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疯狂动物城》的艺术特色和主题意蕴研究∗

2018-03-28 14:37赵云洁
创意城市学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疯狂动物城乌托邦隐喻

◎ 赵云洁

提 要:电影 《疯狂动物城》是美国迪士尼影业公司出品的3D动画片,票房业绩令人惊叹,好评如潮。它以浓郁的趣味性、精良的制作技术、隐喻的叙事策略、乌托邦遗产的继承与重述以及勇于进取、尝试一切的主题意蕴吸引了全球观众,成为动画界的又一鸿篇巨制。

《疯狂动物城》是2016年3月由美国迪士尼影业公司出品的3D动画片,由里奇·摩尔、拜恩·霍德及杰拉德·布什联合执导,讲述了小镇女青年“茱蒂兔”前往大城市展开寻梦之旅、实现其警察职业理想的故事。该片于2016年3月4日在中国大陆与北美同步上映。自上映以来,《疯狂动物城》在中国和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根据Box Office Mojo的统计,截至2016年4月17日下线,该片中国内地票房达到2.36亿美元(超过15亿元人民币),其全球票房已经达到9.8亿美元。这使得其整体票房位居内地影史第六,并成为本年度迄今全球票房最高的影片。不仅如此,该片也获得了业内和市场的一致好评。在北美知名影评网站烂番茄上,《疯狂动物城》曾获得100%的好评;在豆瓣上,观众也对此片曾给出近期最高的9.5分。”[1]“2016年12月,《疯狂动物城》被选为2016美国电影学会十佳电影。2017年1月,获得第74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动画电影。2017年2月,该片获得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片奖。”[2]获第44届美国动画安妮奖最佳动画长片、最佳导演、最佳动画角色设计等六项大奖(安妮奖是美国动画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2]。该影片能够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一 浓郁的趣味性

电影的选题和制作能否满足大众的审美及娱乐需求决定着电影的成败,从观众的角度出发并且制作出满足观众心理诉求的电影,考验着电影制作方对于生活体验、情感积累、审美修养和艺术技巧的深度把握能力,而趣味性更是电影行业优胜劣汰的法则之一。从电影 《疯狂动物城》上映后所取得的票房成绩来看,它在满足观众的心理期待方面无疑是成功的。在影片中成年人看到了政治游戏,孩子看到了动物和童话,妇女看到了女权主义的自立自强,男人看到了勇敢者的坚持和智慧,老年人看到了后辈们有出息、多民族大团结……总而言之,这是一部适合所有人欣赏的电影,各种类型的人都能从中找到与自己的观影心理相契合的趣味。

影片在一开始即以动物们突兀的身高差来体现滑稽与幽默,却又不失和谐:如开往动物城的列车就有多扇大小不同的门,方便身高体形差异较大的动物们有序地上下车;每个动物物种都有配套的生活设施和出行车辆,如长颈鹿有专用的取餐通道,仓鼠有专用的管道滑梯,河马有专用的风干系统等,这种种设计既体现了动物城大都会的繁华、先进和井然有序,也使动物城看上去更奇妙而真实,充满了趣味性。

影片的趣味性还体现在人物形象的设定上。身材娇小的食草动物雌兔茱蒂的职业理想竟然是跻身于高大魁伟的大象、犀牛、河马等大块头动物们之间——这其中不乏食肉动物——做一名与罪犯斗智斗勇的女警察,她克服庸常思维获得成功的过程充满了悬念,而悬念最具趣味性;一贯偷奸耍滑的狐狸尼克终于被茱蒂兔的赤诚和执着打动,与茱蒂并肩作战,最终破获了大案,也成为一名光荣的警察;动物城里令人闻风丧胆的江湖一霸“大先生”竟然是身材超级“袖珍”的鼩鼱,而膀大腰圆的北极熊却是听命于它的打手、随从、保镖;警察局长是位体魄健硕、脾气倔强的非洲大水牛,警局前台接待员则是位酷爱食用甜甜圈的胖豹子;做事慢慢腾腾的政府工作人员树懒却又号称“闪电”且热衷于飙车;蓄意扳倒市长、颠覆和谐动物城的幕后元凶竟然是一只崇拜狮子市长的外表柔弱的雌性食草动物——绵羊副市长。

