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亚捷
(华侨大学文学院 福建 泉州 362021)
2000年后整个中国社会日益向数码IT时代转型,当下的中国社会已然迈入了信息时代,信息科技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普遍应用,传媒中涌现出了大量关于“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面临的革命性变化之大讨论,这一新形势使得以传统人文教育为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面临一些新挑战,迫切需要教师对现有的以单向度知识讲解为主的授课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文章将探索网络时代的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创新问题。
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二级学科课程,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与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课程共同构成了文学类课程的基本框架。作为一门纯粹的人文学科,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把握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和总体特征,对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流派与社团、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等有较系统的了解,并着重从思想内容、艺术特征、文体风格、精神气质等方面形成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具体认识,并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的精细分析,培养学生较高层次的文学审美、分析、评价、写作的能力。”[1]这也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特点是以文学文本的理论阐释为主。
在互联网、新媒体飞速发展的影响下,“网生代”学生具有通过网络快捷获取知识的能力,传统的“概念、分类、历史、属性、未来”等“线性”传播知识模式及“独白式”的课堂模式正在日益丧失其优越性。同时在求职压力下,学生以就业为绝对导向,与他们对文学专业课的关注程度相比,他们对英语、计算机和各类证书更加热衷,总体来看学生更注重实用。同时伴随着高校课程改革的展开,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课程普遍设立,文学专业的基础课遭到压缩,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之内,依据学科自身特点,既能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新科技,又能转变传统文学课堂教师主导型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树立以教学效果为目标的教学思路,努力提升课堂吸引力,是每个当代文学课程教师应该深思和践行的现实问题。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权威性主要缘于教师在某个专业知识领域内的较多积累和较高水平,在走上讲台前教师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的专业知识、讲课技能、学术规范与价值观念的储备。教师决定着讲课内容,并在讲课中夹杂和渗入了很多自己的观点、思想和价值,而学生则处于一种被动接受信息的地位,他们需要对老师有“敬畏之心”,需要“聆听教诲”,但是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形势下教师正逐渐失去这种传统优势,这体现为获取知识的壁垒消失,教师的专业知识权威地位丧失;新资料、新史实不断披露,文学史经典化正在进行中;大量西方文学新理论对当代文学经典再阐释形成难度,等。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在中国的飞速发展,日常生活中电脑、手机和无线网络等信息技术和硬件使得在线移动阅读快速普及,教师和课堂不再是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唯一渠道,教材也不再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材料。“网生代”学生可以利用电子设备随时查找到大量的专业信息,这种局面致使师生之间的知识壁垒和信息不对称的局面逐渐被消解,教师源于专业知识优势建立的权威地位逐渐丧失,尤其是部分教师单向度传授知识的课堂,因教学内容陈旧和教学方式鲜有新意而缺乏吸引力。网生代的学生已经不再满足于教师转述书本知识和念PPT的传统教学方式,这种教学困境对多数传统人文类课程的授课模式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这意味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传授知识之外,需要在讲解深度、启发学生思考并建立问题意识等方面多下工夫。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应是今后当代文学教学的新方向,教师该如何有趣味地将知识组织起来、有逻辑地分析问题、有深度地阐释学术观点,并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与其他文学史课程相比,最重要的特点即是文学史的书写还没有经过充分的经典化筛选,当代文学的经典化过程尚未完成。北京大学的洪子诚教授认为:“长时间以来,我们深感当代文学研究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比如史料问题,……又比如,既有的当代文学研究的概念和叙述方法,在未得到认真的‘清理’的情况下仍继续使用,这导致对‘当代文学’有效阐释的学科话语的建设受到阻滞。再比如当代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的必要(当然不是绝对)的界限,常有混淆,以至于把当代文学研究,简化为‘现状批评’,并进而削弱了批评本身应有的‘历史意识’。”[2]同时伴随着大量的回忆录与1949年以来各类“运动档案”的相继出版,越来越多的史料进一步被发掘、整理和披露,如名作家的书信、日记还有回忆录等资料的陆续出版,由于对新史料的占有和掌握不足,很多文学史书籍中的既有观点和认识显得滞后,甚至有错误,当代史学以及当代文学研究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通常被文学史高度评价的作品,都是作家脱离了当时的意识形态控制而展现出独立思考和抒发出个人情怀的作品,此类作品往往蕴含了作家可贵的探索精神和反叛精神,并反映了时代精神和个人命运,毕竟政策和主义是暂时的,人类的共同情感是永恒的,随着时代价值和文学观念的不断变化,许多曾被认为很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也许很快就会被遗忘,因此当代文学的研究和授课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价值误判。