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传统村落文化探析

2018-03-28 16:35张邦启
池州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池州村落传统

张邦启

(池州市博物馆,安徽池州247000)

池州地处北纬30度左右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带上,光照充足,雨水充沛,物产丰饶,环境优美,最适宜人类休养生息。千百年来,受中原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影响,特别是明清时期,随着徽商经济的发展繁荣,池州现存一批形态相近、特色鲜明的传统村落及其建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村落文化。

池州传统村落文化以物质载体和外在形式主要反映在徽派建筑中。水口、村口、主街、巷道、宅居、祠堂、牌坊、书院、戏楼、桥亭、更楼及照壁等,各种各样的建筑共同构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池州传统村落。

1 池州传统村落发展历程

依据考古发掘、文物普查、方志档案等资料,池州传统村落发展大致可分萌发期、形成期、发展期与鼎盛期四个阶段。

1.1 人类对生存环境的选择可以追溯到人类漫长的进化历程

古人类满足生存本能的需要,特意选择自然条件优越的洞穴作为栖身、聚集、繁衍生息的场所。东至县华龙洞遗址考古发掘证实,早在4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1],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池州先民选择长江干支流附近、低山丘陵高埠海拔高度或相对高度不大的溶洞生息居住,利用岩洞这一天然屏障,既抵挡风吹雨淋,避免烈日暴晒,御防山洪暴发、野兽侵袭等各种灾害,又便于开展上山采摘果实、狩猎野兽,陆上采集植物、围猎动物,下水渔猎等活动,过着原始采集、狩猎、渔猎生活。旧石器时代是池州传统村落的萌发期。

1.2 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是池州传统村落的形成期

随着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能力不断提升,为适应地域生态环境,防范外部不可预见的侵袭与生存环境的突发变化,池州先民选择远离深山、近于江河、高出平地的台地作为聚落场所,开始建设适宜“巢居”生活等山地建筑,磨制石器,制造陶器,刀耕火种,以水稻种植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形态,兼渔猎、采集活动。贵池的七星墩、团山泡,东至的枣林湾、皇姑墩,石台的沟汀、鸡公堰,青阳的岭上、王家垅等一大批遗址是这一时期池州聚落的典型代表。

1.3 秦汉至唐宋时期是池州传统村落快速发展期

先民们一方面不断寻求理想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遵照对“天”的自然崇拜与“天人合一”的观念,就地选取易得的石、木、竹、土、砖等建筑材料,采取夯筑等技术,按照干栏式传统建筑模式,借鉴北方院落式民居,建造单层落地、庭院结合、中轴线对称布局的建筑居住,九华山开山祖寺化城寺保留下了这个时期建筑风格。

1.4 明清时期是池州传统村落发展的鼎盛期

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及人们生活目标的提升,特别是民间营造技艺大步提升,人们尊重当地人文习俗,借鉴吸收徽州程朱理学思想,池州传统村落发展极为鼎盛,形成后世冠以堪舆、地理、相宅、风水、阴阳等专门的知识体系。这时期一批批村落勃然崛起,商业市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宗祠、民居等传统建筑平面呈凹、口、H、日字型及自由型、复合型的多变形态,房屋二、三层梁架结构大量出现,选址讲究,选材考究,装饰研究,徽派建筑文化、技术、艺术发展到高潮,不仅有明显的时代性,也有显著的地方特色。清初徽商程庭(字且硕,号若菴,歙县人)在《春帆纪程》描绘到“乡村如星列棋布,凡五里十里,遥望粉墙矗矗,鸳瓦鳞鳞,棹楔峥嵘,鸱吻耸拔,宛如城廓,殊足观也。”正是当时池州传统村落的真实写照。池州现存数百处传统村落即为这一时期建筑结晶。

2 池州传统村落分布与建设特色

2.1 村落分布

据调查统计,池州现存传统村落数百处,主要集中于贵池的棠溪、墩上、里山、涓桥、梅村、梅街与唐田,东至的东流、花园、龙泉、官港、木塔、昭潭、泥溪与张溪,石台的仙寓、大演、七都与横渡,青阳的陵阳、蓉城、酉华以及九华山的九华等乡(镇)[2]。在已公布为国家级传统村落(已公布三批,安徽111处)名录中,池州市14个村落榜上有名,全市有30个村落被公布为安徽省首批省级传统村落(全省228处),占安徽传统村落总数的十分之一还多。这些村落多分布于环境幽静、风光旖旎的地带,保存古民居、祠堂、书院、牌坊、古道、古树名木等众多物质遗产,保留民间技艺、民间习俗、宗教信仰、传统戏剧等众多非物质遗产。