影片的另一趣味性来自对人类世界的戏仿。在 《疯狂动物城》中,所有建筑和街道都具有人类文明社会的场景特征。拟人化的故事场景把观众带入了亦真亦幻的童话世界——动物城中也遍布着类似于人类社会的广告,如商场户外巨大的电子广告牌写着滚动显示的标语“JUST ZOO IT”,它源自某全球知名的运动品牌的流行语“JUST DO IT”;Mr.Big的北极熊保镖手机里的搜索引擎“Zoogle”脱胎于美国的“Google”;夏奇羊和北极熊分别代言的广告“Preyda”“Bearberry”则是对美国商业大牌“Prada”“Bruberry”的仿作;绵羊副市长手中拿着的 《纽约时报》是动物城版;茱蒂兔的录音笔是胡萝卜形状,她用的手机也是胡萝卜6S品牌,这侧面反映了茱蒂兔的饮食习惯及动物城的流行文化;动物城里也有售卖盗版光碟的现象,所售之碟却是迪士尼公司早年出品的影片 《超能陆战队》《长发公主》《无敌破坏王》等,当然,其影片的人物形象已被恶搞成与动物城居民审美趣味相一致的动物模样,实在令人捧腹。这些精心设计的场景与当前美国的流行文化元素亦步亦趋,与现实社会遥相呼应,通过这些象征符号、具象化的物品设计,使虚拟的动物城与现实世界更加贴近,显得格外生动有趣。

二 精良的制作技术

美国迪士尼公司出品的影片一向以制作严谨、精良著称于世,《疯狂动物城》即是其代表作品之一。影片运用三维立体技术充分展示了每种动物的外形特点,把动物们的形象塑造得生动传神,同时也呈现了一个质感极强的、汇合生态逻辑的生活环境,动物城中的建筑物风格多样,色彩鲜明绚丽,近景远景都各具形态,较好地再现了真实世界的景观,而且极具理想化的童趣,满足了观众的视觉需求和猎奇心理。

由时光网(Mtime)专访该影片的导演及制作人员后的报道[3]可知,影片中出现的动物种类有64种,树木数量超过了10万株并且保留了它们在现实世界中的特点。此外,为了给动物城增加贴近现实世界的真实感,该片为每种动物设置了符合各自特点的居住环境,还包含了雨林、沙漠、冰原等不同区域;城市建筑所用的材料不是玻璃、混凝土、钢铁等材质,而是树木、花草、沙石、冰块等大自然赋予的天然原料,并由此设计出影片中的苔原镇(Tundratown)、撒哈拉广场(Sahara Square)、茱蒂的家乡——兔子洞(Bunny Burrows)等景观。

为了逼真地展现一座浩大的动物城,创作团队花费了18个月的时间远赴世界各地调研动物,他们拜访了全世界的动物专家,其中包括奥兰多迪士尼世界动物王国里的专家,还特地成立了一支远赴非洲的小分队,如跋涉9000英里前往非洲的肯尼亚,进行为期两周的动物个性与行为的发掘,长颈鹿、狮子、豹子等动物还常常被拉到工作室里,以便创作人员近距离地观察、创作。

为把动物的皮毛特色真实地呈现在影片中,创作人员还制造不同强度的风来吹拂动物的皮毛,以呈现动物在室外空气流动状态下的皮毛状态,对其进行反复观察并绘制动画底稿。迪士尼公司的视觉开发部还会通过电脑来运算动物毛皮的材质及其在可变因素(如光线、风、雨等)影响下的状态,以得出毛发在不同环境下最接近真实的效果;如尼克狐抚摸绵羊副市长的羊毛的动作,就是通过数据分析和三维建模,不断模拟渲染而得出的最佳画面效果。

动物的形象设计完全参照现实世界中动物的身高比例,以悬殊的身高差来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带给观众高矮不等、错落有致的审美体验。动物城的各项设施也针对不同动物的身高设定了相应的尺寸,并在设计风格上体现出了全球化的时代特点,如把冰川镇运动馆设计成有着俄罗斯建筑风格特色的洋葱状穹顶结构,动物城火车站的室内热带花园虽然加入了角状高塔,但依然有着西班牙马德里中央车站的影子。

《疯狂动物城》的创作团队约有600人,从创作筹备至影片上映共历时五年,数易其稿,其中故事的主角也有巨大变动——从尼克换成了茱蒂,可见制作过程中故事主线改动之大、推敲细节耗时之久。在整个影片制作过程中,共绘制了19.7万张草图,影片中每一个镜头的绘制、情节的设定都经由多位专家讨论、审定、修改……正是因为整个创作团队有着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整个制作过程如此精益求精,才有了这部脍炙人口的电影大片。

