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
【摘 要】拉毫村的学校教育存在“义务教育”未完全普及、师资短缺、教学设施、生源短缺等问题,家庭教育中家长受教育水平低,教育观念落后,社会教育中旅游经济教育突出,这些都制约了当地教育的发展,因此要增加教育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育供给主体多元化、建立以农村家长学校为平台的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促进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以实现该地教育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基础教育;师资;生源;学校教育
90多年前,陶行知指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1]9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教育面貌焕然一新,但是,陶行知所批评的现象在农村地区还依然存在,广大农村的教育问题依然严峻,拉毫村地处偏远山区,是苗族、土家族、汉族等少数民族融合之地,因此当地的基础教育现状较为复杂,问题众多,有必要对其进行调查分析,以提出现实的针对性的策略以期能够促进当地教育发展。
南长城交通希望小学是拉毫村该地唯一的学校,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建校之初仅有六间块石干砌的教室。1986年由政府出资6000元。村民投工投料修建了一栋两层8间教室的教学楼。1999年在州、县计委的关怀和支持下,由州计委出资10万元,新建西栋砖瓦结构教室4间。2007年初省交通厅扶贫工作组进驻拉毫村后,经多方面协调,省交通厅倾力支持。在东栋教学楼的旧址上新建一栋610平方米的框架结构新教学楼。建校以来,经历了几十个风雨春秋,在党和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关怀和支持下,从一个破旧落后的教学环境逐步发展壮大为一个拥有现代化教学条件的片区完小。
一、义务教育尚未 “实际普及”
拉毫村乃至廖家桥镇的教育现状就是如此,通过一周的调查走访,拉毫村小学生每学期都要缴纳学费,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高学费日益增多,一二年级每年要交200多元钱的学费,三四年级要交400多元的学费,五六年级要交500多元的学费,并且据家长反映,这些缴纳的学费并不包括书本费,学校会发放部分书籍,缺少的部分家长要到书店购买。到了初中阶段,廖家桥镇只有廖家桥中学一所公办学校,学费每学期600元,不包括生活费,由于公立学校在教学、住宿等方面不如私立学校,因此有相当部分家长会选择去民办的凤凰县华鑫实验中学就读,这里拥有更高的教学质量和设施,同时也意味着更加高昂的学费,学生每学期要缴纳6000元左右,这些高昂的学费使得很多家庭无力承担,只能选择外出务工以为孩子赚取学费,使得很多学生成为留守儿童,无法得到良好而及时的家庭教育,这就带来了一系列的教育难题和社会问题。
二、师资总量不足与结构失衡
由于拉毫村与乡镇、县城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经过对当地三位资深的小学教师及两位学生家长的访谈,拉毫村小学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教师总量少,当地有将近200个学生,但专职教师只有16位,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年轻、高学历的教师偏少,有几位教龄将近40年的退休老教师依然在教育前线工作,更新速度非常缓慢,年轻教师的流动性大,他们大都出于一定的目的到这里实习,大约1年时间,获得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再回城市找工作,他们的频繁流动不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学生的感情造成了伤害;许多现在的农村教师以前都是从民办转入公办的,年龄偏大,在身体、知识水平和结構等方面都可能不尽如人意,责任意识有所下降,无法真正承担起教师该有的责任。信息化教学能力差,接受培训机会少,使学校面临着后备人才缺乏的局面。有些即使经过岗前培训,学历补偿等方式勉强合格的教师,也由于长期无法实现知识层次的自主更新,课堂模式单一,交流信息不畅等因素,无法正确引导学生,教学效果不理想,难以和城镇地区相比。教师结构单一,该小学在各年级配备有语文、数学等主科教师,而思想品德、自然科学、音、体、美等辅课也由他们兼任,专业性师资缺乏,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英语课只有一名英语老师,同时担任3-6年级的英语课,且由于该教师经常性请假,所上英语课程很少,致使学生在考试时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不及格者大有人在,且七年级重新学习英语这一认知使得他们对小学阶段的英语不很重视,没有发挥其作为主课的身份价值,无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
三、教育经费短缺,教学设施落后
中国以占世界公共教育经费的1.5%,担负着超过世界教育总规模1/5的任务,教育经费短缺是我国教育面临的普遍问题,在农村地区尤其是经济落后的偏远山区,这一矛盾尤为突出。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希望小学学校教学条件在政府部门和有关各方的关怀和支持下有了很大的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也有了提高。南长城交通希望小学在教学上主要配备有投影仪(4-6年级)、电子琴、运动场、电脑室、图书室和实验室等,基本满足了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但由于拉毫地理位置偏僻,图书室里的图书多为社会捐赠,有些图书无法适应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无法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加之无教师的专业引导和提倡,图书室只发挥到存放图书的功能;体育课器材陈旧,乒乓球台甚至达到严重破损无法使用的地步,运动场地简陋,只有篮球场一片运动场所,没有配备专业的塑胶跑道供学生锻炼;电脑室中的电脑老化严重,现已弃置不用。这些教学设施的不足影响了教学的正常进行,满足不了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阻碍了当地教育的正常开展,使得该地的教育质量远远落后于乡镇和县城的教育质量。
教育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地区都应该受到充分的重视,拉毫既属于农村地区,又是多民族聚居区,教育更是复杂,也会受到很多关注,该地的教育状况理应是很超前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它既有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弊病,又有一般农村教育的弊病,所以要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个方面入手,对当地教育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革除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使得当地教育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