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如何永流传

2018-03-28 12:24柴裕如沈妍斐
传播与版权 2018年6期
关键词:流传总台诗词

柴裕如 沈妍斐

近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获如潮好评。节目开播次日,《经典咏流传》就一举拿下了豆瓣9.4的高分。与此同时节目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据报道《经典咏流传》前三期节目短视频全网播放量已突破1.5亿,57篇微信文章突破10W+,节目“摇一摇”互动更是获得了近400万次分享,总曝光量约4亿。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也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肯定了《经典咏流传》节目在推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方面的积极意义。通过对精彩节目背后的制作进行分析解读,探究其脱颖而出的原因,得到启发和收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一、宣传力度大

《经典咏流传》作为中国首档大型诗词音乐文化节目在春节晚会之后推出,于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晚间黄金时段连播三期。2月22日—24日,该节目又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傍晚时段重播这三期强化宣传效果。

“我们真正做了一个电视节目,又推出了它的新媒体板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总监张国飞介绍,每篇新媒体文章都是电视内容的延伸与深化,每个插入文章的短视频均为全新的剪辑创作。

总策划许文广说以前节目一旦播出,大家的任务就算结束了。现在除了基础工作之外,还要观察受众反应并收集反馈。尊重受众的话语权,让他们有机会表达情感、提出质疑,将把关细致到每一篇微信文章。

这一系列行为拓展了电视节目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使得节目热度更具有持续性,强化了长尾理论带来的市场效益。这与新媒体传播的“自由、平等”思想是一致的,各种交流的媒介的使用,也可以增加人们交流的频率,升华主题,提高整体传播和交流的质量。

除此之外,线下也有相对应的活动。邓元泰中心小学将《经典咏流传》引入课堂,另有多个小学组成了朗诵团队,并举办一系列活动,让校园掀起诗词热,强化传播效果。

二、互动性强

《北京日报》指出,以往的文博类节目,一不小心就会落到枯燥讲解的境地。观众在节目中只能看到专家口若悬河地讲述着艰涩的知识,很难引发共鸣。

而参与和互动是媒体节目的生命力所在,《经典咏流传》在节目中设置了点亮红心环节,鉴赏团与现场观众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经典作品的喜爱和支持,电视机前的观众也可以通过微信“摇一摇”第一时间转发好歌。这种转发方式,实现了大屏观众向小屏受众的转化,同时也让电视和新媒体在传播上实现了互补。

与一些节目组在场外制造看点增加节目关注度不同,《经典咏流传》在一开始就确定了打破赛制、星素结合的表现形式。场外的争议少了,观众也能将关注重点聚焦在节目本身所要传达的信息上。或许歌者功力有高下但绝对无输赢之分,全场浸润在歌声与诗词之中,感受古典文化的熏染。

三、节目质量过硬

(一)政策优势

“综合频道是国家电视台的第一频道,既是正确舆论导向的引领者,价值高地的攀登者,也是品质品味品格的捍卫者,还是创新创优引风气之先的领头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编室主任兼综合频道总监王晓真曾经这样为频道定位。

《经典咏流传》得以大力推广也与政策红利有关。近年来,综艺节目市场的迅速发展,节目扎堆、质量粗糙、同质化严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综艺节目在内容上大多追求刺激,主导“娱乐至死”而缺乏精神内涵。国家针对这一情况,对综艺节目加强管控,政府部门加大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的原创节目的大力支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这一东风下,可担负起解决文化类综艺节目制作周期长、节目模式单一、节目效果见效慢的问题。专注于自身质量和文化内涵,坚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心,掌握好商业与文化之间的平衡,促成文化综艺节目的健康平稳发展,成为“反媒介输出的螺旋”。

(二)制作精良

据总策划许文广介绍,《经典咏流传》以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宗旨,寻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节目新的破局。这种破局不只在于电视节目形式的创新,更重要的是节目立意的新突破。《经典咏流传》在选人选文上仔细斟酌,在技术制作上精益求精,在继承和发展中创新,于无形中增强了文化软实力。

主持人撒贝宁兼具综艺性和专业性,端庄大气的风格与节目定位一致。他富有韵味的朗诵常常能把在场的观众带入诗句中去,在和嘉宾的互动中巧妙衔接,引出背后的故事。四位鉴赏团的四位成员从多个角度对经典传唱人进行专业点评,在历史与现代之间架起了一座文化桥梁,使整个节目充满了历史感和人文味。