在中国当代文学的授课过程中,为了尽量避免这种价值误判,选择讲授什么内容教师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对于教师来说,怎样筛选出能够体现时代特征和独具个性的作家、作品,不仅自身要有深厚的文史知识积累,还需及时更新既有知识。浙江大学吴秀明老师认为:“现代文学已经成‘史’,而新时期文学尚需要积攒,还不能纳入文学史的范畴,从严格意义上说还是一种文学批评。当代文学是评论与解读作品,标准宽一些,现代文学主要是阐释经典,遴选出的经典已经显示出标准很严格,当代文学没有现代文学的评价标准严格。”[3]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说:“当代文学史……教什么内容和不教什么内容,教师应该有更多的自主性,学术文学史不能自相矛盾,不能迁就历史上错误的观念,否则就不能说服学生,《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之所以采用以解读文学作品为主型,就是为了让历史通过作家的个人切身感受来获得传播和理解。”[4]
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师应该是历史资料的阐释者、前沿信息的知情者、个人学术观点的陈述者、文本新意的启发者,这对中国当代文学授课教师获取学术前沿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自1980年以来,随着西方的文学理论的译介和涌入,西方的文学理论话语对当代文学研究的全面笼罩,当代文学研究呈现出极为不同的面貌,对当代文学史的理解因为阐释主体不同而导致了当代文学教材中观点差异较大。西方的新理论既使得当代文学产生了新的发展动力,同时也构成了教师授课的难点。
当代文学史作为本科阶段的基础课程,因多数学生对当代历史和当代政治的了解欠缺,首先要考虑如何弥补该教材编写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解接受之间的差距。如果在讲授中将当代历史和当代文学联系起来,会使学生更自然地、批判性地进入到时代的历史场景中去,还原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政治意识形态、作家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以及隐藏的民间结构和价值。最经典例证如赵树理,对他的评价因为意识形态和时代价值的变迁而升沉起落,赵树理小说的社会价值、政治价值、民俗价值、文学价值、语言价值等,分别是不同时代主流批评标准的彰显。再如反映30年代的中国社会的革命小说《红旗谱》《青春之歌》等,与苏童等作家书写的《一九三四年的逃亡》《罂粟之家》等对照阅读,学生会对不同作家同段历史的书写之价值观和表述视角产生很大的疑问,教师该如何从学理的角度阐释文学创作中历史书写的复杂价值和文学生产机制,这是一个集文学创作、社会学、历史学、意识形态等多重理论交错的问题,对教师的理论分析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文学作品的再阐释变得不是照本宣科所能轻易解决的问题,体现出新的难度。
关于该问题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说:“同样是河南作家,我们如何来理解今天的作家张一弓、刘震云、阎连科等人写作的农村图景的真实性呢?学生就会问老师,到底哪一个河南农村图景是现实主义的?所以只有充分揭露了50—70年代的文学创作在反应现实面前的虚伪性和伪现实主义,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现实和中国今天的文学创作的真正意义。时代社会以及生活的发展可能是充满矛盾的,但是我们学术文学史的立场不能自相矛盾,不能迁就历史上错误的观念,否则就不能说服学生。”[5]
当下较为广泛被采用的当代文学史的课本为北大中文系洪子诚教授所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该课本有鲜明的学术个性,以“冷静的历史感”而著称,强调文学制度、文学环境、文学规范以及从政治运动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来阐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学历史和面貌形成,在内容上史论深刻、史料丰富、阐释专业性极强,比较清晰地反映了文学发展的轨迹。洪子诚教授的该教材对于本科生来说显得有些难度,产生了一种悬浮感,显得忽视了文学审美和作品阐释的份额。如果采用这本当代文学教材,就格外考验授课教师的个人学养和知识整合能力,鉴于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材编写也应该依照学校和学生的层次,因授课对象的不同区分难易程度,应该将教材细分为研究型、教学型和偏研究或偏教学型,按需求供给才符合现实需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作为个体的信息获取的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网络连接的情况下每一个信息终端使用者都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获得大量信息。网生代学生是信息技术的受益者,学习中他们能够通过互联网最大化地链接相关数据,适应高度专业化的学习研究和跨学科探索,也能随时链接博物馆、出版社、档案馆等网页,将所有信息都集成到一个通用的框架中,之后再进行知识管理和数据挖掘,信息的便利使学生从被动的专业学习者转变成了主动思考者。
在作为网络信息时代和消费主义时代成长起来的80、90后,代际特点非常鲜明。首先,他们高度依赖电子设备,比如电脑、手机和移动阅读设备,具有极强的信息获取技术能力;其次,他们对于影像、声音、图片的喜爱程度远远超过了文字,他们喜欢“轻”阅读;再次,由于历史巨变形成的代际差异与情感隔阂,他们对祖辈父辈的苦难和极端贫苦的物质生活境遇很难有共鸣,远去的生活记忆、革命传统和政治遗产与当下日新月异的科技、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及众声喧哗的大众媒体之间有着巨大的反差,他们更易接受具有休闲、轻松和幽默气质的文艺作品。
