士人数持平。其中,增长最快的是普通本专科和硕士生。普通本专科类的女生所占比例从2004年的45.65%增长为2015年的52.42%;而硕士生从44.15%增长至52.15%。这些数据很难从人口结构学做出解释:一是与此相对应的小学和初中学段的女生比例一直未超过50%;二是从性别结构来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通常用每100名女婴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国际上通常认为正常水平应保持在103~107之间)已经连续30年超过正常水平,截至2015年底,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仍为113.51。[2]另外,《校友会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显示(见表1),[3]自恢复高考至2016年,男生在全国高考状元的争夺中虽然略占优势,但如果看最近10年(2007-2016年)的情况就会发现,全国高考状元的性别比已经发生反转,女状元人数超过男状元,占到53.41%,显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态势。
图1 2004-2015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女生比例
表1 1977-2016年中国高考状元性别比例
以上数据表明,在我国女性人口总体低于男性的情况下,高等学校仍然出现了“女多男少”的局面:不仅数量上如此,质量上也出现了“女强男弱”的反转。可以看到,高等教育中女性处于不平等地位的时代已经远去,反而是男性处在了弱势地位。性别失衡所带来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一是不利于大学生的正常成长,部分男生在高校中呈现自觉边缘化姿态;[4]二是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平等来说,男生教育出现危机;三是加剧了性别歧视,造成部分用人单位“一丁难求,见男就收”等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对高校性别失衡问题的思考:为什么恢复高考之初处于“优势”和“弱势”地位的男性和女性在今天的高校里没有得到“维持”?对此,有研究表明,高校“女多男少”的现象也曾出现在其他发达国家,是高等教育事业进步的表现。但以孙云晓为代表的另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方式是男生成长中最凶猛的杀手,将高校性别失衡的原因归咎于应试教育和考试的弊端,矛头直指我国教育制度。[5]笔者认为,造成高校性别上出现女多男少主要是高中到大学的环节。也就是说,高考对高校性别失衡有着重要影响。鉴于此,本研究将通过回顾恢复高考四十年来高考制度的演变,讨论高考制度变迁对高校性别失衡的影响,以期为促进教育公平,进一步解决高校性别失衡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而高考制度就是关于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一套规则、程序和办法,包括招生考试制度和招生录取制度。
1977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发布《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指出在废除推荐制的基础上,恢复“文革”前的考试制度。自此,高考制度开始恢复重建,并且针对高考的改革再也没有停止。[6]如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国家开始探索高考改革之路。1993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推动了高考制度的改革。1999年,《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改革:一是关于高考科目设置,计划推行“3+X”方案;二是关于高考内容,命题上开始转向以能力立意,跨学科的综合能力被视为考查重点;三是关于高考形式,开始探索一年两考的方案;四是关于录取方式,全面实行网上录取。至此,高考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之后,国家开始对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等方案进行探索。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颁布,再一次推进了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2014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开启了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最为系统、全面、深刻的高考改革。
1.考试资格。在20世纪70年代,政审和体检曾一度被看作招生录取的重要标准。家庭成分是地主及资本家的考生常常被大学拒之门外,除此之外,对身体条件也有硬性要求,若体检不符合规定,也一律不会被大学录取。80年代以后,虽然父母的出身不再影响子女的高考,但对考试资格还是提出了一些限制:一是对年龄及婚姻状况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即“未婚,年龄一般不超过25周岁”;二是考生只能在户籍所在县(市)高考,禁止异地高考等。但以上这些限制随着高考改革被逐一取消:1985年开始,残疾人获取考试资格;进入21世纪以后,体检的重要性也相对下降,残疾考生获得了更多的人文关怀;2001年,教育部宣布取消对考生年龄及婚姻状况的限制;为了确保考试公平,2005年明令取消“高考移民”的录取资格。近年来,各省又相继出台政策,异地高考逐渐成为可能。
2.考试科目。1978年的高考科目设置,沿用的是“文革”前文理分科的惯例,将语文、数学、政治设置为文理科必考科目,此外文科加考历史和地理,理科加考物理和化学。1981年理科增加生物,采用“六七模式”,即文科考6门,理科考7门;1983年,英语作为文理科必考科目被正式纳入高考;1993年开始在会考基础上实行“3+2”设置方案,语文、数学以及英语为必考科目,此外文科还需考历史、地理,理科需考物理、化学;1999年开始探索“3+X”科目设置方案,其中“3”指语文、数学、外语,是所有考生必考科目,“X”一般指文(理)科综合。最近几年颁布的高考方案中,“取消文理分科”已成为各省改革的主要趋势,而“3+3”科目设置模式也成为未来高考的首选。其中,语文、数学、英语仍然为必考科目,除此之外,学生可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自主选择3门学科作为考试科目。