2.2 建设特色

池州传统村落的营造高度重视阴阳与风水学。风水学家概括出了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风水宝地”的环境模式,即一种背山面水、左右围护理想的格局[3]。池州传统村落建筑背靠“来龙”山,后有连绵的群峰为屏障,左右有低岭岗阜(即为“青龙”“白虎”)环抱围护,前有池塘或溪流蜿蜒经过,水前有远山近丘的朝案对景呼应。宗族祠堂等大型建筑处于村落中心地带,传统民居等紧贴水溪两侧成带状分布,大多坐北面南,粉墙黛瓦,飞檐戗角,石雕、木雕与砖雕“三雕”精雕细琢,徽派建筑艺术风格凸现。沿溪河岸铺就一条1.5米左右宽的青石板路,溪上架设石板桥或石拱桥。房屋后面为农田、菜地、山地。村口建设文昌阁、土地庙、关帝庙等建筑,水口处广植银杏、桂花、樟树等名贵树木,从村口进入村内,内部巷道交错纵横,狭窄幽深,给人古朴、沧桑之感。

3 池州传统村落类型

按照村落的形成与功用分类,池州传统村落聚落形态主要有三种形式,即聚族而居、聚贾而居与聚尼而居。

3.1 聚族而居

聚族而居是池州传统村落聚落形态的主要表现形式。随着全国经济中心的南移以及战争等社会动荡不安因素的影响,自唐末至明初,先后有姚、汪、戴、刘、郑等姓氏宗族,自相邻地区的徽州、宣州及江西赣州、饶州、江州等地迁入池州。他们聚族而居,异姓少掺杂,其中源头李、元四章、渚湖姜、茅坦杜四大家族尤为显赫,而姚、刘二姓的繁衍最为强盛。据家乘族谱等史料记载,迁居刘街的姚姓共三支,分别于唐末乾符年间、北宋靖康之变和南宋末年,自徽州和赣州迁入,三支因同姓而合谱,历经元、明至清初,姚姓一族不断繁衍壮大,形成山里、山外、上宋村、下宋村、庄村、荡里、南边、西华、殷村、茅坦、楼华、马家坦、古水洞等13个自然村落,俗称“十三姚”,山里姚村即为前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的祖居地。刘姓宗族于元末自江西吉安迁至贵池县元二保(今池州市贵池区梅街镇)南山,至清中叶形成南山上村、下村、汤村、中庄岭、观音阁、奄门、栗山畈、凤岭、前山等9个自然村落,俗称“九刘”,南山上村系晚清名宦刘瑞芬的故里。明清至民国时期,包括“九刘十三姚”及李、姜、杜、章、高、金、吴姓在内的各姓宗族都是典型的族各有祠、支派分明的宗族社会[4]。

贵池棠溪镇石门高村、里山街道元四章村、墩上街道渚湖姜村,东至南溪古寨金家村、官港镇许家村,石台仙寓镇源头李村,青阳陵阳镇上章村、谢家村,九华山老田吴村等传统村落是池州宗族聚族而居的典型代表。这些村落建设有水溪、古树、湿地、灌木丛,设置村口、水口,铺就石板路主道、鹅卵石巷道,蜿蜒曲折,小街小巷高低错落,水口非常精致,小桥流水,宗族祠堂静谧而又亲切,传统民居与水圳相伴,最具原生态的村落环境引人入胜。

石门高村因“山为城,石为门”的传说而得名,位于池州市贵池区棠溪镇石门村,是一座有着上千年历史、延续明清建筑风格的古村落,四周青山环抱,山青水美,一泓清泉从东南高山潺潺流下,绕过一片良田,至石门汇流秋浦河。古村落整体风貌保护完整,徽派建筑风格突显。现有高氏宗祠、桃花坞石刻、八卦墓、古民居等众多文物古迹,其中有保护价值的17处,已列入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4处[5]。境内还有平天河、滴水涯、省级老山自然保护区等自然景观,唐诗仙李白与高霁、韦权舆改九子山为九华山的名句“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就在石门高桃花坞,石门高素有“仙山仙水仙世界”之誉。

