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依的风格特点探析

2018-03-28 02:41
传媒论坛 2018年15期
关键词:安多玉树歌舞

(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一、“依”的来源

“依”这是一种优美轻快的高原舞蹈,即安多语藏文中的“叶”,玉树方言为“依”,在我国四川康巴人们称它为“弦子”,也就是我们所说歌舞的意思。在康巴藏区欢庆节日之时和集会时人们会以此舞蹈庆祝,在赛马会和民间集会时,人们也会以这种舞蹈表示欢愉情感。弦子舞也是模仿生活中的形态,主要以人民生活的具体再现为主,主要有捶打酥油、狩猎、骑马等劳动姿态中提炼动作汇编成舞蹈短句,其节奏十分明快、给人以活泼生动、铿锵有力之感。男子藏族舞蹈动作粗犷给人一种热情奔放的感受;女子舞蹈则颔首鞠腰给人一种举止优雅的视觉感受。参与人数从二人到百人不等,队形形式丰富且变化多端,比如:八字形、方形、川字形、卐字形(藏语称“永钟形”)、圆形等等。

在表演“依”的时候,其服装精美且十分讲究,长袖是依的典型舞蹈服装。男袖一般由外白袖和内红袖构成,女袖则是由内白袖和外红袖构成,并且男女内袖均比外袖长出五十多厘米。由于这种舞蹈的特性,舞者一般是由年轻男女组成。当然其中也有少量的老年舞者。最初的“依”只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之余或喜庆婚嫁时,男女青年在宿营的草场围着篝火,自娱自乐的一种形式,后来发展到在官方举办的赛马射箭等大型活动和节日庆典时组织表演性演出。除了长袖外,男子的脚铃在舞蹈中也发挥着重要的节拍作用,舞蹈的配乐一般由歌手、鼓点、牛角琴、竹笛等组成,后加入风琴伴奏。歌曲大都以赞美家乡山水、赞颂吉祥幸福生活的民间传统歌词为主。

二、玉树“依”的风格及特点

玉树“依”流行于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囊谦、称多三县的农业区。内容多为歌颂家乡、述说风土人情、描写人物、赞美姑娘的美丽与善良、赞颂小伙的勇敢与豪放、描述舞者的舞姿与服饰等。舞者衣饰也无特别规定,在较为隆重的场合要求男女舞者身着镶有水獭皮的宽袖藏袍内配长袖衬衫;男子下身穿白色绸裤,脚穿马靴并且系铜制串铃,腰系五颜六色的彩带并佩挂以金银为主要材质锻造的腰刀;女子则头戴琥珀,颈项佩戴松石等制成的项链,腰系大小两条腰带,并佩带镶嵌奇珠异石金银质地的小藏刀及针线盒等配饰,脚穿自制藏靴。舞蹈时男女各半围成圈,按顺时针方向转圆而舞。每一曲调配以不同的舞步组合,由男舞者拉着野牛角制成的马尾胡(弓和弦均为马尾)领唱领舞。当以男子为主时,男子自唱自舞,女子以小动作随之;当以女子为主时,女子边歌边舞,男子以小动作随之;如此男女各一遍反复舞之,最后以男女共唱共舞的快板结束。特别到舞兴高涨时,男女共舞一遍又一遍,速度亦越来越快,男子舞步加大,超过女子而自成一小圈,女子仍在外围成半圆,形成如“O)”日月同辉的吉祥图案,藏语称“聂达喀卓”。还有很多队形其中有与宗教图腾有关的“永众因庆”(卐字形)、“多基嘉张”(十字金刚形)、“冬嘎英庆”(右旋海螺形)、在自娱性的舞会上,多半采用的圆圈舞形等几种古老队形为主要,不管采用何种队形跳舞,均按顺时针方向转圈。其音乐节奏明快、跳跃,舞蹈者跺着脚,扭动双胯,以腰为轴,左右弯转腰胸,女子要求腿脚不可抬得过高,肢体轻盈,展示出柔曼、飘逸、张力之美,男子则矫健、粗犷洒脱,舒展流畅,如展翅雄鹰,通常过程由轻歌曼舞逐渐推向狂歌劲舞,不仅带动了整个表演的氛围而且还展示了玉树传统藏族歌舞的古典韵致。

