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与大众的共塑
——浅论鲍德里亚的“拟像社会”

2018-03-29 00:30周卫忠简梦芝
传播与版权 2018年8期
关键词:鲍德里亚大众媒介

周卫忠 简梦芝

鲍德里亚是当代欧洲最负盛名的后现代理论家,他运用“拟像”“符号”“内爆”“超真实”等概念,观照虚拟替代现实世界的困境对媒介技术展开批判,引发诸多思考。其中,“拟像理论”是鲍德里亚最重要的媒介理论之一。他考察了“拟像”的历史轨迹,提出了“拟像三序列”(TheThreeOrdersofSimulacra):仿造(counterfeit)、生产(production)和仿真(simulation)。第一阶段的仿造是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时期的主导模式,遵循“自然价值规律”,侧重对自然和客观事物的再现、反映和模仿;第二阶段的生产是工业时代的主导模式,遵循“市场价值规律”,拟像通过没有原型的机械化生产实现盈利;第三阶段的仿真是指被符号、代码所主宰的信息社会的主导模式,遵循“结构价值规律”,模式和代码调试出真实,真实成为没有本体的代码。

“拟像社会”的形成离不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传媒的推波助澜,但是大众作为有思想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个体,并非是全然被动去接受的。由于网络媒体的发展,突破了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屏障,大众对媒介提供的“超真实”景观由最初的全然不知到选择性接受和反作用,俨然成为制造“拟像社会”的参与者。探究“拟像社会”的形成,需要同时考虑媒介和大众两个维度。

一、媒介对“拟像”的创造

(一)媒介技术的支撑

媒介技术是“拟像社会”的形成基础。换言之,拟像之所以从最初的仿造到生产再到仿真,都是由当时的技术现状所决定的。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时期,人们掌握的技术还无法超越自然,因此只能在客观存在的基础上进行自然的模拟和复制;工业社会时期,人们掌握的机器生产技术使得“拟像”的产生可以脱离现实和自然进行大量生产复制;现如今,媒介技术的发展创造的“拟像社会”更是达到足以以假乱真的地步。例如,高仿真音频技术,保持了现场演奏之真,让听众仿佛身临其境;3D电影技术,利用特殊装置使观众大脑产生三维立体的视觉效果,给观众强烈的代入感;电脑特效,由电脑软件制作出现实生活中一般不出现的特殊效果,可以是古代的盛世,可以是逼真的恐龙或者不存在的虚构物种,一切在脑中想象的事物都能够成为“现实”;Photoshop技术,编辑数字图像,可以美化图片主体甚至重塑图片主体;定位技术,世界被一张电子地图展示,甚至完全覆盖,人们可以知道自己在哪,如何到达下个地点。媒介技术所创造的“拟像”世界,有着比真实还要真实的体验,受到人们的追捧。

(二)媒体的信息(主体)选择

“被拍摄成照片的物体,都只能是其他物体的消失而残留下来的痕迹,几乎是完美的犯罪。”[1]除了媒介技术的支撑,大众媒介内部的信息选择机制,也是创造“拟像社会”的参与者(除非做到了绝对的报道平衡,但这是不可能的)。媒体总是会根据自身的定位,选择符合自身倾向和价值的事实内容进行报道,而被选择报道的主体,是以“消失的他者”为代价的。人们从媒介展示的主体身上勾勒出整体的定义,但这以个别替代整体而获得的认知难免有失偏颇。因此,鲍德里亚否定了美国媒体报道的伊拉克战争场面,他认为这只是持某一政治倾向的摄影师捕捉、剪切和变形的结果,这远非是现实的伊拉克,而是被具有实时转播功能的媒体所“虚拟化”的纪实叙述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新闻的特性,媒介的信息选择是无法避免的,真正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影视制作人为了收视率,大力吹捧拜金主义、偶像主义,部分媒体人为了商业利益炮制假新闻、为了吸引眼球大肆捏造事实,直接干扰受众的认知。一旦这种脱离现实的“超真实”取代了真实的状态,那么“拟像社会”将占据空位并成为主导,模式和符号将会成为支配力量:对某一群体的固有偏见、对广告炮制出的产品过度期待、把偶像剧中出现的完美主角作为自己的择偶标准……这种不客观的态度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如果长期得不到发泄和满足,就可能转化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因此,在后现代社会中,大众媒介应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着重加强媒体队伍的新闻专业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相关部门也应对广告、影视作品等加强监管,尽量给人们展现一个真实可靠的世界,防止此类现象恶性增生。

二、大众对“拟像”的接受与反作用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53亿,中国网民普及率达到55.8%。网络走进了千家万户,使跨行业、跨区域甚至跨国界的交流都成为现实。网民可以互相交流,可以听到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声音,对世界的认识更加立体了。