金家村,即南溪古寨,位于东至县花园里乡南溪村。据《金氏宗谱》记载,金氏始祖为汉匈奴部落王太子金日磾,至唐代为避黄巢之乱,其后裔选定至德(今东至县)南溪安居,至今已有1100多年。明清时期,金氏已成当地的名门望族,目前仍居住着800多户金氏后裔。古寨里的房屋大多粉墙灰瓦马头墙,有建于元代的碉楼,有建于明代的金氏宗祠(又称大成祠)。该宗祠前后三进,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砖木抬梁结构,99根立柱错落有致,高大的门楣,耸立的山墙,梁枋、卷棚、雀替、磉礅等选材考究,雕刻玲珑剔透,整体构架气势恢宏,是皖南徽派建筑的代表作[6]。

渚湖姜村位于池州市贵池区墩上街道罗城村,西南靠义湖山,东北连船峰山,与九华佛国一脉相连,童溪河发源于此,穿村而过,形成“一山一水一村一居”山水自然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特色。该村村民多姜姓,俗称“十里长姜”,明洪武二年(1368)姜氏太祖均道公携妻室,从青阳土桥迁居渚湖,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成为贵池“李、姜、杜、章”四大姓之一。渚湖村孕育出一朵美丽的文艺奇葩——罗城民歌,著名民歌手姜秀珍将山歌唱到北京,唱进中南海,而享誉海内外;还有戏曲活化石——傩戏,即孔子所指的“乡人傩”等,民俗文化深厚;村落现保存有明代“翠宝桥”“继翁桥”“迎璋桥”“怀亲桥”四座古桥,有沿童溪河两岸1200多米的花岗岩铺面的合面街,有“金公避兵处”摩崖石刻、太平天国义军营地遗址、贞洁牌坊、姜百担老屋及城墙遗址,以及明清时期民居28幢,物质遗存厚重[7]。

老田吴村位于九华山柯村九华河畔,是江南有名的千年古村。据《吴氏宗谱》载,吴氏始祖为吴栋材,乃西汉元康年间的太守,后弃官隐居于陵阳县(今青阳县)九子山,至唐代已成当地旺族,素称“老田吴家”。唐诗仙李白应青阳县令韦仲堪之邀曾途经于此,称赞道:“洪荒既已判,江天今已图,未有九华图,先有老田吴。”新罗僧金地藏上九华山时落脚老田吴,曾接受族人款待。该村落群峰环抱,玉带河绕村而过,小桥流水,名贤辈出,文物古迹众多。现存古祠堂3座(部分损坏),古民居数十幢,有唐金乔觉落脚之处的九华行祠石壁庙,有始建于汉重修于宋的新城旧第石坊、明末吴文梓故宅门坊、清康熙吴襄居宅门坊,有始修于宋的玉带桥、宋代“云溪书院”遗址,还有古里弄、古井、古店铺等大量文物遗存。

3.2 聚贾而居

聚贾而居是池州传统村落另一表现形式。池州自古崇尚“以商重文,以文入仕,以仕保商”儒家文化理念。特别是明清时期,随着徽商经济的繁荣发展,与徽州相邻的池州先辈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展各类商贾活动,主要经营山货、木材、茶叶、棉布、食盐、烟酒、文房四宝等众多商品,一批村落逐渐发展壮大,贵池池阳、殷汇,东至尧渡、东流,石埭(今石台)仁里、七都,青阳蓉城、陵阳等地不断发展繁荣成为集镇,形成“无徽不成商,无商不成镇”。这些传统村落大多地处徽池两地通往杭州、宁国、宣州、安庆、饶州、衢州等地或通往周边县城的交通要道上,传统建筑沿着石板道成带状分布,道路两侧设置店铺,均为前店后坊式。建设风格整体统一,黑瓦白墙,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外观错落有致,色彩典雅大方。