《经典咏流传》中舞台内幕立柱的运用开辟了舞台内部的多层空间。综合节目内容进行舞台设计,运用高科技媒体营造写意氛围,模拟情景与所选歌曲交融。另外在细节方面也十分贴合舞台效果与人物形象,例如嘉宾孙杨在演唱时所戴的耳麦有国旗贴纸。

四、贴合受众精神需求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认为,古代汉语和现代音符的嫁接,让大众更好地接近传统文化,这种做法其实是对艺术的准确表达。经典传唱人不仅有艺术名家,也有后起之秀,还有许多热爱生活的普通人。节目中《将进酒》一歌改编于中科院博导陈涌海的吉他弹唱,这一跨界的例子向受众证明了诗词文化就在身边,人人都可以成为创作者和传播者。支教老师梁俊也体现了传播者身份的平等性和草根性,让受众找到了存在感和认同感,有利于激发其创作热情,增加对节目的关注度。

有五千年厚重积淀的中华经典诗词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在节目中提到:“中华民族绵延千年一直到现在生生不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承继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人赋予了它更新的使命和内涵。”中国人一直深深扎根于古代诗词这片肥沃的文化土壤,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接触诗词时都会常读常新,每一段经历也会对诗词的有“更上一层楼”的体悟。

五、感染力与传承性兼顾

在传唱经典的过程中,传唱曲目的旋律感强。主持人撒贝宁称在第一次听完王俊凯所唱的《明日歌》时,对应的旋律已经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中。再加上歌词中出现一些现代化的词语,冲淡了文言文和受众之间的距离感,使千百年前的诗词历久弥新,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经典诗词的润物无声,这对于文化的传承与教育起到了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

基于教育需求,王黎光在两会上提出“将《经典咏流传》式的美育教育推广到基层和全民”的提案。郑晓龙、奚美娟、巩汉林、戚建波等17名政协委员也都大力支持。在接受《文化十分》的记者采访时,王黎光委员说:“我了解到我们全国大概有32万多所小学,所以我的这次政协提案,也是希望我们《经典咏流传》一些优秀歌曲,能够推广给我们的中小学生,让我们的孩子有自己的歌曲,也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经典烙印在他们心里。”

六、内容丰富,把关到位

卡茨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解释了人们使用媒介以得到满足的行为,提出了受众接受媒介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动机。

从这一原理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到,《经典咏流传》在诗词的选择方面涵盖面广,《三字经》《声律启蒙》简单易懂,《枉凝眉》《滚滚长江东逝水》等经典老歌引发听众共鸣,一字万言,和谐相生。演绎歌曲的传唱者既有王俊凯的新生代“小鲜肉”,也有88岁高龄的巫漪丽,满足各个年龄段受众的信息消费需求。

在这里,节目组既是传播者又是把关人,从诗词到传唱人和节目形式都经历了重重严格筛选。总导演田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选择嘉宾的时候,节目组会分成几个不同的维度进行,有的是先找故事再找人,有的是先找到人再去寻找作品。

在演唱过程中节目组还对歌曲加以各种元素进行充实,例如果敢Duplessy疯马乐队融合了多个国家的音乐文化为众人演唱《登鹳雀楼》。该诗的英文版本由97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翻译,形式工整音节押韵,精准地翻译了诗中精髓,让中国声音走向世界。同时这首歌也将世界乐器展示给国人,做到了“西洋乐器中国情”,体现了文化多元并存和传播的共同参与,在传承的同时包容了与时俱进的当代风格。

七、结语

《经典咏流传》节目自开播以来就取得良好的口碑,为央视一套再创价值新高地。节目“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神,树立文化自信,让经典焕发新生,开创文化节目2.0时代。除了有过硬的资源配置,还离不开受众最根本的精神需求。文化综艺节目只有贴近受众引发共鸣,在时代要求和文化内涵之间完美衔接,才能避免高开低走的尴尬,赢得支持收获成功。

猜你喜欢
流传总台诗词
经典“咏”流传
革命先烈精神永远流传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出2019年国内十大体育新闻
古村难久远,文化永流传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民政部联合摄制的《中国地名大会》开播
央视《经典咏流传》回文诗辩正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从心怀诚意到心怀敬意——品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何盈作品集《于无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