三 隐喻的叙事策略

什么是隐喻?“360百科”中对“隐喻”一词的解释为“暗喻、也称简喻。巧妙地使用隐喻,对表现手法的生动、简洁、加重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比明喻更加灵活、形象”。“在英语中(汉语见 ‘暗喻’),隐喻(Metaphor)和明喻不同,不用like或as表示出来,而是进行隐藏的比较的这样一种修辞手段。隐喻又称暗喻。表达方法:A是B。”陈春梅认为:“隐喻是一种思维认知方式,也是一种社会现象。隐喻中的两个对象具有某些相似性和关联性,通过我们所熟悉的、具体的某一对象,可以在具体的语境中,达到对某一陌生、抽象而复杂的对象的认识。”[4]张会杰举出了一例我们熟悉的隐喻,即大学与象牙塔之间的隐喻关系:“象牙塔作为一种对大学的隐喻已经成为一种广泛流行的符号。它一方面指大学是一个神圣的高洁场所,另一方面也指大学是一个超脱社会现实之外的封闭机构。”[5]希尔(Shuell)说过:如果一幅画需要一千个词来描绘的话,一个隐喻需要这样的一千幅画。因为我们在思考某一事物的时候,一幅画提供的只是一个静态的影像,而一个隐喻却提供了一个概念框架[6]。《疯狂动物城》的英文名“Zootopia”,是运用了概念隐喻的方法给电影命名,直译出来就是“动物乌托邦”的意思。由于片名中所创设的概念隐喻的目标领域与观众头脑中的源领域具有较强的相似性,观众在看到片名的那一刻便联想到影片所传达的意象,唤起了人们对“乌托邦”所代表的美好世界的重新思考。影片中的动物们都像人一样地生活着,穿衣服,说人话,使用电子产品和机动车,它们的“人”际关系也像人类一样,和平共处,各司其职而又互相依靠,形成了与人类社会组织相一致的共生关系,因此,用动物城中的“居民”来隐喻现实社会就显得十分符合情理,也合乎逻辑。

影片中每种动物的造型设计都有其隐喻意义,都对应着现实社会中的某一类人,其“人物”形象十分鲜明,呼之欲出。比如茱蒂兔,她身材虽然瘦小,但内心无比强大,不畏困难,迎难而上,奋力追逐内心的理想,终使理想之花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她是草根阶层的代表,是社会底层奋斗青年的精神偶像;再如尼克狐,他因童年时期饱受种族歧视而产生了心理阴影,对现实社会心灰意冷,便在“人”群当中弄虚作假、阳奉阴违以求自保,但后来他也建立功勋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他的经历堪称一个后进青年的进步史,这说明一个“人”尽管从前的履历不够光鲜甚至还带有一点儿瑕疵,但只要在正确目标的引导下努力打拼,总会修成正果;车管所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低下,办事拖拉,程序烦琐,动作超级缓慢的公务员却号称“闪电”,这是对政府工作状态的尖锐讽刺;绵羊副市长口口声声说为动物城谋求种族平等、为食草动物争取权利,却在得势后镇压食肉动物,制造新的种族歧视,这影射了现实社会中某些高层管理人员的虚伪和内斗现象;狮子市长害怕影响自己的仕途而把失踪案压下来不加以调查,这是严重的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做派;警察局长不看好茱蒂兔的工作能力,这是明显的以貌取人……影片中诸如此类的对现实境况的隐喻式表达体现了电影的批判意识,也让观众管窥到了整个美国社会的种种弊端,意在言说欲实现“乌托邦”式的理想之国任重而道远。影片借动物世界来隐喻人类社会,使主题表达更加意味深长。

四 乌托邦遗产的继承与重述

“乌托邦”是理想社会的代名词,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发表于16世纪的著作 《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后被简称为 《乌托邦》),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是一个完全理性的共和国,在这个国家里所有的财产都是共有的,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生活用品按需分配,没有压迫和剥削,人人平等,婚姻自由,尊重女权,人人有时间享受科学研究和娱乐带来的快感,即使是在战争时期也不使用自己的公民去作战,而是使用临近好战国家的雇佣兵。乌托邦是人类思想意识中对美好社会的憧憬,是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疯狂动物城》的英文原名“Zootopia”是“Zoo”和“Utopia”的组合,即由动物们组成的乌托邦社会。《疯狂动物城》作为一部乌托邦叙事电影,折射出了乌托邦社会的多重可能镜像,如动物城延续了乌托邦中人人平等的理念,城中不再有弱肉强食的关系,每个动物都凭着一己之力谋求生存发展之道,如经营商店、做政府公务员或者基层服务员等,这隐喻了人类社会追求众生平等、消除强权和种族歧视的美好愿望。