石台高路亭村系池州传统村落聚贾而居的典型代表。该村位于石台县七都镇东部,徽宁通衢通过于此。村落始建于唐代,明成化年间兴建一座灵光寺和一座凉亭,因凉亭位于大道上,故称“高路亭”。古村多系李氏族人聚居,现有李姓60多户300多人口。几百年来,村民以制售酒曲为生,至清康熙年间,酒曲远销东南亚等地,已成为全国闻名的酒曲生产村,高峰时曾有30多家制售酒曲,店面生意红火,高路亭酒曲享誉盛名。其它的还有布坊、茶坊、油坊和豆腐坊等。商业的发达,经济的积累,高路亭村民大动土木,兴建祠堂、宅院,曾有“堂屋二十七、庭院七十二”的辉煌。村落青石板铺就,街巷两侧多为前店后坊式商铺,店面屋檐延伸向外,鳞次栉比。现存乾坤里等古民居10多处,乾坤里的主人李仰之系乾泰酒曲创始人,“乾坤”与“里”合用,有包容天下的含义。宅院前设置门楼,从大门楼进,前面是店铺,以出售酒曲,左侧是街巷,通住作坊,过中门进堂屋和厢房[8]。村落里其它建筑形式如同“乾坤里”,平面布局与建筑风格统一,青瓦白壁马头墙,四水归堂的天井设置,参差错落的山墙造型,气宇轩昂的门楼门楣,巧夺天工的木雕石刻,皖南徽派特色鲜明。

3.3 聚尼而居

聚尼而居系指九华山风景区闵园村的比丘尼集中群居而形成的尼庵群落,是池州传统村落特有的文化现象,这在全国传统村落文化中极为鲜见。

闵园村位于九华山天台峰与插宵峰之间的涧谷地带,掩映于竹海松涛之中,龙溪河萦绕而过,青山环抱,环境清幽。在地藏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大愿精神的感召下,唐代以降,众多信士、仁人,四方信士纷纷朝山,其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一些女性香客、信徒,清代初期开始集中于此,采取一户一庵形式,兴建尼庵,修持养心,顶礼膜拜,过着半农半禅的生活,民国时期达到鼎盛。尼庵群落现有接引庵、蓬花庵、香山茅蓬、光明茅蓬、观音峰下院、慧居寺下院、祗园精舍、慈佛精舍及华严洞等30余座尼庵,全部为木结构徽派民居式建筑[9]。这些庵堂名称互不相同,无论大小,但建筑多为一、二进,单门独院,庙舍合一,褐瓦白墙或黄墙,小外窗,马头墙。尼庵,佛堂、居室同在一屋檐下,修行与生活融于一处。每座尼庵一般为师徒两人,庵内有花房或菜畦,早晚诵经礼佛,间或种菜摘茶,农禅并重,和谐自然,环境清幽,生活恬适。九华山尼庵群数量众多,布局紧凑,错落有致,特色鲜明。“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比丘尼集中群居形成独特的文化现象,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人文精神和佛教特色。

4 池州传统村落建设理念与特色

4.1 建筑理念

在“天人合一”理念的影响下,池州传统村落采取适应亚热带季风气候,按照中国南方建设风格,尊重儒家传统文化,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紧密相联,先将人才辈出与山川秀美互相联系,再将山川景物与天上星宿关联起来,因人杰而感地灵,最终将古代地理学的景观上升为形胜,“聚其形,得其胜,斯为形胜”,融入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大量内涵,因地制宜,人性化布局,精心营造。

4.2 建筑特色

池州传统村落除山川、水口、村口、主街或水街、巷道或火巷等组成部分外,其传统建筑物质形式和外在体现主要反映在宅居、祠堂、牌坊、书院、戏楼、桥亭、门楼、天井及照壁等徽派传统建筑中。这些建筑多以砖、木、石为材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广泛采用砖、木、石三雕技艺。房屋多尖顶,便于排出雨水,房屋座向朝南或东南,有利采集阳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传统建筑集山川风景之灵气,融民间风俗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遴选自然山水优美的大环境。池州传统村落选址地形、地貌、水流、风向等因素都有周到有考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建筑融于山水之间。

二是富于村落外观整体的美感性。池州传统村落建筑外观统一,整体性和美感很强,四周用高墙围起,谓之“封火墙”,马头翘角,黑瓦白墙,墙面和马头错落有致,青山、绿水、白墙、黛瓦,色彩典雅大方,在质朴中透着清秀。

