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不少高校在生态毒理学科研领域人才济济、成绩斐然,但对生态毒理学教学却重视不够,有的学校甚至还没有开设生态毒理学课程。相对于科研的日新月异,教学的发展却较为缓慢,教学与科研之间的不平衡势必会造成科研发展的后续动力不足。为推动生态毒理学教学的发展,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让更多的高校开设生态毒理学课程,借助“第五届生态毒理学学术研讨会”的平台,《生态毒理学报》编辑部于2018年4月在大连组织召开了“生态毒理学教学研讨会”。这是继2017年8月在太原举办“第一届全国环境毒理学与生态毒理学教学研讨会”后的又一次盛会。
“生态毒理学教学研讨会”旨在为我国从事生态毒理学教学的教师提供一个交流与研讨的平台。此次研讨会以“专题报告+讨论交流”的形式开展。山西大学的孟紫强教授讲解了生态毒理学诞生的简史及生态毒理学的应用,并对当前我国生态毒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等进行了探讨;南京大学李梅教授介绍了基于南京大学“三三制”教学改革的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创新实验教学模式的可行路径;大连理工大学的郑洪波副教授分享了基于主动思维的课堂教学与考核方式。这些老师们的报告为生态毒理学的教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有益启示。来自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山西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的60多位老师参加了会议。与会老师积极介绍了各自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并针对自己学校在开设生态毒理学课程中的困惑和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一致认为生态毒理学课程有着广泛的需求,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大的生命力。此次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为巩固会议成果,提升教学质量,《生态毒理学报》特开设“生态毒理学教学专栏”,本人非常荣幸地受邀担任专栏的特邀主编。此教学专栏为《生态毒理学报》常设专栏,将根据稿件数量和质量情况,不定期地在学报各期正刊发表。凡是针对生态与环境毒理学教学开展研究的论文均在报道范围中,投稿时在栏目中选择“教学专栏”,稿件经过外审和终审后录用发表。首期教学专栏发表2篇文章:一篇是浙江工业大学孙立伟撰写的“基于斑马鱼的水生生态毒理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另一篇是南京大学李梅撰写的“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希望今后从事生态和环境毒理学的各位专家学者踊跃投稿,让这个专栏为生态毒理学教学搭建起交流的平台,推动生态毒理学在全国高校的开设,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