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恭艳
(黄山学院办公室,安徽黄山245041)
徽州民歌作为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原生态创作、吟唱,口口相传,形成了浓郁徽州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浓缩了徽州人文的精华,是安徽地方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
徽州民歌高度集中地展示了徽州社会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特征和徽州底层人民的精神世界,具有很高的文学性、思想性、艺术性。她紧随着历史的轨迹,遵循自身艺术发展的规律,在各个朝代的历史演进中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不可忽视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民俗价值。
歌谣题材广泛,涉及农工商医、妇孺老幼各色人等,婚恋、民俗、生产和社会生活等多种主题,这些长期散落民间、少见于纸墨的民间文学瑰宝,完全通过老少口头代代相传,极具乡土风味和生活气息,真真实原生态地反映了古徽州人劳动、生活、习俗、时政和思想感情,是研究历代徽州社会历史的第一手原生态资料。《货郎调》《贩茶歌》仍然留存着徽商发迹前的历史轨迹,《徽学馆学生意》《前世不修》是徽商艰难创业的鲜活例证。《某人雕刻》是徽州“三雕”民间艺术研究的历史补证。徽州民歌与徽州民俗之间的紧密联系、相互交融,也是学者们研究徽州民俗的重要佐证。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歌唱是情感的产物”,民歌是徽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吟诵、哼唱民歌是随心随性的生活娱乐,是情感的自由宣泄,是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徽州民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徽州人民在漫长的封建时代所积淀形成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品质,可以读懂徽州人民在穷山恶水的恶劣地理环境中与天斗、与人斗所展现出的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徽骆驼精神、徽商精神,这些不一而足的地域精神风貌构建起徽州人文精神体系,是审美观,更是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研究徽州人文精神提供了极具美学价值的文学载体。
徽州民歌用徽州地方方言传唱,其旋律也带有明显的徽州地方音韵特色,甜净、甘醇、质朴,就像一泓山间清澈的溪流,沁人心脾。徽州民歌仍然保留了一部分吴越方言特色,由于徽州地域山水阻隔,地理区域差异明显,造成徽州民歌在传承过程中多重流变,也为研究方言和音韵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生动范本。
徽州民歌蕴含着丰富的民间生活知识。节气时令歌谣是徽州劳动人民对自然世界认知的经验总结;儿歌童谣是小儿启蒙教育的开端;生活歌谣中大量存在关于婆媳关系、邻里关系等为人处事的伦理教化和家风哲学,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因子。
徽州民歌多以叙事式来表达情感,这种叙事模式与中国古代诗歌的叙述模式相比较,有许多共通之处。同时,徽州民歌在传承过程中汲取并杂糅了中原民歌、吴越民歌和徽州走商遍布九州各地的民歌优秀特质,正是安徽民歌因地处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中间地带而展现出南北交融过渡特征的最好例证,多样化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段、押韵特征,既具有安徽民歌、中国民歌的共性,又展现出文化融合的特点和民歌地域独特魅力。
徽州民歌在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了国家和省市各方面都高度重视。黄山市地方政府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组织各类歌会、传习班,开展徽州民间进校园等方面都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教育传承是徽州民歌保护和传承的必要手段,是保障徽州民歌推陈出新和历史延续发展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操明花、凌志远、姜紫娟、余立瑛等十多位徽州民歌传承人,先后走进休宁县海阳二小,歙县行知小学、新安小学,屯溪黄山学校、荷花池小学,绩溪县实验小学、上庄中心小学,安徽大学、黄山学院、徽州师范等大中小学校园,开展徽州民歌进校园传习活动,已向数千名学生和当地的音乐爱好者传习了《正月十五看龙灯》《十绣鞋》《十二月对花》《正月探妹》等徽州民歌。广大学生近距离体验徽州民歌的独特魅力,感受原汁原味、朴素动听的原生态民歌旋律,接受着徽州文化的艺术熏陶。但从全局看,徽州民歌的教育传承还存在地区重视程度不够、整体传习不均衡、教学效果不理想等诸多问题。
当前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面临学习压力巨大,社会、学校和家长更多关注的是升学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缺乏足够重视。原徽州地区各中小学只有绩溪仁里小学、黄山学校等极少数学校在音乐教育课程中穿插有徽州民歌相关内容,歙县新安小学等有专门兴趣班的学校也一直局限在低年级范围开展,高年级更多以学业为重。自始至终,徽州民歌进校园,无法形成一个稳定持续的传承团体,没有真正意义上培养一支成型的队伍。
师资是地方民歌传承无一例外的共性问题。以前人人都是歌者,现在硕果仅存的歌者已经垂垂老矣,传承人青黄不接,传统的家族式、师徒式、民间班社式传承关系已经难以为继。现有中小学音乐教师对徽州民歌了解和关注不够,文化生态保护意识淡薄。民间艺人与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活态学习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原生态条件下的从业者的艺术尊严和价值认同还没有得到很好体现。
徽州方言是徽州民歌的灵魂。独有特色的方言低低吟长,能把徽州民歌的情绪发挥到极致。但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推广,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已经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不再熟练说出方言、听懂方言,语言不通,从歌词到旋律都带着隔膜,学习过程就越发缓慢。在曲目编排形式上又较为传统老旧,缺少现代通俗音乐生动活泼、丰富多变的表演形式,学生更加难以保持持续热情。
