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保护模式下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业之路研究
——以重庆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为例

2018-03-28 15:03王竞一
关键词:吊脚楼土家族营造

王竞一

(重庆文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重庆 永川402160)

重庆又名“山城”“江城”“巴渝”“雾都”等,这些别名来自于重庆独特的地形地貌及历史文化。古代的重庆人被称为巴人,巴人在商末周初创建了巴国。到了战国后期,巴国被秦国吞并,但那一带在很长一段时间仍被称为巴地。巴地多山林,气候湿润,有很多蛇。为了防潮、防水以及防蛇、毒虫等,巴人采用底部架空的方式,沿江岸修建了独具特色的住房建筑——吊脚楼作为其住所,重庆因此成为吊脚楼的发源地。按照不同的建造方式,吊脚楼可分为全吊脚和半吊脚两种。其中,全吊脚楼建造在平地上,整座房屋都是用木柱撑离地面的;而半吊脚楼大多建在水边或陡坡上,它的一边用木柱支撑,另一边靠自然斜坡支撑[1]。不论哪种类型的吊脚楼,都非常稳固、简洁,不仅能够隔离潮湿的地面,还有助于房内降温。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关于重庆吊脚楼的描绘。汉朝巴郡太守但望描绘“郡治江州……地势侧险,皆重屋累居……而江州以东,滨江山险”。唐代诗人元稹曾描绘道,“巴人多在山坡架木为居,自号阁栏头也”,并在《酬乐天》中写道“平地才应一顷余,阁栏头大似巢居”。其所提及的阁栏就是干栏,即吊脚楼。清朝张之洞在《重庆府》中有“名城危踞层岩上,鹰瞵鹗视雄三巴”。清朝李调元曾用“两头失路穿心店、三面临江吊脚楼”描绘吊脚楼的特点。现代作家张恨水抗战时期曾在重庆生活了八年,后来他在《说重庆》一书中描绘重庆的吊脚楼为“世界上最奇怪的建筑……这种房子,有的星罗棋布地点缀在高大建筑物下,有的密密麻麻、黑压压一片占满整个山头。它不仅是一种视觉的奇观,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是市井生存的形象托付”[2]。那时,百姓选择吊脚楼居住已经不单单是为了防潮防蛇、避暑降温,更多的是因为经济条件所限。从巴国至今数千年,经过多次的朝代变迁及战火洗礼,很多吊脚楼已经难觅踪迹。重庆的磁器口古镇、宁厂古镇、西沱古镇、龚滩古镇、松溉古镇、濯水古镇、东溪古镇等地仍保存着一些过去营造的吊脚楼建筑。今天,重庆的“吊脚楼”与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是国内有名的三大原始且富有特色的城市民居建筑。2010年5月,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被列为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吊脚楼已经逐步被钢筋水泥建筑所取代。尽管大量研究者呼吁加强对重庆吊脚楼的保护,但现实中重庆吊脚楼仍然在不断消失,有吊脚楼营造技艺的手工艺人越来越少。目前,重庆吊脚楼面临着营造技艺延续及现有吊脚楼实物保护方面的双重挑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前人智慧凝聚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在新时代的创新创业大潮中,在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号召下,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应寻找机会、抓住机会,在创新创业中延续其生命力,提升其价值。生产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式和原则之一。本文以重庆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为例,探讨如何在生产性保护模式下开辟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业创新之路。

一、重庆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发展现状

(一)传承人数量减少

目前,重庆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市级传承人仅有董经龙、刘成柏、刘成海三人,且这三人的年龄均在50岁以上。重庆石柱的民间传承人也只有20余人,这些人也都是年老的传承人,能够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年轻一代传承人则较为缺乏。在当下,重庆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不仅面临传承人数量减少的局面,而且在未来可能有失传的危险。

