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鹰
【摘 要】做好儿童的心理卫生保健,特别是在幼儿园开展幼儿健康心理教育是培育儿童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幼儿园迫切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有多种形式和机会让教师对幼儿的心理健康进行观察,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的辅导,让幼儿能在日积月累中形成健康的心理,更好的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一日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随着社会对幼儿园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在每天的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的形式,能让幼儿在这一成长的关键时期,不留下任何心理问题,能在更加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在完成社会任务和要求的同时,也能更大程度地体现出教师的专业素养。接下来主要展开说明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以及如何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
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幼兒的社会行为,比如说谎、恃强凌弱、打架等等,二是幼儿的性格和情绪问题,比如有的幼儿只敢在熟悉的人面前说话,在陌生人面前一句话都不敢说,还有爱哭闹、难管教、对陌生环境的排斥、固执等等,三是学习方面的问题,比如注意力不集中、爱动、无法安静下来思考等等,四是幼儿在个人交往方面的问题,比如不爱分享、融入不到集体、缺乏同情心等等。这些心理问题在平时的生活中幼儿表现的不是很明显,而且幅度也不是很大,因此家长或者其他人注意不到,即使注意到了,也不会觉得这是很大的问题,认为会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而消失,恰恰相反,这些问题如果不重视,不仅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失,反而会随着幼儿的成长愈演愈烈,最后形成偏执性人格,在幼儿园中,幼儿处于一个集体中,每天的活动都能表现出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缺陷和优势都能通过教师的观察很快的看出来,因此在以后的幼儿一日活动中,教师要注重的不仅仅是幼儿的安全问题、学习能力,更要注重幼儿的心理问题,帮助幼儿在平时的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二、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游戏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幼儿的每日活动中,最常见的就是游戏活动,因此在游戏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最容易进行的,而且幼儿在进行游戏时能够保持愉悦的心情,而在良好的心态下,幼儿更容易接受教育,在面对教师的教导时也更容易记住和消化,比较适合幼儿,相比其他方式,也更容易开展。比如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两人三足的比赛时,这个游戏要求幼儿要有比较强的配合意识,在某种程度上要幼儿放弃自己在平时的某些习惯,必须和自己的搭档有一定的默契,在进行游戏之前就要事先商量好该如何走好每一步,虽然不能保证像成年人一样让幼儿做到极度默契,但是能够让幼儿的一些心理健康问题体现出来,让教师可以开展对幼儿的观察和教导,在游戏中肯定有部分幼儿会由于自己过于心急,而导致另一个摔倒,或者是其中一个人没有按照安排进行游戏,这都会导致游戏的失利,在面对失利时,不同的幼儿也会有不同的表现,过于心急不顾另一个搭档的步伐就能够说明幼儿的好胜心过强,这并没有明确的标准来衡量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但是如果幼儿在这么小的一个游戏中都胜负欲这么强的话,以后可能会恶化,让幼儿养成太过自私的性格,如果幼儿面对失利时可以互相安慰,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那就说明幼儿有比较正确的认知,心理也呈现健康的状态,但是如果在失利之后互相埋怨,把错误都推到另一个人身上,那就说明幼儿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问题,教师可以针对幼儿的这些表现对幼儿进行教育,告诉幼儿什么才是正确的做法,面对游戏,输赢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人和人之间的相处,也能让幼儿互相学习,从表现较好的幼儿身上学习良好的品性,这样游戏的结果无论是否愉快,都能够通过教师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导让幼儿有正确的态度,心理更加健康,帮助教师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快速渗透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进行个别心理健康渗透
每个幼儿园中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一两个特别的幼儿,不会在教师的教导下就轻易改变自己的一些行为或者是想法,也就是固执己见,在面对这些幼儿时,教师不能由于他们是个别情况就忽略不计,这些幼儿更需要教师进行进一步的教导,如果把部分幼儿的心理问题放到班级中集体教育,一方面会浪费时间,另一方面会让敏感的幼儿感受到敌意,不利于学习,因此教师要对这些幼儿进行个别教育,通过单独的辅导,慢慢渗透到幼儿的脑海中,让幼儿变得不再特殊,能够在大团体中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时刻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除了在带领幼儿进行游戏或者其他活动时有意识地给幼儿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之外,在一天中的其他时期教师也不能放松警惕,幼儿虽然年龄小,但是在教师进行频繁或者有规律的心理健康教育之后,幼儿就能够找出规律,也就是幼儿可能会在教师面前表现自己的健康状态,把另一面隐藏在其他时候,教师就要在幼儿进行自由活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对幼儿进行观察,比如有的幼儿在自己引导下明白该如何与别人相处,但是一旦教师不在,幼儿就会在群体中显得格格不入,喜欢拿别人的缺点和自己的优点比较,对别人进行嘲笑,破坏别人的私有物品等等,这些只有在没人关注的情况下才会显现出来的问题更加严重,教师需要进行时刻的关注,让幼儿真正做到心理健康,而不是假性的健康状态。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幼儿的心理也是非常脆弱的,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需要老师抓住幼儿的每天活动的细节,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进去,这样才能让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丛菁.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专委会第八届全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术研讨会,2012.
[2]陆民.论当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应对方法[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1(9):164-164.
[3]王智玲.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J].读与写旬刊,2012,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