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四大主要职能之一。徽州民歌作为地方优秀文化代表,不仅为高校音乐课程教育改革和实践提供了鲜活源泉,也为开展文化、方言、文学、民俗等研究提供了价值参考。最根本的,徽州民歌所内蕴的社会认知培养、道德情操塑造、文化素养提升等功能,对当下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都有着积极意义。地方高等院校的教育传承义不容辞,也大有可为。
近年来,黄山学院、池州学院等在实施与非遗传承关联互动的实践方面大胆尝试,深入挖掘安徽地方民间文化资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请入课堂,让学生能更加了解和热爱徽州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但在教育传承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高校丰富的教学科研资源能够更好地保护地域文化价值和地方音乐特色,是教育传承的重要保障。要立足全局,高点定位,从教育传承的全景出发,强化顶层设计,制定系统方案,以日常传习规范化、展演展示经常化、基地布局多点化、合作传承机制化为目标,坚持地方性,强化指向性,真正将徽州民歌的传承教育作为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强化科研,突出成果转化,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保护和徽州文化研究的科研优势,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和经费支持力度,积极引导教师通过科研项目、论文、著作等形式深入挖掘徽州民歌内涵[1],加强徽州民歌文化体系的研究,再现民歌魅力。
共享资源,注重创作运用,收集政府和民间采集的资料手本,有效利用历年来抢救、挖掘与整理的成果,从方言、民俗、文学和音乐教育研究的全方位角度出发,在继承传统和与时俱进中创新发展,大胆创作富有时代气息的徽州民歌,将不同唱法、不同音乐形式融人到古老的民歌曲调之中,让老民歌焕发新生命。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保障徽州民歌教育传承的关键。高校教师拥有教育者与研究者双重身份,是徽州民歌教育传承的最佳人选,将教学实践与科研应用有机结合,既丰富了音乐教育的价值内涵,解决了民歌等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承人才培育问题,更能就徽州民歌的系统保护开展深入研究,为徽州民歌转化为地方文化产业提供智力支持。目前,徽州民歌因越来越多高校教师深度参与,逐渐建立起有力学术的支撑。
坚持专兼结合,挖掘具有一定基础和兴趣的专业教师,培育研究、制作、整合徽州民歌课程资源的能力,提升本土民歌、渔歌、划船号子等徽州民歌的表现力。组建徽州民歌传承人讲师团,将优秀的民间艺人、民间艺术家请进课堂,加强与徽州民歌传承人的情感交流和教学合作,充实师资力量。
强化培训锻炼,通过技能进修、委托培养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徽州民歌等徽州民间艺术观念、知识、技能、创作的培训,积极参与社会民歌比赛和音乐体验活动,切实提升专业教师的民歌教学实践水平。江西婺源县为了解决传承人才瓶颈问题,招收一大批青年演员到安徽省艺术学校进行定向委培培养[2],就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优化专业布局,因地制宜、因校制宜,从大学生就业市场需求、从业前景、徽州民歌的社会价值和地方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出发,未必申报相关专业,但可以在音乐类专业上开设徽州民歌方向,面向全校学生设置相关选修课程。
建设特色课程,重视民歌必修课程和文化选修课程的建设,既突出徽州地方特色,又注重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无缝对接,力求相得益彰。积极创作、改编传统曲目,既继承发扬徽州民歌的优质特征、特色唱法、文化内涵,又注重符合当代的审美情趣,赋予时代特征。
开发校本教材,组织好徽州民歌传承人、省内外专家学者和课程教师,共同编写出切合实际、贴近学生的校本教材,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逐步建设形成典型教案、音像、图片等涵盖广泛的徽州民歌教学资源库,不断丰富图书馆、档案馆的徽州民歌相关文化书籍、音像资料、研究文丛,为徽州民歌学习研究提供多样化选择。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利用地方资源,校地合作共建实践传习基地,千方百计营造良好的文化空间。通过以传习基地为依托,以传承人培养为宗旨,以教育传承为核心,以展演展示为平台,多措并举,持之以恒,与地方政府、文化产业行业一起建设起教育传承产学研一体化工程。
创建特色校园文化。充分利用学校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络新媒体等媒介,采撷优秀徽州民歌,进行整合、录制、传播,打造精品音乐教育栏目,最大化利用学校音乐阵地资源[3],发挥徽州民歌的文化感召力,丰富文化生活,增强师生对地方文化发展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广泛开展校园艺术活动,组织不同层面的歌咏比赛、知识讲座、艺术节、文化周等活动,积极参与国家、省市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展示亮相精品;组建徽州民歌艺术团和民歌兴趣社团,吸纳广大师生参与,提升学生了解、学习、传播徽州民歌的艺术情趣。
打造社会实践品牌。借助省市县各级媒体、比赛和文艺演出,组织形式多样的艺术采风和竞赛活动,引导师生积极参加艺术实践。通过深入乡村、街道,走访徽州传承人、民间艺人,广泛调查徽州民歌的历史和现状,整理歌词曲谱,拓展丰富徽州民歌教育教学形式。学生在调查走访中模仿学习,既能加强与民间艺术交流,也能深入了解掌握大量的徽州民歌素材以及表现手法。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传承,只有让大学生近距离、全身心介入到徽州民歌的继承和传播中,激发自豪感和使命感,激活徽州民歌的生存机制,将来才能为徽州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陈业秀.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对本土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开发[J].艺海,2009(2):78-79.
[2]徐天维.黄山市屯溪区民间音乐教育传承的可行性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4
[3]张睿.论地方高校在传承地方音乐文化中大可作为——以海南黎族民歌的保护和传承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2):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