(二)实用价值减弱

根据文献记载,目前重庆市内现存的吊脚楼居民群大部分是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建造完成。那时所建的吊脚楼主要是满足聚集在码头周边的城市中下阶层人民生活居住所需[3]。当代作家朱一平在《随手拾起》中曾写道:“解放前住吊脚楼的都是些拉人力车、摇陪拉船、帮人挑河水、拉粪车的穷苦人家。”那时所建造的吊脚楼虽然室内空间狭小,但却用最少的财力物力满足了大量底层人民的住房需求。随着经济生活的改善及城市建筑业的发展,吊脚楼不再是人们安居的唯一选择和最优选择,很多人逐步从吊脚楼搬到宽敞明亮的楼宇住宅。

二、重庆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修建难度大,社会需求少

首先,重庆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传承人减少的一个原因是吊脚楼修建要求高。重庆土家族有首歌唱道:“山歌好唱难起头,木匠难修转阁楼,岩匠难凿岩狮子,铁匠难打铁绣球。”歌词充分表达了吊脚楼修建之难。从技术角度来讲,吊脚楼修建需要复杂的工艺技术,举例来说,做一个简单的木枋,就需要“推、比、凿、锤、画、磨、穿”七道工序,即便是一名熟练工也要20多分钟才能完成这些工作。这样的加工难度和严格的技术要求,让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即便最初选择了学习也很难长期坚持下去。很多年轻人学了三四年之后觉得没有进步就自动放弃了,只有少部分人依靠勤学苦练以及个人天赋,能够掌握对缝、画墨、精雕、做榫、穿斗这些高精度要求的建造技术,因此真正掌握吊脚楼营造技艺的人越来越少[4]。其次,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逐步搬进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社会上对吊脚楼的需求已经远远不及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有的地方甚至已经零需求。修建吊脚楼的工匠也从过去工作满负荷到今天很多时候无活可做。为了生存,一些工匠开始转行。第三,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采用的是传统的父带子、师带徒的方式进行传承,老一辈的传承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在传授的过程中没有能力对营造技艺进行文字化的系统梳理及总结,而个人精力又极其有限,加上过去的传承受限于“传内不传外”“传子不传女”等民间习俗的约束,导致无法大批量选择传承人。此外,吊脚楼建筑手工艺人社会地位并不高,所以很多手工艺人也不打算让下一代继续从事该项工作。这些原因导致了重庆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后继乏人。

(二)城市建设发展,人民经济条件改善

著名建筑师贝聿铭曾经说道:“好的建筑物应该能适应周围环境,应该去改善、美化和丰富周围环境。”重庆土家族吊脚楼的建筑特点是依山就势、尊重自然、就地取材,不仅顺应周围环境,而且能够节约用地。但是随着重庆工商业的发展以及重庆城区的建设,很多地方已经不适合大范围地修建吊脚楼。山城重庆的建筑用地非常宝贵,过去重庆被人称作“三分丘陵七分山,剩下平地三厘三”。重庆人口的增长加剧了土地紧张,伴随着城市发展需要建造的道路、商城、公园等配套设施也需要大量用地,而只能修建两三层高的重庆土家族吊脚楼无法适应城市用地需求紧张的情况。另一方面,建筑的首要功能是实用性。最初,修建吊脚楼的主要目的是防潮、防蛇、通风避暑,但相比于简陋的吊脚楼,楼宇住宅以及现代化的电器设备等有更好的防潮、防蛇、通风避暑等功能,吊脚楼已经失去了建造的土壤与文化。随着百姓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追求从最初的“有其所”到“有宽敞明亮、安全舒适的住所”。重庆土家族吊脚楼的卫生条件差,而且容易发生火灾,水、电、暖等设施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重庆城区内很多吊脚楼陆续被钢筋水泥建筑所取代。此外,在很多地方,因为“封山育林”导致修建吊脚楼所需的原材料紧张,还有一些地区交通及经济欠发达,手工艺人不愿前往进行吊脚楼的修建。这些都在无形中加大了重庆土家族吊脚楼的修建以及后期维护成本,甚至很多地方吊脚楼的修建费用远远高于一栋砖房的造价。这也让很多人放弃了修建吊脚楼的想法。