3.考试科目分值。1978至1982年,所有考试科目均设置为100分,但更加注重语文、数学,以及政治的成绩。1983年开始加考外语,分值为100分。1986年,语文、数学的分值被提高到120分。1999年起,语文、数学、外语三个学科的分值再一次被提高,各为150分。近年来公布的高考新政中,各省仍然将语文、数学、外语3门学科的分值设置为各150分,学生自选的3门科目各为100分,总分合计750分。值得注意的是,多数省明确指出,外语将设置两次考试机会,考生可选择将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总分。
4.考试内容。1978至1984年,高考试题中主观题占绝大多数;1985年,开始进行高考标准化试验;198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标准化实施规划》颁布,正式实施标准化考试。1999年,英语加入听力考试;2013年开始实施各省自主命题,命题的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降低题目难度,更加注重应用能力的考查,同时将思想道德教育纳入考试之中。
(三)招生录取制度的改革
1.招生政策。首先是招生方式。自恢复高考以来,一直沿用1952年建立的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此后,一些特殊的招生政策如“加分政策”“推荐制”等相继出台。2001年,教育部以“压缩规模、严格标准、严格管理”的办法,加强保送生制度的管理。2003年开始实行自主招生政策,教育部批准北大、清华、复旦、华东师大等22所高校试行5%的自主招生,主要面向中学推荐的特长生和特优生。2005年国家授予42所大学高考自主招生资格,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招生,到2013年,有100所高校获得自主招生资格。
其次是招生规模。1977年有570万人参加高考,但录取率仅为4.7%,只有27万人如愿进入大学;1999年起,高校实行大规模扩招,至2002年,各类高校在校生人数是1998年的两倍,达到1600万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也从扩招前的9.8%提高到15%,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跨越。此后,为解决由高校过度扩招带来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教育部在2012年发布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公办高校在今后将控制招生规模。
再次是学费数额。1993年之前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免交学费,并且能享受到国家的奖学金、助学金等;1994年,高校招生进入“并轨制”时代,开始在37所重点院校试行招生收费;1997年,高校实现全面招生并轨;2000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助学贷款管理办法》,此后一些学生贷款制度陆续建立起来,由大学收费制度带来的上学难问题得以缓解。
2.志愿填报方式。在恢复高考之初执行的是考前填报志愿,这种方式需要考生先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及兴趣填报志愿,然后参加高考,最后由高校根据高考成绩进行录取。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考生人数增加,各省相继实行考后估分填报志愿的方式,即考生先参加高考,然后根据自己的考试情况估算出分数再填报志愿,高校根据高考成绩进行录取。21世纪初,为减小高考前和高考后估分填报志愿带来的高分落榜风险,各省开始实行考后知分填报志愿的方式。2008年,教育部推广平行志愿的高考投档录取方式,进一步化解了考生高分落榜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志愿绝对优先”的录取原则。
通过回顾恢复高考40年来制度的演变不难发现,“科学高效”和“公正公平”是一直以来的改革主题,使公民逐渐享有平等的入学机会是高考制度改革的一大目标。高考是公民获得高校入学机会最重要的途径,高考制度也是当前社会普遍认可的一种最为公正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方式。[7]按理说,高校男女生性别比应当能够客观地说明二者在高等教育机会方面的公平状况,但伴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高校却连年出现性别失衡,从性别公平的角度讲,这有悖于高考政策制定的初衷。究其原因,高考制度对高校性别失衡问题不可避免地存在影响。
高校扩招无疑是女生获得更多入学机会的重要因素。在恢复高考制度之初,由于受经济发展的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缓慢,教育经费投入也相对较少。因此,当时的毛入学率仅在6%至8%之间,只有极少的人能够进入大学。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于受传统“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绝大多数的高校入学机会自然落到了男性身上。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改革,加之计划生育的实施,女性的地位得以提高,教育的性别不平等现象也在逐渐减少,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逐渐增加。特别是1999年实行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后,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这无疑为更多的女生进入高校提供了契机。一是扩招改变了男女性别上的机会结构,促进了高等教育机会的性别公平。因为扩招之后新增的教育机会落到了父辈文化程度不高的家庭,以及农村和非农村家庭的女子身上,从整体上改变了上大学的性别机会结构。[8]二是扩招使得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数量大增。1999年,高校招生人数达140多万,而女生占到39.7%,至2006年,高校在校女生人数占比达47%。不可否认,持续的扩招是高等学校中女性人数逐年上升的关键因素。