同时,《疯狂动物城》又展示了“反乌托邦”的一面,即对现实社会当中某种现象的否定、质疑、批判。虽然动物城已经是一片令人神往的乐土,但这里也存在偏见、种族歧视和官僚主义,比如亲人、同事、伙伴都认为茱蒂兔当警察的愿望是痴心妄想、自不量力;尼克狐讥笑茱蒂兔的家乡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小地方”,茱蒂兔也反唇相讥尼克狐的出身也不过如此;童年时期的尼克狐因食肉动物的出身而饱受歧视——被小伙伴们提防、猜忌,甚至被要求戴上嘴套;茱蒂兔初识尼克的时候也随身携带着防狐喷雾以防不测;冷饮店人员可以随意拒绝低收入阶层尼克狐买冰棍的要求;狮子市长担心自己食肉动物的属性而得不到食草动物们的选票;外表平和善良的绵羊副市长竟然觊觎权力并策划阴谋……这种种现象都体现了动物世界里根深蒂固的物种偏见和歧视,这是与乌托邦社会理想相背离的,因而称为“反乌托邦”。但是“反乌托邦”并不是对乌托邦社会理念的全盘否定,而是对现有乌托邦社会的一种“整改”意愿,是一种对自由、平等、民主的更高层次的追求。影片在结尾部分展现了“大团圆”的结局,即对乌托邦理想社会的重述,是在继承了乌托邦遗产的同时,用新的具有超越性的乌托邦思想和信念来烛照人类向美好的未来出发,为行走于当代社会的人们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指南,这进一步体现出了乌托邦社会理想所担负的拯救灵魂、拯救未来、拯救人类的重大而深远的历史使命。

五 勇于进取、尝试一切的主题意蕴

电影 《疯狂动物城》虽然是一部动画片,但也影射了成人社会的部分现实,影片中的动物角色都被寄予了人类的思想情感和崇高理想,其乐观积极的精神面貌和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深深感染了每一个观众,具有启迪大众的“普世”价值,使人们能在获得观影娱乐的过程中引发思考。影片中的动物城虽然是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和平共处的乌托邦式的乐园,但仍然是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社会。体格与力气并不占优势的茱蒂兔想成为一名警察,她必须得向轻视她的上司、担心她的父母亲友证明自己的能力,她先是以警校第一名的好成绩毕了业,然后在履行交通警察之职的时候双倍完成了开罚单的任务,紧接着又投入人口失踪案的调查当中,与搭档尼克狐一起历经艰难曲折终于战胜了强大的对手,成功地侦破了要案,揭穿了绵羊副市长破坏和谐的阴谋,拯救了动物城的命运。茱蒂兔的英雄作为极大地弘扬了勇于尝试、不畏困难的积极进取的精神。该影片的主题曲 《尝试一切》意在鼓励人们突破自身的局限,积极地尝试和挑战,力争塑造全新的自我。影片狂欢化的大团圆结局告诉人们一切皆有可能,只要以正义为出发点勇于尝试,虽然历经千辛万苦,但终会柳暗花明,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光明总会到来。

总之,电影 《疯狂动物城》沿袭了迪士尼动画以往的表现风格,以帮助观众放松情绪和实现精神愉悦为创作原则,虚拟了一个精彩的乌托邦动物城,展现了动物们和平共处的美好场面,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具特色的视听盛宴。影片以其极大的趣味性、精益求精的制作过程、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以及诙谐夸张的美式幽默带给了观众愉悦的审美体验;同时,影片又通过隐喻的手法影射了当今美国社会存在的种族歧视、公职人员渎职、贫富差距加大、高层政治内耗等社会矛盾,说明欲实现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仍需时日且任重而道远,其“大团圆”结局是对乌托邦社会的美好憧憬。影片寓深刻的社会教育意义于看似轻松幽默的动画故事当中,引发观众对于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刻思考,其勇于进取、尝试一切的主题意蕴具有一定的启示价值。

注 释

[1]刘后青:《〈疯狂动物城〉:全球因何为之而疯狂?——兼论其对中国动画电影产业的启示》,《出版广角》2016年第11期。

[2]《〈疯狂动物城〉称冠第44届安妮奖 独揽六项大奖 〈红海龟〉获最佳独立长片》,http://news.mtime.com /2017 /02 /05 /1566059.html。

[3]《独家探班 〈疯狂动物城〉工作室 主创亲解“动物大都会”是如何诞生的》,http://news.mtime.com /2016 /02 /01 /1552100.html。

[4]陈春梅:《国外隐喻视角下教师信念的研究述评》,《重庆高教研究》2014年第3期。

[5]张会杰:《知识社会学视野下的现代大学理念变迁研究——诠释 〈知识社会中的大学〉》,《重庆高教研究》2013年第1期。

[6]Shuell,“Teaching and Learning as Problem Solving”,Theory into Practice,1990(29): 102 -108.

猜你喜欢
疯狂动物城乌托邦隐喻
艺术乌托邦的缔造者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疯狂动物城》玩转政治寓言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洪峰马原们的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