玉树“依”与安多“依”的区别:“依”在安多叫“叶”,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曲沟村和贵德县和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尖扎二县的农业区等地区流行。安多“叶”与玉树“依”在很多地方都有相同之处,比如:舞姿形式、舞步组合、动律特点,唯有地区生活、服饰及人民性格的小异,导致其形成了不同的舞蹈风格。安多地区妇女和玉树地区妇女也有很多不同之处,玉树妇女腰系皮制板带,安多妇女则是腰系多条彩色绸带,在腰间还挂有奶钩、日月牌等许多装饰品,显得腰围比较粗,所以导致手臂不能前后摆动,影响她在跳舞时动作的路线,由于装饰品的限制,在舞蹈时就形成了其独有的风格:手腕斜前斜后摆动。在舞蹈时女子一般不穿长袖衣衫,袖边的羔皮和锦花边的袍袖被舞蹈者的双手紧紧握着,这就影响了舞蹈时手臂摆动的幅度,所以导致舞蹈动作中手臂摆绕一般只在胸前不超过肩。舞者在舞动的过程中脚底也是十分重要的,脚穿厚底皮靴显得厚重,舞步便没有那么轻巧反而多以拖步为主,藏族的头饰在另一面也给人以沉重的感觉,所以藏族舞结合其步伐、体态、服饰、装饰品都会给人以沉重之感。同样在男子藏族舞中,装饰也颇为繁多,主要的装饰有腰带,多系挂在舞者的腰间,在舞蹈中没有大幅度的舞蹈动作,影响舞蹈时腿的幅度,右手握着胯下的一只袍袖,同时也会影响手臂动作,藏族男子脚蹬厚底皮靴,舞步不像“玉树依”那样奔放、活跃,它也显得稳重,同时形成了其特殊的风格。

三、形成特点的原因

①由于玉树地域辽阔,草原上无场地的拘束,居住在这里的康巴人因环境形成了舞蹈动作粗犷豪迈,热情洒脱的特点。②“依”的舞袖十分讲究:男袖由外白袖和内红袖构成,女袖相反,男女袖的内袖均长出外袖五十多厘米。因为玉树“依”是一门草原艺术,衣袖可以随意增长,舞蹈不受太大影响,在舞蹈呈现中也达到了审美作用,久而久之的逐渐就形成了其独有的特点,就是长袖的特点。③玉树地区,人们多信仰佛教,那么此地的依就会受宗教的影响,康巴人在这种特殊环境常常被宗教所影响着,进而能从中感悟因缘定数,人们都敢于大胆的面对现实,生活状态十分积极,所以形成了积极向上,注重情绪表现,舞姿优美豪放,快乐自娱性的舞蹈特点。

四、结语

玉树地区歌舞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据玉树州文化局研究人员介绍,玉树结古寺一世喜那活佛独创的一百多种“多顶求卓”为玉树成为歌舞之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玉树毗邻藏、川、滇,不断吸收这些地区藏族歌舞的优秀成果来丰富自己的文化艺术创作,经过日积月累,歌舞成为玉树人民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大精神需要。而“依”舞在勤劳勇敢,奔放豪迈的玉树人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了其风格特点。在青海民间歌舞中独树一帜,别具风采,有着极高的艺术观赏价值,是藏族舞蹈风格代表之一,是民族舞蹈百花园中的一朵绚丽多姿的奇葩。

猜你喜欢
安多玉树歌舞
安多“南木特”藏戏研究文献综述
一个精神行者的感知和领悟——关于梅卓散文集《走马安多》的一种解读
莲花池畔歌舞飞扬
玉树留芳
歌舞欢庆“三月三”
浅析青海安多藏语影视译制网系统
歌舞爷爷
安多藏戏表演的审美特征及其传承
一起歌舞吧
白衣如风拂玉树,冷浸溶月小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