三、重庆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如何开辟创业创新之路

虽然重庆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在城市发展中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但是,我们可以参考英国的市场化运作方式。英国提出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进市场,通过科学的市场运作让国家遗产的保护需要得到满足。我们可以结合重庆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的独有特色,让其不再单纯作为民居而存在,为其融入更多的“观光”元素,使其成为“文化景观”“艺术景观”“生态景观”等,通过开辟新的领域走一条创业创新之路,让其在新时期的创业浪潮中重焕生机。

(一)开辟旅游市场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旅游业发展迎来了全面繁荣。国内外旅游人数逐年上升,人们选择的旅游目的地更加分散化,对住宿及餐饮等需求更加多样化。很多人不再局限于选择大城市、大酒店,而是向往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奔向具有民族特色的地区,开始追求返璞归真的自然环境,而这些地区正是重庆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可以开辟的新市场。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处于领先的国家,已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渗透到地方各个部门的工作,由地方政府牵头组织多方力量在制度、经济上进行规范,支持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我们可以参考有关国家的做法,由当地政府带头,组织在一些气候、环境等适合的城市的郊区、乡村,在一些具有特色的旅游景区周边修建吊脚楼类的民宿、餐饮酒家等,通过主打“回归自然”的主题,吸引那些追求不同生活体验的消费者,让重庆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在旅游市场中觅得新的商机,重新发挥吊脚楼住宿的原本作用。

(二)开辟餐饮市场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物质条件的改善,外出就餐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对就餐的追求不仅仅是菜品美味可口,也开始追求环境的独特优美。一些地方推出了各种主题特色餐厅,如郑州的十里洋场以怀旧老上海作为主题文化,天津的亮剑串吧以抗日作为餐厅的主题文化,重庆的炉森堡以欧洲中世纪童话作为主题。这些餐厅凭借着独有的文化吸引了很多消费者。重庆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可以借鉴这些做法,和餐饮业进行合作,修建具有吊脚楼特色的主题餐厅、茶馆等,把重庆土家族吊脚楼从提供“住”的功能转移到解决“食”的问题上,将重庆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从修建住房转移到修建餐厅、茶馆等经营场所上,在餐饮市场中进行重新创业。

(三)开辟文化市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这方面,很多省市已经付诸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2014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电视连续剧《大河儿女》之后,人们对禹州钧瓷产生了兴趣,并带动了钧瓷文化发祥地神垕古镇的旅游市场。同样,爱情天梯的真实故事经过媒体传播,令位于重庆市江津区中山古镇的这座人造天梯一度成为热门景点,吸引了很多人慕名前往,一些编剧作家还以此为蓝本创作了歌曲、影视剧等。重庆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完全可以借鉴以上模式,深入挖掘吊脚楼及其营造技艺方面的故事,对那些故事进行整理,并借助大众媒体的传播,让人们对重庆土家族吊脚楼营造这项传统技艺以及吊脚楼建筑产生兴趣。兴趣能够引发需求,有了需求,就能够更好地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此外,还可以考虑和高校建筑类专业进行联合,开设相关课程,系统化培养此类建筑人才,将现代建筑、古典园林建筑与吊脚楼营造技艺加以结合,一方面使重庆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在发展中传承传统文化,另一方面通过融合吊脚楼的建筑特色改变当代城市住宅千城一面的状况。

四、结语

建筑是工程技术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双重体现。重庆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是在不断继承与创造中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著名建筑史学家、华中理工大学建筑系教授张良皋曾预言,人类建筑未来的重要方向之一就是“吊脚楼化”。不可否认,在城市化及经济发展的浪潮下,重庆吊脚楼营造技艺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但在当代创业创新的大背景下,只要有合理的规划,这门技艺完全可以开辟出一条新的创业之路,能够在新的领域重焕生机。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让掌握该技艺的工人有事做、有钱赚、有好的生活保障、有理想的社会地位,这样才能激发更多的人加入学习这门技艺的队伍,让这门技艺能够长久延续、流传下去。

猜你喜欢
吊脚楼土家族营造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土家族情歌
苗族吊脚楼在民宿设计中的应用
巴渝文化——吊脚楼
吊脚楼(外三首)
土家族
传统吊脚楼营造技艺之景观价值探讨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