电子媒介时代以视听综合的特点改变了大学生业余生活,也改变了他们的文学阅读方式,视听消遣对学生的文学接受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现代媒介的自由选择和交互式交流加速了文学传播方式的革命,也影响到了文学接受的深度和质量。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因为网络影像视频免费资源众多,观看式学习逐渐在代替传统的文本阅读式学习,在声色震撼中学生体会到更多的学习愉悦和满足,进而文学和文字正日益成为影视的一种构件和脚本,文学中的文字个性和思想魅力被影像替代了。正如小说家郁达夫所说:“小说艺术的衰弱,皆由一个声光的巨兽在那里作怪的缘故。”[6]学生习惯了通过生动的影像恢复最初那种简单的认知方式,文字符号的抽象性对学生的信息接受构成了一种难度,学生更加习惯于听、看文学,而不是读文学,尤其是接受什么主要由传播媒介中的影响力来决定,一次性的、快餐化的文化潮流把文字所承载的意义追寻和终极关怀都淡化了。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通常会说没读过某个作品但是看过改编的影视剧。新媒介的出现既给文学带来了冲击,也给文学带来了新的契机,在两者互动整合的过程中,文学的生存状态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当代的文学与传播媒介之间已经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活跃交互,构成了当代文学的全新的时空格局。对于年轻的大学生来说,文学作品的文字叙述显得苍白无力,已经不能满足青年一代的阅读要求了。在视听媒介的直观画面冲击下,身临其境的体验感给观众带来更多的轻松愉悦感,为数不少的学生均以看过改编影视作品替代读过文学原著作品本身。
笔者认为在当代文学课程的具体教学实践中,“学生不读作品”和“教学课时压缩”共同构成了当代文学史课程最主要的两大教学困境。首先,多数学生很少阅读文学原著或者基本不读文学原著,因缺乏感性的文学阅读体验,基本上体会不到文学课堂带来的感动和愉悦,更无法与教师的授课产生共鸣和对话,当代文学史教学对没有阅读原著基础的他们来说显得空洞化和教条化。其次,近些年高校的素质教育改革致使各个专业的核心课程被压缩,当代文学史课程也不例外,因而在课堂上展开故事情节并进行文本导读变得极不现实,因为课堂时间的限制,匆忙仓促的作品解读因无法结合作品细节而显得浅层化、碎片化。
年轻一代自互联网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信息资源要比以往丰富得多,课堂仅是学习场所之一,未来社会中的学习主流方式将是基于互联网在线阅读和学习的新型教育形式,这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当下的当代文学在信息爆炸的媒体环境下,笼罩在大众文学意识形态下,在各种轻风格的网络戏仿、反讽、段子、调侃盛行的流行文化影响下娱乐之风盛行,学生对于作家作品以及文学现象和思潮的评价处于一种迷惑而混乱的状态。文学的纯审美功能被逐渐消解,娱乐功能被无限放大,教师试图用严肃的文学讨论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面对这些物质条件优越、见多识广且代际特点鲜明的“网生代”大学生,中国当代文学部分时段的文学史教学显得多少有些尴尬,尤其是在学生脱离文本阅读感受力的情况下,更显得缺乏趣味、空洞和枯燥。如何在课堂上让年轻一代的学生有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教师需要进行教学观念的调适,“人文主义教育提出课程要适合学习者的兴趣、能力及需要,要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状态密切相联。……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师角色应该有别于传统教师,他不过是位愿意帮助学生探索可能答案的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和帮助者。人文主义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努力适应学生的各种需要,发挥它们的各种潜能,使他们能够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让他们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7]努力将学生从课堂教学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为主动思考者,这是新的时代对青年学生一个重要的期待。
近些年高校普遍展开了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改革,目前基本普及的幻灯片、电视、网络及录音等新教学手段使得教学模式也变得多元化起来。尽管文学课程也尽力采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但是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的当代文学课程基本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并不是很大,“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并未退场,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往往依照教材对课程知识进行系统地传授,任课教师组织和控制了教学的整个过程,全部教学设计都围绕着如何“教”而展开。由于过度强调教师的“教”而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学”,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倚重教师个人的魅力和风格,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掺杂了很明确地对任教教师的好恶和情感因素在内。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当代文学课程“以教师为中心”传统教学模式?笔者认为理想的课堂模式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应该以平等的关系进入知识场域进行对话交流,使得课堂成为一个师生共同发表见解的平台,建立起一种对话式教学,改变以往那种单向度的教学模式。以美国大学的课堂为例,教授的讲解并不多,主要采取分组讨论、学生演讲、案例展示、课堂问答等形式,当然这种模式实施的前提是学生已经有预留问题的布置、大量阅读、文献查证等课堂前期准备,这个前提可以保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捕捉到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和角度,在课堂上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让学生通过课堂的交流具有主动获取知识的愿望、形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具备创新表述的能力,形成自己寻找答案的能力,将学生的学习由单向度获得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在一定情境下建立认知和获得意义的过程,这对于学生独立心智的成长颇为有效。