三是选取多进院落式的灵活布局。池州宅居多为多进院落式集居形式,建筑平面以天井为中心围合的院落,以三合院式为多,一般坐南朝北,倚山面水。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院落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型家族生存空间,地形灵活布置,富有韵律感。

四是讲求精美的细部装饰。池州传统建筑“三雕”(砖雕、石雕、木雕)艺术突现,砖雕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与建筑物融为一体,令人叹为观止。如格窗,古民居沿天井一周回廊设置木格窗,间隔空间,有采光,通风,防尘,保温等功能,形式有方形、圆形、字形、什锦等;建筑构件装饰图案多采用暗喻和谐音的方式,表现“平安如意”“福寿双全”“四季平字”“五谷丰登”“福禄寿”“连升三级”“马上封候”等吉祥寓意,使建筑精美如诗。

5 池州传统村落文化价值

文化遗产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就池州传统村落而言,它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审美艺术价值、科学研究价值与旅游经济价值等。

5.1 历史传承价值

池州传统村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经历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为人类留下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文化特色,反映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以及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等诸多历史信息,烙上了时代的印记,成为人类发展的宝贵财富,从一个侧面记载着池州发展的进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5.2 审美艺术价值

池州传统村落的营建遵循了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理念,“天人合一”,以天地为庐,村落融入于山川,建筑取景于自然,村落成为自然的装点和缀饰,其布局、造型、材料和建筑色彩等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传统村落大多掩映于古树参天、浓荫蔽日下,与形胜相得益彰,生态环境绝佳。村落传统建筑以其“粉墙黛瓦”的黑白色调和错落有致的马头墙造型,与园林、道路、古桥、关隘等建筑体现着独具特色的徽派建筑风格,具有建筑美、装饰美、淡雅美等特点,被誉为“中国山水画里的乡村”,可谓“入目皆画”“步步成景”,具有较高的审美艺术价值。

5.3 科学研究价值

池州传统村落不仅遗存有的宗族祠堂、牌坊、戏楼、寺庙、尼庵、民居、桥亭、书院、门楼、天井及照壁等众多物质遗产,而且遗留了村落建设“天人合一”理念、建筑传统艺术风格、民间“三雕”传统技艺、民间戏曲口传心授方式传承以及茶叶、酒曲、棉布、菜油、豆腐等传统制作技艺等许多非物质遗产,这些为研究当地古代人口分布、古代营造建筑、民间民俗文化、民间传统技艺、民间宗教信仰等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具有最可靠最坚实的科学研究价值。

5.4 旅游经济价值

池州传统村落将文化遗产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拓展了文化生态旅游的内容。开展传统村落揽胜游、民俗活动游、生态环境体验游等文化旅游和农家乐活动,人们可以感受到池州厚重的历史,了解到当地民俗风情,增加对生态景观、传统文化、民族风情的理性认识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池州传统村落,是打造美好乡村建设的又一平台,有利于促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有利于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有利于实现池州市文化旅游兴市发展战略。

6 结论

总之,池州传统村落是在特定的地形、气候条件区域内,受当地政治、经济、人文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为适应地域生态环境,尊重儒家程朱理学思想,采以适宜的构造技术,尤其是民间营造技术的不断提高,最终形成成熟而具有鲜明的聚落形态。池州传统村落是皖南传统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数千年农耕文化的结晶,不仅完整地保存了传统村落聚居全貌、街道结构、建筑法式、人工水系、雕刻精品以及各种名树名木等物质文化遗产,也真实地蕴含着敦厚朴实的乡土民情、丰富多彩的民风习俗、节日仪典、民间信仰、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错落有致的宅居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动静相宜,空灵蕴藉,真正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地域文化的综合体现,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华龙洞遗址考古队.安徽省东至县华龙洞遗址发现直立人头骨化石[N].中国文物报.2015-11-21.

[2]池州市文广新局,市住建委,市规划局.池州市古村落情况调研报告[Z].2006.

[3]程建军,孔尚朴.风水与建筑[M].南昌:江西科技出版社,1992:16-24.

[4]谈家胜,张邦启.传统宗族社会与地域文化——以安徽贵池族傩文化的物质载体为视角[J].池州学院学报.2012(2):10-13.

猜你喜欢
池州村落传统
池州学院二级学院商学院简介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池州武傩文化研究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池州傩戏面具在动漫角色创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