众多研究表明,两性在认知能力上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在不同学科的学习中也存在性别差异。[9]为这一结论所支持的一些研究认为,女生在语言的学习中比男生具有认知上的优势,而男生在理科的学习上优于女生。[10]在高考科目的设置中,语文、数学、英语长期以来都被视为最重要的考试科目,尤其英语学科的纳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校性别失衡。首先,从科目设置上来说,女生优势学科在数量上占据上风。她们在语文和英语两门语言类的学科上成绩较好,而男生仅在数学的学习上占据一点优势,并且这种优势在逐渐消解,也就是说,男生在数学考试中并没有占据绝对优势。学者通过研究发现,男女生在数学考试中的性别差异已经逐渐缩小,女生的高考数学成绩甚至与男生旗鼓相当。其次,从科目权重上来说,女生优势学科分值占比较大。自1999年教育部将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的成绩分别提至150分起,这种分数权重就几乎没有改变过。对于女生而言,这种分数结构对其考高分,甚至进入高校起着关键性作用。此外,在新颁布的高考新政中,除取消文理分科外,女生有着天然优势的外语甚至获得了两次考试机会,并且可取最优成绩计入高考总分,这无疑又进一步提高了女生在高考中的优势地位,这种设置难保不会增加高校女生的比例,进一步加剧高校男女性别失衡。
由于性别上存在差异,高考中不同命题形式和内容对男女生的答题效果也存在着重要影响。[11]众所周知,统一考试是高考公平的重要表现之一。也就是说,男女生不论存在什么样的差异,他们面对的都是统一的考卷和试题,并且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作答,而高考录取工作也是本着“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这种制度之下,长达十几年的基础教育变成了一种应试教育,而高考试题内容中的性别偏向更是直接影响到男女生的高考成绩,进一步影响到高等教育机会的性别公平。具体来说,一是基础教育“重分数轻素质”。“分数至上”的观念使得基础教育变成一种“应试教育”,恰恰是这种教育教学方式,使得对机械记忆有着极大优势的女生在高考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更多进入大学的机会。二是高考试题“重知识轻能力”。现行考试制度下,能够作为试卷命题的内容主要包括语言、记忆、表达和运算等,这恰恰是女生的优势,而男生所具有的优势如想象力、创新精神、动手能力等,难于在卷面上呈现。这种卷面选拔考试制度造成高考过度重视知识的考查,而忽略了能力的考查,使得众多男生无缘进入大学。
填报高考志愿是大学录取的重要一环,志愿填报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录取的概率。研究表明,高考志愿填报方式对男女生录取率存在影响,相比于考前填报志愿,考后填报志愿显然增加了女性上大学的比例。[12]这可以从风险偏好的性别差异来作出解释。心理学上认为,相较于男生而言,女生更害怕竞争和承担风险。21世纪初,各省相继实行考后知分填报志愿的方式,这对善于规避风险的女生来说是极其有利的,她们会尽量填报自己有把握的高校,从而减小落榜的风险。而男生在填报志愿时表现出更高程度的冒险,导致女生高考录取率高于男生。
在恢复高考40年后的今天,回顾历史,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审视高考制度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进行新一轮改革。从性别公平的角度来说,高考制度更像是高校招生的一面旗帜,如果旗帜偏向女性,那么高校就会呈现出女多男少、女强男弱的局面。因而,高考制度制定过程中考虑性别差异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持续推进高考制度改革的今天,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取消文理分科,采用“3+3”科目模式会不会进一步加剧高校男女生录取比例不平衡?对英语学科有着天然优势的女生,在获取两次考试机会后会不会获得更多的高校入学机会?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是否会产生新的不公平如歧视女生等现象?
高考制度对高校学生性别失衡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除了本文所论述的几点之外,还存在其他方面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探究。此外,以上论述主要从理论层面展开,众多结论都缺乏数据支持,今后可从实证的角度出发,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统计(2004-2015)[EB/OL].http://www.moe.gov.cn/s78/A03/ghs_left/s182/,2017-09-17.
[2]中国妇联新闻.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连续第七次下降[D B/OL].http://acwf.people.com.cn/n1/2016/0121/c99060-28073685.html,2016-01-21/2017-08-20.
[3]中国校友会网.校友会2017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DB/OL].http://www.cuaa.net/paihang/news/news.jspinformation_id=133357,2017-09- 21.
[4]辜也平.从大学生性别失衡看现行3+X高考模式的缺陷[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
[5]孙云晓,李文道,赵霞.拯救男孩[M].作家出版社,2010.
[6]杜瑞军,洪成文.我国新一轮高考改革的路径及挑战——教育家对话企业家微论坛纪要[J].中国高教研究,2015(6).
[7]严月娟.教育性别公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从高等教育中的男生性别弱势谈起 [J].理论月刊,2012(6).
[8]张兆曙,陈奇.高校扩招与高等教育机会的性别平等化——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 G SS2008)数据的实证分析[J].社会学研究,2013(2).
[9]邵志芳,庞维国.高考成绩性别差异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4(1).
[10]李金波,杨军.高考学科表现的性别差异分析[J].教育与考试,2014(6).
[11]刘亮.高考命题公平性探研[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8(6).
[12]吴斌珍,钟笑寒.高考制度与大学录取率的性别差异[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