美式教学法的优势还在于课外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比如在规定课时之外,教师带领全班进行4—5次的讨论和答疑,教师每周还安排office hour环节,与学生进行学术面谈。这种注重师生之间互动的教学模式显得有的放矢,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它对学生知识的积累、理解和活化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适度吸收美式教学理念和管理模式将为文学课程教学增色和助力。美式课堂教学法被归纳为“观察—移情—发现问题—调研—查找文献—寻找答案—验证答案”的过程,它呈现出一种相互对话与反复质询的交互机制,这种螺旋式课堂模式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脉络、学术规律是大有裨益的。
中国现当代文学所展示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发掘其所蕴含着的精神资源其实是对当代莘莘学子所生存的文化空间的一种映射和观照。如何彰显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历史使命,使得文学教学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一方面文学课堂要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的,努力挖掘和展示文学中的生命经验、理想、个性和道德感及想象力;另一方面文学课堂也要张扬人文个性,弘扬人文精神,它是对当下过度欲望化、功利化、市场化、实用主义的一种反驳和矫正。正如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所说的:“大学必须要有大气象,也就是说,大学还是一个务虚的地方,它除了要负担‘培养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之外,还必须起着提供新理想、新思维、新观念、新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作用。”[8]因此,大学“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9]学术是有传统的,需要薪火相传、前仆后继地传承下去,文学存在的意义在于它始终对现实有一种可介入的力量。
当代文学课程应该尽量避免用一种简单的道德判断的方法来评价原本复杂与丰富的历史境况与作家书写,知识应该是有差异地理解和对话叙事的结果,是不同的群体不同角度对话建构的产物。文学课堂多采用叙述式和质询式的语言,而非判断式的语言,对于学生的疑惑和问题认真回应,促成教师和年轻一代之间的学术交流与精神对话,这无疑有助于学生建立一种批判的思维和对话的视野。
当代文学课堂教学的难度与现行的大学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考试分数决定一切,多数文学专业学生轻视阅读体验,只注重在考前背诵文学史的基本知识,这将传统人文教育的内化移情和浸润学习的精髓丢失殆尽。浙江大学中文系教师讨论中指出:文学史……应该注重作家作品的解读……重点培养学生的艺术和审美能力。[10]因此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应该在课堂教学和考核方式两个方面进行更多的探索和改革。当代文学课程的考核形式可以尝试更加多元化,比如“作品阅读读后感写作”、“作家作品评论专题”、“文学作品改编影视的观影及讨论”、“当代作家访谈与视频制作”、“作家故乡考察和体验之旅”,等。
当代文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不能仅是局限在文化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学生学分的取得,它更需要教师通过引导、评价和互动等手段组织和协调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后和业余时间抽空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督促学生将基本阅读量提升上去,培养学生的学术批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从更深入的层次上理解当代文学的发展规律。
综上所述,当代近20年时间里,国内互联网络技术及其应用飞速发展,“网生代”学生对网络新技术已经熟练掌握。面对这种新形势,当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也遭遇了前所未有新挑战和困境,文学教育多少显得落寞、凄惶。这使得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探索性质显得越来越强,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将传统人文学科授课的经验和网络时代新技术的发展结合起来,努力冲破一些陈规旧习、推动教学的进步是必要的。探索互联网时代新形势下的教学规律,需要当代文学教师共同努力,深入践行教法和教学观念革新,积极推进课堂教学的各项改革。如此,当代文学教育一定会迎来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刘晓平.“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现状及其改革趋向——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7,(9):35.
[2]洪子诚,孟繁华.当代文学关键词[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3]南志刚,陈黎明.21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写作——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现当代文学学科会议[J].文艺争鸣,2003,(4):42.
[4]陈思和.编写当代文学史的几个问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60.
[5]陈思和.编写当代文学史的几个问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61.
[6]谢鼎新.大众传播媒介对当代文学的影响[J].现代传播,2003,(4).
[7]高岭,王宁宁,等.《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实践性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
[8]钱理群.学魂重铸[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89.
[9]钱理群.学魂重铸[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382.
[10]南志刚,陈黎明.21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写作——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现当代文学学科会议[J].文艺争鸣,2003,(4):42.