这个阶段,大众并非如鲍德里亚所言的:无力、置身于“拟向世界”而不自知的。笔者认为,恰恰相反,此时的大众对大众媒介塑造的“拟像社会”心知肚明并且出于妥协或乐观的心态正在接受它、消费它、甚至走向维护“拟像”和反作用“拟像”的自我满足中。

(一)大众的接受与消费

“拟像社会”有时候比现实社会更让大众所接受,这是因为“拟像”所塑造出来的“超真实”更符合大众的心理,比真实还要真实的体验让他们甘愿沦为“拟像”的俘虏。目前流行于各大媒体的娱乐节目,就是由受众内心的想象所幻化出来的“拟像”,它们设计人们期待的情节,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提供短暂的愉悦。而节目中的情节是通过剧本预设,用镜头语言展示出来的,在生活中往往无法找到原型,但大众似乎并不在意这一点。这有点类似于后真相的特征,人们更加在意情感和情绪的表达,真相如何已经不重要了。例如,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5》,节目组通晓观众的八卦窥私心理,将鹿晗和迪丽热巴塑造成了暧昧关系,在镜头剪切和字幕配对上都进行了相应处理,“俊男配美女”的情节立即吸引了大量的关注,收视率一路上涨。然而,即使人们在兴致勃勃地观看节目,也并没有被节目制造的“拟像情侣”关系所蒙蔽,他们仅仅认为这是节目效果而已。由此可知,大众已经意识到节目提供的内容是虚构的、不存在的“拟像”,但是却在欣然接受。

鲍德里亚认为后现代社会是一个消费主导的社会,由此他提出了“消费社会”的概念。他在《消费社会》中写道:“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恰当地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3]目前来看,我们的确进入了一个消费主导的社会,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极大丰富将人们裹挟其中,甚至连“拟像”都成为大众的消费品,成为排遣物。人们愿意花更高的价钱去观看3D、4D电影,因为这样可以获得更逼真的体验,愿意前往迪士尼乐园,因为其创造出了人们内心的童话世界。

(二)大众对“拟像社会”的反作用

1.个体形象“拟像化”。个人形象即是个人名牌,人们为了获得他人认可,往往会极力塑造个人完美形象,而在网络时代下,图片和文字交流使得人们对个人形象的塑造更加随心所欲。大众利用网络媒体将自身形象“拟像化”,以阻止他人看见真实的自我,他们有选择地展示自身,对有利的特点进行美化或放大,对不利的特点进行隐藏和“删除”。例如,在微信朋友圈中,人们总是乐于展示自己积极的一面而隐藏消极的一面、发表符合主流的观点而隐藏个人的异见;在图片的处理上,也乐于使用各类P图软件将个人形象进行美化,就连视频都有美化的效果。经过选择和处理的个人信息被传递出去并被他人接收,他人就会由此产生对这个人的整体印象和评价。然而这早已不是真实的那个人,而是被“拟像化”的人,现实中并不存在对应的个体。这就可能出现:网络上活泼外向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极度内向、网上宣扬正能量的人在现实中是负能量的、网上美丽的“网红”在现实中却长相丑陋……网络热词诸如“货不对版”“见光死”“人设崩塌”是大众对此的调侃。

2.个体对“拟像”的修正。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来自客观现实接触和媒介提供的“拟像”,最初人们主要从媒介提供的事实来认识世界,媒介塑造的“拟像”占主导作用,但随着人们社会阅历的丰富,客观现实会逐渐占据主导而修正社会认知,进而反作用于现实社会和“拟像社会”。例如,由于人们社会履历的丰富,开始对偶像剧炮制出的浮夸剧情采取抵制态度,而影视制作人必须创造出更贴合现实的剧情,才能夺回受众的注意力。在大众的反馈下,媒介开始反复修正“拟像”,使之不断接近现实。

三、结语

对于信息时代的大众,鲍德里亚曾建议其对媒介采取沉默的消极抵抗态度,从而避免媒介对他们的操控。然而,他低估了受众的批判能力,认为媒介传播的信息就如“靶子论”“皮下注射论”所言,能立即使人产生反应,他也忽略了受众的思想性,认为受众是屈从于大众媒介,而排除了受众主动选择媒介的可能。媒介首先运用媒介技术和内部的信息选择机制创造拟像,然后运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内容,接着大众经过自身的批判性思考后选择性接受和反作用,使“拟像”成为媒介和大众的共同产物。

猜你喜欢
鲍德里亚大众媒介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与形而上学——对鲍德里亚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批判性反思
大众ID.4
上汽大众
让·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的旋涡中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鲍德里亚技术哲学研究综述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